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与腹腔镜胆道手术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7
1
作者 化剑 郭宇廷 +4 位作者 韩民 喻超 陈自力 潘耀振 孙诚谊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腹腔镜胆道手术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110例肝内胆管结石位于Ⅰ和Ⅱ级肝管与378例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或...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腹腔镜胆道手术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110例肝内胆管结石位于Ⅰ和Ⅱ级肝管与378例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或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LBDEL)联合激光碎石术,术中胆管一期缝合或放置T管,比较两种术式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1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结石残余率为31.82%,其中ERCP组(51.06%)残余结石率高于LBDEL组(17.46%)(P<0.05),术后恢复LBDEL组优于ERCP组。378例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结石残余率为8.20%,其中ERCP组(3.68%)残余结石率低于LBDEL组(11.63%)(P<0.05);术后恢复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中LBDEL组胆漏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ERCP组;腹腔感染、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及消化道穿孔方面ERCP组发生率高于LBDEL组。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时出现2例消化道穿孔导致死亡。结论 LBDEL和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但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ERCP优势不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LBDEL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疗效显著,可保持Oddi括约肌的完整性,该项技术易于普及到基层医院,令广大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 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
下载PDF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分析与防治策略 被引量:33
2
作者 化剑 冯贤松 辛小燕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IBDI)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9月期间56例术后发生IBD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IBDI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所致分别为36例(64.3%)与12例(21.4%),...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IBDI)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9月期间56例术后发生IBD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IBDI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所致分别为36例(64.3%)与12例(21.4%),胆总管探查术所致5例(8.9%),胃癌根治术所致3例(5.4%);术中发现胆道损伤33例(59.0%),术后发现胆道损伤23例(41.0%);分别行胆道修补、重建、胆肠吻合、胆道支撑等胆道修复方式,其中3例经3次修复术后仍再发胆道狭窄、肝内胆管结石,3例因术后感染性休克或肝衰竭死亡,术后随访优良率为89.3%(50/56),疗效差占10.7%(6/56)。结论:IBDI原因与局部解剖变异因素、病理因素、术者技术因素有关;IBDI需根据其发生原因、发现时间、损伤部位与程度,胆管狭窄程度及患者全身情况等综合因素行个体化胆道修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 损伤 医源性疾病 预防和控制
原文传递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原发性肝癌围手术期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化剑 潘耀振 +4 位作者 罗俊 王兴 陈自力 左石 孙诚谊 《腹部外科》 2018年第2期82-85,90,共5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ERAS)理念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根治性手术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85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原发性...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ERAS)理念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根治性手术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85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人临床资料,ERAS组(44例)采用ERAS理念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对照组(41例)应用传统围手术期治疗措施,比较两组病人术中情况、术后炎症反应因子、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及卫生经济学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无围手术期死亡,无术后30 d再入院;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术后1 d、3 d、5 d炎症应激反应轻(P<0.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提前(P<0.05);住院时间缩短,病人满意度高(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理念应用于肝脏手术围手术期管理是安全、有效的,减少了术后炎症应激反应,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加快了术后康复,病人明显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原发性肝癌 肝切除术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腹腔镜胆道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化剑 雷绍奎 +3 位作者 喻超 陈自力 罗俊 冯贤松 《腹部外科》 2017年第4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术、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临床疗效与可行性。