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数学文化视角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
葛爱通
|
《数学教学通讯》
|
2018 |
6
|
|
2
|
高中生数学概念学习错误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
徐方
葛爱通
|
《中学数学月刊》
|
2022 |
3
|
|
3
|
高中数学慢教育全程思维的实践研究 |
葛爱通
|
《数学教学通讯》
|
2018 |
2
|
|
4
|
解决“恒成立问题”的几个注意点 |
葛爱通
|
《福建中学数学》
|
2011 |
1
|
|
5
|
微专题教学助推学生深度学习的思考——以“隐形圆”教学为例 |
葛爱通
|
《福建中学数学》
|
2023 |
0 |
|
6
|
依托“数学三个世界”理论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以“函数的单调性”教学为例 |
葛爱通
徐方
|
《中学数学月刊》
|
2021 |
1
|
|
7
|
一道高考题的拓展与探究 |
葛爱通
|
《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
|
2011 |
0 |
|
8
|
多解思维 链接高考 变式拓展——一道向量题的探究 |
葛爱通
徐方
|
《中学数学(高中版)》
|
2022 |
0 |
|
9
|
钻研教材 提炼方法 升华思维 |
葛爱通
|
《中学数学研究》
|
2012 |
0 |
|
10
|
对概念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几点思考 |
葛爱通
|
《数学教学通讯》
|
2016 |
0 |
|
11
|
钻研教材 提炼方法 升华思维——谈数学新教材的使用 |
葛爱通
|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2
|
优化解题路径 突破情绪障碍——以“椭圆中求弦长、点的坐标”为例 |
徐方
葛爱通
|
《数学教学通讯》
|
2022 |
0 |
|
13
|
基于“数学三个世界理论”的教学研究——以“集合”教学为例 |
葛爱通
徐方
|
《中学数学(高中版)》
|
2021 |
0 |
|
14
|
与Apollonius圆有关的几个命题及结论 |
葛爱通
|
《福建中学数学》
|
2011 |
0 |
|
15
|
补集巧 并集也不笨 |
葛爱通
|
《福建中学数学》
|
2009 |
0 |
|
16
|
活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巧解题 |
葛爱通
|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