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表面T_iO_2薄膜的制备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
1
作者 陈利刚 熊莹 +2 位作者 杨云涛 贾希 罗金华 《科技风》 2009年第5期45-46,共2页
生物体医用材料,特别是与血液相接触的生物医用金属材料要具有血液相容性。用溶胶——凝胶法可在316L不锈钢和NiT形状记忆合金表面制备致密均匀的TiO2薄膜,从而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经过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膜进行表面改性的316L不锈钢... 生物体医用材料,特别是与血液相接触的生物医用金属材料要具有血液相容性。用溶胶——凝胶法可在316L不锈钢和NiT形状记忆合金表面制备致密均匀的TiO2薄膜,从而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经过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膜进行表面改性的316L不锈钢和NiTi合金的动态凝血时间延长,溶血率下降,说明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膜可提高金属植入物的血液相容性,且符合生物植入材料的医学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凝胶法 二氧化钛薄膜 生物医学材料 血液相容性
下载PDF
Ni-Fe-RE-C粉末一体化金刚石合成工艺研究
2
作者 罗金华 廖文博 +3 位作者 贾希 陶乔 董典瑞 陈利刚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年第10期25-26,共2页
粉末触媒—石墨和片状触媒—石墨存在着较大的物理差异,如粉末触媒比表面积比片状触媒大几十倍,因此,金刚石在粉末触媒表面上形核数目大大增加,并能在各个方向均匀发育,合成金刚石的单产量大幅度提高,且晶体的晶形更趋完整。用粉末触媒... 粉末触媒—石墨和片状触媒—石墨存在着较大的物理差异,如粉末触媒比表面积比片状触媒大几十倍,因此,金刚石在粉末触媒表面上形核数目大大增加,并能在各个方向均匀发育,合成金刚石的单产量大幅度提高,且晶体的晶形更趋完整。用粉末触媒合成金刚石与片状触媒合成金刚石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关键在于怎么控制金刚石的形核与生长。合成锯片级完整六—八面体金刚石,腔体高温/高压必须进入一个非常小的区域,如果处于较大区域间,则将会出现多种类型的金刚石,使生长条件变化。问题是如何进入这一特定的区,避免通过所不期望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触媒 金刚石合成 腔体高温高压
下载PDF
镁合金表面二氧化铈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3
作者 贾希 陈善华 +2 位作者 陶乔 兰司 杨希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50,1,共4页
为改善镁合金的耐蚀性能,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在ZM5铸镁合金表面涂覆一层Ce(OH)3薄膜,再经烧结制得二氧化铈(CeO2)薄膜。利用X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技术对薄膜成分、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通过中性盐雾试验对CeO2薄... 为改善镁合金的耐蚀性能,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在ZM5铸镁合金表面涂覆一层Ce(OH)3薄膜,再经烧结制得二氧化铈(CeO2)薄膜。利用X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技术对薄膜成分、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通过中性盐雾试验对CeO2薄膜的防蚀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溶胶体系在pH值为2.0~3.0内才能形成透明澄清的亮黄色溶胶,经烧结后得到具有一定防蚀作用的CeO2薄膜;其表面形貌为显微网状裂纹或干枯河床状。CeO2薄膜的表面维氏硬度较镁合金基体提高了约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CeO2薄膜 溶胶-凝胶法 防蚀性能 硬度
下载PDF
热轧管线用不锈钢复合板组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贾希 《宽厚板》 2015年第1期11-13,共3页
研究了热轧管线用304不锈钢+X65管线钢复合板的组织形貌、断口特征和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板组织理想,X65管线钢基板以针状铁素体组织为主,304不锈钢覆层为奥氏体组织;覆层与基板实现了良好的结合,剥离界面呈现均匀分布的等轴韧窝形貌;复... 研究了热轧管线用304不锈钢+X65管线钢复合板的组织形貌、断口特征和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板组织理想,X65管线钢基板以针状铁素体组织为主,304不锈钢覆层为奥氏体组织;覆层与基板实现了良好的结合,剥离界面呈现均匀分布的等轴韧窝形貌;复合板力学性能良好,具有较低屈强比和较高的抗剪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 不锈钢复合板 组织性能
