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微型钩钢板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吴志鹏 林大木 +3 位作者 陈星隆 高伟阳 丁健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探讨微型钩钢板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4月至2013年11月对8例伴有末节指骨基底撕脱骨折的锤状指患者,采用远指间关节(DIP)背侧“S”形或“L”形切口暴露骨折端,直视下复位骨折块后用微型钩钢板固定骨折,纠正锤状... 目的 探讨微型钩钢板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4月至2013年11月对8例伴有末节指骨基底撕脱骨折的锤状指患者,采用远指间关节(DIP)背侧“S”形或“L”形切口暴露骨折端,直视下复位骨折块后用微型钩钢板固定骨折,纠正锤状指畸形.结果 术后8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为5-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4-7周,平均5.6周.患指DIP主动背伸时欠伸0°- 15°,平均5.0°;主动屈曲丧失0°- 12°,平均2.1°.1例指甲出现轻微隆起脊,无疼痛、关节炎、感染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术后DIP按Crawford功能评定方法评定:优4例,良3例,可1例.结论 微型钩钢板治疗伴有撕脱骨折的锤状指能达到坚强固定,术后DIP功能恢复满意,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内固定器 锤状指 微型钢板
原文传递
指背五边形皮瓣重建先天性并指指蹼 被引量:21
2
作者 高伟阳 王安远 +8 位作者 蒋良福 闫合德 杨景全 周飞亚 宋永焕 丁健 褚庭纲 张国佑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3-194,共2页
目的介绍一种并指分指后不需植皮指蹼一期重建的方法。方法10例先天性并指患儿,在相邻两个并指的近节指背侧设计五边形皮瓣,皮瓣顶角在两指间正常指蹼掌侧缘平面,两个侧角在两指侧背缘正常指蹼背侧缘平面,两个底角在掌指关节背侧中... 目的介绍一种并指分指后不需植皮指蹼一期重建的方法。方法10例先天性并指患儿,在相邻两个并指的近节指背侧设计五边形皮瓣,皮瓣顶角在两指间正常指蹼掌侧缘平面,两个侧角在两指侧背缘正常指蹼背侧缘平面,两个底角在掌指关节背侧中心。并指分指后,用形成的五边形皮瓣一期重建指蹼,共重建17个指蹼。结果所有指蹼一期获得重建,指蹼区不需植皮,指背创面直接缝合。术后所有皮瓣均存活。随访4~25个月,平均15个月,指蹼外观和功能良好。结论采用指背五边形皮瓣能够达到一期重建指蹼不需植皮的目的,且损伤小,手术简单。对于多指并指患者,可同时重建两个指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手畸形 先天性 并指 重建
原文传递
前臂背桡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6
3
作者 高伟阳 张峰 +3 位作者 李志杰 李晓阳 蒋良福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报告前臂背桡侧穿支皮瓣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设计前臂背桡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17例20指。结果20块皮瓣全部存活。12例获得3~12个月的随访,5例失访。皮瓣外观不臃肿;修复指背者,皮瓣色... 目的报告前臂背桡侧穿支皮瓣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设计前臂背桡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17例20指。结果20块皮瓣全部存活。12例获得3~12个月的随访,5例失访。皮瓣外观不臃肿;修复指背者,皮瓣色泽接近受区,但修复指腹者皮瓣色泽与受区有差异。修复指腹并缝合指神经者9例10指,其中获得9-12个月随访者6例,皮瓣感觉恢复均达S3,两点分辨觉为8~12//1/20。所有供区创面均直接缝合,仅遗留线状瘢痕。结论前臂背桡侧穿支皮瓣血管入皮点恒定,血管蒂口径能满足吻合的要求。修复手指外观满意,通过缝合指神经能恢复良好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指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周围神经端侧缝合后神经再生及其趋化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涛 +1 位作者 罗鹏波 顾玉东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 进一步验证周围神经端侧缝合的有效性,初步探讨端侧缝合后神经再生的趋化性问题。方法 雌性清洁级SD大鼠10只20侧,实验分3组,分别为神经端侧缝合组、正常对照组、切断对照组。神经缝合后5个月采用电生理、组织学、电镜等方法,... 目的 进一步验证周围神经端侧缝合的有效性,初步探讨端侧缝合后神经再生的趋化性问题。方法 雌性清洁级SD大鼠10只20侧,实验分3组,分别为神经端侧缝合组、正常对照组、切断对照组。神经缝合后5个月采用电生理、组织学、电镜等方法,观测再生神经纤维及其靶器官结构功能的改变;乙酰胆碱酯酶染色观测再生运动神经纤维及比例。结果 端侧组肱二头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CMAP)潜伏期较正常组减慢64%,最大波幅为正常组的27%。肱二头肌肌湿重为正常组的72%,肌纤维横截面积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端侧组肌皮神经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占正常组的44.5%,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厚度、最大直径、最小直径分别占正常组的85.9%、77.3%和65.5%。乙酰胆碱酯酶染色示端侧组肌皮神经主干运动神经纤维比例为[(0.39±0.07)%,^-x±s,下同],与正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肱二头肌肌支运动神经纤维比例为(0.38±0.07)%,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周围神经端侧缝合后有相当数目的再生神经纤维,但以髓鞘薄,直径小的纤维为主,同时能有效防止肌肉萎缩。周围神经端侧缝合后神经侧方出芽对特定靶器官的趋化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神经再生 端侧缝合
