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宫颈残端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徐寒子 陆谔梅 +3 位作者 孙志华 吴强 张秀明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近距离腔内照射治疗宫颈残端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肿瘤医院1994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入院行放疗的41例宫颈残端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12年后收治的23例患者行三维适...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近距离腔内照射治疗宫颈残端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肿瘤医院1994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入院行放疗的41例宫颈残端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12年后收治的23例患者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近距离腔内照射(三维适形组),2012年前收治的18例患者行体外常规放疗联合近距离腔内照射(常规放疗组),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常规放疗组获CR 8例,PR 6例,总有效率为77.8%,鳞癌抗原(SCC)下降率为(61.3±20.4)%;三维适形组CR 12例,PR 8例,总有效率为87.0%,SCC下降率为(75.9±4.3)%;两组的SCC下降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放疗组患者出现近期并发症17例,其中1~2级直肠反应13例,1级膀胱反应4例;三维适形组出现近期并发症6例,均为1级直肠反应。结论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近距离腔内照射可能是宫颈残端癌提高近期疗效、减少放疗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宫颈残端癌 近距离腔内照射
下载PDF
浅表性膀胱癌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韩从辉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387-391,共5页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灌注治疗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应用全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临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谭笑梅 +1 位作者 沈宇飞 徐寒子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4年第6期403-405,共3页
目的 评价全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POP-QⅢ~Ⅳ期盆腔器官脱垂行全盆底重建术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评价该手术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所有手术均安全顺利进行,未见膀胱、直肠等损... 目的 评价全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POP-QⅢ~Ⅳ期盆腔器官脱垂行全盆底重建术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评价该手术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所有手术均安全顺利进行,未见膀胱、直肠等损伤;手术时间(105±31.2) min,出血(185.4±65.9) mL;所有患者术后4~5d后均自主排尿.随访2年,复发率为0(0/34);PFIQ评分由术前的(84.3±22.6)分降至术后2年的(11.2±6.5)分,PFDI评分由术前的(75.8±19.4)分降至术后2年的(12.4±5.3)分.结论 全盆底重建术用于纠正老年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手术安全,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女性 盆腔器官脱垂 全盆底重建术
下载PDF
生物补片人工阴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 被引量:5
4
作者 邵振堂 +3 位作者 沈宇飞 张蕾 石晓燕 谭笑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2期1103-1105,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补片人工阴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的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3年3月,行生物补片人工阴道成形术治疗21例先天性无阴道,于直肠及尿道膀胱间隙人工造穴,百得塞补片置入造穴腔,并指导患者定期更换模具。结果21例手术均... 目的探讨生物补片人工阴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的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3年3月,行生物补片人工阴道成形术治疗21例先天性无阴道,于直肠及尿道膀胱间隙人工造穴,百得塞补片置入造穴腔,并指导患者定期更换模具。结果21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8周人工阴道即完全黏膜化,阴道壁柔软、红润,阴道深度〉8cm,宽度〉3横指。随访9~18个月,有性生活患者(14例)性生活满意。结论生物补片人工阴道成形术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无阴道 生物补片 阴道成形术
下载PDF
双调控溶瘤腺病毒介导超抗原SEA基因靶向膀胱肿瘤表达 被引量:5
5
作者 胡建鹏 郝林 +5 位作者 张培影 范涛 董秉政 贺厚光 韩从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31-1133,共3页
