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精准扶贫的比较优势探索 被引量:37
1
作者 袁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2,共6页
精准扶贫就是要有针对性地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现有的精准扶贫政策面临政策能否"落地"、村庄能否重构以及农户能否自助等方面的挑战。社会工作在专业性、职业性、与国家行政力量合作提供社会服务方面均具有优势。社会工作参... 精准扶贫就是要有针对性地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现有的精准扶贫政策面临政策能否"落地"、村庄能否重构以及农户能否自助等方面的挑战。社会工作在专业性、职业性、与国家行政力量合作提供社会服务方面均具有优势。社会工作参与农村贫困治理有三种途径:一是对贫困人口所在村庄的民情进行精准把握;二是重建贫困人口的社会支持网络;三是对贫困群体的可持续生计能力进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社会工作 贫困人口 贫困群体
下载PDF
走向文化治理:乡村治理的新转向 被引量:24
2
作者 袁君 李佳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49,共8页
伴随着市场因素的渗入,现代性的社会图景突破了传统村落社区的边界,乡村地域的社会结构、文化观念、价值准则均发生了巨大转型,解构了原本传统的乡土文化,亦间接地削弱了村民对乡村社会的文化理解力和价值认同感,乡村文化治理的必要性... 伴随着市场因素的渗入,现代性的社会图景突破了传统村落社区的边界,乡村地域的社会结构、文化观念、价值准则均发生了巨大转型,解构了原本传统的乡土文化,亦间接地削弱了村民对乡村社会的文化理解力和价值认同感,乡村文化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由此凸显。在乡村社会的现代性转型进程中,村民个体与村落社区的社会关联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村民个体参与社会互动的公共空间萎缩,私人生活领域扩展,社会成员对村落公共事件的关注大大削减。正确把握乡土文化对村落地域变迁的意义,重新整合乡土公共精神,对进一步深化乡村治理尤其是文化治理研究极富重大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治理 多元主体 乡村治理
下载PDF
论社会工作的伦理承诺与伦理困境 被引量:12
3
作者 袁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5-139,共5页
一般认为,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会遇到诸多困境,伦理困境就是其一,这表现为社会工作者很难在诸多利益选项中择其优者,进而难以对案主进行有效干预。质言之,这种困境并不是伦理困境,而是基于利益博弈之上的策略选择问题。社会工作的伦理承... 一般认为,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会遇到诸多困境,伦理困境就是其一,这表现为社会工作者很难在诸多利益选项中择其优者,进而难以对案主进行有效干预。质言之,这种困境并不是伦理困境,而是基于利益博弈之上的策略选择问题。社会工作的伦理承诺应该理解为如何引导受助者去实现幸福生活,其伦理困境的主要内容是由利益问题的永恒性所牵涉出的社会工作(者)对利益问题的态度困境,其伦理困境的深层意蕴表现为在现代性条件下,实现幸福生活的伦理诉求与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以及人的存在方式之间的张力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利益 幸福生活 伦理承诺 伦理困境
下载PDF
单位制社区转型的实践创新与治理策略——以山东省C社区为例
4
作者 袁君 马文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6-45,共10页
后单位时代,传统单位制社区面临单位制解体和“社会入场”的双重挑战。在此背景下,山东省C社区基于城市新规划重建,其改造过程体现了单位制向社区制的转型。通过对传统单位制社区转型的分析,阐述成员何以通过诉求反映、利益整合、记忆... 后单位时代,传统单位制社区面临单位制解体和“社会入场”的双重挑战。在此背景下,山东省C社区基于城市新规划重建,其改造过程体现了单位制向社区制的转型。通过对传统单位制社区转型的分析,阐述成员何以通过诉求反映、利益整合、记忆反刍、协商博弈等方式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锚定身份,激发单位时代的记忆,由被动因应转向主动创造;同时揭示单位制社区共同体如何应对社区认同重构,进行资源凝聚与利益博弈,进而在社区体制转换的实践历程中实现“单位”和“市场”的动态平衡、社区价值再造与社区治理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单位社会 单位制社区 社区治理 实践创新
下载PDF
从制度分析到功能分析:单位研究的视角转换 被引量:3
5
作者 袁君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4-158,共5页
"单位"是改革前中国社会的典型组织和社会结构的主要载体。那时的单位不仅是一个组织,更是一种制度。改革以来,随着数量和功能的减少,单位成为多种组织形态中的一种。但由单位组织所形成的制度化模式却逐渐转变为一种文化现... "单位"是改革前中国社会的典型组织和社会结构的主要载体。那时的单位不仅是一个组织,更是一种制度。改革以来,随着数量和功能的减少,单位成为多种组织形态中的一种。但由单位组织所形成的制度化模式却逐渐转变为一种文化现象而继续存在于行动者的观念之中、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单位的社会功能从制度性存在转变为行动者的意义来源,从而单位研究的视角也应随之转换,即从一种制度分析转变为功能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制度化 功能
下载PDF