原文传递
阿霉素神经干注射联合神经瘤切除或松解治疗痛性神经瘤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涛 罗鹏波 +3 位作者 刘靖波 张高孟 顾玉东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29-331,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痛性神经瘤的新方法和初步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2006年,应用阿霉素神经干注射联合神经瘤切除或松解治疗痛性神经瘤患者9例。其中8例切除残端神经瘤后,将神经近端置于正常的软组织内;1例连续性神经瘤仅做神经松解...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痛性神经瘤的新方法和初步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2006年,应用阿霉素神经干注射联合神经瘤切除或松解治疗痛性神经瘤患者9例。其中8例切除残端神经瘤后,将神经近端置于正常的软组织内;1例连续性神经瘤仅做神经松解。所有病例均在神经瘤切除或松解后,根据神经干粗细的不同分别用1%的阿霉素0.3~1.0ml作近端神经干注射。结果经过24—60个月的临床随访,7例残端神经瘤患者的疼痛明显缓解,1例疼痛减轻,1例无效(仅做神经松解),手术优良率为77.8%。结论阿霉素神经干注射联合神经瘤切除能有效缓解残端神经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神经瘤 疼痛 外科手术 阿霉素
原文传递
静脉复合皮瓣修复指背复合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 被引量:9
6
作者 吕雷 闫合德 +5 位作者 高伟阳 李志杰 陈星隆 蒋良福 杨景全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动脉化静脉复合皮瓣修复指背复合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8年8月至2011年5月,应用动脉化静脉复合皮瓣修复指背皮肤合并肌腱的复合组织缺损12例16指,其中12指采用带掌长肌的动脉化静脉复合皮瓣,余4指采用动脉化静... 目的探讨应用动脉化静脉复合皮瓣修复指背复合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8年8月至2011年5月,应用动脉化静脉复合皮瓣修复指背皮肤合并肌腱的复合组织缺损12例16指,其中12指采用带掌长肌的动脉化静脉复合皮瓣,余4指采用动脉化静脉复合皮瓣+游离掌长肌移植修复。结果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9~24个月,平均13个月。手指外观、功能满意,无明显色素沉着,皮瓣感觉恢复良好(两点分辨觉平均为9mm)。结论动脉化静脉复合皮瓣修复指背复合组织缺损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指损伤 复合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逆行腓浅动脉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16例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星隆 高伟阳 +7 位作者 李晓阳 李志杰 丁健 蒋良福 杨景全 褚庭纲 郭晓山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3-354,共2页
下肢创伤非常常见,往往累及足背软组织缺损,尤其是足背中前部软组织缺损,临床上处理比较棘手,有时候不得不选择游离皮瓣覆盖。从2006年3月以来,笔者采用逆行腓浅动脉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16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足背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浅动脉 下肢创伤 游离皮瓣
原文传递
闭合穿针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骨折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星隆 高伟阳 +4 位作者 李志杰 李晓阳 蒋良福 闫合德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闭合穿针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以来,对17例掌骨颈或近节指骨基底部骨折患者,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单部位骨折11例,其中掌骨头或颈部骨折7例,近节指骨基底部骨折4例;... 目的探讨闭合穿针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以来,对17例掌骨颈或近节指骨基底部骨折患者,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单部位骨折11例,其中掌骨头或颈部骨折7例,近节指骨基底部骨折4例;多部位骨折6例,其中2处以上掌骨颈骨折3例,2~5指近节指骨基底部均骨折1例,2~4指近节指骨基底部均骨折1例,第五掌骨颈骨折伴环指近节指骨基底部骨折1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急诊手术4例,伤后5d内手术12例,伤后11d手术1例。术后2~3周拆除石膏,4周拔克氏针。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均达到良好复位。随访6~9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手功能按TAM系统评定法评定:优13例,良4例。结论闭合穿针治疗掌指关节部位骨折创伤小、方法简单、疗效佳,是治疗掌指关节部位骨折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闭合性 掌骨 指骨 骨折固定术 闭合复位
