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路径研究——以黔东红色文化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7-46,共10页
红色文化承载着厚重的红色历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具有很高的思想政治价值。黔东红色文化蕴含着“爱护百姓,以身卫民”“关爱群众,一心为民”“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等精神内涵,具有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 红色文化承载着厚重的红色历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具有很高的思想政治价值。黔东红色文化蕴含着“爱护百姓,以身卫民”“关爱群众,一心为民”“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等精神内涵,具有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价值。将黔东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指导思想上要全面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多方协调,积极打造“大思政”格局;在实现途径上要以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为主阵地,丰富“第二课堂”,积极占领网络“新课堂”;在实行模式上要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积极打造“挖掘-宣传-传承”的育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红色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路径
下载PDF
当代苗族传统刺绣技艺传承困境与对策——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山江镇黄茅坪村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侯有德 孙晶莹 《民族论坛》 2010年第6期54-55,共2页
山江苗绣在现代市场经济冲击下步履维艰。我们保护和传承山江苗绣,要在培养山江人保护传承此技艺意识的同时,创办能够使其家庭与工作兼容的新型手工作坊,使这一技艺以刺绣品为载体融入现代市场经济中求得新发展。
关键词 苗族刺绣 传承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社会结构与巴岱身份的获得——以兴中村巴岱“过法”仪式为例对特纳理论的检讨 被引量:6
3
作者 陆群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59,共7页
兴中村巴岱"过法"仪式的"阈限"期是一种并不具普适性的交融,存在着"反结构"状态的虚无。社会结构的既有结构关系及规范直接决定着仪式中巴岱身份的是否获得以及获得的数量,仪式中象征符号的设置在于一系... 兴中村巴岱"过法"仪式的"阈限"期是一种并不具普适性的交融,存在着"反结构"状态的虚无。社会结构的既有结构关系及规范直接决定着仪式中巴岱身份的是否获得以及获得的数量,仪式中象征符号的设置在于一系列规范的强化与沿承,成为带有社会行动的因素,对人们的行为发生影响,以保证社会行动的合法性。分析发现,特纳的仪式理论适用于"存在主义的"阈限期类型,而对于"意识形态的"、"规范的"阈限类仪式,并不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 巴岱身份 “过法”仪式
原文传递
黔东红色文化遗产的类型、特征及价值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68-75,共8页
黔东地区红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包括革命遗址遗迹、革命英雄故居、革命遗物等物质类红色文化遗产和革命事迹、革命文艺等非物质类红色文化遗产。黔东红色文化遗产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群众性、民族性特征,提升黔东红色文化遗产的育人价... 黔东地区红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包括革命遗址遗迹、革命英雄故居、革命遗物等物质类红色文化遗产和革命事迹、革命文艺等非物质类红色文化遗产。黔东红色文化遗产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群众性、民族性特征,提升黔东红色文化遗产的育人价值,有助于强化人民的政治信念,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助于推动当地文旅结合,助力乡村振兴;有助于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 红色文化遗产 特征 价值
下载PDF
地方文化遗产的价值及保护路径研究——以黔东丹砂文化遗产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梁正海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6-72,共7页
我国地方文化遗产是特定区域内历史遗留下来的,具有较高的文化、历史、艺术或者科学价值,并以特定实物或者非实物的形态存在的人类创造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黔东丹砂文化遗产的考察发现:地方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 我国地方文化遗产是特定区域内历史遗留下来的,具有较高的文化、历史、艺术或者科学价值,并以特定实物或者非实物的形态存在的人类创造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黔东丹砂文化遗产的考察发现:地方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化、经济与产业、建筑与空间、科技知识、文化育人等方面的价值。地方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创新理念,构建地方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模式;文旅结合,将地方文化遗产发展为地方旅游符号系统;科技引领,加强地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文化遗产 价值 保护路径 黔东丹砂文化遗产
下载PDF
清水江木材贸易与苗侗汉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侯有德 《民族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0-70,共11页