方法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06例胆总管结石病人,男性44例、女性62例,年龄18~75岁,平均(46.5±15.7)岁。106例胆总管结石病人,伴或不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术、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临床疗效与可行性。方法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06例胆总管结石病人,男性44例、女性62例,年龄18~75岁,平均(46.5±15.7)岁。106例胆总管结石病人,伴或不伴胆囊结石与肝内胆管结石,其中腹腔镜下胆道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67例,腹腔镜下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39例,对两组病例手术适应证、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胆总管一期缝合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分别为(72.8±21.0)min、(2.8±1.9)d和(5.5±2.3)d,优于T管引流术组的(95.5±26.5)min、(5.7±1.4)d和(8.1±2.6)d(均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两组分别为(1.9±0.8)d和(2.1±0.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肝衰竭、腹腔感染、胆管残余结石、胆道出血及穿孔,胆漏发生率T管引流术组(3例)高于胆总管一期缝合组(0例)(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病人明显受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
下载PDF
甲硫氨酸维B_1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化剑 李庆 +4 位作者 杨胜波 牛刚 梅小才 张建 冯贤松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0-353,357,共5页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OJ)大鼠内毒素血症(ETM)、肝功能的变化及甲硫氨酸维B1(MVB1)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ETM、肝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结扎大鼠胆总管建立OJ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MVB1组、STS组及MVB1与STS联合(M-S)组,每天腹腔注...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OJ)大鼠内毒素血症(ETM)、肝功能的变化及甲硫氨酸维B1(MVB1)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ETM、肝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结扎大鼠胆总管建立OJ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MVB1组、STS组及MVB1与STS联合(M-S)组,每天腹腔注射相应剂量药物,于2,6,10和14 d测定血浆内毒素(E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并观察大鼠死亡率与14 d时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TS、MVB1与M-S组各检测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M-S组与STS组、MVB1组比较,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光镜下,MVB1组、STS组病理变化程度较对照组轻;M-S组肝细胞灶状坏死少见,肝小叶结构尚清楚,肝窦变窄,未消失,少量炎细胞浸润。结论 MVB1与STS能抑制血浆ETM与高胆红素血症,改善内毒素性肝损害,二者联合应用表现出更有效的抗ETM与护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硫氨酸维B1 丹参酮ⅡA磺酸钠 梗阻性黄疸 内毒素血症 高胆红素血症
下载PDF
肝胆疾病术后胆漏发生原因与处理方法的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化剑 陈俊华 +1 位作者 冯贤松 辛小燕 《腹部外科》 2012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肝胆疾病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其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肝胆疾病术后发生胆漏42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5例,开腹胆囊部分切除术2例,胆囊切除、胆... 目的探讨肝胆疾病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其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肝胆疾病术后发生胆漏42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5例,开腹胆囊部分切除术2例,胆囊切除、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6例,胆肠吻合术后9例,肝叶切除术后5例,拔除T管后胆漏4例,经皮肝穿胆管外引流术后1例。经B型超声、剖腹探查等确定胆漏原因有Luschka胆管损伤、胆囊管或部分胆囊残端漏、右肝管损伤、肝断面胆漏、T管旁胆管壁漏、胆肠吻合口漏、T管窦道未形成致胆漏。非手术治疗37例(88.1%),再手术5例(11.9%),均痊愈出院。结论胆漏发生原因与病人营养及代谢状况、病变局部病理因素、胆道解剖变异因素及术者技术因素有关;胆漏的治疗应个体化,根据胆漏发生原因、类型、腹膜炎程度等选择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胆漏
下载PDF
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化剑 徐刚 +5 位作者 齐维立 罗俊 赵睿 喻超 潘耀振 孙诚谊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4-598,共5页
目的:探讨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及疗效评价。方法:对107例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胆道探查、胆道镜联合激光碎石,其中行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77例,规则性肝叶切除术16例,胆总管空肠吻合术9例,肝4b段切除+肝门部胆管整... 目的:探讨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及疗效评价。方法:对107例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胆道探查、胆道镜联合激光碎石,其中行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77例,规则性肝叶切除术16例,胆总管空肠吻合术9例,肝4b段切除+肝门部胆管整形空肠盆式吻合术5例;术后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激光碎石、球囊扩张62例。结果:首次手术结石取净率为38.32%,肝叶切除术组(75.00%)优于胆道探查术组(27.27%);残余结石患者二期经窦道取石62例,取净结石53例,取净率为85.48%。107例患者取净结石94例,取净率为87.85%。围手术期胆总管空肠吻合术组和肝门胆管空肠盆式吻合术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远期疗效优良率胆总管探查术组为94.37%,肝叶切除术组为93.75%。结论:胆道探查取石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首选术式,肝叶切除术适用于局部肝实质萎缩,胆肠吻合术适用于胆管口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术后经窦道胆道镜取石是解决肝内胆管残余结石的重要手段,疗效显著。对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治疗应提倡个体化、精准化及器官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胆道探查术 肝叶切除术 胆管空肠吻合术 激光碎石术
