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坏死因子在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8
1
作者 贾因 王守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55-757,774,共4页
Tumor necrosis factor -a (TNF- a)was consideral to be a key mediator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ndotoxin hepatoxicity. However, the precise mechanism by which TNF- a mediate liver injury remains un certain. Many results ... Tumor necrosis factor -a (TNF- a)was consideral to be a key mediator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ndotoxin hepatoxicity. However, the precise mechanism by which TNF- a mediate liver injury remains un certain. Many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NF - a could mediate neutrophil adherence, activate phospholipase A2, induce Pedction of lipid ndators, fine radicals and so on, all of which played fort role in development of liver injury. This article reviewed recent infonnations about cytotoxic mechanism of TNF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APRI、GPRI、FIB-4在诊断慢乙肝肝脏纤维化及肝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海莉 贾因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650-654,共5页
目的探讨alanine-aminotransferase to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 to platelet ratio index(GPRI)、fibrosis 4 score(FIB-4)三种模型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所致肝纤维化及肝... 目的探讨alanine-aminotransferase to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 to platelet ratio index(GPRI)、fibrosis 4 score(FIB-4)三种模型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所致肝纤维化及肝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4-03~2017-08曾接受过肝组织穿刺活检或曾行肝脏切除有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的63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符合条件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轻度肝纤维化组(S0-1)、中度肝纤维化组(S2-3)、肝硬化组(S4)、肝癌组。计算各组患者的APRI、GPRI、FIB-4值。对APRI、GPRI、FIB-4三种无创诊断模型与肝组织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方法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价三种模型对各分组的诊断效能,并确定诊断的最佳截断值、敏感度和特异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联合预测因子,并采取AUC评价三种模型联合对肝纤维化及肝癌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APRI、FIB-4、GPRI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及肝癌间均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612,0.751,0.469,均P<0.05。APRI、GPRI、FIB-4均对肝硬化组(S4)及肝癌组有较好的诊断效能,而三种模型联合时,对轻度肝纤维化组(S0-S1)、明显肝纤维化组(S2-S3)、肝硬化组(S4)、肝癌组的诊断效能均有所提高。结论 APRI、GPRI、FIB-4指标联合对肝纤维化及肝癌的诊断与病理诊断价值趋近,且对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肝纤维化 肝癌 无创诊断模型
下载PDF
干扰素α对丙型肝炎病毒复制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贾因 魏来 +2 位作者 蒋栋 丛旭 费然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9期2065-2069,共5页
目的利用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制子细胞模型,体外研究干扰素α(IFN-α)对HCV复制子的抑制作用,并探讨 IFN-α信号传导与激活转录分子( STAT )及介导 IFN-α抗病毒作用的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的表达水平.方法以HCV复制子质粒为模板体外转... 目的利用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制子细胞模型,体外研究干扰素α(IFN-α)对HCV复制子的抑制作用,并探讨 IFN-α信号传导与激活转录分子( STAT )及介导 IFN-α抗病毒作用的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的表达水平.方法以HCV复制子质粒为模板体外转录合成HCV复制子RNA, 将此RNA 转染Huh7肝癌细胞并经G418筛选,建立HCV复制子细胞株;用不同剂量(0~5000 IU/ml) IFN-α处理HCV复制子细胞72 h或用1000 IU/ml IFN-α处理细胞不同时间(0、 24、 48、 72、 96h),通过半定量RT-PCR及实时定量PCR同时检测HCV RNA,Western印迹检测HCV NS5A蛋白表达水平,研究IFN-α对HCV复制子的抑制作用.结果 IFN-α能明显抑制HCV RNA的复制,10 IU/ml 及25 IU/ml IFN-α可使HCV RNA较无IFN-α处理的对照细胞分别降低约68%及75%;IFN-α 1000 IU/ml作用24 h或96 h导致HCV RNA较对照组分别降低75%及88%,同样,IFN-α对HCV NS5A蛋白的合成也有明显抑制作用,说明IFN-α的抗HCV作用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HCV复制子细胞中有抗病毒作用的 ISG(PKR、2'5'OAS、G1P3、ISG20及ISGF3γ)呈明显的IFN诱导性表达.结论 IFN-α能明显抑制HCV RNA的复制,其抑制作用与IFN-α剂量及作用时间有关,PKR、2'5'OAS、G1P3、ISG20及ISGF3γ等ISG可能介导IFN-α的抗HCV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C型肝炎样病毒属 复制子 干扰素刺激基因
原文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及磷脂酶A_2与实验性急性肝衰竭 被引量:7
4