目的 构建携带SEA基因的选择性增殖腺病毒,体外实验观察SEA基因的表达及其刺激淋巴细胞对肿瘤的杀伤功能.方法 构建一种由端粒酶(hTERT)和缺氧反应元件(HIF)双重启动的携带SEA的选择性增殖腺病毒,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目的 构建携带SEA基因的选择性增殖腺病毒,体外实验观察SEA基因的表达及其刺激淋巴细胞对肿瘤的杀伤功能.方法 构建一种由端粒酶(hTERT)和缺氧反应元件(HIF)双重启动的携带SEA的选择性增殖腺病毒,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EA在肿瘤细胞内mRNA表达,免疫荧光定位SEA表达于肿瘤细胞,Western blot测定蛋白表达,显微镜下动态观测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共培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4分泌.结果 琼脂糖电泳252 bp处可见清晰条带;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显示在27 kDa附近可见蛋白清晰表达;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共培养12、24、48 h实验组肿瘤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ELISA检测IL-4分泌量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t=2.585 P<0.05).结论 携带SEA基因的选择性腺病毒成功构建并表达目的基因,证明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溶瘤腺病毒 超抗原SEA
原文传递
ACS NSQIP手术风险计算器预测开腹宫颈癌根治术手术风险的价值
6
作者 袁盛龙 胡缓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5,共6页
目的评估美国外科医师学会国家外科质量改进计划(ACS NSQIP)手术风险计算器预测我国的早期宫颈癌患者行开腹宫颈癌根治术手术风险。方法收集2021年1-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妇科行开腹宫颈癌根治术139例患者... 目的评估美国外科医师学会国家外科质量改进计划(ACS NSQIP)手术风险计算器预测我国的早期宫颈癌患者行开腹宫颈癌根治术手术风险。方法收集2021年1-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妇科行开腹宫颈癌根治术1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ACS NSQIP手术风险计算器获得预测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与实际发生率进行比较。采用逻辑回归、C-统计量(C-statistic)、Brier值进行分析。结果ACS NSQIP手术风险计算器所预测的开腹宫颈癌根治术后严重并发症、总体并发症、静脉血栓、再入院和二次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均与实际发生率差异较大;预测的平均住院时间亦与实际住院时间存在显著差异[(3.93±0.42)d vs.(13.11±4.71)d,P<0.001]。结论ACS NSQIP手术风险计算器不能准确预测我国开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经腹根治术 术后并发症 手术风险计算器
下载PDF
浅表性膀胱癌的灌注治疗 被引量:4
7
作者 韩从辉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17-719,共3页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常见恶性肿瘤,美国男性发病率列第4、欧洲列第5、我国列第8位,美国年新增病例〉6万例。〉90%的膀胱癌为移行上皮细胞癌(TCC),其中70%~80%为浅表性膀胱癌(SBC),分低危、中危、高危3种。大多数SBC可行经尿...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常见恶性肿瘤,美国男性发病率列第4、欧洲列第5、我国列第8位,美国年新增病例〉6万例。〉90%的膀胱癌为移行上皮细胞癌(TCC),其中70%~80%为浅表性膀胱癌(SBC),分低危、中危、高危3种。大多数SBC可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愈,但术后3~5年内复发率高达60%~90%。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性膀胱癌 膀胱灌注治疗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移行上皮细胞癌 泌尿生殖系 恶性肿瘤 预防复发 发病率
原文传递
表达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的高靶向、双调控溶瘤腺病毒载体的构建、鉴定及其抗膀胱肿瘤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怀富 韩从辉 +8 位作者 郝林 王涛 范涛 贺厚光 白强 董秉政 胡建鹏 詹鸣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52-1054,共3页
目的构建表达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的高靶向、双调控选择增殖型溶瘤腺病毒SG502-SEA及对照组携带超抗原SEA基因的非增殖溶瘤腺病毒DC318-SEA,并探讨其潜在的抗膀胱肿瘤作用。方法将超抗原SEA基因片段经SpeI和SalI双酶切后... 目的构建表达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的高靶向、双调控选择增殖型溶瘤腺病毒SG502-SEA及对照组携带超抗原SEA基因的非增殖溶瘤腺病毒DC318-SEA,并探讨其潜在的抗膀胱肿瘤作用。方法将超抗原SEA基因片段经SpeI和SalI双酶切后,克隆入经同样酶切后的非增殖溶瘤腺病毒载体pSG218中,将鉴定正确的腺病毒载体命名为pDC318-SEA。同样方法将超抗原SEA基因片段克隆入双调控特异性增殖溶瘤腺病毒载体pSG502中,将鉴定正确的腺病毒载体命名为pSG502-SEA。将以上两种携带SEA基因的病毒载体与病毒骨架质粒PPE3-ccdB共转染293细胞,9—14d出现病毒空斑,经过3次病毒空斑纯化,提取腺病毒DNA,应用PCR进行鉴定,经鉴定正确的腺病毒分别命名为DC318-SEA和SG502-SEA。大量扩增后,氯化铯梯度离心纯化腺病毒,测病毒滴度。结果经PCR及酶切鉴定,SEA基因成功克隆到两病毒载体中,可以表达SEA基因,且病毒滴度为2.5×10^10pfu/ml。结论成功构建表达超抗原SEA基因的双调控、高靶向选择增殖型溶瘤腺病毒SG502-SEA及对照组携带超抗原SEA基因的非增殖溶瘤腺病毒DC318-S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瘤腺病毒 超抗原 肠毒素 克隆