下载PDF
产前产时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在腹裂中的临床运用——附3例新生儿腹裂Ⅰ期腹壁修复病例报道
8
作者 杜君 何坤凤 +3 位作者 唐瑶 张昭萍 陈晓霞 化剑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通过产前产时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对腹裂胎儿进行筛查与监测。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前产时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治疗的先天性腹裂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患儿的预后效果。结果产前产时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可将在地、州、市筛查到的腹裂孕妇转... 目的通过产前产时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对腹裂胎儿进行筛查与监测。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前产时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治疗的先天性腹裂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患儿的预后效果。结果产前产时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可将在地、州、市筛查到的腹裂孕妇转诊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筛查及待产;可促进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MDT)的发展,在孕妇生产前提前拟定最优治疗团队及诊疗方案;可提高腹裂患儿Ⅰ期腹壁修复手术成功率。本文中患儿术后转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进行监护及营养支持治疗,随访至今3例患儿生长发育情况正常。结论产前产时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可提高腹裂患儿Ⅰ期腹壁修复手术成功率及后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产时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 先天性腹裂 Ⅰ期腹壁修复术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改良Swenson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的疗效研究
9
作者 杨嘉飞 杜君 +3 位作者 化剑 孙旭 徐忠敏 何坤凤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4期666-670,共5页
目的:总结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改良Swenson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巨结肠症的经验及短中期疗效。方法:以2020年6月—2022年8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改良Swenson术的28例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总结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改良Swenson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巨结肠症的经验及短中期疗效。方法:以2020年6月—2022年8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改良Swenson术的28例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达芬奇机器人Xi手术系统,经盆腔浆膜下游离直肠至齿状线附近,经肛门套叠后切除病变肠管,与正常肛管吻合。收集患儿的基本资料、手术参数和术后结果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65±34)min,平均手术出血量(9.8±5.2)ml,平均住院时间(10.54±4.25)d,平均随访时间(18.5±3.0)个月;近期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3例肛周皮炎,1例小肠结肠炎;远期并发症3例,其中2例小肠结肠炎,1例肛周皮炎。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改良Swenson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先天性巨结肠 改良Swenson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胆总管微创手术取石后两种引流方式发生胆漏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金玉 吕超 +3 位作者 肖晶晶 刘徐洋 何楠 化剑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70-76,共7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与T管引流术术后发生胆漏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术后发生胆漏预测模型。方法将27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均衡...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与T管引流术术后发生胆漏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术后发生胆漏预测模型。方法将27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均衡组间混杂因素的影响后,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回归分析术后胆漏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预测模型,使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经PSM处理后,两组患者各保留59例,基线资料组间分布均衡;与T管引流组相比,一期缝合组的术后进食时间、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且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止痛药物用药次数也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总管直径<1 cm、术前营养得分≥2分、主刀手术者独立操作例数<30例是术后胆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胆漏预测模型联合预测因子AUC值为0.785、95%CI为0.689~0.882,预测效果较好。结论胆总管结石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一期缝合患者恢复较快,胆总管直径<1 cm、术前营养得分≥2分、主刀手术者独立操作例数<30例是术后胆漏的独立危险因素,胆漏预测模型可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一期缝合术 T管引流术 胆漏
