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化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淑梅 李岩 贾切 《海峡药学》 2008年第6期125-126,共2页
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对药物化学理论课教学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实验课的教学从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施。
关键词 药物化学 高职高专 理论 实验 改革
下载PDF
生姜腐皮镰刀菌的分离鉴定及PCR快速检测方法构建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洁 张玲玲 +6 位作者 袁继荣 秦曼丽 刘续立 何杨 吴林 贾切 刘奕清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1-690,共10页
由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引起的生姜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真菌土传病害,其病原菌的快速高效检测,有助于枯萎病的早期诊断及预警。通过回接试验、形态学观测以及系统进化树分析,对湖北生姜产区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获得生姜腐皮镰刀菌... 由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引起的生姜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真菌土传病害,其病原菌的快速高效检测,有助于枯萎病的早期诊断及预警。通过回接试验、形态学观测以及系统进化树分析,对湖北生姜产区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获得生姜腐皮镰刀菌(F.solani)。基于镰刀菌属通用引物TEF-1αF/TEF-1αR基因序列,以腐皮镰刀菌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扩增测序,根据序列信息设计筛选出一对腐皮镰刀菌特异性引物,构建了基于普通PCR的快速高效分子检测方法,并对接种过病菌的生姜植株和土壤进行检测验证。通过病原菌的菌落形态、孢子显微结构观察、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确定引起生姜枯萎病的病原菌为腐皮镰刀菌(F.solani)。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F8/R8进行PCR,特异扩增获得约381 bp的目标条带,检测灵敏度为454 pg·μL^(-1),利用该引物对带菌生姜幼苗和土壤进行检测验证,证实可从发病生姜幼苗和带菌土壤中特异性检测到腐皮镰刀菌(F.solani)。本研究明确了引起湖北生姜枯萎病的病原菌为腐皮镰刀菌(F.solani),并建立了PCR快速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简便、灵敏、高效,可用于生姜枯萎病的早期诊断与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枯萎病 腐皮镰刀菌 PCR检测
原文传递
抗稻曲病水稻品种与材料的筛选与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舒 吕小成 +8 位作者 贾切 吕亮 袁斌 杨小林 常向前 杨守利 雷德华 雷发国 肖志民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5163-5169,共7页
通过田间分期播种自然诱发和温室人工接种试验,对湖北省主栽品种及高代育种材料进行了抗稻曲病鉴定,共筛选出对稻曲病免疫的材料4份,为稻曲病的抗病育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水稻 稻曲病 抗性评价
下载PDF
土壤熏蒸剂对生姜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周弦 张天晓 +3 位作者 贾切 李洪雷 刘奕清 刘燃 《植物医生》 2021年第3期40-44,共5页
土传青枯病和茎基腐病对生姜的危害严重制约了生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土壤熏蒸消毒方法对土传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本文以氯化苦和棉隆两种土壤熏蒸剂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生姜青枯病和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生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土传青枯病和茎基腐病对生姜的危害严重制约了生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土壤熏蒸消毒方法对土传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本文以氯化苦和棉隆两种土壤熏蒸剂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生姜青枯病和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生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苦和棉隆处理土壤揭膜后第7天定植的带芽种姜无药害,姜芽生长正常;与对照相比,氯化苦和棉隆处理均能降低生姜青枯病和茎基腐病的发病率,对青枯病后期的防效分别达到了83.0%和78.9%,对茎基腐病后期的防效分别达到了83.6%和78.4%.此外,这两种熏蒸消毒剂处理可显著提高生姜产量、上等姜比例以及生姜产品的价值.本研究结果将为实际生产中应用土壤熏蒸剂防治生姜土传病害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土壤熏蒸剂 青枯病 茎基腐病 防治效果 产量
下载PDF
外源SiNPs对盐胁迫下生姜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高伟 席克勇 +3 位作者 尹军良 刘奕清 朱永兴 贾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9-118,共10页