原文传递
装载超抗原SEA基因的由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双调控靶向前列腺癌的溶瘤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9
作者 韩从辉 郝林 +5 位作者 胡建鹏 王涛 贺厚光 董秉政 张培影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0-332,共3页
目的构建表达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A)基因的由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启动子及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双调控的特异性增殖溶瘤腺病毒SG504-SEA。方法从前列腺癌组织基因组DNA中获得522bp大小的PSA启动子序列,将PSA... 目的构建表达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A)基因的由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启动子及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双调控的特异性增殖溶瘤腺病毒SG504-SEA。方法从前列腺癌组织基因组DNA中获得522bp大小的PSA启动子序列,将PSA启动子克隆到由hTERT启动子调控的特异性增殖溶瘤腺病毒载体SG502中,得到靶向前列腺癌细胞的双调控溶瘤腺病毒载体SG504。将已构建好的含有771bp大小SEA基因片段的病毒骨架质粒PPE3-ccdb—SEA与SGSIM用Lipofectamine 2000共转染至293细胞。共转染后9—14d出现病毒空斑,经过3次病毒空斑纯化,经鉴定正确的腺病毒命名为SG504-SEA,即携带SEA基因的双调控靶向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溶瘤腺病毒。结果经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酶切鉴定,SEA基因成功克隆到病毒载体中,可以表达SEA基因,且病毒滴度为2.0×10^10pfu/ml。结论成功构建表达超抗原SEA基因的双调控选择增殖型溶瘤腺病毒SG504-S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端粒酶逆转录酶 超抗原SEA 溶瘤腺病毒
原文传递
超抗原SEA联合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抗膀胱肿瘤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郝林 李怀富 +4 位作者 韩从辉 白强 董秉政 郑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68-1570,共3页
目的观察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联合树突状细胞(DC)诱导CTL对膀胱肿瘤高效特异性的免疫杀伤作用和对肿瘤局部免疫提呈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用GM—CSF和IL4联合刺激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化为DC。将DC与同源淋巴细胞(D... 目的观察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联合树突状细胞(DC)诱导CTL对膀胱肿瘤高效特异性的免疫杀伤作用和对肿瘤局部免疫提呈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用GM—CSF和IL4联合刺激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化为DC。将DC与同源淋巴细胞(DC-L组)、超抗原SEA淋巴细胞(DC—SEA—L组)共培养,用FCS分析DC供刺激分子表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因子IL-2,MTT法测定激活的CTL对膀胱癌E-J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在体外,DC-SEA—L对膀胱癌细胞具有相对特异的杀伤作用,SEA—L和DC-L则无明显特异性。结论SEA和DC联合应用可诱导产生高效并具有相对特异性的抗膀胱癌效应,并改善膀胱癌组织局部的DC抗原提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抗原 树突状细胞 膀胱癌
原文传递
多肽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袁盛龙 李惠欣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920-924,共5页
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现有治疗手段效果尚不令人满意。多肽(peptide)是一类以肽键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分子量不超过10 kD的化合物,因其具有分子量小、毒副作用少、靶向性强等独特优势,近来逐渐成为肿瘤研究方向的热点之一。本... 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现有治疗手段效果尚不令人满意。多肽(peptide)是一类以肽键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分子量不超过10 kD的化合物,因其具有分子量小、毒副作用少、靶向性强等独特优势,近来逐渐成为肿瘤研究方向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多肽在妇科恶性肿瘤中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整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 妇科恶性肿瘤 宫颈癌 卵巢癌 子宫内膜癌
下载PDF