明清以来,清水江木材贸易引发了群体、资源的流动,客观上改变了苗侗传统社会的民族结构、族际关系、经济形态、人际交往模式、文化表现形式,形成了苗侗群体与汉族经济上相互依存、族际上渐趋融合、文化上交融互渗的历史图景。清水江木... 明清以来,清水江木材贸易引发了群体、资源的流动,客观上改变了苗侗传统社会的民族结构、族际关系、经济形态、人际交往模式、文化表现形式,形成了苗侗群体与汉族经济上相互依存、族际上渐趋融合、文化上交融互渗的历史图景。清水江木材贸易促进了苗侗群体与汉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为我们从“物的流动”视角研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问题提供了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 木材贸易 苗侗汉 交往交流交融
原文传递
意大利社会地理学会图书馆藏“苗图”中的椎牛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姚雪洁 《宗教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0-145,共6页
意大利社会地理学会图书馆藏“苗图”是20世纪初绘制的包括“百苗图”临抄本在内的17种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图志文献资料,是研究晚清民国中国西南地区民族文化和民族关系的珍贵资料。其中,F.cin_60《百苗图》和F.cin_67《贵州民族文化专题... 意大利社会地理学会图书馆藏“苗图”是20世纪初绘制的包括“百苗图”临抄本在内的17种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图志文献资料,是研究晚清民国中国西南地区民族文化和民族关系的珍贵资料。其中,F.cin_60《百苗图》和F.cin_67《贵州民族文化专题图志》中均有对椎牛祭祀场景的描图,蕴含着丰富的宗教文化讯息。椎牛是苗族、瑶族、佤族、水族、布依族等民族共享的文化事项,以祭祖、祭丧为主要目的,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祖先崇拜的生动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藏本 苗图 百苗图 椎牛
原文传递
腊尔山苗族祭坛“炯”的空间分布及文化内涵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陆群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9-174,共6页
腊尔山苗族祭坛"炯"的数量多,空间分布密集度高,以村为单位遍及腊尔山苗区。围绕祭坛"炯",腊尔山苗族形成了一系列的祭祀文化现象,其相关的仪式过程、组织体系、功能特征十分鲜明,并衍生出一系列有关"炯"... 腊尔山苗族祭坛"炯"的数量多,空间分布密集度高,以村为单位遍及腊尔山苗区。围绕祭坛"炯",腊尔山苗族形成了一系列的祭祀文化现象,其相关的仪式过程、组织体系、功能特征十分鲜明,并衍生出一系列有关"炯"的神灵观、神性观、神迹观。祭坛"炯"是腊尔山苗族自然信仰与祖先信仰相结合的原始宗教承载形式,披着山神崇拜的外衣,实质上是祖先崇拜的隐蔽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尔山苗族 空间分布
原文传递
黔东红色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策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铜仁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41-51,共11页
整体性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原则。黔东红色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时空和事件关联紧密,自成一体,故而必须对其进行整体性保护。近年来,黔东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稳中有进、积极向好,但是还存在尚未形成“点-线-面”相互衔接的... 整体性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原则。黔东红色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时空和事件关联紧密,自成一体,故而必须对其进行整体性保护。近年来,黔东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稳中有进、积极向好,但是还存在尚未形成“点-线-面”相互衔接的整体管理格局、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开展黔东红色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工作需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对红色文化遗产内容与形式的档案式保护;深挖红色文化遗产内涵,以红色文化育人助推红色文化遗产全面传承;积极构建红色文化景观,加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以标志性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为统领,推进全域全局保护;多方参与,多域合作,有序推进红色文化遗产资源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红色文化遗产 整体性保护 策略
下载PDF
从“百苗图”各抄本看贵州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佳骏 侯有德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2年第6期95-105,155,共12页
“百苗图”是对清嘉庆年间担任贵州八寨理苗同知的陈浩在综合典籍记载和实地调查资料基础上编撰的《八十二种苗图并说》各抄本的统称,其中多有对贵州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事实的详实记录和生动描绘。从“百苗图”各抄本可以看出:清末... “百苗图”是对清嘉庆年间担任贵州八寨理苗同知的陈浩在综合典籍记载和实地调查资料基础上编撰的《八十二种苗图并说》各抄本的统称,其中多有对贵州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事实的详实记录和生动描绘。从“百苗图”各抄本可以看出:清末民初贵州地区彝苗、彝汉、侗汉、苗汉、布汉等民族交往频繁,交往方式多样,交流密切,在语言、服饰、文教、习俗等方面深度交融,实现了同一文化事项的多民族共有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苗图” 贵州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文化共有共享
