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情绪诱发方法有效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阳泽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1-599,共9页
采用自我报告和生理反馈法,从强度、纯度、时间进程三方面考察图片、音乐、电影和回忆四种常用情绪诱发方法诱发出的高兴、激动、悲伤和恐惧四种不同维度的情绪的有效性。得出结论:(1)总体上,音乐诱发情绪的强度最高,图片最低;在积极情... 采用自我报告和生理反馈法,从强度、纯度、时间进程三方面考察图片、音乐、电影和回忆四种常用情绪诱发方法诱发出的高兴、激动、悲伤和恐惧四种不同维度的情绪的有效性。得出结论:(1)总体上,音乐诱发情绪的强度最高,图片最低;在积极情绪中,音乐诱发的强度普遍较高,图片较低;消极情绪中,回忆诱发的强度普遍较高,音乐较低。(2)音乐诱发情绪的纯度较高,图片较低。(3)效价和激活度不同,情绪的时间进程不同,高兴能持续将近1分钟,激动能持续2分30秒,悲伤能持续1分30秒,而恐惧能持续2分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诱发方法 情绪强度 情绪纯度 情绪的时间进程 生理心理反应
下载PDF
儿童期情感忽视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控制感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吴继霞 +1 位作者 王诗成 阳泽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7-417,共11页
为探讨儿童期情感忽视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以及控制感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控制感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对重庆市两所高校共83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儿... 为探讨儿童期情感忽视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以及控制感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控制感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对重庆市两所高校共83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儿童期情感忽视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抑郁;(2)控制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儿童期情感忽视与抑郁之间起独立中介作用;(3)控制感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儿童期情感忽视与抑郁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各维度的效应皆成立。本研究考察了儿童期情感忽视对抑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家庭教养方式的改善及大学生抑郁问题的预防与干预提供了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情感忽视 控制感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抑郁 大学生
原文传递
基于直觉判断的初始信任:启发式线索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沈殷琪 吴继霞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24年第1期11-22,共12页
初始信任是许多重要关系的开端,也是多数研究主要关注的信任形式。缺乏可靠线索的不确定性特征使得初始信任往往依赖于直觉。基于直觉判断的初始信任可从信任者自身和信任对象两方面获取启发式线索,同时还会受到来自个体和情境因素的影... 初始信任是许多重要关系的开端,也是多数研究主要关注的信任形式。缺乏可靠线索的不确定性特征使得初始信任往往依赖于直觉。基于直觉判断的初始信任可从信任者自身和信任对象两方面获取启发式线索,同时还会受到来自个体和情境因素的影响。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化启发式线索的相关研究、拓展直觉初始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并结合启发式线索和影响因素提高初始信任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信任 直觉判断 信任 启发式线索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大学生累积生态风险神经质与抑郁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诗成 周灵力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49-1252,共4页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7年发布的全球健康报告中预估,抑郁将在203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负担疾病[1],不仅会导致个体持续的情绪低落、行动力下降,甚至会诱发自伤和自杀行为。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晚期到成年早期的过渡时期。
关键词 抑郁 精神卫生 人格 回归分析 学生
原文传递
同伴关系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人际敏感与应对方式的多重中介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诗成 《校园心理》 2020年第4期291-293,共3页
探讨同伴关系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以及人际敏感和应对方式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同伴关系量表、人际敏感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量表和贝克抑郁量表对3所高等院校共61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 发现:①同伴关系显著负... 探讨同伴关系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以及人际敏感和应对方式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同伴关系量表、人际敏感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量表和贝克抑郁量表对3所高等院校共61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 发现:①同伴关系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抑郁;②人际敏感在同伴关系与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人际敏感与应对方式在同伴关系与抑郁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等院校抑郁等危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中,要关注大学生的同伴关系状态,提升其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对于同伴支持较弱的个体,应从人际敏感和应对方式上对其进行干预,增强他们的情绪调控能力及应对问题的方法,以减轻抑郁问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关系 抑郁 人际敏感 应对方式 大学生
