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T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郑丽丽 应旦红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15期1702-1704,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与非重症、重症急性期与恢复期腺病毒肺炎患儿血液中的T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符合肺炎标准且咽拭子荧光PCR检测腺病毒抗原阳性的60例患儿分为重症肺炎组32例和非重症肺炎组28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儿的T细... 目的探讨重症与非重症、重症急性期与恢复期腺病毒肺炎患儿血液中的T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符合肺炎标准且咽拭子荧光PCR检测腺病毒抗原阳性的60例患儿分为重症肺炎组32例和非重症肺炎组28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儿的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并进行两组间对照;重症肺炎组同时动态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的T细胞亚群值并作比较分析。结果重症肺炎组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均低于非重症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重症肺炎患儿恢复期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均高于急性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腺病毒所致重症肺炎发生时,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的比值均降低,提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经治疗,恢复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的比值均升高,提示免疫紊乱重新达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重症肺炎 T细胞亚群 儿童
下载PDF
鼻塞持续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3
2
作者 陈荣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5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NRDS新生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使用NCPAP联合... 目的探讨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NRDS新生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使用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血气分析,肺部合并症、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结果①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吸氧分数比值(PaO2/FiO2)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儿氧疗时间[(67±15)h]、住院时间[(13.5±6.1)d]、及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观察组肺部感染、肺气漏、肺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氧疗时间及住院费用,效果显著,值得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鼻塞持续正压通气
下载PDF
T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与重症腺病毒肺炎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应旦红 郑丽丽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23期2183-2185,2189,共4页
肺炎是儿科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腺病毒虽然不是引起儿童肺炎的最常见病原体,但易引起重症腺病毒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而导致死亡,也可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治疗仍是一个难题。目前认为,小儿免疫功能低... 肺炎是儿科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腺病毒虽然不是引起儿童肺炎的最常见病原体,但易引起重症腺病毒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而导致死亡,也可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治疗仍是一个难题。目前认为,小儿免疫功能低下和病毒感染后免疫功能紊乱是肺炎发生、发展的主要诱发因素。通过对腺病毒肺炎患儿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变化相关研究的分析,探讨腺病毒肺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可以揭示腺病毒肺炎发生的严重程度与T细胞免疫及辅助性T(Th)1/Th2细胞因子变化之间的联系,为临床医生判断重症腺病毒肺炎和预测可能会演变进展为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实验室检查提供依据。本文就T细胞免疫和Th1/Th2细胞因子与腺病毒肺炎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肺炎 细胞免疫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皮下注射胰岛素联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儿童2型糖尿病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斯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79-1483,共5页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胰岛素联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儿童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8/2013-08在我院经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皮下注射速效门冬胰岛素治疗的35例T2DM儿童(观察组)和同期经盐酸...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胰岛素联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儿童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8/2013-08在我院经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皮下注射速效门冬胰岛素治疗的35例T2DM儿童(观察组)和同期经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的35例儿童(对照组)的临床病例资料,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our plasma glucose,2hP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空腹C肽(fasting c-peptide,F-CP)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β)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FPG、2hPG水平均明显下降(5.52 mmol/L±0.77 mmol/L vs 10.34 mmol/L±3.26 mmol/L、6.86 mmol/L±1.35 mmol/L vs 15.17 mmol/L±3.89 mmol/L,5.76 mmol/L±0.69 mmol/L vs 9.89 mmol/L±3.43 mmol/L、7.02 mmol/L±1.08 mmol/L vs 14.33 mmol/L±2.82 mmol/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FPG、2h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TG、LDL-C、HbAlC及BMI水平均明显下降(1.92 mmol/L±0.91 mmol/L vs 4.06 mmol/L±1.09 mmol/L、1.12 mmol/L±0.69 mmol/L vs 1.22 mmol/L±0.60 mmol/L、4.81%±1.30%vs 8.22%±1.73%、25.13 kg/m2±2.78 kg/m2 vs 27.95 kg/m2±1.79 kg/m2,1.89 mmol/L±1.21 mmol/L vs 3.8 mmol/L±1.33 mmol/L、1.31 mmol/L±0.49 mmol/L vs 1.20 mmol/L±0.59 mmol/L、4.08%±1.51%vs 7.79%±2.83%、24.76 kg/m2±2.61 kg/m2 vs 28.62 kg/m2±1.68 kg/m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患儿治疗后TC和HDL-C水平均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TC、TG、HDL-C、LDL-C、Hb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2型糖尿病 胰岛素 二甲双胍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