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酚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丹参 《神经药理学报》 2020年第6期34-40,共7页
大黄酚是从中药中提取出来的蒽醌类有效单体之一,以游离苷元形式存在于大黄、何首乌、虎杖、决明子、半夏等。研究发现,大黄酚在神经保护、抗氧化、抗癌、抗炎、抗菌及抗病毒、促进脂肪代谢等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药理活性。虽然,人们对... 大黄酚是从中药中提取出来的蒽醌类有效单体之一,以游离苷元形式存在于大黄、何首乌、虎杖、决明子、半夏等。研究发现,大黄酚在神经保护、抗氧化、抗癌、抗炎、抗菌及抗病毒、促进脂肪代谢等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药理活性。虽然,人们对大黄酚的药理活性研究较多,但是对它的整体概述相对较少。该文对大黄酚药理作用进行全面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酚 神经保护 抗氧化 抗癌 抗炎
下载PDF
硒多糖的合成方法、结构特征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景永帅 张钰炜 +4 位作者 李佳瑛 郑玉光 吴兰芳 张丹参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74-381,共8页
硒多糖是多糖的硒化产物,具备硒和多糖两者生理活性,且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在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天然硒多糖种类少、含量少、结构复杂,并且活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不利于硒多糖的研究与应用。因... 硒多糖是多糖的硒化产物,具备硒和多糖两者生理活性,且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在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天然硒多糖种类少、含量少、结构复杂,并且活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不利于硒多糖的研究与应用。因此寻找高效的硒多糖合成方法以及结构与活性关系的研究成为近几年关注热点。本文重点总结了三种硒多糖制备法:植物转化法、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转化法,同时对硒多糖的结构分析方法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硒多糖制备及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多糖 合成方法 结构特征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干旱胁迫条件下外源褪黑素提高小麦穗花发育和穗粒数的机理
3
作者 王璐媛 刘淋 +8 位作者 张艳艳 张荣 段剑钊 贺利 冯伟 王志强 王永华 郭天财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77-1489,共13页
【目的】探究外源褪黑素(melatonin,MT)对水分胁迫下小麦穗花发育及抗氧化能力的调控效应,为采用化控方法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小麦的危害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和大穗型品种‘周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土... 【目的】探究外源褪黑素(melatonin,MT)对水分胁迫下小麦穗花发育及抗氧化能力的调控效应,为采用化控方法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小麦的危害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和大穗型品种‘周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土壤含水量处理:田间持水量的70%~80%(W1)、60%~70%(W2)、50%~60%(W3)。在小麦小花退化高峰期前进行叶面喷施100μmol/L外源MT处理,并以清水为对照(CK),自叶面喷施MT 3天起至开花期,每3天取1次样,在EMZ-TR解剖镜下观察小麦主茎幼穗分化进程,记录分化小花数、可孕小花数及小花分化各阶段特征。然后将小麦植株分为茎(茎+叶鞘)、叶、穗三部分,调查干重、含水量、顶展叶片过氧化氢(H_(2)O_(2))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抗氧化相关酶(SOD、POD)活性。【结果】与W1处理相比,W2和W3处理下两品种小麦小花总分化小花数、退化结点小花数、可孕小花数和穗粒数均降低,同时小麦植株含水量下降,顶展叶片H_(2)O_(2)和MDA含量升高。喷施外源MT可以改善两品种小麦小花发育质量,减少小花退化,增加退化结点小花数、可孕小花数,提高结实穗粒数,对品种周麦22的促进效应高于豫麦49-198。外源MT有效降低了小麦顶展叶片H2O2和MDA含量,其中豫麦49-198和周麦22的H2O2降幅分别为6.83%~15.16%、7.60%~17.06%,MDA降幅分别为5.80%~15.31%、6.94%~16.83%;有效提高了两品种顶展叶片SOD和CAT抗氧化酶活性,豫麦49-198和周麦22的SOD活性提升幅度分别为4.25%~13.39%和5.62%~14.49%,CAT活性提升幅度分别为4.86%~15.68%和5.42%~16.50%,对品种周麦22的调控效应高于豫麦49-198。喷施外源MT有效提高了两品种小麦抗氧化能力和抗旱性,进而促进干物质生产和提高穗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在喷施处理后第15天时,豫麦49-198和周麦22喷施MT处理的穗器官干物质积累量相比于喷施清水处理分别平均提高6.66%~11.72%和8.06%~12.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褪黑素 穗花发育 抗氧化特性 干物质积累
下载PDF
不同水分条件下施磷对冬小麦穗花结实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张艳艳 刘淋 +7 位作者 张荣 王璐媛 段剑钊 贺利 王永华 郭天财 冯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331-6345,共15页