作者 贾因 王守义 解中坚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目的: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磷脂酶A_2(PLA_2)在急性肝衰竭(AHF)时的作用及关系。方法:用D-氨基半乳糖及内毒素复制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检测其血清中TNF含量及肝组织匀浆中PLA、活性。结果:AHF... 目的: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磷脂酶A_2(PLA_2)在急性肝衰竭(AHF)时的作用及关系。方法:用D-氨基半乳糖及内毒素复制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检测其血清中TNF含量及肝组织匀浆中PLA、活性。结果:AHF组鼠血清中TNF含量及肝组织匀浆中PLA_2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0.05,P值<0.01),PLA_2活性与TNF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结论:TNF可能激活PLA_2,后者与TNF所致的肝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磷脂酶A2 急性 肝功能衰竭
原文传递
IL-28B、IFNL4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疗效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贾因 段晓红 +1 位作者 杨中鑫 苏晔华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29-532,共4页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能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发生率。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方案大大提高了丙型肝炎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使难治的HCV-1基因型慢...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能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发生率。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方案大大提高了丙型肝炎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使难治的HCV-1基因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SVR率提高到80%以上,同时疗程缩短,不良反应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利巴韦林 治疗 基因多态性 聚乙二醇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28B 干扰素λ4
原文传递
双链RNA激活的蛋白激酶(PKR)的克隆表达及其对丙型肝炎病毒蛋白合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贾因 魏来 +2 位作者 蒋栋 丛旭 费然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30,共7页
α干扰素为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主要药物,但部分患者呈干扰素耐受而不能获得持久的病毒阴转,其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病毒通过其编码的蛋白(NS5A及E2)抑制干扰素诱导的抗病毒效应分子———双链RNA激活的蛋白激酶(PKR)的活性.而关于... α干扰素为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主要药物,但部分患者呈干扰素耐受而不能获得持久的病毒阴转,其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病毒通过其编码的蛋白(NS5A及E2)抑制干扰素诱导的抗病毒效应分子———双链RNA激活的蛋白激酶(PKR)的活性.而关于PKR是否在IFN-α抗HCV的机理中起抑制作用目前仍有争议.为研究PKR对HCV蛋白合成环节是否有抑制作用,通过构建野生型PKR真核表达载体(pPKRwt)及主要起负性调节作用的缺失突变PKR真核表达载体(pPKRΔ6),并将pPKRwt/pPKRΔ6与HCV复制子RNA同时转染Huh7细胞进行共表达,用Western印迹检测HCV IRES下游的NPTⅡ蛋白表达水平,与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细胞及单用IFN-α处理的细胞相比较.结果显示:表达PKRwt的细胞中NPTⅡ蛋白水平低于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细胞,但高于经IFN-α单独处理的细胞;表达PKRΔ6的细胞中NPTⅡ蛋白水平与对照细胞无明显差别,但PKRΔ能部分抵消IFN-α的抑制作用,说明在IFN-α抑制HCV IRES指导的蛋白合成中,PKR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可能还有其它的PKR非依赖机制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 丙型肝炎病毒 复制子 Α干扰素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下载PDF
直接抗病毒药物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疗改善肝纤维化程度的疗效 被引量:5
7
作者 孙玉洁 贾因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5期414-420,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成功清除丙型肝炎病毒(HCV)后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改善。方法共纳入111例经DAAs治疗后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CHC患者,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 目的探讨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成功清除丙型肝炎病毒(HCV)后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改善。方法共纳入111例经DAAs治疗后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CHC患者,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肝硬度(LSM)、AST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和Fib-4评分(Fib-4 score)的变化;将患者按应用DAAs治疗前的诊断进行分组,其中慢性肝炎组77例,代偿期肝硬化组13例,失代偿期肝硬化组21例,比较各组患者DAAs治疗前后LSM、APRI和Fib-4评分的变化;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性别、基因型、体重指数(BMI)、WBC、PLT、ALT、AST、TBil、APRI和Fib-4评分的基线值对LSM变化值的影响。结果入组111例患者,WBC、PLT升高,ALT、AST和TBil降低,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842、P<0.001,Z=-3.854、P<0.001,Z=-8.919、P<0.001,Z=-8.882、P<0.001,Z=-4.487、P<0.001),而入组111例患者血肌酐(Cr)和血尿素氮(BUN)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287、P=0.774,Z=-0.424、P=0.671)。111例患者的3种无创肝纤维化指标,即LSM、APRI和Fib-4下降,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955、P<0.001;Z=-8.836、P<0.001;Z=-6.838、P<0.001),其中代偿期肝硬化组、失代偿期肝硬化组患者LSM、APRI和Fib-4下降幅度均较慢性肝炎组显著(LSM:χ^2=13.52、P<0.001,χ^2=34.00、P<0.001;APRI:χ^2=10.84、P<0.001,χ^2=28.38、P<0.001;Fib-4:χ^2=16.83、P<0.001,χ^2=29.36、P<0.001)。代偿期肝硬化组与失代偿期肝硬化组患者LSM、APRI和Fib-4下降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SM:χ^2=1.08、P=0.58,Fib-4:χ^2=0.84、P=0.66,APRI:χ^2=0.09、P=0.96)。较高ALT基线值[P=0.045,OR(95%CI)=0.918(0.844~0.998)]、AST[P=0.013,OR(95%CI)=0.862(0.767~0.969)]和APRI基线值[P=0.032,OR(95%CI)=0.001(0.000~0.555)]或较低WBC基线值[P=0.019,OR(95%CI)=2.508(1.161~5.4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直接抗病毒药物 肝纤维化 肝硬度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 Fib-4指数