【目的】研究外源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NPs)对盐胁迫下生姜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SiNPs在生姜抗盐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以竹根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cv.zhugen)盆栽苗为试材,设置用100 mg/L SiNPs... 【目的】研究外源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NPs)对盐胁迫下生姜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SiNPs在生姜抗盐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以竹根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cv.zhugen)盆栽苗为试材,设置用100 mg/L SiNPs溶液喷施全株5 d后再用蒸馏水浇灌植株根部的SiNP100处理、用蒸馏水喷施全株5 d后再用20 g/L NaCl溶液浇灌植株根部的NaCl处理以及用100 mg/L SiNPs溶液喷施全株5 d后再用20 g/L NaCl溶液浇灌植株根部的SiNP100+NaCl处理,以前后均用蒸馏水处理为对照(CK)。随机选取不同处理后的生姜幼苗,观测其生长形态、光合色素(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叶绿素a+b(Chl(a+b))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量子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光合作用参数(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和气孔导度(G_(s)))、丙二醛(MDA)和H_(2)O_(2)含量以及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与CK相比,SiNP100处理生姜幼苗的根尖数显著增加,Chl a、Chl b和Chl(a+b)含量显著提高,NPQ显著下降,T_(r)显著增加,SOD和CAT活性显著升高,MDA和H_(2)O_(2)含量显著降低,其余指标均与CK差异不显著。在NaCl胁迫条件下,生姜幼苗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叶片明显变黄,与CK相比,总根长、根系表面积、根尖数显著减少,4种光合色素含量均显著下降,F_(v)/F_(m)、ΦPSⅡ和qP显著降低,而NPQ显著升高,P_(n)、T_(r)和G_(s)显著降低,SOD、POD和CAT活性以及MDA和H_(2)O_(2)含量均显著升高。SiNP100预处理则可以缓解NaCl胁迫对生姜幼苗的损伤,总根长、根系表面积、根尖数较NaCl处理显著增加,叶片发黄症状也得到缓解;此外,与NaCl处理相比,SiNP100+NaCl处理生姜幼苗的Chl a、Chl b、Chl(a+b)含量和F_(v)/F_(m)、ΦPSⅡ、qP、P_(n)、T_(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硅 盐胁迫 生姜 光合生理 抗氧化酶
下载PDF
浇施磷酸二氢钾对华重楼幼苗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鹏程 黄景麟 +3 位作者 黄直俊 裴锋 杨正容 贾切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12期52-54,94,共4页
为了培育优质华重楼[Paris polyphlla Smith var.chinensis(Franch.)Hara]种苗,开展了二年生一叶期盆栽幼苗不同浓度磷酸二氢钾追肥研究,并测定其光合参数和生长量。结果表明,追施磷酸二氢钾后,华重楼幼苗的株高、地茎粗、光合色素及光... 为了培育优质华重楼[Paris polyphlla Smith var.chinensis(Franch.)Hara]种苗,开展了二年生一叶期盆栽幼苗不同浓度磷酸二氢钾追肥研究,并测定其光合参数和生长量。结果表明,追施磷酸二氢钾后,华重楼幼苗的株高、地茎粗、光合色素及光合效率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提高。当磷酸二氢钾浓度为0~300 mg/L时,幼苗的株高、生根数量、茎鲜重、叶鲜重、叶绿素a、总叶绿素含量及类胡萝卜含量均随磷酸二氢钾浓度升高而增加,而地茎粗和叶绿素b含量则在磷酸二氢钾浓度为200 mg/L时达到最大值。当磷酸二氢钾浓度超过300 mg/L时,其相应的指标随着磷酸二氢钾浓度升高呈下降趋势。当磷酸二氢钾浓度达300 mg/L时,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最大,胞间CO_(2)浓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重楼[Paris polyphlla Smith var.chinensis(Franch.)Hara] 磷酸二氢钾 浇施 生长 光合特性
下载PDF
高职院校引导学生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鹏程 孙红绪 +3 位作者 宋晓东 黄巍 许安频 贾切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4期136-140,共5页
人才兴则乡村兴,高职生是乡村人才的重要来源。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引导学生投身乡村振兴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首先论述高职生投身乡村振兴的意义,然后阐述高职院校开展引导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具体引导措施,包括大... 人才兴则乡村兴,高职生是乡村人才的重要来源。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引导学生投身乡村振兴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首先论述高职生投身乡村振兴的意义,然后阐述高职院校开展引导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具体引导措施,包括大力宣传党的政策,营造浓郁乡村振兴校园文化,将乡村振兴内容融入课堂,以身边鲜活典型事例引导学生等,让学生熟知乡村振兴,切身感受到乡村振兴的变化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乡村振兴 引导教育 引导措施 乡村人才
下载PDF
综合性高校本科《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德健 吴强盛 +2 位作者 邹英宁 贾切 杨玉洁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8期86-88,共3页
《植物生理学》是植物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针对《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改革措施:及时更新相关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改革实践教学;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关键词 综合性高校 《植物生理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主要气候因子对长江上游生姜种植区姜瘟病发生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弦 刘续立 +5 位作者 熊诗洁 蔡小东 朱永兴 李姗蓉 罗怀海 贾切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83,共13页