下载PDF
地方院校历史师范生开发地方历史课程资源能力培育研究——以T学院为例
11
作者 谌剑桥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6-61,共6页
开发地方历史课程资源是历史课程发展、中学历史教学以及教师、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T学院历史师范生开发地方历史课程资源能力的调查发现:地方院校历史师范生具备一定的识别、收集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能力,但受主观、客观因素的限... 开发地方历史课程资源是历史课程发展、中学历史教学以及教师、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T学院历史师范生开发地方历史课程资源能力的调查发现:地方院校历史师范生具备一定的识别、收集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能力,但受主观、客观因素的限制,还存在开发意识薄弱、筛选整合能力较差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对历史师范生的理论指导和教学实训,提高其开发、利用、筛选整合地方历史课程资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师范生 地方历史课程资源 开发能力
下载PDF
永顺老司城遗址周边土家族村落的人类学调查 被引量:4
12
作者 陆群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8-113,共6页
老司城遗址周边土家族村落以老司城为中心,在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形成了一套类似于"专业化"的分工合作体系,以服务于老司城的军事防卫、政治治理、经济所需及文化引领。这套体系凸显出老司城在土家族村落中不可忽视的军... 老司城遗址周边土家族村落以老司城为中心,在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形成了一套类似于"专业化"的分工合作体系,以服务于老司城的军事防卫、政治治理、经济所需及文化引领。这套体系凸显出老司城在土家族村落中不可忽视的军政及文化上的核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司城遗址 土家族村落 彭氏土司
下载PDF
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视野下“百苗图”中贵州多民族服饰文化交融研究
13
作者 侯有德 《民族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44,共12页
民族服饰既是一种无字史书,也是一种视觉文本,是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族图志,“百苗图”不仅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贵州各民族独特的服饰文化,还呈现了晚清民国贵州多民族服饰文化交融的历史图景,对贵州多民族共享的服饰... 民族服饰既是一种无字史书,也是一种视觉文本,是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族图志,“百苗图”不仅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贵州各民族独特的服饰文化,还呈现了晚清民国贵州多民族服饰文化交融的历史图景,对贵州多民族共享的服饰元素、共有的织造技艺、共营的服饰交易有详细记录和生动图描。可见,历史上贵州各民族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和自享的视觉形象符号,也在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形成了多民族共享的服饰文化和视觉形象符号,可为塑造中华民族的视觉形象提供丰富素材和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视觉形象 “百苗图” 贵州 民族服饰 文化交融
原文传递
非遗语境下苗族巴岱表演艺术及其嬗变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4-90,共7页
巴岱是苗族东部方言区的仪式专家,主持着繁多的祭祀仪式,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祭祀仪式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在祭祀仪式中,巴岱以歌舞娱神,以傩技禳鬼,通过仪式音声、仪式舞蹈、巫傩技艺展现了高超的表演艺术,彰显了绚丽多姿的苗族文化。近年... 巴岱是苗族东部方言区的仪式专家,主持着繁多的祭祀仪式,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祭祀仪式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在祭祀仪式中,巴岱以歌舞娱神,以傩技禳鬼,通过仪式音声、仪式舞蹈、巫傩技艺展现了高超的表演艺术,彰显了绚丽多姿的苗族文化。近年来,受申报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开发非遗资源等因素的影响,苗族巴岱表演艺术在表演主体身份、表演场域等方面产生了嬗变,是非遗语境下少数民族艺术进行自我调适的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苗族巴岱 表演艺术 嬗变
原文传递
湘西苗族仙娘与蛊婆的身份认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侯有德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119,共7页
仙娘与蛊婆是共生于湘西苗族社会一正一邪的女性神性人员。因正邪身份,二者在苗疆的境遇有天壤之别,仙娘备受尊重,蛊婆饱经歧视。二者身份认同的形成有着截然相反的内在逻辑:仙娘在"癫狂"中形成"自认",通过安坛仪... 仙娘与蛊婆是共生于湘西苗族社会一正一邪的女性神性人员。因正邪身份,二者在苗疆的境遇有天壤之别,仙娘备受尊重,蛊婆饱经歧视。二者身份认同的形成有着截然相反的内在逻辑:仙娘在"癫狂"中形成"自认",通过安坛仪式产生"他认";蛊婆无辜受诬,产生"他认",抗争无果后被迫内化为"自认"。前者是由己及人,由内至外的过程;后者是由人至己,被强加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仙娘 蛊婆 身份认同
下载PDF
“差异·慈善·和谐”--全国经济伦理文化学术论坛综述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银春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9-140,共2页
