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顾颉刚的古史与民俗学研究关系再探讨 |
袁先欣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2
|
语音、国语与民族主义:从五四时期的国语统一论争谈起 |
袁先欣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3
|
民众的文艺如何可能?——鲁迅与民间文学关系重探 |
袁先欣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4
|
“民间”:一个范畴的现代演变及其历史条件 |
袁先欣
|
《开放时代》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5
|
20世纪人民文艺变迁中的“民间”变奏——兼论少数民族文学的诞生及与民间文学关系的变化 |
袁先欣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2024 |
0 |
|
6
|
“到民间去”与文学再造:周作人汉译石川啄木《无结果的议论之后》前后 |
袁先欣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7
|
设想“民族”的前提——杨成志云南调查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民族主义 |
袁先欣
|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8
|
沈从文三十年代中后期湘西叙述中的民族与区域 |
袁先欣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9
|
文化、运动与“民间”的形式——以“五卅”前后的《民众文艺周刊》为中心 |
袁先欣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0
|
“短二十世纪”与重建文化问题的方法论 |
袁先欣
|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1
|
“声”的类型学:《狂人日记》与鲁迅的语言观 |
袁先欣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2
|
“五四”研究百年:突破1980年代的问题意识框架如何可能 |
袁先欣
|
《东方学刊》
|
2019 |
1
|
|
13
|
真知与道德:章太炎的宗教思想逻辑 |
袁先欣
汪太理
|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4
|
“社会”如何“运动”?——对“五四”时期文化政治一个侧面的考察 |
袁先欣
|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5
|
国语中的“言”与“文” |
袁先欣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6
|
“文”“白”“雅”“俗”之间——以《新青年》为中心的辨析 |
袁先欣
|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7
|
革命及其后:美国当代中国学研究管窥 |
袁先欣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
2014 |
0 |
|
18
|
顾颉刚的古史与民俗学研究关系再探讨 |
袁先欣
|
《社会科学文摘》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