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MA-CPSv3对夏季南亚高压和西太副高的预测能力评估
1
作者 陈明升 宋敏红 +2 位作者 梁潇云 吴统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8-1151,共14页
为了评估CMA-CPSv3模式对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两个高压系统-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预测能力,利用该模式2001-2020年3月、5月起报的回报结果和ERA5再分析数据,首先评估了该模式对两个高压系统特征指数的预测能力,然后分析了不同... 为了评估CMA-CPSv3模式对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两个高压系统-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预测能力,利用该模式2001-2020年3月、5月起报的回报结果和ERA5再分析数据,首先评估了该模式对两个高压系统特征指数的预测能力,然后分析了不同起报时间对东亚地区夏季环流系统的预测能力,最后对比了两个高压系统预测同好年和同差年夏季环流系统、水汽输送特征的差异以及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并探讨了两个高压系统预测偏差的可能原因。研究表明:(1)CMA-CPSv3模式对西太副高和南亚高压的平均脊线位置的预测效果最好,预测的强度指数和面积指数明显偏强、偏大;与3月起报相比,5月起报的预测结果对西太副高的预测有一定的提高。(2)CMA-CPSv3模式较好地预测了100 hPa和500hPa环流形势,其中温度场和风场的预测效果较好,但预测的南亚高压和西太副高的范围整体偏强。(3)预测的两个高压系统同好年和同差年,两个高压脊线位置预测较好,预测的面积和强度均明显偏强,同好年的预测偏差较小;能够较好地预测出东亚地区水汽通量的空间分布和我国夏季降水分布格局。(4)预测的两个高压系统所在经度区域的上升运动较ERA5结果偏弱,可能是引起预测的南亚高压和西太副高范围偏大、强度偏强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A-CPSv3模式 预测能力评估 南亚高压 西太副高 特征指数
下载PDF
强弱南亚季风不同发展期对青藏高原垂直环流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敏红 张少波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02-1415,共14页
为了探讨南亚季风的强弱变化对青藏高原垂直环流的作用,利用1990-2019年近30年高分辨率的JRA55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南亚季风Webster-Yang指数(WYI)并选取了南亚季风强弱年,通过对比分析季风爆发前期(5月)、爆发期(7月)和爆发后期(10月)三... 为了探讨南亚季风的强弱变化对青藏高原垂直环流的作用,利用1990-2019年近30年高分辨率的JRA55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南亚季风Webster-Yang指数(WYI)并选取了南亚季风强弱年,通过对比分析季风爆发前期(5月)、爆发期(7月)和爆发后期(10月)三个不同时段南亚季风强弱变化对青藏高原垂直环流的影响。研究表明:(1)5月WYI强年在高原南侧的上升气流强度和范围均大于弱年,7月高原主体与南侧的上升气流强度增大,强弱年差异不明显,10月WYI强年在高原南侧的垂直环流仍维持,但强度减弱,WYI弱年在高原南侧高空已转为下沉气流。(2)5月和10月,质量和能量均为从高原的南侧和北侧汇入高原,7月则转为高原向南北两侧散出质量和能量;WYI强年高原南侧高层辐散的强度大于弱年,低层辐合强度差异较小,强弱年在5月能量与质量的传输强度差异最大,7月最小。(3)WYI强年10月100 hPa南亚高压位置偏西,500 hPa西太副高维持,高原南侧的风场与温度场的减幅偏小,表明强南亚季风会改变高原地区高空水平环流形势,从而影响高原的垂直环流;WYI强年在5、7、10月高原主体的地表温度均大于弱年,表明在强南亚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的影响下,高原南侧的上升气流抬升至高原,高原的地表温度明显上升,高原地表热量增加进而影响高原垂直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季风指数 垂直环流 流函数 质量流函数
下载PDF
CMIP6模式对我国西南地区降水分布的评估和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贵业 宋敏红 《自然科学》 2021年第6期910-920,共11页
利用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模式模拟结果和全国降水观测资料评估了20个全球模式对1961~2014年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以及夏季极端降水的模拟能力,并选取模拟性能较好的7个模式进行集合平均,预估了SSP126和SSP585两种情景下... 利用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模式模拟结果和全国降水观测资料评估了20个全球模式对1961~2014年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以及夏季极端降水的模拟能力,并选取模拟性能较好的7个模式进行集合平均,预估了SSP126和SSP585两种情景下2015~2100年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变化趋势。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 20个模式模拟的西南地区夏季降水都偏多,半数模式模拟的降水偏差超过50%,大部分模式相对于观测值的标准差之比在1~1.5之间,空间相关系数相差较大。2) 对西南地区夏季极端降水的模拟能力优于对夏季降水模拟能力,模式模拟的主要降水中心基本与观测数据一致。3) 在SSP126情景下,未来西南地区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增多,四川西北部、川西高原增多明显;在SSP585情景下,未来西南地区夏季降水整体呈增多趋势,并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 西南地区 夏季降水 评估和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