原文传递
预血管化组织工程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蒋良福 陈鸥 +3 位作者 褚庭纲 丁健 李志杰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评价预血管化去细胞神经整合自体定向分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取大鼠腹股沟脂肪组织分离间充质干细胞,同时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纳米微囊显微注入化学去细胞... 目的评价预血管化去细胞神经整合自体定向分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取大鼠腹股沟脂肪组织分离间充质干细胞,同时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纳米微囊显微注入化学去细胞神经,植入取脂肪创口内预血管化。采用神经诱导剂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类雪旺细胞,2周后植入预血管化的去细胞神经修复自体大鼠15mm坐骨神经缺损为A组(实验组);去细胞神经植入体内预血管化移植自体诱导分化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但不加VEGF纳米微囊为B组(对照组);化学去细胞神经移植自体诱导分化的脂肪干间充质细胞为C组;自体神经移植组为D组;VEGF纳米微囊预血管化组为E组。术后第7天取A、B、C组移植神经,检测微血管密度,并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术后12周测各组肌电图、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以及轴突计数评价其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结果术后第7天C组大部分细胞凋亡,凋亡率最高,A组细胞凋亡率低于B组,微血管密度A组〉B组〉C组。术后12周,A组神经传导速度、动作电位波幅,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以及有髓神经轴突数量高于B、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细胞神经预血管化能提高移植细胞存活率,具有明显的促进神经再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 干细胞 间充质 预血管化 去细胞神经
原文传递
手指末节脱套损伤特点与再植 被引量:5
10
作者 蒋良福 周飞亚 +3 位作者 池征璘 褚庭纲 高伟阳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8期637-639,共3页
目的:探讨手指末节脱套伤的损伤特点及再植方法。方法:2004年至2009年,对18例19指末节脱套伤患者进行吻合血管再植术,男14例,女4例;年龄18~51岁,平均31岁。根据术中指动脉与撕脱皮肤撕脱平面不同分为3型,其中Ⅰ型6指,Ⅱ型10指,Ⅲ型3指... 目的:探讨手指末节脱套伤的损伤特点及再植方法。方法:2004年至2009年,对18例19指末节脱套伤患者进行吻合血管再植术,男14例,女4例;年龄18~51岁,平均31岁。根据术中指动脉与撕脱皮肤撕脱平面不同分为3型,其中Ⅰ型6指,Ⅱ型10指,Ⅲ型3指。3例4指血管损伤严重终止再植,15例15指采用显微吻合血管方法再植。结果:15例完成手术者中,13例13指成活,2例2指术后坏死。13例成活指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伤指外形及指甲生长外观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9例,良3例,差1例。结论:末节脱套伤再植效果好,应尽量争取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软组织损伤 再植术 修复外科手术
下载PDF
苏拉明通过抑制纤维增生和炎症反应减轻小鼠的瘢痕增生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康 苏海燕 +2 位作者 蒋良福 高伟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70-2077,共8页
目的:探讨苏拉明对增生性瘢痕(HPS)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机械牵拉的方法制造小鼠HPS模型后,分别在瘢痕部位涂抹低剂量(5 mg/kg)和高剂量(10 mg/kg)苏拉明溶液,每天1次,持续10 d。宏观观察瘢痕增生的程度;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 目的:探讨苏拉明对增生性瘢痕(HPS)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机械牵拉的方法制造小鼠HPS模型后,分别在瘢痕部位涂抹低剂量(5 mg/kg)和高剂量(10 mg/kg)苏拉明溶液,每天1次,持续10 d。宏观观察瘢痕增生的程度;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价HPS组织中瘢痕横截面积与瘢痕抬高指数;然后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HPS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RT-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HPS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HPS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10和TGF-β1的含量。