原文传递
白介素-10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肝病毒感染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武俊香 贾因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262-266,共5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1082、-59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乙肝病毒感染后临床转归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175例乙型肝炎患者和153例正常对照者IL-10基因...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1082、-59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乙肝病毒感染后临床转归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175例乙型肝炎患者和153例正常对照者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592、-1082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L-10-592位点在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均发现AA、AC、CC 3种基因型,各基因型在患者组和对照组分布上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而IL-10-1082位点在正常对照组有AA、AG、GG 3种基因型,而患者组只发现AA、AG两种基因型。经统计学分析,在基因型分布上,慢性乙型肝炎组与急性乙型肝炎组、重型肝炎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P<0.05);而与肝硬化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另外,肝硬化组与急性乙型肝炎组基因型分布的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20)。结论:IL-10-1082A等位基因及AA基因型与乙肝病毒感染及感染后转归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单核苷酸多态性 肝炎病毒 乙型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及磷脂酶A_2在实验性急性肝衰竭中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贾因 王守义 解中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00-503,共4页
应用D-GalN+ET复制急性肝衰竭(AHF)动物模型,检测肝衰竭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及肝组织匀浆中磷脂酶A2(PLA2))活性,探讨二者在AHF时的作用。结果发现,AHF组鼠血清中TNF含量及肝组织匀... 应用D-GalN+ET复制急性肝衰竭(AHF)动物模型,检测肝衰竭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及肝组织匀浆中磷脂酶A2(PLA2))活性,探讨二者在AHF时的作用。结果发现,AHF组鼠血清中TNF含量及肝组织匀浆中PLA2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提示TNF可能激活PLA2,后者与TNF所致的肝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磷脂酶A类 大鼠 肝功能衰竭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本核心启动子和前C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贾因 黄彤 +2 位作者 刘宝芳 宋红波 武俊香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02-307,共6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及前C(PreC)区基因的变异情况,并且分析其发生频率、分布规律及其与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应用套式PCR扩增nt1660-1935的HBV DNA片段及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BCP区及Pre-C区基因的变...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及前C(PreC)区基因的变异情况,并且分析其发生频率、分布规律及其与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应用套式PCR扩增nt1660-1935的HBV DNA片段及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BCP区及Pre-C区基因的变异情况。结果130例乙型肝炎患者标本中,BCP区nt1762/nt1764发生双突变者75例(57.69%),Pre-C区nt1896发生突变者20例(15.38%),并且这两种突变在重型肝炎组(75.00%)及肝硬化组(72.22%)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52.56%);此外,在BCP区及Pre-C/C区还发现了一些突变频率较高的其他突变位点(如nt1753,nt1766,nt1846,nt1899,nt1915),其中nt1753突变仅发生于有nt1762/1764双突变的患者,与重型肝炎及肝硬化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在BCP区有4处核苷酸突变共存者10例,其中重型肝炎组(12.50%)及肝硬化组(13.88%)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5.12%)。结论HBV BCP区nt1762/nt1764双突变和Pre-C区nt1896突变与肝炎的活动、重型化及肝硬化的发生有关;BCP区其他位点的突变共存对肝炎病情的进展也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突变:基本核心启动子:前C区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对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磷脂酶A_2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贾因 王守义 解中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22-724,共3页
