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色谱法测定当归挥发油中藁本内酯的含量 被引量:6
1
作者 南海军 +3 位作者 谭玉彬 王晖 龚梦鹃 张宏意 《海峡药学》 2014年第9期42-44,共3页
目的建立当归挥发油中藁本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挥发油的提取,以液体石蜡为吸收剂、无水乙醇为萃取剂,采用GC法对挥发油藁本内酯进行含量测定。气相色谱条件:AT-SE-54毛细管柱(15m×0.25mm×0.33μm... 目的建立当归挥发油中藁本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挥发油的提取,以液体石蜡为吸收剂、无水乙醇为萃取剂,采用GC法对挥发油藁本内酯进行含量测定。气相色谱条件:AT-SE-54毛细管柱(15m×0.25mm×0.33μm);氢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温度250℃;柱温以160℃为起始温度,保持2min,以10℃/min升温至200℃,保留2min。载气为氮气。进样量为1μL。结果在101.5μg·mL-1~609.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峰面积与浓度的回归方程为:Y=522.23X+5882.6(R2=0.999),精密度试验RSD:1.76%,重复性试验RSD:0.70%,平均加样回收率96.49%。结论方法简便快速,试剂安全无毒,可用于当归挥发油中藁本内酯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挥发油 藁本内酯 气相色谱法 面积外标法
下载PDF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5种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2
作者 钱彦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1期40-42,共3页
目的:考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利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制剂中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钠的含量,并对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进行初步考察。结果:头孢哌酮钠在2~20mg/L范围内... 目的:考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利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制剂中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钠的含量,并对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进行初步考察。结果:头孢哌酮钠在2~20mg/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56mg/L,平均回收率为99.77%,RSD为1.06%(n=9)。舒巴坦钠在2~20mg/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56mg/L,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为1.09%(n=9)。结论:临床上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配制3h内含量会有所下降,但变化不大,可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使用,该实验可以为临床配伍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钠 舒巴坦钠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配伍稳定性
下载PDF
以树鼩为微核试验新型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高德煜 +5 位作者 史建峰 于浩 韩妍 杨柳 赵蕾 王召旭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1年第5期370-374,382,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建立树鼩体内微核试验体系,将树鼩作为试验动物模型应用于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方法:将30只树鼩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阴性对照组、样品组(胶原蛋白植入剂)和阳性对照组,样品组按照10 mL/kg两次腹腔注射受试物进行诱导。各组... 目的:初步探讨建立树鼩体内微核试验体系,将树鼩作为试验动物模型应用于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方法:将30只树鼩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阴性对照组、样品组(胶原蛋白植入剂)和阳性对照组,样品组按照10 mL/kg两次腹腔注射受试物进行诱导。各组树鼩取股骨骨髓细胞检测微核率,并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和电解质检测,计算脾、肝、肾的脏器系数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同时,用小鼠进行试验,作为体系参考。结果:树鼩和小鼠的微核试验中,阴性对照组、供试样品组的微核率均<5%,供试样品组与阴性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间的差异显著(P<0.01),树鼩微核试验结果与小鼠微核试验结果一致。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样品组树鼩血常规、血生化、电解质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均未发现明显异常。与小鼠比较,树鼩的脏器系数更接近于人类。结论:树鼩可以作为模式动物进行微核试验,有可能将其应用于医疗器械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遗传毒性试验 体内微核试验
下载PDF