以长江上游生姜种植区主栽品种小黄姜为材料,于2020—2021年在湖北省宣恩县、四川省开江县和重庆市永川区对姜瘟病流行动态进行观测研究,分析病害流行与当地环境因子变化的关系,为该区姜瘟病预测和防治提供参考借鉴。结果表明,随着时间... 以长江上游生姜种植区主栽品种小黄姜为材料,于2020—2021年在湖北省宣恩县、四川省开江县和重庆市永川区对姜瘟病流行动态进行观测研究,分析病害流行与当地环境因子变化的关系,为该区姜瘟病预测和防治提供参考借鉴。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移,3个试验点姜瘟病发生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二次曲线变化趋势。当盛夏季节(6月中旬—8月下旬)的旬平均气温达到23.6~31.6℃时,长江上游生姜种植区姜瘟病可能大规模发生,其最大病情指数高达43.6。姜瘟病始发期(5月)的旬降雨量为12.5~63.5 mm;高峰期(6—8月)总降雨量为381.5~879.0 mm,总降雨时间为43~63 d。不同试验点姜瘟病病情指数表现为宣恩>永川>开江;而在每个试验点,姜瘟病病情指数随旬降雨量增多而升高。总体来看,长江上游生姜种植区姜瘟病病情指数与旬平均温度、旬降雨时间,特别是旬降雨量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与三者呈现线性回归关系。因此,有效防控长江上游生姜种植区姜瘟病,需密切关注该区10 d范围内的平均温度、降雨量甚至降雨时间等主要气候因子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气候因子 姜瘟病 流行动态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基于AHP法的高素质农民培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
10
作者 王鹏程 孙红绪 +3 位作者 宋晓东 胡佑锋 徐丹艺 贾切 《南方农机》 2023年第13期35-39,共5页
【目的】为了有效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促进乡村人才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培训质量,需要科学构建高素质农民培训效果评价体系。【方法】课题组通过分析高素质农民的内涵及其特征,剖析构建评价体系的价值... 【目的】为了有效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促进乡村人才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培训质量,需要科学构建高素质农民培训效果评价体系。【方法】课题组通过分析高素质农民的内涵及其特征,剖析构建评价体系的价值意蕴及应遵循的原则,采用文献法和专家访谈法初步拟定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进行指标体系修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高素质农民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筛选和确定恰当的评价指标及权重是关键,语言表达权重占比大有其合理性,只有好的培训管理才有好的培训效果,农业收入是培训效果最直接、最有力的说服证据,通过对高素质农民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权重汇总分析,权重占比大的前三位指标分别是语言表达(9.363%)、培训管理(9.279%)和农业收入(9.122%),评价体系合乎实际,有参考价值,可以有效提高培训质量。【结论】专家组对指标权重进行打分的整个过程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构建的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有助于客观认识和把握我国农民发展现状,为针对性促进农民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素质农民 AHP法 培育效果评价
下载PDF
高职药学药物化学实验改革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淑梅 李岩 +1 位作者 贾切 兰小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年第24期90-91,共2页
本文针对原有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忽视对学生思维方式、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药物化学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考核等几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并进行了实践。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实验教学 教学方法 实验考核
下载PDF
宜昌市一种核桃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鹏程 吴楚 +4 位作者 孙智 彭新 韩永世 孙长城 贾切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8期55-57,61,共4页
为明确引起宜昌市核桃黑斑病的病原菌,根据柯赫氏法则测定其致病性,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结果表明,引起宜昌市核桃黑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属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关键词 核桃黑斑病 分离鉴定 形态学观察 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宜昌市
下载PDF
网隔栽培法对生姜姜瘟病防治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燃 杨静 +2 位作者 贾切 刘奕清 周弦 《植物医生》 2021年第1期48-51,共4页
姜瘟病是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被称为生姜种植产业的“癌症”.本试验设计了一种“网隔栽培法”,并探索其对土传姜瘟病发病率和生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连续3年的田间验证,相比传统栽培法,... 姜瘟病是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被称为生姜种植产业的“癌症”.本试验设计了一种“网隔栽培法”,并探索其对土传姜瘟病发病率和生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连续3年的田间验证,相比传统栽培法,“网隔栽培法”种植可显著降低姜瘟病的发病率,平均减少了6.08个百分点,平均防治效果达到了48.33%;同时,生姜产量平均增加了13.21%.这种“短行播种、纵横开沟、深沟隔病”的“网隔栽培法”为姜瘟病的绿色防控提供了新方案,也为其他蔬菜、中药材等植物的土传病害防治提供了新的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隔栽培 生姜 姜瘟病 产量