生殖道微生物群与子宫内膜癌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胡缓缓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05-309,共5页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女性身体健康。随着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的飞速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的改变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或加重其进展。文章对女性生殖道微生物...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女性身体健康。随着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的飞速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的改变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或加重其进展。文章对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的鉴定及其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进行综述,对未来把微生物作为靶标应用于子宫内膜癌防治的可能性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 子宫内膜癌 16S rRNA 微生物移
下载PDF
单抗偶联靶向超抗原SEA对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培影 +4 位作者 韩从辉 郝林 杨建军 王涛 汤文浩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234-1238,共5页
目的 研究单抗偶联靶向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对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的抑癌作用.方法 实验分对照组、SEA组及单抗靶向SEA组;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效应细胞,BIU-87为靶细胞,以不同效靶比接种细胞;对照组予全培养液,后2组... 目的 研究单抗偶联靶向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对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的抑癌作用.方法 实验分对照组、SEA组及单抗靶向SEA组;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效应细胞,BIU-87为靶细胞,以不同效靶比接种细胞;对照组予全培养液,后2组分别予不同稀释浓度的SEA及单抗靶向SEA,以细胞计数kit-8(CCK-8)测定各组BIU-8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荧光染色法观察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Western印迹检测Bax、Bcl-2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共培养上清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FN-γ)含量.结果 单抗靶向SEA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为[(31.2±2.6)%~(88.7±3.0)%],显著高于对照组[(5.8±3.0)%~(16.5±4.0)%]及SEA组[(20.7±2.1)%~(68.6±4.0)%](P<0.05).实验组细胞均发生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其中单抗靶向SEA组凋亡率为[(14.6±0.7)%~(66.5±3.3)%],显著高于SEA组[(9.1±0.6)%~(29.9±1.3)%]及对照组[(4.6±0.7)%~(6.5±0.3)%](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均有上调Bax/Bcl-2比值作用,其中单抗靶向SEA组为(3.29±0.34),显著高于SEA组(1.21±0.05)及对照组(0.45±0.15)(P<0.05).单抗靶向SEA组12、24 h共培养上清中的IL-2、TNF-α、IFN-γ浓度与SE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单抗靶向SEA对膀胱肿瘤细胞显示出更强大的增殖抑制作用,这可能与其进一步上凋肿瘤细胞Bax/Bcl-2比值促进其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超抗原 葡萄球菌类毒素 抗体 单克隆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溶瘤腺病毒介导的超抗原SEA基因的构建和潜在的靶向抗膀胱肿瘤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郝林 韩从辉 +5 位作者 李怀富 郑小青 董秉政 范涛 詹鸣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6期27-30,共4页
目的通过重组pSG218质粒构建携带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基因的pDC318-SEA腺病毒载体,将其扩增纯化,并探讨其潜在的靶向抗肿瘤机制。方法通过PCR技术,从产SEA的葡萄球菌标准菌株基因组DNA中获得SEA全长基因,酶切后克隆入pSG218质粒... 目的通过重组pSG218质粒构建携带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基因的pDC318-SEA腺病毒载体,将其扩增纯化,并探讨其潜在的靶向抗肿瘤机制。方法通过PCR技术,从产SEA的葡萄球菌标准菌株基因组DNA中获得SEA全长基因,酶切后克隆入pSG218质粒,获得重组质粒pDC318-SEA。鉴定正确后,将pDC318-SEA与病毒骨架质粒pPE3-ccdB通过脂质体共转染HEK293细胞,9~14d出现病毒空斑。提取腺病毒的DNA,进行PCR鉴定。扩增DC318-SEA,氯化铯梯度离心纯化腺病毒,测定病毒滴度。结果应用PCR验证、双酶切分析、序列测定表明,成功构建了pDC318-SEA质粒,通过同源重组成功获得携带超抗原SEA基因片段的DC318-SEA腺病毒。