下载PDF
30CrMo合金钢板探伤不合格原因探讨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1
5
作者 贾希 《宽厚板》 2016年第3期25-28,共4页
对30Cr Mo合金钢板探伤不合格部位进行了微观组织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探伤不合格钢板中含有大量微裂纹和带有孔洞的复杂裂纹,且裂纹在轧制后形成,是造成钢板大面积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通过改善钢水纯净度、优化轧钢工艺、轧后堆垛... 对30Cr Mo合金钢板探伤不合格部位进行了微观组织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探伤不合格钢板中含有大量微裂纹和带有孔洞的复杂裂纹,且裂纹在轧制后形成,是造成钢板大面积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通过改善钢水纯净度、优化轧钢工艺、轧后堆垛缓冷等措施,可提高30Cr Mo合金钢板的探伤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钢 探伤 裂纹
下载PDF
工程机械用钢板Z向裂纹的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宁 刘晓东 贾希 《宽厚板》 2017年第4期5-8,共4页
工程机械用钢板在T形焊接后出现Z向裂纹,造成大量零件报废。通过对裂纹形成的原因进行试验分析,发现钢板中硫化物夹杂聚集是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提高钢的洁净度是有效的解决方法。经过钢成分微调,降低碳和其他合金元素含量,严格控制硫... 工程机械用钢板在T形焊接后出现Z向裂纹,造成大量零件报废。通过对裂纹形成的原因进行试验分析,发现钢板中硫化物夹杂聚集是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提高钢的洁净度是有效的解决方法。经过钢成分微调,降低碳和其他合金元素含量,严格控制硫元素含量,同时优化炼钢工艺,控制钢中夹杂物数量及形态,调整二冷水量和铸机拉速,对混浇坯进行合理划分,增加轧制压缩比,钢板内部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未再出现裂纹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 Z向 裂纹 洁净度 碳当量 轧制压缩比
下载PDF
NM500耐磨钢的奥氏体转变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晓东 冯勇 +5 位作者 杨华 田世永 侯登义 贾慧领 王南辉 贾希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4-56,共3页
研究了500 HBW级别耐磨钢板的相变规律、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给定钢的化学成分,淬火冷却速度的变化会强烈影响奥氏体淬火后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的钢种冷速从3℃/s变化到55℃/s,钢的维氏硬度从341 HV10提高到596 HV10,... 研究了500 HBW级别耐磨钢板的相变规律、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给定钢的化学成分,淬火冷却速度的变化会强烈影响奥氏体淬火后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的钢种冷速从3℃/s变化到55℃/s,钢的维氏硬度从341 HV10提高到596 HV10,对应抗拉强度变化范围979~1690 MPa,强度和硬度随冷速增加而提高。分析主要原因是室温组织结构从低冷速下的铁素体珠光体逐渐变成了较高冷速下的贝氏体或马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500耐磨钢 相转变 硬度 显微组织
原文传递
控制冷却工艺对DH36钢板质量影响的分析研究
8
作者 贾希 刘宁 《宽厚板》 2016年第4期6-9,共4页
研究了控制冷却工艺对DH36钢板板型、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H36钢板采用弱冷水控制冷却工艺能得到良好板型,获得较理想显微组织;增加侧喷可以提高同钢板性能均匀性。采用控制冷却工艺后钢板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明显提高,性... 研究了控制冷却工艺对DH36钢板板型、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H36钢板采用弱冷水控制冷却工艺能得到良好板型,获得较理想显微组织;增加侧喷可以提高同钢板性能均匀性。采用控制冷却工艺后钢板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明显提高,性能稳定性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冷却工艺 DH36 质量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