结果:大体观察可见,低、高剂量苏拉明治疗后HPS小鼠瘢痕表面积均显著减少(P<0.01);HE染色下可见低、高剂量苏拉明治疗后HPS小鼠瘢痕横截面积和瘢痕抬高指数均显著减少(P<0.05或P<0.01);免疫荧光染色、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低、高剂量苏拉明治疗后HPS小鼠瘢痕组织中α-SMA阳性细胞数及α-SMA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低、高剂量苏拉明治疗后HPS小鼠瘢痕组织中TGF-β1和IL-6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ELISA结果显示,低、高剂量苏拉明治疗后HPS小鼠瘢痕组织中TNF-α、IL-6、IL-10和TGF-β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苏拉明具有抑制HPS形成的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纤维增生和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拉明 纤维增生 炎症反应 增生性瘢痕
下载PDF
美国特种外科医院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介 被引量:4
12
作者 蒋良福 +1 位作者 李志杰 高伟阳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6年第3期121-122,共2页
通过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骨科的学习和考察研究,分析特种外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内容和特点。获得一些可以借鉴的培养模式和教育方法。
关键词 住院医师培训 骨科 住院医师
下载PDF
神经轴突二次损伤对健侧颈_7神经根移位术疗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鹏波 王涛 +1 位作者 顾玉东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以大鼠健侧颈_7神经根移位术为动物模型,比较健侧颈_7神经根移位术后神经轴突一次和二次损伤对中枢神经元及周围神经的影响差异。方法清洁级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A组为健侧颈_7神经根移位术二次完成组;B组为健侧颈_7神经根... 目的以大鼠健侧颈_7神经根移位术为动物模型,比较健侧颈_7神经根移位术后神经轴突一次和二次损伤对中枢神经元及周围神经的影响差异。方法清洁级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A组为健侧颈_7神经根移位术二次完成组;B组为健侧颈_7神经根移位术一次完成组;C组为正常对照组。术后通过脊髓神经元计数、肌电图检查、神经肌肉组织学检查、肌张力测定和运动终板形态学检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健侧颈_7神经根移位术后36周,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和背根神经节感觉元的数目A组较B组减少。但A组的再生神经纤维数目增加,而肌电图检查潜伏期延长。2组间肌张力、肌湿重、肌纤维截面积等无明显差异。结论神经轴突二次损伤,可减少中枢神经元数目,但再生神经纤维增加,最终对肌肉形态与肌张力的恢复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神经移位 神经元 轴突二次损伤 神经根
原文传递
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模式在显微手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叶希希 张倩倩 +1 位作者 陈果果 《医院管理论坛》 2018年第7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模式在手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手外科住院并行显微手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20例,根据住院号随机分为干预组(n=110)和对照组(n=110),且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住在不同病房。...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模式在手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手外科住院并行显微手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20例,根据住院号随机分为干预组(n=110)和对照组(n=110),且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住在不同病房。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照护,干预组采用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模式围手术期诊疗模式。干预组通过建立多学科快速康复团队,并以循证指南为指引,为患者提供快速康复服务。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6小时疼痛评分及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就医体验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显微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手外科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创口不愈合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临炜 洪建军 +3 位作者 余可和 吴剑彬 丁健 《浙江创伤外科》 2007年第6期481-483,共3页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损伤,占跗骨骨折的60%~65%,所有骨折的2%E“,而关节内骨折占所有跟骨骨折的70%。