结论获得可表达SEA基因的DC318-SEA溶瘤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该病毒对膀胱肿瘤靶向治疗的作用奠定了基础,该病毒载体应该有巨大的、多靶向性、高效抗膀胱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超抗原 溶瘤病毒 葡萄球菌肠毒素A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瘢痕妊娠物清除术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在Ⅲ型瘢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惠欣 刘梦雨 +5 位作者 周璘 王迎春 栾婷 周晓美 李星 《广东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316-131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瘢痕妊娠物清除术(LaRCSP)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在Ⅲ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Ⅲ型CSP患者,其中接受LaRCSP联合术前UAE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n=17),仅接受LaRCSP治疗...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瘢痕妊娠物清除术(LaRCSP)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在Ⅲ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Ⅲ型CSP患者,其中接受LaRCSP联合术前UAE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n=17),仅接受LaRCSP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n=12)。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中转子宫切除或膀胱损伤发生率,住院时间、治愈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未见有中转子宫切除或膀胱损伤发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8.2±1.0)d vs.(8.2±1.1)d]及治愈情况(17/17 vs.12/12)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1.3±0.2)h vs.(1.7±0.3)h]、术中出血量[(64.9±7.3)mL vs.(107.5±34.5)mL]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aRCSP联合术前UAE在治疗Ⅲ型CSP中疗效确切,且可显著降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具有潜在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 腹腔镜下瘢痕妊娠物清除术 子宫动脉栓塞术
下载PDF
藤黄酸对膀胱癌细胞株BIU-87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培影 +3 位作者 郝林 顾娟 胡建鹏 韩从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76-1677,共2页
目的探讨GA(藤黄酸)对膀胱癌细胞株BIU-87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以倒置相差显微镜、噻唑蓝(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观察GA对BIU-87的形态学改变作用、生长抑制效应、凋亡诱导以及周期阻滞作用。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 目的探讨GA(藤黄酸)对膀胱癌细胞株BIU-87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以倒置相差显微镜、噻唑蓝(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观察GA对BIU-87的形态学改变作用、生长抑制效应、凋亡诱导以及周期阻滞作用。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发现,GA作用后BIU-87细胞变圆、脱壁,部分死亡、漂浮;MTT法显示,GA对BIU-87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0—3μmol/L)而逐渐增强,IC50为1.7μmol/L;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GA浓度为1.5、3.0μmol/L时凋亡率分别为(34.6±5.2)%和(58.6±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0.8)%;GA浓度为0、1.5、3.0μmol/L,作用48h后,G0~G1期细胞数分别是(35.0±1.2)%、(35.0±1.5)%、(46.0±3.1)%;而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33.5±0.7)%、(34.1±0.6)%、(15.6±3.3)%,并呈剂量依赖性阻滞BIU-87细胞周期于G。/G,期。结论GA对BIU-87细胞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这可能与诱导BIU-87凋亡、阻滞其细胞周期进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酸 膀胱癌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原文传递
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克隆与鉴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郝林 韩从辉 +3 位作者 王跃闽 董秉政 胡建鹏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克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全长基因并构建其表达载体。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产SEA的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13565基因组DNA中获得SEA全长序列共771 bp,克隆入pUC57载体中,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克隆了SEA全长基因,经测序证实与... 目的克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全长基因并构建其表达载体。