为探究不同水分条件下施磷肥对冬小麦光合及结实特性的调控效应,明确施磷调控光合生产力促进穗花发育成粒的机制,于2020—2022年设置3种水分处理(W0:重度干旱;W1:中度干旱;W2:正常水分)和2种磷肥处理(P0:不施磷;P1:施磷)的盆栽试验,以... 为探究不同水分条件下施磷肥对冬小麦光合及结实特性的调控效应,明确施磷调控光合生产力促进穗花发育成粒的机制,于2020—2022年设置3种水分处理(W0:重度干旱;W1:中度干旱;W2:正常水分)和2种磷肥处理(P0:不施磷;P1:施磷)的盆栽试验,以大穗型品种周麦16(V1)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V2)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不同穗位(基部、中部和顶部)的可孕小花数、结实数以及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叶绿素荧光参数、蔗糖含量等,分析不同水分条件下磷素对两类型品种冬小麦光合及结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肥可以有效增加冬小麦开花期(W10时期)可孕小花数,尤其对基部穗位的可孕小花数提升效果最显著(13.74%—27.01%),其次是顶部(9.57%—20.19%),再次是中部(6.97%—14.01%)。对成熟期的结实粒数而言,施磷肥可以提高干旱胁迫下每穗的小穗数以及各小穗的结实数,进而显著提高每穗的结实粒数。此外,施磷肥可以有效提高两类型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II));对蔗糖含量的影响因水分而异,干旱处理下增施磷肥降低了蔗糖含量,正常水分条件下则增加了蔗糖含量。将两类型品种光合指标分别与可孕小花数和穗粒数进行通径分析发现,5个光合指标与可孕小花数和穗粒数均呈正相关,其中净光合速率和蔗糖与可孕小花数的直接通径系数为1.001和0.435,与穗粒数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996和0.626,远高于其他指标。最终,施磷通过增加穗数、穗粒数以及千粒重来显著增加产量,其中穗粒数在不同水分下均达到显著水平,穗数在W1和W2处理下显著,千粒重提升效果不显著。综上所述,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施磷肥均可以通过调控冬小麦的光合性能提高其光合生产力,以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从而减少可孕小花的退化和败育以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净光合速率 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荧光 结实特性
下载PDF
姜黄素纳米制剂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丹参 《神经药理学报》 2024年第2期54-58,共5页
姜黄素(curcumin,Cur)是从姜黄属类植物的根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二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神经保护等广泛药理活性,但溶解度低、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难透过血脑屏障等缺点,限制了在临床中的应用。近年来,将其制备成... 姜黄素(curcumin,Cur)是从姜黄属类植物的根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二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神经保护等广泛药理活性,但溶解度低、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难透过血脑屏障等缺点,限制了在临床中的应用。近年来,将其制备成脂质体、固体分散体、聚合物纳米粒、聚合物胶束、纳米混悬剂等,明显改善了Cur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及靶向性,提高药物活性。该文就Cur的纳米制剂进行综述,旨在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纳米制剂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纤维素酶协同超声波辅助提取北沙参多糖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性质和免疫调节活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景永帅 +4 位作者 代立霞 张瑞娟 张浩 郑玉光 吴兰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85-193,共9页
目的:响应面法优化纤维素酶协同超声波辅助提取北沙参多糖(Glehniae Radix polysaccharides,GLP)的工艺条件,并对其理化性质和免疫调节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酶解时间、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纤维素酶添加量为影响因素,以GLP... 目的:响应面法优化纤维素酶协同超声波辅助提取北沙参多糖(Glehniae Radix polysaccharides,GLP)的工艺条件,并对其理化性质和免疫调节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酶解时间、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纤维素酶添加量为影响因素,以GLP的得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考察。在此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提取工艺的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仪(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TGA-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以及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GLP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通过体外试验评估其对RAW 264.7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GLP的最优提取工艺:酶解时间112 min、料液比1:30 g·mL^(−1)、超声时间41 min、超声温度65℃、酶添加量2%。在此条件下,GLP的得率为39.58%±0.90%。此外,GLP主要由葡萄糖组成,热稳定性良好。体外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在0.5~250μg·mL^(−1)浓度范围内,GLP均能显著(P<0.05)促进RAW 264.7巨噬细胞的增殖,且在0.5~10μg·mL^(−1)浓度范围内,显著(P<0.05)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过度活化。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北沙参多糖GLP得率相对较高,且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沙参 多糖 响应面法 纤维素酶 理化性质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基于不同空间分辨率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影像的小麦倒伏区域识别方法
7
作者 魏永康 杨天聪 +6 位作者 丁信尧 高越之 贺利 王永华 段剑钊 冯伟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2期56-67,共12页