跟骨骨折最常见的致伤原因是高处坠落,常伴有脊柱骨折,近来随着交通业及建筑业的发展有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损伤,占跗骨骨折的60%~65%,所有骨折的2%E“,而关节内骨折占所有跟骨骨折的70%。跟骨骨折最常见的致伤原因是高处坠落,常伴有脊柱骨折,近来随着交通业及建筑业的发展有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跟骨骨折治疗方法很多,对于“SandersⅢ,Ⅳ”型骨折,现多主张采用足跟外侧切口、切开复位及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内固定术后 钢板 原因分 不愈合 创口 关节内骨折 内固定治疗
下载PDF
神经端侧缝合后趋化性的神经元逆行示踪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涛 顾玉东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应用神经元荧光逆行示踪技术探讨外周神经端侧缝合后神经再生的趋化性问题。方法选用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端侧缝合肌皮神经主干标记组、正常肌皮神经主干标记组、端侧缝合肌皮神经肌支标记组和正常肌皮神经肌支标记组,每... 目的应用神经元荧光逆行示踪技术探讨外周神经端侧缝合后神经再生的趋化性问题。方法选用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端侧缝合肌皮神经主干标记组、正常肌皮神经主干标记组、端侧缝合肌皮神经肌支标记组和正常肌皮神经肌支标记组,每组10只。端侧缝合的两组切断肌皮神经,尺神经后内侧方外膜开窗,将肌皮神经和开窗的尺神经外膜做端侧缝合.正常对照两组仅显露肌皮神经和尺神经。5个月后采用Fluoro-Gold荧光逆行示踪技术,标记第一、二组肌皮神经主干和第三、四组肌皮神经肌支,精确计数各组大鼠脊髓C5~T1前角和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结果在肌皮神经主干标记两组中,端侧组脊髓前角神经元数目占正常组的30.0%(P〈0.01);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数目占正常组的28.1%(P〈0.01),运动神经元比例为0.36±0.09,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肌皮神经肌支标记两组中,端侧组脊髓前角神经元数目占正常组的38.1%(P〈0.01),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数目占正常组的70.2%(P〉0.05),运动神经元比例为0.40±0.14,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周神经端侧缝合后神经侧方出芽对特定靶器官的趋化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 端侧缝合 神经元 神经趋化性 脊髓 背根神经节
原文传递
硫酸软骨素酶处理的异体去细胞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良福 陈鸥 +4 位作者 褚庭纲 丁健 张国佑 李志杰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8-211,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硫酸软骨素酶ABC降解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的去细胞异体神经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经硫酸软骨素酶ABC处理后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修复大鼠15mm坐骨神经缺损为实验组(A组),对照组为未经酶处理的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组(... 目的评价应用硫酸软骨素酶ABC降解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的去细胞异体神经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经硫酸软骨素酶ABC处理后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修复大鼠15mm坐骨神经缺损为实验组(A组),对照组为未经酶处理的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组(B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c组)。术后8、12周进行痛觉刺激试验。术后12周进行肌电图检查,检测小腿三头肌湿重和有髓神经纤维密度,评价其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结果术后8周,A组痛觉恢复率高于B、C组。术后12周A、C组痛觉均恢复,B组部分大鼠痛觉恢复。术后12周,A、C组小腿三头肌湿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段神经5mm处有髓神经纤维密度A组高于C组,移植段神经10mm处有髓神经纤维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段神经以远5min处胫神经平面有髓神经纤维密度A组略低于C组。肌电图动作电位波幅A组和C组无明显差别。神经传导速度A组低于C组。A、C组上述指标均优于B组。结论经硫酸软骨素酶ABC处理的去细胞神经,有利于轴突进入生长,缩短靶器官神经重新支配时间,提高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 硫酸软骨素 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 去细胞神经