下载PDF
生姜主栽品种枯萎病抗性评价及抗病性鉴定指标筛选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洁 王艳红 +7 位作者 刘德麒 席克勇 杨培华 蔡小东 李港 马佳伟 贾切 乐有章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557-2567,共11页
【目的】筛选抗枯萎病的生姜品种,建立抗病评价体系,为生姜枯萎病抗病品种选育及抗病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5个生姜主产区的主栽品种,采用室内人工接种法测定枯萎病菌(腐皮镰刀菌)侵染对不同生姜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目的】筛选抗枯萎病的生姜品种,建立抗病评价体系,为生姜枯萎病抗病品种选育及抗病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5个生姜主产区的主栽品种,采用室内人工接种法测定枯萎病菌(腐皮镰刀菌)侵染对不同生姜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CHI)、β-1,3-葡聚糖苷酶(GLU)活性及次生抗菌物质含量、超氧阴离子(O^(-)_(2)·)、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含量等的影响,结合抗病系数、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隶属函数对5个生姜品种幼苗的抗病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山东大姜病情指数最低(4.0)、发病率最低(4%)、发病周期最长(24 d),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罗平小黄姜病情指数最高(45.2)、发病周期最短(7 d),表现抗病性较弱。不同生姜品种幼苗接菌后的生理生化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山东大姜的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防御酶(PAL、CHI、GLU)活性和次生抗菌物质(总酚、类黄酮、木质素)含量均高于其他品种,O^(-)_(2)·、H_(2)O_(2)和MDA含量低于其他品种,而罗平小黄姜呈现相反趋势。主成分分析将12个单项生理生化指标转换为3个独立综合指标,聚类分析将5个生姜品种划分为3类,结合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5个生姜品种抗病性强弱表现为:山东大姜>凤头姜>竹根姜>贵州黄姜>罗平小黄姜,与人工接种试验中5个品种的发病程度一致。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OD和类黄酮与抗病性综合评价值(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5个生姜品种中山东大姜抗病性最强,罗平小黄姜抗病性最弱;SOD和类黄酮可作为生姜枯萎病抗性鉴定的主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枯萎病 抗病评价 指标筛选
下载PDF
深耕分畦栽培对土壤通气性及生姜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切 张天晓 +3 位作者 李港 朱永兴 蔡小东 刘奕清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3-110,共8页
针对长江中上游地区春夏之际持续多雨天气,田间土壤易于积水,导致生姜烂种沤根严重的问题,提出深耕分畦栽培方法,以中耕栽培为对照,研究深耕分畦栽培对土壤物理性质以及姜种萌发、姜苗生长及光合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深耕分畦姜田0~30... 针对长江中上游地区春夏之际持续多雨天气,田间土壤易于积水,导致生姜烂种沤根严重的问题,提出深耕分畦栽培方法,以中耕栽培为对照,研究深耕分畦栽培对土壤物理性质以及姜种萌发、姜苗生长及光合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深耕分畦姜田0~30 cm土壤的通气性比对照提高316.3%~585.0%,生姜的烂种率较对照减少35.7个百分点,出苗率达到94.4%。生姜幼苗的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尖数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提高88.5%、96.1%和62.7%。生姜幼苗的株高、茎粗、叶片数、鲜质量和干质量5个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提高90.9%、80.0%、70.4%、54.5%、52.4%。生姜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_(2)浓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提高158.8%、210.9%、558.2%、73.1%。综上,深耕分畦栽培改善了土壤导水通气性,解决了持续多雨引起土壤积水烂种的问题,促进了生姜幼苗根系和植株健康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深耕分畦 土壤通气性 根系生长 光合作用
下载PDF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茶学专业“生物技术”课程考评改革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切 熊诗洁 +2 位作者 徐兰婷 胡贤春 周弦 《西部素质教育》 2022年第22期91-94,共4页
为了提高地方高校茶学专业“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效率,文章首先阐述了地方高校茶学专业的特点,然后分析了地方高校茶学专业“生物技术”课程考评现状,最后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茶学专业“生物技术”课程考评改革路径。
关键词 考评 “生物技术”课程 茶学专业 地方高校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辣椒中LACS家族基因鉴定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17
作者 贾切 刘亚博 +5 位作者 王飞 姚明华 余楚英 沈胜 刘奕清 李宁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17-126,共10页