床旁超声与胸部X线对呼吸困难患者胸膜肺病变诊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李虹 李一丹 +5 位作者 朱维维 孙兰兰 孔令云 叶晓光 吕秀章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以胸部CT为标准,比较床旁超声与床旁x线对呼吸困难患者胸膜肺不同病理改变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急诊科及ICU的350例呼吸困难患者,均行胸膜肺超声检查,其中111例在24h内进行了床旁胸部x线及胸部CT检查而纳入本研究,诊断的病理改... 目的以胸部CT为标准,比较床旁超声与床旁x线对呼吸困难患者胸膜肺不同病理改变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急诊科及ICU的350例呼吸困难患者,均行胸膜肺超声检查,其中111例在24h内进行了床旁胸部x线及胸部CT检查而纳入本研究,诊断的病理改变包括:胸腔积液、实变、肺不张、气胸、间质纤维化及肺水肿。以CT为参照标准,比较肺超声及x线对不同病理改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结果床旁超声与胸部x线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中超声对胸腔积液的诊断敏感性最高,高于x线及CT;对肺不张及肺水肿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达到100%;对肺间质纤维化的敏感性高于胸部x线,但特异性略低胸部x线;对气胸的诊断敏感性略高于胸部x线,特异性相等;对肺实变的敏感性略低,仍高于胸部x线。胸部x线对胸腔积液与实变或肺不张的鉴别力低于超声检查。结论床旁胸膜肺超声检查与x线有较好的一致性,其诊断能力优于胸部x线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呼吸困难 肺疾病 胸疾病 胸部X线 CT
原文传递
超声心动图联合肺超声对呼吸困难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病因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虹 李一丹 +5 位作者 朱维维 孔令云 叶晓光 孙兰兰 吕秀章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29-833,共5页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心动图联合肺超声对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病因筛查的价值。方法选取因呼吸困难在我院急诊科及重症监护病房需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322例。采用三步法检查,首先用相控阵探头扫查心脏;然后初步扫查肺;最后使用线...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心动图联合肺超声对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病因筛查的价值。方法选取因呼吸困难在我院急诊科及重症监护病房需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322例。采用三步法检查,首先用相控阵探头扫查心脏;然后初步扫查肺;最后使用线阵探头扫查胸膜线形态及胸膜下结构。肺超声诊断标准如下:中大量胸腔积液并肺叶压缩性改变提示肺不张,肺实变并碎片征提示肺炎,胸膜下楔形(尖端指向肺门方向)及类圆形实变提示肺栓塞;光滑胸膜线、欠光滑胸膜线和(或)杂乱状胸膜线、颗粒状胸膜线分别提示心源性肺水肿、肺炎、肺间质纤维化。结果107例(33.2%)患者超声心动图检出肺动脉高压,肺超声阴性者21例,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栓塞最多见;肺超声阳性者86例,其中以肺炎最多见,其余依次为心源性肺水肿、肺间质纤维化、胸腔积液并肺不张、肺栓塞。此外,15例患者肺超声可测及多种诊断征象。结论床旁超声心动图检出肺动脉高压后加做肺超声能够进一步提供可能的病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超声心动描记术 高血压 肺性 肺疾病
原文传递
高频胸膜肺超声对呼吸困难患者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与CT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虹 李一丹 +5 位作者 朱维维 孙兰兰 孔令云 叶晓光 吕秀章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呼吸困难患者胸膜肺部不同病理变化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88例呼吸困难患者行胸膜肺超声检查,观察胸膜线的形态及胸膜下改变。以CT为参照标准,得出各种征象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结果胸膜肺...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呼吸困难患者胸膜肺部不同病理变化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88例呼吸困难患者行胸膜肺超声检查,观察胸膜线的形态及胸膜下改变。以CT为参照标准,得出各种征象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结果胸膜肺超声的不同胸膜线改变与不同病理变化相对应:“颗粒状胸膜线”提示间质纤维化的敏感性96.0%,特异性96.8%,阳性预测值92.3%阴性预测值98.4%;“欠光滑或杂乱状胸膜线”提示肺炎的敏感性84.1%,特异性92.0%,阳性预测值96.40/4,阴性预测值69.7%;“波浪状胸膜线”提示肺气肿的敏感性43.8oA,特异性96.4%,阳性预测值87.5%,阴性预测值75.0%;“胸膜下实变”诊断肺炎的敏感性84.1%,特异性86.4%,阳性预测值86.0%,阴性预测值84.4%;“团状空气支气管征”诊断支气管扩张的敏感性44.4%,特异性100.0%,阳性预测值100.0%,阴性预测值87.5%。结论高频胸膜肺超声能够通过胸膜线及胸膜下改变对不同肺部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肺疾病 呼吸困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功能及机械离散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吴小朋 李一丹 +8 位作者 孙兰兰 朱维维 王怡丹 姜维 叶晓光 张淼 秦芸芸 吕秀章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1-467,共7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静息及负荷状态下左室功能及左室机械离散变化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入选HCM患者65例[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NCM)40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25例],对照组25例。在静息及峰值负荷状态...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静息及负荷状态下左室功能及左室机械离散变化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入选HCM患者65例[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NCM)40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25例],对照组25例。在静息及峰值负荷状态下测量左室功能参数:左室整体长轴应变(LVGLS)、左室机械离散、左室舒张早期应变率(SRe)、舒张早期二尖瓣峰值流速与二尖瓣环峰值速度之比(E/e′)、左室流出道压差(LVOTG);左室功能储备:左室整体长轴收缩储备(ΔLVGLS)、左室整体长轴舒张储备(ΔSRe);测定反映运动能力的指标代谢当量(METs)。评价左室功能及机械离散改变与运动能力的关系。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静息及峰值负荷状态下,HNCM组LVOTG、E/e′及MD增加,LVGLS、SRe、ΔLVGLS、ΔSRe及METs减低(均P<0.05);②与HNCM组相比,HOCM组LVOTG、E/e′及机械离散进一步增加,LVGLS、SRe、ΔSRe及METs进一步减低(均P<0.05);③峰值负荷状态下左室整体长轴应变及左室机械离散与METs相关(r=-0.68,P<0.001;r=-0.43,P<0.001);④静息及峰值负荷状态下,LVGLS对HCM患者运动能力减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次是E/e′和机械离散。结论HCM患者左室功能及其储备减低,机械离散增大,HOCM患者改变更显著;左室功能及机械离散变化与运动能力相关,可预测HCM患者运动能力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心肌病 肥厚型 心室功能 机械离散