下载PDF
初中生网络受欺负与传统受欺负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江慧 +2 位作者 吴继霞 任蕴哲 张梦萧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91-1096,共6页
目的:探讨初中生网络受欺负与传统受欺负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欺负量表、青少年同伴关系—欺凌者与被欺凌者量表、精简版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以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911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网络受欺负显著... 目的:探讨初中生网络受欺负与传统受欺负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欺负量表、青少年同伴关系—欺凌者与被欺凌者量表、精简版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以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911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网络受欺负显著正向预测传统受欺负,且社交焦虑在其中起中介作用;(2)领悟社会支持正向调节网络受欺负对传统受欺负的影响,负向调节社交焦虑对传统受欺负的影响;(3)老师支持调节中介模型的直接路径与间接路径;朋友支持调节直接路径与中介路径后半段;家庭支持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结论:网络受欺负可以通过社交焦虑间接影响传统受欺负,领悟社会支持在其中起调节作用,且不同支持来源的调节效应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受欺负 传统受欺负 社交焦虑 领悟社会支持
原文传递
特定消极情绪与他人在场对顿悟原型启发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阳泽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0-127,共8页
采用"原型学习—字谜测试"的范式,考察他人在场情境下诱发的不同激活度的特定消极情绪对顿悟原型启发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音乐诱发情绪的强度最高,但回忆诱发的消极情绪最强;悲伤的持续时间大于1min 30s,恐惧持续时间为2mi... 采用"原型学习—字谜测试"的范式,考察他人在场情境下诱发的不同激活度的特定消极情绪对顿悟原型启发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音乐诱发情绪的强度最高,但回忆诱发的消极情绪最强;悲伤的持续时间大于1min 30s,恐惧持续时间为2min左右;2悲伤、恐惧和中性情绪三者的顿悟原型启发效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低激活度恐惧对顿悟原型启发的正确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高激活悲伤的准确率明显高于低激活悲伤;3高激活恐惧在无他人在场时的正确率显著低于有他人在场,而低激活恐惧在无他人在场时的正确率反而高于有他人在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顿悟 原型启发 消极情绪 他人在场
下载PDF
寻找最能激发创造的身体
8
作者 《大众心理学》 2014年第8期43-44,共2页
德国诗人席勒喜欢靠烂苹果的气味来刺激灵感;郭沫若写《地球,我的母亲》时,躺在地上感受地球母亲的爱:而齐白石老人在画画前会半躺在座椅上闭目沉思;鲁迅在厦大枯坐于三楼,窗外是乱山的坟丛,听到的只有自己的心音,于是写下了《... 德国诗人席勒喜欢靠烂苹果的气味来刺激灵感;郭沫若写《地球,我的母亲》时,躺在地上感受地球母亲的爱:而齐白石老人在画画前会半躺在座椅上闭目沉思;鲁迅在厦大枯坐于三楼,窗外是乱山的坟丛,听到的只有自己的心音,于是写下了《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范爱农》等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身体 激发 《藤野先生》 《范爱农》 郭沫若 齐白石 地球
原文传递
疫情时期苏州社区工作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9
作者 任蕴哲 曹文雯 +2 位作者 吴继霞 徐荣 《社区心理学研究》 2022年第2期145-160,共16页
本研究探索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苏州社区工作者焦虑、抑郁状况以及特质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工作情况对焦虑、抑郁的影响。研究采用线上问卷的方式开展调查,发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社区工作者仍有高于常模水平的焦虑、... 本研究探索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苏州社区工作者焦虑、抑郁状况以及特质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工作情况对焦虑、抑郁的影响。研究采用线上问卷的方式开展调查,发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社区工作者仍有高于常模水平的焦虑、抑郁。女性焦虑高于男性。每日工作时长超过8小时的社区工作者焦虑、抑郁水平更高,且积极应对、领悟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更低。特质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每日工作时长影响焦虑、抑郁。疫情持续期应关注社区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健全日常心理服务和危机干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工作者 焦虑 抑郁 领悟社会支持
原文传递
儿童期虐待与大学生网络受欺负的关系:自我概念清晰性与性别的作用
10
作者 张梦萧 吴继霞 《心理学进展》 2022年第10期3351-3360,共10页
探究儿童期虐待与大学生网络受欺负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以重庆一高校58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网络受欺负量表及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 儿童期虐待显著正向预... 探究儿童期虐待与大学生网络受欺负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以重庆一高校58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网络受欺负量表及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 儿童期虐待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网络受欺负;2) 自我概念清晰性在儿童期虐待与大学生网络受欺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 性别调节中介路径的后半路径,具体来说,自我概念清晰性对大学生网络受欺负的负向预测作用只在男生群体中显著。本研究为家庭教养方式的改善及大学生网络受欺负问题的预防与早期干预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虐待 网络受欺负 自我概念清晰性 性别 大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