社会变迁进程中的乡土文化转型与调适——以陕西袁家村为例
6
作者 袁君 马文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5-102,共8页
在快速的社会变迁中,传统农村社会为改变自身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劣势地位,试图通过乡土文化转型重建社会共识。乡土文化转型中的自我否定、自我创生、自我发展与现代农村社会变迁之间的调适过程,同时也是农村社会在传统与现代的耦合中快... 在快速的社会变迁中,传统农村社会为改变自身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劣势地位,试图通过乡土文化转型重建社会共识。乡土文化转型中的自我否定、自我创生、自我发展与现代农村社会变迁之间的调适过程,同时也是农村社会在传统与现代的耦合中快速解构与再建构的过程。在“场域—惯习”理论指导下,建立乡村场域—社会关系—资本—惯习—实践的分析框架,讨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袁家村乡土文化转型的具体机制及具有历时性特征的主体实践,展现了在以新乡土文化为基础的村庄变迁中,乡土文化通过“学习服从—学习团结—学习自主—学习多样—包容多样”的内生发展实现了与乡村社会的双向互构,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化 乡村转型 社会变迁
下载PDF
系统整合与社会整合:分析现代社会秩序的两种逻辑 被引量:2
7
作者 袁君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3-147,共5页
系统整合与社会整合这对概念在分析现代社会秩序问题时显示出了巨大的"魅力"。洛克伍德对这对概念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运用"常态"与"变迁"两种状态对这对概念的运用加以限定,不仅... 系统整合与社会整合这对概念在分析现代社会秩序问题时显示出了巨大的"魅力"。洛克伍德对这对概念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运用"常态"与"变迁"两种状态对这对概念的运用加以限定,不仅可以深入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为分析具体时空条件下的社会情境提供了有效的路径。这一点对于分析中国当下正在进行的社会变迁更具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整合 社会整合 常态与变迁
下载PDF
社会分层与中国现代化——浅议以文化为视角建立新的社会分层标准 被引量:1
8
作者 袁君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9-22,44,共5页
以文化(文化模式)为标准对社会成员进行宏观分层,旨在说明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几种文化模式同时"在场",造成社会成员在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等方面以不同的文化模式为内在根据和指导原则,进而以对不同文化模式的... 以文化(文化模式)为标准对社会成员进行宏观分层,旨在说明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几种文化模式同时"在场",造成社会成员在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等方面以不同的文化模式为内在根据和指导原则,进而以对不同文化模式的认同形成不同的阶层。而以文化为标准而形成的阶层结构对于分析和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标准 文化模式 现代化
下载PDF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研究视角的转换 被引量:1
9
作者 袁君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70-173,共4页
在经历了国有企业转型的巨大阵痛后,东北国有企业逐渐焕发了生机与活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国有企业的研究应当转换视角与思路:从先前的关注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企业的社会成本以及下岗失业人员的有效安置等企业内部视角转向关注国... 在经历了国有企业转型的巨大阵痛后,东北国有企业逐渐焕发了生机与活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国有企业的研究应当转换视角与思路:从先前的关注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企业的社会成本以及下岗失业人员的有效安置等企业内部视角转向关注国有企业在转型社会中的社会角色、企业与社会成员之间的认同关系以及作为社会行动意义来源的国有企业等企业外部视角。这种研究视角的转换,不但能够重新审视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新的社会角色,更可以明晰当下社会成员与国有企业的关系,也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国有企业 转型视角 社会角色视角
下载PDF
论现代社会工作的对象标准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君 《社会建设》 2015年第4期58-66,共9页
社会工作这门以助人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都是以现代社会为主要载体的。如果说对象的确定是现代社会工作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的话,那么其确定的标准则有赖于准确把握现代"社会"及其基... 社会工作这门以助人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都是以现代社会为主要载体的。如果说对象的确定是现代社会工作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的话,那么其确定的标准则有赖于准确把握现代"社会"及其基本特征。而对现代人生存特征的深入理解便构成了理解现代社会的重要依据。进而言之,准确把握社会工作对象乃是定位社会工作在现代社会运行中之位置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社会 现代人 社会工作 对象标准