原文传递
左心室压力-应变环评价心脏淀粉样变性患者心肌做功 被引量:16
8
作者 丁雪晏 李一丹 +7 位作者 魏丽群 叶晓光 朱维维 秦芸芸 李沅芝 王江涛 吕秀章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04-608,共5页
目的应用左室压力-应变环(PSL)无创评价心脏淀粉样变性(CA)患者整体及节段心肌做功。方法纳入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就诊的CA患者18例作为CA组,2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通过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两组... 目的应用左室压力-应变环(PSL)无创评价心脏淀粉样变性(CA)患者整体及节段心肌做功。方法纳入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就诊的CA患者18例作为CA组,2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通过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两组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GLS)及机械离散度(MD)。应用左室PSL评价心肌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效做功(GCW)、整体无效做功(GWW)及整体做功效率(GWE),计算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心肌做功指数(MWI)、有效做功(CW)、无效做功(WW)、做功效率(WE)的平均值。对上述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CA组GLS减低,MD增大(均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CA组GWI、GCW、GWW及GWE减低(均P<0.05)。③CA组较对照组左心室基底、中间、心尖水平MWI、CW及WE减低(均P<0.05),基底、中间水平WW减低(均P<0.05),且MWI、CW、WE呈"心尖保留"趋势。④GWI、GCW、GWE分别与GLS(r=0.854、0.816、0.748,均P<0.001)、LVEF(r=0.674、0.634、0.650,均P<0.01)呈正相关,与MD呈负相关(r=-0.657、-0.672、-0.710,均P<0.01);GWI、GCW与E/e′呈负相关(r=-0.493、-0.539,均P<0.05)。结论CA患者左室整体及各水平(基底、中间、心尖)心肌做功减低。MWI、CW及WE呈"心尖保留"特点。超声心动图左室PSL定量评价心肌做功可为CA患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压力-应变环 心室功能 心肌做功 心脏淀粉样变性
原文传递
几种茶叶冲泡液对亚硝化反应抑制作用比较 被引量:15
9
作者 钟希琼 梁少珊 +1 位作者 张英慧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48,共4页
在体外模拟人胃液条件下比较各种茶叶冲泡液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和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茶多酚浓度的增加,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上升,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在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4类17种的茶叶冲泡液中,绿茶对亚... 在体外模拟人胃液条件下比较各种茶叶冲泡液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和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茶多酚浓度的增加,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上升,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在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4类17种的茶叶冲泡液中,绿茶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最高,6种绿茶的平均清除率为75.90%,4种普洱茶的平均清除率为70.45%,3种乌龙茶的平均清除率为64.29%,4种红茶的平均清除率为37.25%。绿茶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作用也较强,平均阻断率为54.20%;红茶、乌龙茶、普洱茶对阻断亚硝胺合成也有一定效果,平均阻断率分别为:44.16%、51.23%、53.00%。茶叶冲泡液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和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大小顺序为:绿茶>普洱茶>乌龙茶>红茶。但各类茶叶中不同种的茶叶冲泡液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和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作用存在差异,说明清除作用和阻断作用受多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冲泡液 亚硝酸盐 清除率 亚硝胺 阻断率
原文传递
超声心动图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左心功能 被引量:13
10
