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精神融入高校国防教育的价值、元素与路径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东坡 贾新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12期37-42,共6页
中国精神作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精神载体,为高校国防教育提供了新的内容、动力与价值。中国精神蕴含着与国家属性相交织、与防卫性质相嵌入、与铸魂育人相贯通的国防元素,同高校国防教育理念、内涵、目标与要求等存... 中国精神作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精神载体,为高校国防教育提供了新的内容、动力与价值。中国精神蕴含着与国家属性相交织、与防卫性质相嵌入、与铸魂育人相贯通的国防元素,同高校国防教育理念、内涵、目标与要求等存在高度契合。高校要深挖中国精神承载的丰富国防元素,把准中国精神融入国防教育的着力点,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增强融入的理论性;以实践教学为主阵地,增加融入的吸引力;以校园文化为隐路径,提升融入的沉浸性;以网络场域为新平台,提高融入质量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教育 中国精神 元素
下载PDF
深刻把握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意蕴与原则遵循
2
作者 李东坡 贾新 《求知》 2024年第1期21-24,共4页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六个必须坚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了精辟概括...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六个必须坚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了精辟概括和科学阐述,并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六个必须坚持”之首,这充分体现出人民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折射出共产党坚守初心的为民本色。深刻把握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意蕴与原则遵循,有助于从主观能动性方面挖掘人民的主体价值和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精辟概括 奋斗史 主体价值 人民至上 主观能动性 价值意蕴 不可替代性
下载PDF
青年网络心态的问题表征与培育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东坡 贾新 《青年学报》 2023年第4期70-76,共7页
在互联网时代,现实社会与网络空间交融,青年在参与网络交往的过程中衍生出一系列不良心态,具体表现为面具化的伪装遮蔽、看热闹的评议围观、沉浸虚幻世界的张扬狂欢和不得不回归现实生活的矛盾扭曲心态等症候。网络心态培育是虚拟社会... 在互联网时代,现实社会与网络空间交融,青年在参与网络交往的过程中衍生出一系列不良心态,具体表现为面具化的伪装遮蔽、看热闹的评议围观、沉浸虚幻世界的张扬狂欢和不得不回归现实生活的矛盾扭曲心态等症候。网络心态培育是虚拟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网络心态不仅能为网络生态系统的构建与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提供心理动能,还可以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因此,应从主体层面引导青年处理好虚实相生关系,从方法层面注重危机干预和心理调适、强调内容把关和媒体引导,从秩序层面推动形成和谐的网络交往实践,以达成“积极、阳光、平和、达观”的青年健康网络心态培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网络心态 网络交往
原文传递
坚持人民至上的生成理路、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4
作者 李东坡 贾新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对百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凝聚了党对治国理政理论和实践的深刻思考。坚持人民至上,回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统一。新时代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以人...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对百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凝聚了党对治国理政理论和实践的深刻思考。坚持人民至上,回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统一。新时代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民力,汇民智,得民心,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至上 中国共产党 新时代 赶考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生成性教学模式的内涵、重点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东坡 贾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第11期38-43,共6页
生成性教学模式,内含生成性思维的时空逻辑,是从动态变化的视角探析具体教学过程,以发展性的价值理念呈现课堂应然势态,采用多维度、立体化、交互式策略的教学模式。为完备生成性教学的实践路径,需聚焦教学内容、教学主体与教学过程三... 生成性教学模式,内含生成性思维的时空逻辑,是从动态变化的视角探析具体教学过程,以发展性的价值理念呈现课堂应然势态,采用多维度、立体化、交互式策略的教学模式。为完备生成性教学的实践路径,需聚焦教学内容、教学主体与教学过程三个方面,以系统化的生成逻辑贯穿包括课堂前期的系统化的弹性预设准备,课堂进行过程中具体表现性目标的凸显、精准性教学重点的突出、攻关性教学难点的突破、偶发性教学事件的机智升华,以及课堂教学完结后的评价反馈等一系列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生成性教学 内涵 重点 实践探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