原文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神经爪内肌萎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提力曼江·托乎提 王涛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移植治疗失神经爪内肌萎缩的可行性。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12只24侧,随机平均分成尺神经切断组、干细胞移植组、培养液注射组、对照组。将体外培养增殖的...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移植治疗失神经爪内肌萎缩的可行性。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12只24侧,随机平均分成尺神经切断组、干细胞移植组、培养液注射组、对照组。将体外培养增殖的BMSC局部注射于爪内肌中,1个月后采用组织学、免疫荧光、PCR等方法检测。结果移植后1个月,干细胞移植组的肌湿重和肌纤维横截面积分别为对照组的66%和63%,但为尺神经切断组和培养液注射组的2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爪内肌注射部位仍可检测到GFP蛋白阳性的干细胞,干细胞移植组VEGF、HGF、CNTF、bFGF等神经营养因子高于尺神经切断组和培养液注射组,凋亡指数(凋亡细胞/总细胞)小于尺神经切断组和培养液注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SC能有效延缓失神经爪内肌萎缩,作用机制可能与分泌相关的神经营养因子减轻肌肉组织凋亡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肌萎缩 爪内肌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正中神经脂肪纤维瘤的诊治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涛 杨剑云 +3 位作者 张高孟 王欢 顾玉东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03-205,共3页
目的 介绍正中神经脂肪纤维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1993年 10月至 2 0 0 4年 2月 ,采用屈肌支持带切断、正中神经松解、单纯肿瘤切除和正中神经病段切除术治疗正中神经脂肪纤维瘤 6例。术中发现肿瘤通常沿正中神经的走行呈膨胀性生长如... 目的 介绍正中神经脂肪纤维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1993年 10月至 2 0 0 4年 2月 ,采用屈肌支持带切断、正中神经松解、单纯肿瘤切除和正中神经病段切除术治疗正中神经脂肪纤维瘤 6例。术中发现肿瘤通常沿正中神经的走行呈膨胀性生长如纺锤形 ,大小为 1.0~ 2 .8cm× 2 .1~ 13 .5cm。神经外膜完整 ,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神经束间有大量增生的脂肪和纤维组织。结果 术后随访 6个月~5年。行单纯肿瘤切除的 5例 ,仅有手指麻木的并发症 ;但在术后 3年内有 4例肿瘤复发。行正中神经病段切除术的 5例 (4例为单纯肿瘤切除的复发病例 ) ,术后 5例的正中神经支配区感觉均消失 ,4例的拇指不能对掌 ;无 1例肿瘤复发。结论 诊断 :通过手术可初步诊断为正中神经脂肪纤维瘤 ,肿瘤的组织学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治疗 :单纯肿瘤切除术可缓解症状 ,行正中神经病段切除术可根除肿瘤 ,但需同时行神经移植与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神经 肿瘤切除 纤维瘤 诊断 经病 治疗 脂肪 结论 大小 支持
原文传递
感觉神经端侧缝合后神经再生趋化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涛 顾玉东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46-448,共3页
目的:探讨感觉神经端侧缝合后神经再生的趋化性问题。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20只,分为神经端侧缝合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端侧缝合组切断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后内侧方外膜开窗,将前臂内侧皮神经和开窗的尺神经外膜做端侧缝合,正常... 目的:探讨感觉神经端侧缝合后神经再生的趋化性问题。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20只,分为神经端侧缝合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端侧缝合组切断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后内侧方外膜开窗,将前臂内侧皮神经和开窗的尺神经外膜做端侧缝合,正常对照组仅显露前臂内侧皮神经和尺神经。1年后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和Fluoro-Gold荧光逆行示踪技术,观察和计数前臂内侧皮神经纤维和大鼠脊髓C5~T1前角和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结果:乙酰胆碱酯酶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未发现运动神经纤维,端侧缝合组有髓神经纤维数目是正常对照组的23.0%(P<0.01),运动神经纤维占有髓神经纤维的比例为0.34±0.16(P<0.01)。神经元逆行荧光示踪结果显示,正常组脊髓前角未发现荧光标记阳性的神经元;端侧组脊髓前角荧光标记神经元数目为150.9±104.8(P<0.01),运动神经元比例为0.27±0.11(P<0.01)。结论:感觉神经端侧缝合后神经侧方出芽对特定靶器官的趋化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端侧缝合 趋化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