作者 梁玉 吕秀章 +3 位作者 段福建 熊长明 何建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7-1121,共5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左心功能。方法对39例PH患者(PH组)和27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全面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右心功能、左心收缩及舒张功能。留取胸骨旁左心室短轴切面(乳头肌水平)和心尖四腔心切面动态图像,采...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左心功能。方法对39例PH患者(PH组)和27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全面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右心功能、左心收缩及舒张功能。留取胸骨旁左心室短轴切面(乳头肌水平)和心尖四腔心切面动态图像,采用斑点追踪分析软件测量左心室心肌整体收缩期环形应变(GCSS)、径向应变(GRSS)及纵向应变(GLSS)。对两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H患者右心功能减低,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无明显变化(66.48%±6.38%vs 65.26%±4.01%,P>0.05)。左心室心肌GCSS(-15.66%±3.67%vs-18.56%±2.16%,P<0.01),GRSS(15.54%±5.35%vs 30.03%±9.64%,P<0.01)和GLSS(-16.18%±4.35%vs-20.91%±2.96%,P<0.01)绝对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结论中重度PH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明显减低;尽管LVEF无明显变化,其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存在不同程度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下载PDF
辣木提取物降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倩 田雪梅 +3 位作者 张晓文 罗雪婷 陈伟民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963-967,共5页
目的探讨辣木提取物预防性降脂的作用。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喂养高脂膳食建立预防性肥胖高血脂模型,用辣木提取物进行辅助降脂试验,依据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规程进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对照组、辣木提取... 目的探讨辣木提取物预防性降脂的作用。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喂养高脂膳食建立预防性肥胖高血脂模型,用辣木提取物进行辅助降脂试验,依据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规程进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对照组、辣木提取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实验后检测各组大鼠体重、血液生化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脂肪重量和脂/体比、Lee′s指数。结果大鼠灌胃辣木提取物40 d后,各实验组血脂水平明显低于高脂模型对照组,其中高剂量组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与高脂模型对照组相比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极显著性差异(P<0.01)。辣木提取物各剂量组大鼠的肾周脂肪重量和附睾脂肪重量、脂/体比、Lee′s指数极显著低于高脂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辣木提取物具有良好的辅助降血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 血脂 脂肪重量 脂/体比 Lee′s指数
下载PDF
CTOP与CHOP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慧强 彭玉龙 +3 位作者 潘战和 清清 林旭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38-640,共3页
目的:比较含吡喃阿霉素(THP)的CTOP方案与含阿霉素(ADM)的CHOP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非特异性(PTCL-U)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两种方案治疗PTCL-U患者共130例,THP组49例,ADM组81例。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指标相似(... 目的:比较含吡喃阿霉素(THP)的CTOP方案与含阿霉素(ADM)的CHOP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非特异性(PTCL-U)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两种方案治疗PTCL-U患者共130例,THP组49例,ADM组81例。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指标相似(P>0.05)。可评价疗效129例,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1.6%和72.8%,CR率分别为43.2%和39.5%(P>0.05)。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为主要不良反应。Ⅲ~Ⅳ度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和血红蛋白降低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脱发ADM组高于THP组(31.1%:14.0%,P<0.001);ADM组心脏毒性稍高于THP组(11.1%%:6.1%,P=0.522)。中位随访24个月(1~88个月),两组预计5年生存率分别为22.0%和42.2%(P<0.01)。结论:采用含THP的CTOP方案治疗PTCL-U疗效较好,毒性较低,远期生存率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 吡喃阿霉素 阿霉素
下载PDF
左心室压力-应变环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3
作者 秦芸芸 李一丹 +6 位作者 吴小朋 王江涛 丁雪晏 郭迪晨 朱维维 吕秀章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27-933,共7页