下载PDF
阻塞性黄疸术后并发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化剑 乐霖 +4 位作者 杨显武 刘海源 潘耀振 左石 孙诚谊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125-1127,共3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对97例阻塞性黄疸病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通畅胆汁引流和(或)解除胆道梗阻因素,术后1~14d内发生19例肝内胆汁淤积症,综合术前、术中、术后多因素分析发病原因,予控制感染、通畅...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对97例阻塞性黄疸病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通畅胆汁引流和(或)解除胆道梗阻因素,术后1~14d内发生19例肝内胆汁淤积症,综合术前、术中、术后多因素分析发病原因,予控制感染、通畅引流、营养支持、护肝,辅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并观察。结果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率为19.59%(19/97),发病因素与机体感染状态、手术级别、肝硬化、术中出血量、术后胆漏、腹腔感染、HBV-DNA阳性相关(P<0.01),其中术中脓毒血症状态、肝硬化、术中大量出血、术后腹腔感染是重要因素;12例辅用糖皮质激素,治愈率84.21(16/19)。结论阻塞性黄疸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原因与术前肝脏基础状态、术中脓毒血症、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术后腹腔感染因素相关,其中脓毒血症、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主要作用。治疗方面以控制原发病与感染源、营养支持为主,辅以护肝药及糖皮质激素治疗。主要预防措施是控制胆道感染,及早解除胆道梗阻因素,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与手术方式,避免术后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黄疸 肝内胆汁淤积症 脓毒血症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胆系手术注意事项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贤松 化剑 《腹部外科》 2011年第6期334-335,共2页
胆系疾病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难点在于手术风险大,手术后处理复杂。肝硬化时肝脏萎缩或者萎缩一增生复合征,使胆系解剖移位、暴露困难;肝十二指肠韧带大量的曲张静脉,术中易出血;凝血机制障碍,手术创面极易渗血;常见的胆... 胆系疾病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难点在于手术风险大,手术后处理复杂。肝硬化时肝脏萎缩或者萎缩一增生复合征,使胆系解剖移位、暴露困难;肝十二指肠韧带大量的曲张静脉,术中易出血;凝血机制障碍,手术创面极易渗血;常见的胆囊床渗血和胆总管切开后的胆管壁出血都是手术中处理的棘手之处;术后腹腔出血及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腹腔感染等多种复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胆系手术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肝十二指肠韧带 胆管壁出血 凝血机制障碍 术后腹腔出血 手术后处理
下载PDF
甲硫氨酸维B1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肾功能及肾组织丙二醛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化剑 冯贤松 陈俊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98-1101,共4页
目的观察梗阻性黄疸(OJ)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a(TNF-a)、肾功能、肾组织内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及甲硫氨酸维B1(MVB1)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OJ大鼠血浆TNF—a水平、肾功能、肾组织MDA与SOD变化的影... 目的观察梗阻性黄疸(OJ)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a(TNF-a)、肾功能、肾组织内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及甲硫氨酸维B1(MVB1)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OJ大鼠血浆TNF—a水平、肾功能、肾组织MDA与SOD变化的影响。方法以大鼠胆总管结扎(BDL)为OJ模型,设立假手术组(Sham,n=5),将成功模型随机分为实验对照(EC)组、MVB,组、STS组及MVB,与STS联合(M—S)组,每组n=20,术后1d给BDL大鼠腹腔内注射相应剂量药物至13d,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BDL大鼠2、6、10、14d血浆TNF-a、尿素氮(BUN)、Cr水平及14d肾组织MDA、SOD水平,观察死亡率与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Sham组血浆TNF-a、BUN、肌酐(Cr)与肾组织MDA、SOD分别为(0.91±0.18)ug/L、(1.54±0.16)mmol/L、(44.23±4.73)umol/L、(4.54±0.46)nmol/ml、(182.16±12.10)U/ml,BDL后大鼠上述检测指标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EC组比较,STS组对血浆TNF—a、BUN、Cr及肾组织MDA、SOD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VB,组血浆TNF—a、BUN、Cr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VB1与STS组比较,对血浆BUN、Cr及肾MDA、SOD水平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组与MYB1、STS组比较,血浆TNF—a、BUN、Cr与肾组织MDA水平明显下降,SOD水平显著升高(P〈0.01)。光镜F:BDL后大鼠肾小球充血,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管胆色素沉积,上皮片状坏死,间质炎细胞浸润,MVB1组、STS组、M—S组与E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J大鼠血浆TNF-a与肾组织MDA水平进行性升高及SOD水平显著下降是导致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MVB1和STS对OJ大鼠血浆TNF—a水平升高有抑制作用,STS可减少OJ时氧自由基损害作用,STS与MVB,联合应用表现出更有效的抗内毒素血症与改善肾组织缺血缺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I生黄疸 甲硫氨酸维B1 丹参酮IIA磺酸钠 肿瘤坏死因子 超氧化物歧化酶
原文传递