下载PDF
农村社会治理的多元路径——陕西户县三村调查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88-94,共7页
随着商业化因素对中国农村的不断渗透,村庄社会权力结构、公共资源分配机制、农民的思维方式与行动原则等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国家权力在基层政权延伸的社会基础正在被削弱。农村社会治理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调适农民为应对市场化挑战所... 随着商业化因素对中国农村的不断渗透,村庄社会权力结构、公共资源分配机制、农民的思维方式与行动原则等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国家权力在基层政权延伸的社会基础正在被削弱。农村社会治理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调适农民为应对市场化挑战所逐步确立的村庄治理原则与国家以巩固基层政权合法性基础为目标的村庄治理原则之间的关系。基于陕西户县三村的经验,因地制宜的多元化路径是使两者处于微妙平衡关系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社会治理 基层政权 多元路径
下载PDF
创新农村社区管理的制约因素分析
12
作者 袁君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44,共4页
农村社区管理的实质就是想办法把农民组织起来。组织起来意味着让农村获得秩序、农民内心获得归属感和秩序感。这个任务在当下的农村却面临着三种因素的制约:一是中国农民的权利观念;二是构成农民社会行动意义来源的三种传统;三是因城... 农村社区管理的实质就是想办法把农民组织起来。组织起来意味着让农村获得秩序、农民内心获得归属感和秩序感。这个任务在当下的农村却面临着三种因素的制约:一是中国农民的权利观念;二是构成农民社会行动意义来源的三种传统;三是因城乡分割形成的两型社会。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农民的自我认同和社区认同无法统一,当下把农民组织起来的任务也就显得异常的艰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认同 社区认同 社区管理
下载PDF
从个体到全体——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
13
作者 袁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654-658,共5页
社会工作之所以是"社会"的,在于其面对的问题是因"社会"出现而产生的。以权利意识、自保意识和财产意识为主要生存原则的现代人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与他人共同生存。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应该从传统的弱势群体转... 社会工作之所以是"社会"的,在于其面对的问题是因"社会"出现而产生的。以权利意识、自保意识和财产意识为主要生存原则的现代人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与他人共同生存。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应该从传统的弱势群体转向全体现代社会成员,由此才能确立起社会工作真正的专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服务对象 个体 全体 权利意识
下载PDF
以“人的方式”理解现代性
14
作者 袁君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3,共3页
启蒙运动以来的人类历史也是现代性生成、扩展和完善的历史,期间也经历着对现代性的不断反思。社会理论家们创造了把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思考人的命运结合起来的理论传统,即以人的方式理解现代性。了解中国现代化历程的独特性和中国人文化... 启蒙运动以来的人类历史也是现代性生成、扩展和完善的历史,期间也经历着对现代性的不断反思。社会理论家们创造了把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思考人的命运结合起来的理论传统,即以人的方式理解现代性。了解中国现代化历程的独特性和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本土性,是反思中国现代性问题的首要前提。以人的方式理解现代性是中国现代性理论建构的有效途径,也是分析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有效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人的方式 社会理论
下载PDF
超越表象的真实:论经验研究的社会学内涵
15
作者 袁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1130-1135,共6页
社会学必须面对经验现实而只是不能玄思冥想,但不能把经验理解为研究对象直接呈现给研究者的表象,或是被访者直接向研究者陈述的话语内容,甚至只是诸多现实内容的集合和分类。对社会学而言,经验有着双重内涵:一方面,把握具有自我观念的... 社会学必须面对经验现实而只是不能玄思冥想,但不能把经验理解为研究对象直接呈现给研究者的表象,或是被访者直接向研究者陈述的话语内容,甚至只是诸多现实内容的集合和分类。对社会学而言,经验有着双重内涵:一方面,把握具有自我观念的现代人是通过何种机制将他者的维度作为构成自己思想和行动的全部根据;另一方面,经验体现在个体与他者在实践中的结构形态及其变迁过程中。这种经验必须通过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对现象的内涵式表达而形成的概念中才能得以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 概念 自我 他者