目的应用左心室压力-应变环评估无明显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且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左室整体心肌做功,探讨其在NSTE-AC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入选2019年6-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就... 目的应用左心室压力-应变环评估无明显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且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左室整体心肌做功,探讨其在NSTE-AC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入选2019年6-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就诊的169例LVEF正常(>55%)的无明显节段性室壁运动的NSTE-ACS患者。依据冠脉造影结果,任意1支心外膜下冠脉直径狭窄≥70%的患者为单支冠脉严重狭窄组(52例),2支及以上心外膜下冠脉直径狭窄≥70%的患者为多支冠脉严重狭窄组(69例),<70%的患者为非严重狭窄组(48例)。冠脉造影前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进行整体纵向应变(GLS)分析,再将袖带血压作为左室压力构建无创左室压力-应变环,计算并比较各组整体心肌做功指数(GWI)、整体有效做功(GCW)、整体无效做功(GWW)和整体做功效率(GWE)。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确定各参数预测患者发生冠脉严重狭窄的最佳截点值,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左室心肌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与非严重狭窄组相比,冠脉严重狭窄组GLS、GWI、GCW、GWE显著降低,GWW显著增高(均P<0.05)。GLS在多支冠脉严重狭窄组显著降低(P<0.05),而在单支冠脉严重狭窄组无明显降低(P=0.32)。GWE是NSTE-ACS心肌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GWE<96%作为诊断冠脉严重狭窄的截点值,ROC曲线下面积(AUC)=0.83(敏感性为74%,特异性为81%),优于GLS(AUC=0.66,P<0.05)和GWI(AUC=0.70,P<0.05)。结论在LVEF正常的无明显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NSTE-ACS冠脉严重狭窄患者中,基于无创压力-应变环的左室心肌做功受损,GWI、GCW、GWE降低,GWW增高。GWE可作为预测NSTE-ACS冠脉严重狭窄患者的敏感指标,且预测价值优于GLS和GW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显像 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压力-应变环 左室心肌做功
原文传递
心肺联合超声在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田润雨 朱维维 +5 位作者 秦芸芸 林明明 金姗 张婉微 吕秀章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应用心肺联合超声(CPUS)评估左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及肺瘀血情况, 探讨CPUS预测LVEF保留的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价值。方法入选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于首都医... 目的应用心肺联合超声(CPUS)评估左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及肺瘀血情况, 探讨CPUS预测LVEF保留的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价值。方法入选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入院时接受最优急诊再灌注治疗且LVEF保留(≥50%)的AMI患者84例。患者均于再灌注治疗后12 h内完成全面CPUS检查, 获取LVEF、左心房最大容积(LAV)、三尖瓣口反流峰值流速(VTR)、舒张早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E)、舒张早期室间隔侧和左室侧壁侧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峰值等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 并计算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舒张早期室间隔侧和左室侧壁侧二尖瓣环平均运动速度峰值(e′)、E/e′;获取肺超声参数:B线数目;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E)技术获取左室整体长轴应变(GLS)。分析CPUS参数对LVEF保留的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HFpEF的预测效能。结果①住院期间HFpEF的发生率为40.4%(34/84)。②B线数目、LAVI与住院期间HFpEF发生独立相关(P<0.05)。③ROC曲线分析显示, B线数目、LAVI单独预测住院期间HFpEF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6、0.690。B线数目联合LAVI预测住院期间HFpEF发生的预测效能最佳, AUC最大, 为0.903, 显著优于B线数目和LAVI(均P<0.05)。结论 B线数目联合LAVI能够有效预测LVEF保留的AMI患者住院期间HFpEF的发生, 有助于临床进一步改善有HFpEF发生风险的AMI患者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联合超声 急性心肌梗死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早期左心房结构和功能改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石艳萍 李一丹 +6 位作者 赵智玲 郭兮恒 李虹 朱维维 王怡丹 吕秀章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34-939,共6页