2012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由中国经济伦理学会、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差异.慈善.和谐"全国经济伦理文化学术论坛在湖南吉首大学举行。来自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 2012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由中国经济伦理学会、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差异.慈善.和谐"全国经济伦理文化学术论坛在湖南吉首大学举行。来自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吉首大学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与会人数30余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伦理研究 学术论坛 伦理文化 和谐 慈善 上海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综述
下载PDF
湘西清代、民国碑刻中村规民约碑刻及其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侯有德 《铜仁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81-90,共10页
碑刻是中国传统社会记录、传达信息的一种重要载体,是民间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西清代、民国村规民约碑刻有32通,涵盖保障人身权利、保护财产安全、维护公共秩序等方面的内容,展现了湘西村规民约碑刻的三个特征:内容丰富,以保护山林... 碑刻是中国传统社会记录、传达信息的一种重要载体,是民间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西清代、民国村规民约碑刻有32通,涵盖保障人身权利、保护财产安全、维护公共秩序等方面的内容,展现了湘西村规民约碑刻的三个特征:内容丰富,以保护山林经济为核心;制定主体众多,地方精英引领;民间规约与地方律令相结合,约束力强。村规民约是湘西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协调人际关系、处理社会问题的民间智慧,对当今多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碑刻 村规民约 价值
下载PDF
苗族“巴岱”身份演变及其原因分析——以高务村及其邻近村落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8-61,共4页
"巴岱"作为苗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神人沟通者,在与汉文化的交流中身份发生了诸如传承人数减少、活动内容的丰富性降低、活动范围缩小、权威降低等变化。究其原因在于国家政策多变导致"巴岱"身份认同模糊,市场经济的冲... "巴岱"作为苗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神人沟通者,在与汉文化的交流中身份发生了诸如传承人数减少、活动内容的丰富性降低、活动范围缩小、权威降低等变化。究其原因在于国家政策多变导致"巴岱"身份认同模糊,市场经济的冲击导致"巴岱"生存境遇艰难,传统价值观念的式微动摇了"巴岱"的生存根基。研究苗族巴岱身份演变及其原因,其意义在于透视苗族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巴岱 身份
下载PDF
湘西多元宗教与社会和谐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沧桑》 2014年第2期181-184,共4页
湘西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人文环境使得不同民族原始宗教之间,原始宗教与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相混融,多元宗教并存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多元宗教并存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且湘西多元宗教内含促进社会和谐的理念,因此,多元宗教并存... 湘西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人文环境使得不同民族原始宗教之间,原始宗教与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相混融,多元宗教并存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多元宗教并存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且湘西多元宗教内含促进社会和谐的理念,因此,多元宗教并存可以为湘西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对原始宗教的管理,将其纳入法制体系;尊重宗教差异,积极倡导宗教比较与对话;大力发扬宗教中内含的正能量等措施,都有助于湘西多元宗教为社会和谐提供积极的理念,实现多民族多宗教地区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 多元宗教 社会和谐
下载PDF
湘西边墙地区民俗文化共生与交融研究
20
作者 李孝梅 《凯里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5-21,共7页
湘西边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复修于清中后期。受“边墙格局”的深刻影响,湘西边墙地区的民俗文化呈现共生与交融之势。一方面,边墙将苗、汉民俗文化界隔开来,使墙内的汉族民俗文化与墙外的苗族民俗文化共生共荣;另一方面,作为湘西边墙地... 湘西边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复修于清中后期。受“边墙格局”的深刻影响,湘西边墙地区的民俗文化呈现共生与交融之势。一方面,边墙将苗、汉民俗文化界隔开来,使墙内的汉族民俗文化与墙外的苗族民俗文化共生共荣;另一方面,作为湘西边墙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场域,苗、汉民俗文化在此交融,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边墙 民俗文化 共生与交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