下载PDF
国家治理视野下的贫困治理及其结构变迁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君 《理论与现代化》 2018年第2期84-89,共6页
中国贫困治理的实践曾以国家与农民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为实现路径。国家意志、基层政治与社会民情曾是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变量。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市场要素开始进入贫困治理实践,国家与市场关系成... 中国贫困治理的实践曾以国家与农民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为实现路径。国家意志、基层政治与社会民情曾是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变量。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市场要素开始进入贫困治理实践,国家与市场关系成为贫困治理的主要路径,并由此逐步形成市场引领、国家保障、基层应对、民众顺应的贫困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贫困治理 治理结构
下载PDF
社会工作提升返乡农民工就业能力的路径研究——以陕南Z村为例
17
作者 邹和花 袁君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第17期108-109,共2页
返乡农民工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开花的中坚力量,必将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当前,大部分农民工返乡后处于就业能力不足的状态,主要表现在缺乏职业认同、缺乏心理排解渠道、社会支持网络单一、缺乏就业培训四个方... 返乡农民工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开花的中坚力量,必将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当前,大部分农民工返乡后处于就业能力不足的状态,主要表现在缺乏职业认同、缺乏心理排解渠道、社会支持网络单一、缺乏就业培训四个方面。作为社会工作者应从提供专业服务以增进职业认同,开展心理减压专业服务活动,构建返乡农民工就业支持体系,倡导就业能力提升政策等方面来帮助他们增强就业能力,从而推动整个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乡农民工 就业能力 社会工作介入
下载PDF
乡土文化重建的现实基础与实践原则——基于对关中三村的实地考察
18
作者 段泽鑫 袁君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第19期258-260,共3页
近代以来,现代化进程裹挟着西方文化与工业文明侵入乡土社会之中,扰乱了中国社会原有的“宁静”,现代化不仅解构村庄这一物质实体,也解构了村庄共同体、村庄文化以及村庄民众因处于文化边缘地位的精神底线。进行乡土文化重建是解决乡土... 近代以来,现代化进程裹挟着西方文化与工业文明侵入乡土社会之中,扰乱了中国社会原有的“宁静”,现代化不仅解构村庄这一物质实体,也解构了村庄共同体、村庄文化以及村庄民众因处于文化边缘地位的精神底线。进行乡土文化重建是解决乡土民众价值困境的有效途径。在对关中三村进行深入调研后发现,现代化的冲击并未使村庄完全失序,反而促使村庄植根于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寻找维系村庄秩序的核心变量,并以此构建民众的价值认同与生产生活秩序,因此,在尊重村庄的内生基础之上进行乡土文化的重建应是其合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文化重建 现实基础 实践原则
下载PDF
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功能研究--以陕西两村为例
19
作者 鲍陈恒杰 袁君(指导)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7期10-13,44,共5页
乡村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让乡村中的产业、区域和劳动力实现了兼容与整合,使乡村中不同类型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近年来,乡村中特色产业不断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循环农业、创意农业、绿色农业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农... 乡村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让乡村中的产业、区域和劳动力实现了兼容与整合,使乡村中不同类型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近年来,乡村中特色产业不断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循环农业、创意农业、绿色农业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农业产业园区与农业旅游有效结合,推动了农村农事体验产业的快速发展。然而,乡村特色产业在对乡村振兴产生正功能的同时,也对乡村的人际关系、乡村治理等方面产生了负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特色产业 乡村振兴 正功能 负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