甲硫氨酸维B_1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梗阻性黄疸大鼠内毒素血症影响及心肌保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化剑 冯贤松 +3 位作者 杨胜波 牛刚 张建 梅小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50-1952,共3页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OJ)大鼠血浆内毒素(ET)、TNF-α、CK-MB、心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及甲硫氨酸维B1(MVB1)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上述检测因子变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以大鼠胆总管结扎(BDL)为OJ模型,随机分...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OJ)大鼠血浆内毒素(ET)、TNF-α、CK-MB、心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及甲硫氨酸维B1(MVB1)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上述检测因子变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以大鼠胆总管结扎(BDL)为OJ模型,随机分为实验对照(EC)组、MVB1组、STS组及MVB1与STS联合(M-S)组,设立假手术组(sham,n=5),BDL后1~13 d予大鼠腹腔内注射相应剂量药物,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BDL后2,6,10,14 d血浆ET、TNF-α、CK-MB及14 d心肌组织MDA、SOD水平并观察大鼠死亡率与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BDL后大鼠死亡率为10%;BDL大鼠血浆ET、TNF-α、CK-MB水平与心肌组织MDA进行性升高,SOD水平显著下降(P<0.001);与EC组比较,STS、MVB1与M-S组血浆ET、TNF-α、CK-MB与心肌MDA水平下降,SOD水平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组对上述指标影响较STS、MVB1显著(P<0.001);与MVB1组比较,STS对ET、CK-MB、MDA、SOD水平影响差异显著,对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光镜下:EC组心肌细胞水肿,心肌纤维排列混乱,颗粒状坏死,心肌与心外膜毛细血管充血,少量炎细胞浸润;MVB1组、STS组上述病理变化程度较轻,M-S组心肌细胞轻度混浊,无明显坏死,少见炎细胞渗出。结论 ETM、TNF-α与心肌组织MDA水平进行性升高及SOD水平显著下降是OJ时大鼠心肌组织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MVB1与STS对OJ大鼠血浆ET、TNF-α有抑制作用,STS可明显改善OJ时心肌组织氧自由基损害,STS与MVB1联合运用,表现出更有效的抗内毒素血症与生物膜脂质过氧化作用,发挥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硫氨酸维B1 丹参酮ⅡA磺酸钠 内毒素 TNF-α CK-MB
下载PDF
肝移植儿童术后症状群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龙颖 李春燕 +3 位作者 刘静 化剑 张丽 舒萍 《医药前沿》 2023年第35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儿童术后症状群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法抽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肝移植的129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及其主要照顾者基本资料、主要症状及其严重程度等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肝移植儿童术后症状群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法抽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肝移植的129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及其主要照顾者基本资料、主要症状及其严重程度等资料,分析主要症状分布情况及其严重程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症状群的种类和构成,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一般资料对症状群的影响。结果:129例肝移植患儿原发病主要为先天性胆道闭锁、移植方式主要为亲体肝移植,且多为应用单一免疫抑制剂;主要症状中腹泻、出汗增多、瘙痒、便秘、易醒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严重程度较高;探索性因子分析后确定症状群主要为药物反应、精神-心理、活动耐力及胃肠道症状群,且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药物反应症状群的影响因素有家庭关系、患儿年龄、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P<0.05),精神-心理症状群的影响因素有患儿年龄(P<0.05);活动耐力症状群的影响因素有患儿原发病、家庭关系、肝移植方式及移植时间(P<0.05);胃肠道症状群的影响因素有患儿原发病、主要照顾者职业(P<0.05)。结论:肝移植儿童术后症状群可归纳为药物反应、精神-心理、活动耐力及胃肠道症状群4大种类,腹泻、出汗增多、瘙痒、便秘、易醒的发生率较高,影响症状群发生的因素有患儿年龄、原发病、肝移植方式及移植时间、家庭关系、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与职业,医护人员应以症状群为干预单位帮助肝移植患儿及其主要照顾者提升症状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儿童 术后症状群 症状管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医源性胆管损伤后肝硬化伴肝肺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化剑 冯贤松 +1 位作者 陈庆 潘耀振 《腹部外科》 2013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 通过对医源性胆管损伤(IBDI)后肝硬化伴肝肺综合征(HPS)患者诊疗过程的总结,探讨对该类患者外科再次胆道修复手术的方式选择与疗效.方法 总结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6例IBDI患者经初次或再次胆道修复手术治疗后仍发... 目的 通过对医源性胆管损伤(IBDI)后肝硬化伴肝肺综合征(HPS)患者诊疗过程的总结,探讨对该类患者外科再次胆道修复手术的方式选择与疗效.方法 总结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6例IBDI患者经初次或再次胆道修复手术治疗后仍发生胆道狭窄、肝内胆管结石、胆汁淤积性肝硬化伴HPS的诊疗经过.结果 对6例IBDI患者均成功施行胆道修复手术,术式没有统一的定式,手术时间(4.9±3.6)h,术后发生呼吸衰竭3例、胆漏伴腹腔局部感染1例,呼吸功能衰竭后死亡1例,余患者治愈出院.术后随访0.5~2年,优良率为100%.结论 IBDI后肝硬化伴HPS患者在施行胆道再次修复手术时选择个体化胆道修复术式,胆道修复手术并未改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的升高,IBDI后伴HPS患者术后发生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概率比较大,而且有较高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 损伤 肝肺综合征 肝硬化 黄疸 阻塞性
下载PDF