[目的/意义]快速准确评估作物倒伏灾情状况,需及时获取倒伏发生位置及面积等信息。目前基于无人机遥感识别作物倒伏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不利于规范无人机数据获取流程和提出问题解决方案。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空间分辨率无人机遥感影像... [目的/意义]快速准确评估作物倒伏灾情状况,需及时获取倒伏发生位置及面积等信息。目前基于无人机遥感识别作物倒伏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不利于规范无人机数据获取流程和提出问题解决方案。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空间分辨率无人机遥感影像及特征优化方法对小麦倒伏区域识别精度的影响。[方法]在小麦倒伏后设置3个飞行高度(30、60和90 m),获取不同空间分辨率(1.05、2.09和3.26 cm)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和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从不同空间分辨率影像中分别提取5个光谱特征、2个高度特征、5个植被指数以及40个纹理特征构建全特征集,并选择3种特征选择方法(ReliefF算法、RFRFE算法、Boruta-Shap算法)筛选构建特征子集,进而利用3种面向对象监督分类方法——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K最近邻(K Nearest Neighbor,KNN)构建小麦倒伏分类模型,明确适宜的分类策略,确立倒伏分类技术路径。[结果和讨论]结果表明,SVM的分类效果整体优于RF和KNN,当影像空间分辨率在1.05~3.26 cm范围内变化时,全特征集和3种优化特征子集均以1.05 cm分辨率的分类精度最高,优于2.09和3.26 cm。比较发现,Boruta-Shap特征优化方法既能实现降维和提高分类精度的目标,又能适应空间分辨率的变化,当影像分辨率为3.26 cm时,总体分类精度相较1.05和2.09 cm分别降低了1.81%和0.75%;当影像分辨率为2.09 cm时,总体分类精度相较1.05 cm降低了1.06%,表现为不同飞行高度下的分类精度相对差异较小,90 m总体分类精度可达到95.6%,Kappa系数达到0.914,满足了对分类精度的需求。[结论]通过选择适宜的特征选择方法,不仅可以兼顾分类精度,还能有效缩小影像空间分辨率变化引起的倒伏分类差异,有助于提升飞行高度,扩大小麦倒伏监测面积,降低作业成本,为确立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倒伏 无人机 飞行高度 特征选择 分类模型 支持向量机 随机森林 K最近邻
下载PDF
LBL-TBL教学法在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景永帅 张丹参 +4 位作者 刘东波 李兰 李建晨 吴兰芳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第21期45-47,共3页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是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为寻求满足新课改要求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LBL教学法的基础上引入以团队协作为基础的教学法,即TBL教学法。结果显示,LBL—T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是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为寻求满足新课改要求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LBL教学法的基础上引入以团队协作为基础的教学法,即TBL教学法。结果显示,LBL—T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及课程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L—TBL教学法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团队协作能力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丹参 景永帅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72-672,共1页
PI3K/Akt信号通路是经典的抗凋亡和促存活的信号转导通路之一,在脑卒中、肿瘤、糖尿病和抑郁等疾病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脑缺血是目前世界上继心脏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致死性疾病,其最常用的治疗手段是再灌注,但可能引起缺血细胞损... PI3K/Akt信号通路是经典的抗凋亡和促存活的信号转导通路之一,在脑卒中、肿瘤、糖尿病和抑郁等疾病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脑缺血是目前世界上继心脏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致死性疾病,其最常用的治疗手段是再灌注,但可能引起缺血细胞损伤加重,即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其机制非常复杂。大量研究表明,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可减轻CIRI。因此,PI3K/Akt信号通路在CIRI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机制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①抑制细胞凋亡。CIRI后多数受损细胞最终会死亡或凋亡。据报道,PI3K/Akt信号通路可通过调节mTOR和Bcl-2表达,进而控制凋亡和促凋亡蛋白的合成。此外,PI3K/Akt信号通路还可减少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②促进脑血管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能够促进神经元和新生血管的生成,激活VEGF介导的PI3K/Akt信号通路可促进脑血管的新生;③促进神经生长因子释放。大脑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营养因子释放减少,神经生长因子与酪氨酸激酶结合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神经元的损伤,从而促使神经营养因子释放增加;④抑制自噬。缺血损伤后可导致自噬过度活化,细胞损伤死亡,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可抑制过度活化的自噬水平,减轻细胞损伤。本文总结PI3K/Akt信号通路在CIRI中的作用机制,为治疗CIRI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信号通路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