目的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伴或不伴左室肥厚(LVH)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早期改变。方法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将91例OSAS患者分为无肥厚组(64例)和肥厚组(27例),同时设对照组(40例)。用二维斑点追... 目的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伴或不伴左室肥厚(LVH)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早期改变。方法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将91例OSAS患者分为无肥厚组(64例)和肥厚组(27例),同时设对照组(40例)。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获取心尖四腔和两腔左心房应变和应变率曲线图像。测量各组受检者左心房整体长轴收缩期应变(Ss)和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和应变率(Se、SRe)、舒张晚期应变和应变率(Sa、SRa),记录左心房时相容积并计算排空分数,用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之比(E/e’)评估左室舒张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肥厚组左-0房容积和硬度指数增大,Ss、SRs、Se和SRe减低,SRa增加,总排空分数(TEF)和被动排空分数(PEF)减低、主动排空分数(AEF)增加(均P〈0.05);两组E/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厚组舒张功能减低,左心房容积、硬度指数、三个时相的应变、应变率以及排空分数与无肥厚组和对照组相比变化均更加显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Ss、SRs、Se、SRe、TEF和PEF呈负相关。结论OSAS患者左心房扩大,左心房顺应性减低,储器和管道功能减弱,而泵功能增强,左心房结构和功能重构早于LVH和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并随左室肥厚发展而进一步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心房功能
原文传递
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径线指数评价左心房大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琳琳 +4 位作者 石燕萍 李一丹 李虹 王怡丹 吕秀章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26-102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径线指数(LADi)评价左心房大小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111例,以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34ml/m2为界值,分为左心房增大组(53例)及左心房正常组(58例)。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径线指数(LADi)评价左心房大小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111例,以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34ml/m2为界值,分为左心房增大组(53例)及左心房正常组(58例)。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左心房前后径(D1)、左右径(D2)及上下径(D3),并计算径线平均值(D),以体表面积(BsA)标化D即为左心房径线指数(LADi)。应用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心房容积(LAV)并计算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以LAvi为参考标准,分析其他参数评价左心房大小的准确性、重复性。结果两组测量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ADi与LAvi相关性均较好(左心房增大组r=0.87;左心房正常组r=0.80)。以LAVi为参考标准,在所有参数中LADi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95),其诊断准确性最高,且LADi诊断左心房增大的截点值为26.4mm/m2;在所有参数中,D、LADi、D1重复性最好(ICC=0.94)。结论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径线指数可以准确、快速评价左心房大小,有望成为临床评价左心房大小的新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左心房 左心房径线指数
原文传递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房功能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孟祥丽 李一丹 +4 位作者 李虹 王怡丹 朱维维 吕秀章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2-477,共6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探讨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房功能变化及其对WHO心功能分级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肺动脉高压患者54例和24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右心房应变,包括舒张期正向应变(LSpos)、主动收缩期负...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探讨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房功能变化及其对WHO心功能分级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肺动脉高压患者54例和24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右心房应变,包括舒张期正向应变(LSpos)、主动收缩期负向应变(LSneg)及两者绝对值之和(LStot)。右心房各时相功能参数包括整体排空分数(TotEF)、被动排空分数(PassEF)、主动排空分数(ActEF)。评价LStot与肺血流动力学、心脏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动脉高压组患者I。Stot、TotEF、LSpos及RAPassEF均明显减低(均P〈0.01),而ActEF/TotEF在WHO心功能分级Ⅱ、Ⅲ级中升高(均P〈0.05),在WHO功能分级Ⅳ级中降低(P〈0.001)。LStot与右心房面积及右心房压力呈负相关(均P〈0.01)。LStot与右心室功能参数及负荷过重参数有相关性(均P〈0.05)。LStot对肺动脉高压患者WHO心功能分级≥Ⅲ级有预测价值(AUC=0.770,P=0.002)。结论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房储器功能及管道功能减低,WHO心功能分级Ⅱ、Ⅲ级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房主动收缩功能增加,WHO心功能分级Ⅳ级患者主动收缩功能降低。LStot可以预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WHO心功能分级,提示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高血压 肺性 心房功能 斑点追踪技术
原文传递
2014—2018年我国口服中成药抽检结果的大数据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田田 宋婉婷 +3 位作者 倪蒙蒙 路斯娴 徐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2期3502-3508,共7页