肝硬化门奇断流术后消化道再出血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化剑 冯贤松 陈庆 《腹部外科》 2012年第4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门奇断流术后消化道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146例病人实施门奇断流术后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追踪调查,32例术后发生消化道再出血,通过纤维胃镜检查与再手术...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门奇断流术后消化道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146例病人实施门奇断流术后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追踪调查,32例术后发生消化道再出血,通过纤维胃镜检查与再手术寻找再出血原因,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断流术后消化道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中所见肝硬化程度、胃黏膜病变、PT与APTT在出血组与无出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人年龄、性别、出血病史、肝硬化原因、食管与胃底曲张静脉程度、门静脉主干直径、脾脏大小、血小板计数等因素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所占密度不大;16例因新生门奇静脉侧支,8例系弥漫性胃黏膜病变致再出血。结论门奇断流术后消化道再出血主要危险因素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中所见肝硬化程度、PT与APTT、胃黏膜病变。再出血原因以弥漫性胃黏膜病变及新生门奇静脉侧支的形成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下载PDF
微RNA-1290对胰腺癌侵袭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自力 马亦飞 +4 位作者 潘耀振 喻超 化剑 朱昌毫 孙诚谊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57-461,共5页
目的检测微RNA-1290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胰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胰腺癌组织芯片中微RNA-1290的表达,研究其在胰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临床意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5种胰腺癌细胞系AsPC-1、BxPC-3、Capan-2... 目的检测微RNA-1290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胰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胰腺癌组织芯片中微RNA-1290的表达,研究其在胰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临床意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5种胰腺癌细胞系AsPC-1、BxPC-3、Capan-2、Panc-1、MIA PaCa-2中微RNA-1290的表达;用微RNA-1290抑制剂处理对数生长期的胰腺癌细胞系Panc-1和MIAPaCa-2,并用Transwell和细胞划痕实验技术检测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癌细胞系中侵袭转移相关蛋白COX-2、MMP-2的表达。结果(1)胰腺癌组织中微RNA-1290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以及癌旁组织(均P<0.05)。(2)与胰腺正常上皮细胞HPDE相比,不同胰腺癌细胞系中微RNA-1290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均P<0.05),且微RNA-1290在Panc-1和MIA PaCa-2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胰腺癌细胞系(均P<0.05)。(3)微RNA-1290抑制剂处理胰腺癌细胞Panc-1和MIA PaCa-2后,其胰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均显著降低(均P<0.05)。(4)微RNA-1290抑制剂能抑制胰腺癌Panc-1和MIA PaCa-2细胞的侵袭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结论胰腺癌细胞系和胰腺癌组织中微RNA-1290可能通过调节MMP-2、COX-2等基因的表达参与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 胰腺肿瘤 肿瘤转移 微RNA-1290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环氧化酶2
原文传递
一贯煎治疗胆囊切除后再发腹痛的体会
19
作者 牛刚 丁宪群 +4 位作者 张建 化剑 梅小才 杨胜波 杨媛媛 《四川中医》 2009年第10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一贯煎治疗胆囊切除后再发腹痛的疗效。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后再发腹痛患者予以一贯煎煎剂内服治疗。结论:一贯煎为主方进行化裁,治疗胆囊切除后再发腹痛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腹痛 胆囊切除 一贯煎 体会
下载PDF
fractalkine/CX3CR1在肝肺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0
作者 化剑 孙诚谊 +2 位作者 潘耀振 冯贤松 辛小燕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87-1092,共6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fractalkine及其受体CX3CR1在大鼠肝肺综合征(HP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行胆总管结扎后随机均分为模型组与治疗组,5只大鼠仅游离胆总管不结扎,作为假手术组;治疗组大鼠于术后15~28 d腹腔内注射CX3CR...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fractalkine及其受体CX3CR1在大鼠肝肺综合征(HP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行胆总管结扎后随机均分为模型组与治疗组,5只大鼠仅游离胆总管不结扎,作为假手术组;治疗组大鼠于术后15~28 d腹腔内注射CX3CR1中和抗体,模型组组与假手术组大鼠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代替。术后29 d检测大鼠肝功能、动脉血气,肺组织病理学、肺血管内巨噬细胞(PIM)、微血管密度(MVD)及CX3CR1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明显升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下降、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升高,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PIM(CD68表达量)、MVD增加(CD34表达量)、CX3CR1表达水平升高;治疗组大鼠肝功能也出现明显损伤,但好于模型组(均P〈0.05),肺组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血气指标、PIM、MVD、CX3CR1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fractalkine/CX3CR1在肺组织中表达增加并结合是HPS肺组织巨噬细胞聚积及微血管增生的关键信号通路,阻断该信号通路可抑制HPS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肝肺综合征 趋化因子 CX3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