为探讨前列腺素E1(PGE1)保护肝细胞的作用机制,本实验应用D-氨基半乳糖及内毒素复制急性肝衰竭(AHF)模型,观察PGE1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及肝组织匀浆磷脂酶A2(PLA2)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PGE1治疗组鼠血清TNF含量及... 为探讨前列腺素E1(PGE1)保护肝细胞的作用机制,本实验应用D-氨基半乳糖及内毒素复制急性肝衰竭(AHF)模型,观察PGE1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及肝组织匀浆磷脂酶A2(PLA2)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PGE1治疗组鼠血清TNF含量及肝组织匀浆PLA2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肝组织坏死面积也小于对照组(P<0.01),提示PGE1保护肝细胞作用与降低TNF合成及抑制PLA2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磷脂酶A 前列腺素E 肝功能衰竭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成分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贾因 郑绘霞 《临床内科杂志》 CAS 1997年第6期325-326,共2页
为探讨非创伤性诊断肝纤维化的方法,对107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Ⅳ-C、HA及PCⅢ含量规定。结果显示,三项指标在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并且慢性肝炎组与肝硬化组之间Ⅳ-C、HA含量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 为探讨非创伤性诊断肝纤维化的方法,对107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Ⅳ-C、HA及PCⅢ含量规定。结果显示,三项指标在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并且慢性肝炎组与肝硬化组之间Ⅳ-C、HA含量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Ⅳ-C及HA在鉴别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时有较大参考价值,而PCⅢ相对作用较小,若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肝纤维化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诊断 细胞外基质 透明质酸
原文传递
干扰素刺激基因ISG20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抗丙型肝炎病毒复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贾因 魏来 +2 位作者 蒋栋 丛旭 费然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97-1001,共5页
目的研究IFN-α抗HCV的作用机理及了解ISG20是否参与介导IFN-α对HCV的抑制作用。方法用RT-PCR法及融合PCR法分别获得野生型及突变型ISG20cDNA,并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转染含HCV复制子的Huh7细胞进行瞬时表达,通过Northern... 目的研究IFN-α抗HCV的作用机理及了解ISG20是否参与介导IFN-α对HCV的抑制作用。方法用RT-PCR法及融合PCR法分别获得野生型及突变型ISG20cDNA,并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转染含HCV复制子的Huh7细胞进行瞬时表达,通过Northernblot及Westernblot分别检测HCVRNA及NS5A蛋白水平,研究表达ISG20对HCV复制子的影响。结果构建的野生型及突变型ISG20真核表达载体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均得到证实,并且发现表达野生型ISG20对HCV复制子RNA有抑制作用。结论成功克隆及表达了ISG20,并对其抗病毒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提示ISG20可能介导IFN-α对HCV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ISG20 克隆 表达 丙型肝炎病毒 复制子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彩萍 陈拉弟 贾因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6期773-775,共3页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极易慢性化,病情呈隐匿性进展,是导致肝硬化(LC)、肝细胞癌(HCC)及终末期肝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1].近年研究表明慢性HCV感染患者的病情发展、转归与患者因素、病毒因素及治疗情况...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极易慢性化,病情呈隐匿性进展,是导致肝硬化(LC)、肝细胞癌(HCC)及终末期肝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1].近年研究表明慢性HCV感染患者的病情发展、转归与患者因素、病毒因素及治疗情况等有关[2].本文对本科近年所诊治的259例慢性HCV感染患者的宿主因素、病毒因素及治疗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影响慢性HCV感染患者病情发展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 感染患者 临床转归 影响因素 病情发展 终末期肝病 HCV 肝细胞癌
下载PDF
太原地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6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龙凤 贾因 +1 位作者 窦永青 邢卉春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 对太原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进行探讨 ,为防治SARS提供经验和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本院所收治的 6 3例SARS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6 3例SARS患者中 ,平均年龄 (35 .1&... 目的 对太原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进行探讨 ,为防治SARS提供经验和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本院所收治的 6 3例SARS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6 3例SARS患者中 ,平均年龄 (35 .1± 14 .4 )岁 ,有明显接触史 36例 ,呈聚集发病 2 2例 ,医务人员感染 3例。平均潜伏期 (6 .2± 3.1)d ,太原市 4月份发病人数最多占 73% ,2 0~ 4 0岁年龄段发病者占 5 9.4 %。临床上以发热 (98.4 % )、咳嗽 (80 .95 % )、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低于正常为主 (88.9% ) ,病后 1周内胸片呈渗出性改变者占 92 .3% ,以双肺、双下肺及右下肺受累最多见 (6 6 .7% ) ,平均住院 (11.6± 5 .9)d时胸片显示炎症开始吸收 ;住院 (2 2 .9± 6 .7)d时炎症基本吸收。 6 3例中 ,重型 14例 (2 2 .2 % ) ,死亡 6例 (9.5 % )。