为探究LACSs基因家族成员特征及其在辣椒非生物胁迫中的调控功能,通过同源性搜索,共鉴定出10个LACSs家族基因。然后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研究了其基因结构、基因组定位、系统发育关系和基因表达。根据系统发育分析可将鉴定到的10个LA... 为探究LACSs基因家族成员特征及其在辣椒非生物胁迫中的调控功能,通过同源性搜索,共鉴定出10个LACSs家族基因。然后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研究了其基因结构、基因组定位、系统发育关系和基因表达。根据系统发育分析可将鉴定到的10个LACSs基因分为8个亚家族,其中7个基因不均匀分布在辣椒染色体上,还有3个未被标定在染色体上。启动子顺式元件分析结果表明,CaLACSs可能参与了植物激素和/或非生物胁迫反应的调控。此外,辣椒材料‘6421’的表达谱分析表明,CaLACS基因在不同组织和逆境胁迫下存在明显的差异表达,说明CaLACS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在抗低温、高温以及盐胁迫过程中CaLACS基因发挥重要作用。耐盐品种‘H1023’与盐敏感品种‘XWHJ-M’的qRT-PCR结果表明,CaLACS1和CaLACS2显著受盐胁迫诱导表达,耐盐品种比盐敏感品种的表达量更高,其可能在响应NaCl胁迫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总的来看,LACSs基因家族成员可能在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Capsicum annuum L.) LACS家族 非生物胁迫 基因表达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茶学专业《生产实习》实践课程教学考核体系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贤春 贾切 赵振军 《福建茶叶》 2021年第11期91-92,270,共3页
针对茶学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出符合现代茶产业发展需求、实践动手能力强并兼具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当今社会对茶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生产实习》是茶学专业的主要实践环节,以茶叶生产实际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能有效... 针对茶学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出符合现代茶产业发展需求、实践动手能力强并兼具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当今社会对茶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生产实习》是茶学专业的主要实践环节,以茶叶生产实际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分析了茶学专业《生产实习》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根据茶学专业《生产实习》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茶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茶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提出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技能和综合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学 生产实习 实践教学 考核体系
下载PDF
宜昌地区核桃顶端褐色坏死病田间防治初报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鹏程 孙智 +4 位作者 王安 韩永世 彭新 孙长城 贾切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45-48,共4页
核桃顶端褐色坏死病是由多种病原生物共同作用引起的。为了有效预防该病害的发生,本试验设计了8种防治方案,经过田间药效试验,发现每种方案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方差分析表明,第1次试验(4月10日)各防治方案之间差异显著,第2次试验(5月10... 核桃顶端褐色坏死病是由多种病原生物共同作用引起的。为了有效预防该病害的发生,本试验设计了8种防治方案,经过田间药效试验,发现每种方案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方差分析表明,第1次试验(4月10日)各防治方案之间差异显著,第2次试验(5月10日)各防治方案之间差异不显著;将2次试验进行比较,第1次效果优于第2次。试验表明,核桃顶端褐色坏死病应及早防治,以早期“46%可杀得叁千1 500倍液+80%代森锰锌600倍液”,后期“80%乙蒜素1 500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3 000倍液”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顶端褐色坏死 综合防治 宜昌地区
下载PDF
生姜茎叶提取物对高粱蚜生长发育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20
作者 刘奕清 刘续立 +4 位作者 房升又 马佳伟 蔡小东 贾切 乐有章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03-110,共8页
为明确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茎叶提取物(Ginger shoot extract,GSE)对蚜虫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以及防御酶应答机制,以生姜茎叶和高粱蚜(Melanaphis sacchari Zehntner)为对象,研究GSE对高粱蚜生长发育及致死作用和虫体内超... 为明确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茎叶提取物(Ginger shoot extract,GSE)对蚜虫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以及防御酶应答机制,以生姜茎叶和高粱蚜(Melanaphis sacchari Zehntner)为对象,研究GSE对高粱蚜生长发育及致死作用和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5、10、15mg/mL的GSE对高粱蚜的产仔数、蜕皮数和体重增长均有抑制效应,且浓度越高对高粱蚜生长发育的抑制效果越强,15mg/mL的GSE在5d时对高粱蚜的产仔数、蜕皮数和体重增长抑制作用最强,分别下降了58.58%、93.81%和32.32%。3种浓度的GSE也能显著增加高粱蚜若蚜的死亡率,且浓度越高杀蚜活性越强,其中15mg/mL的GSE在1d时高粱蚜若蚜死亡率最高,达到72.23%。15mg/mL的GSE能显著增加高粱蚜体内SOD活性,且在1d时活性最强,相比CK增加23.85%。高粱蚜体内POD活性则呈现先激活后抑制的趋势,而高粱蚜体内AChE活性在饲喂5d内均受到显著抑制,且在1d时抑制效果最强,相比CK下降了96.90%。结果显示,GSE可能成为蚜虫防治的新型植物源杀虫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 高粱蚜(Melanaphis sacchari Zehntner) 生长发育 酶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