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产SEA的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13565基因组DNA中获得SEA全长序列共771 bp,克隆入pUC57载体中,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克隆了SEA全长基因,经测序证实与Genbank中收录的SEA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克隆了SEA全长基因,为进一步研究SEA基因的靶向抗肿瘤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单用及与化疗药物联合对膀胱癌细胞株T-24的增殖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怀富 阮国锋 +7 位作者 韩从辉 李志军 刘自卫 郑小青 郑浩 郭德荣 詹鸣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47-1249,共3页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单用及与丝裂霉素(MMC)、阿霉素(ADM)、羟基喜树碱(HCPT)联用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选用Cetuximab(0~500mg/L)和MMC(0~50mg/L)、ADM(0~10mg/L)、HCPT(0~10mg/L...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单用及与丝裂霉素(MMC)、阿霉素(ADM)、羟基喜树碱(HCPT)联用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选用Cetuximab(0~500mg/L)和MMC(0~50mg/L)、ADM(0~10mg/L)、HCPT(0~10mg/L),单独或联合作用于T-24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金氏公式判断两药联用的协同效应;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结果Cetuximab、MMC、ADM、HCPT对T-24细胞存在程度不同的增殖抑制作用,其20%~30%抑制的工作浓度(IC20-30)分别为20.0、0.5、0.1、0.2mg/L;以该浓度的Cetuximab分别与MMC、ADM、HCPT联合,协同指数q值分别为1.22、1.17、1.25;联合组凋亡率分别为(18.9±1.9)%、(20.1±1.9)%、(21.6±2.4)%,显著高于单独药物组(P〈0.05)。结论Cetuximab对膀胱癌T-24细胞存在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与化疗药物MMC、ADM、HCPT联合均可取得较好的协同效应,这可能与其进一步促进T-24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妥昔单抗 丝裂霉素 阿霉素 羟基喜树碱 膀胱癌
原文传递
超抗原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林 韩从辉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277-280,共4页
超抗原作为一种强大的T细胞激活剂,极低浓度的超抗原便可以激活大量的T细胞克隆,杀伤肿瘤细胞,但是这种杀伤作用没有特异性。靶向治疗是现阶段肿瘤治疗的希望和未来肿瘤治疗的方向,可针对各种机制来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或消除肿瘤。对... 超抗原作为一种强大的T细胞激活剂,极低浓度的超抗原便可以激活大量的T细胞克隆,杀伤肿瘤细胞,但是这种杀伤作用没有特异性。靶向治疗是现阶段肿瘤治疗的希望和未来肿瘤治疗的方向,可针对各种机制来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或消除肿瘤。对此,国内外的学者已在超抗原的肿瘤靶向治疗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为肿瘤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抗原 靶向治疗 肿瘤
下载PDF
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Fab段与超抗原偶联蛋白的制备及T淋巴细胞刺激活性鉴定
20
作者 韩从辉 +4 位作者 郝林 李怀富 郑巍 杨建军 汤文浩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制备超抗原与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Fab偶联蛋白并鉴定其活性。方法以木瓜蛋白酶、BDI-1抗体比率1:100制备的Fab与SEA以5倍抗体过量用SPDP偶联;经surper-dex-200柱纯化;SDS-PAGE确定纯度及相对分子质量;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抗体... 目的制备超抗原与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Fab偶联蛋白并鉴定其活性。方法以木瓜蛋白酶、BDI-1抗体比率1:100制备的Fab与SEA以5倍抗体过量用SPDP偶联;经surper-dex-200柱纯化;SDS-PAGE确定纯度及相对分子质量;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抗体活性;CCK-8、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析偶联蛋白促PBMC增殖、分泌活性。结果偶联蛋白、Fab、SEA洗脱出峰时间分别为16、27.5、30min;SDS-PAGE电泳显示在250×10^3出现连续条带;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仅偶联蛋白组膀胱癌细胞膜呈阳性染色;CCK-8、ELISA法显示偶联蛋白促PBMC增殖指数PI介于1.1±0.1~2.3±0.1;PBMC上清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浓度分别为(136.1±12.8)、(140.8±21.8)、(207.7±10.5)ng/L,与SEA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制备BDI-1 Fab-SEA偶联蛋白,偶联蛋白仍保持良好的T细胞刺激活性和抗体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抗原 单克隆抗体 膀胱癌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