目的:基于国家药品抽检结果数据,分析评价我国中成药产品质量状况,为相关监管部门和药品生产企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2018年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各省局公布的药品抽检通告,对5433条不合格批次数据进行归类统计,重点分析口服... 目的:基于国家药品抽检结果数据,分析评价我国中成药产品质量状况,为相关监管部门和药品生产企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2018年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各省局公布的药品抽检通告,对5433条不合格批次数据进行归类统计,重点分析口服固体和口服液体中成药制剂的质量问题。结果:中成药片剂、胶囊剂的不合格批次数较多,分别占口服剂型不合格批次总数的47.60%和26.47%,其次是丸剂与颗粒剂。检查项是口服中成药最常见的不合格项,不合格内容以装(重)量差异、水分和微生物限度为主。结论:近5年间我国中成药质量状况总体乐观,周期性药品抽检结果回顾有利于发现药品质量问题趋势,为药品质量监督水平和药品全产业链质量控制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抽检 大数据 中成药 口服固体制剂 口服液体制剂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早期左心室功能改变 被引量:7
19
作者 石艳萍 李一丹 +6 位作者 赵智玲 郭兮恒 李虹 朱维维 王怡丹 吕秀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8-672,共5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左心室形态改变前收缩和舒张功能改变。方法将111例OSAS患者分为OSAS伴左心室肥厚(LVH)组(29例)及OSAS无LVH组(82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50名,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检查...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左心室形态改变前收缩和舒张功能改变。方法将111例OSAS患者分为OSAS伴左心室肥厚(LVH)组(29例)及OSAS无LVH组(82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50名,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检查,比较3组间常规超声心动图及2D-STI指标的差异,分析超声指标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OSAS伴LVH组与其他2组相比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值(E/e')及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增大(P均<0.05),室间隔及左心室侧壁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减小(P均<0.05);其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s')小于正常对照组(P=0.013)。OSAS伴LVH组与其他2组相比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应变(S)及舒张早期应变率(SRE)减小(P均<0.05),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早期应变率比值(E/SR_E)增大(P均<0.05),其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应变率(SR_S)小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SAS无LVH组S、SR_S及SR_E减小(P均<0.05),E/SR_E增大(P<0.001)。S、E/SR_E均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独立相关(P均<0.05),LVMI与平均血氧饱和度独立相关(标准化系数=-0.299,t=-3.273,P=0.001)。结论 OSAS可影响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在左心室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前,LV收缩及舒张功能已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心室功能 肥大 左心室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正常妊娠胎儿左心房时相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叶晓光 李一丹 +3 位作者 孙兰兰 朱维维 吕秀章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89-493,共5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正常妊娠中晚期胎儿左房时相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产检的正常单胎胎儿80例,采集产前24周、32周及37周胎儿心尖或心底四腔心图像,应用2D-ST...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正常妊娠中晚期胎儿左房时相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产检的正常单胎胎儿80例,采集产前24周、32周及37周胎儿心尖或心底四腔心图像,应用2D-STI获得左房储器应变及应变率(S-LAs、SR-LAs)、管道应变及应变率(S-LAe、SR-LAe)和泵应变及应变率(S-LAa、SR-LAa)。结果能够良好追踪并识别左房三个时相应变值的比例在24周、32周及37周分别为97.5%、88.8%及87.5%,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S-LAs在32周及37周时低于24周(均P<0.05),S-LAe在37周时高于24周及32周(均P<0.05)。S-LAa随孕周增加而减小,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R-LAs及SR-LAa在32周及37周低于2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R-LAe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结论2D-STI技术评价胎儿左房时相功能是可行的。与孕中期相比,胎儿左房储器功能及泵功能在孕晚期减低,而管道功能在孕晚期增强,明确正常心房功能随孕周的变化可以为评估胎儿心脏发育成熟及发现胎儿心脏功能异常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胎儿 心房功能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