结论 SARS呈明显的聚集发病现象 ,以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方式为主 ,临床以发热、白细胞总数正常或低于正常、胸片渗出性改变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太原地区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治疗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郝彦琴 赵龙凤 +1 位作者 贾因 陈杰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7期759-762,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硫代乙酰胺(TAA)所致急性肝衰竭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的保护作用。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的骨髓贴壁培养获得BMSCs,取3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TAA模型组和BMSCs治疗组,每组10只。TAA3...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硫代乙酰胺(TAA)所致急性肝衰竭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的保护作用。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的骨髓贴壁培养获得BMSCs,取3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TAA模型组和BMSCs治疗组,每组10只。TAA300mg/kg灌胃建立急性肝衰竭模型,24h后重复灌胃,正常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液(PBS)2ml灌胃,第2次灌胃后将BMSCs经尾静脉注射到BMSCs治疗组中,正常组和TAA模型组给予等量PBS注射。BMSCs治疗72h后处死。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以及血浆内毒素含量,取部分肝组织及回肠作常规病理切片检查。结果与正常组比较,TAA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活性以及血浆内毒素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BMSCs治疗组大鼠血清ALT,AST活性以及血浆内毒素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肝脏病理切片显示BMSCs能够明显减轻TAA对肝组织的炎症性破坏。结论 BMSCs尾静脉移植对TAA引起的急性肝衰竭大鼠IETM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肝衰竭 急性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因 魏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27-1331,共5页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感染是导致终末期肝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干扰素(interferon,IFN)联用病毒唑是唯一相对有效的治疗药物,但普通IFN疗效有限,持久病毒应答率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ylatedinterferon,PegIFN)单用或联...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感染是导致终末期肝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干扰素(interferon,IFN)联用病毒唑是唯一相对有效的治疗药物,但普通IFN疗效有限,持久病毒应答率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ylatedinterferon,PegIFN)单用或联用病毒唑能显著提高持久病毒应答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疗效,而降低其副作用,对一些难治性HCV感染,如基因Ⅰ型、伴肝硬化患者、对干扰素无应答者、肝移植后再发性肝炎及HCV合并HIV感染等复杂病例均初步显示出较普通IFN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治疗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干扰素无应答 终末期肝病 个体化治疗 HCV感染 肝硬化患者 HIV感染 治疗药物 最大限度 复杂病例 病毒唑 IFN 应答率 疗效 副作用 难治性 再发性 移植后 联用
下载PDF
148例囊虫病临床分析及吡喹酮与阿苯达唑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之倩 王光相 +1 位作者 王勤英 贾因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3年第2期153-154,共2页
我院1982年10月~1991年5月收治148例囊虫病人,现对其进行临床分析并比较吡喹酮与阿苯达唑两药之疗效。一、临床资料分析 (一)一般资料 148例病人中,男98例,女50例,男女之比为1.96:1。年龄3~74岁,20~40岁为多,共102例占68.9%。职业... 我院1982年10月~1991年5月收治148例囊虫病人,现对其进行临床分析并比较吡喹酮与阿苯达唑两药之疗效。一、临床资料分析 (一)一般资料 148例病人中,男98例,女50例,男女之比为1.96:1。年龄3~74岁,20~40岁为多,共102例占68.9%。职业以农民为多约占40%,其次为工人、学生及干部。有食“米猪肉”史者15例占10.14%,既往有排节片史者70例占47.3%,曾驱出绦虫者66例占44.6%。病程半月~1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尾蚴病 吡喹酮 阿苯达唑 疗效
下载PDF
HD-91-Ⅱ型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硬化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守义 赵龙凤 +3 位作者 杨育灵 王勤英 张缭云 贾因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90-191,共2页
自1996年5月~1997年2月,我们用HD-91-Ⅱ型肝病治疗仪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病人30例,并与单用西药对照组比较,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各型肝硬化病人60例,其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北京传染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关键词 肝硬变 肝病治疗仪 HD-91-Ⅱ型 疗效
下载PDF
血清Ⅳ型胶原测定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贾因 赵龙凤 《山西医药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14-15,共2页
本文测定了130例各型肝炎患者血清中Ⅳ型胶原含量,结果显示:慢活肝组及肝硬化组Ⅳ胶原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并且慢活肝组与肝硬化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说明Ⅳ型胶原是反映肝纤维化的灵敏... 本文测定了130例各型肝炎患者血清中Ⅳ型胶原含量,结果显示:慢活肝组及肝硬化组Ⅳ胶原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并且慢活肝组与肝硬化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说明Ⅳ型胶原是反映肝纤维化的灵敏指标,测定其含量对临床诊断肝纤维化及慢性肝病的临床分型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Ⅳ型胶原 肝纤维化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