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的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文城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1,共5页
一、基于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理念的考试命题改革 (一)课程理念-评价理念-评价方法 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从课程改革核心理念出发,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是“发挥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 一、基于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理念的考试命题改革 (一)课程理念-评价理念-评价方法 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从课程改革核心理念出发,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是“发挥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评价 高中 地理 考试命题改革 课程改革 课程理念 量化评价
原文传递
地理教师要学会课程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文城 《地理教学》 2007年第9期8-10,共3页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广,广大教师在“自我更新”专业发展意识的驱动下,课程意识也随之催生、增强。毋庸置疑,广大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与增强,对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意...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广,广大教师在“自我更新”专业发展意识的驱动下,课程意识也随之催生、增强。毋庸置疑,广大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与增强,对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意识层面,而不能将意识转化为行动——即教师的课程行为;那么,意识所具有的真正意义就难以得以最终的实现。因此,我们广大的地理教师要在课程意识的指导下,学会课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设计 地理教师 学会 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 专业发展 自我更新
下载PDF
选修模块“海洋地理”的理解与实施 被引量:1
3
作者 文城 《地理教学》 2005年第2期18-20,共3页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从而海洋——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环境的保护和管理,以及海洋教育——已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选修模块“海洋地理”的设置,正是基于人类对海洋关注的日益加强,其目...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从而海洋——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环境的保护和管理,以及海洋教育——已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选修模块“海洋地理”的设置,正是基于人类对海洋关注的日益加强,其目的是要使学生了解有关海洋的基础知识,认识海洋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增强海洋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 中学 教学方法 海洋地理 课程内容
下载PDF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试析(上)
4
作者 文城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11,共6页
教科书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用书,是教材的主体,是师生教与学的主要材料,也是考核教学成绩的主要标准。(参阅: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1》,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83页。)
关键词 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 普通高中 上海教育出版社 教学用书 标准编写 学科课程 教学成绩
原文传递
选修模块“环境保护”的理解与实施 被引量:1
5
作者 文城 《地理教学》 2005年第8期22-24,共3页
选修模块“环境保护”,在高中地理中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模块,目的是要使学生在掌握有关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生态问题、环境污染和环境管理等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环境观、资源观,增强环保意识以及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模块 高中地理 环境问题 资源问题 生态问题 环境管理 环境污染 保护环境
下载PDF
选修模块“城乡规划”的理解与实施
6
作者 文城 《地理教学》 2005年第4期19-21,共3页
选修模块“城乡规划”,目的是要使学生对城市与乡村的地理分布、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城乡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等有一基本的了解。
关键词 选修模块 “城乡规划” 中等教育 中国 高中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地理教学
下载PDF
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的探索连载
7
作者 文城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共2页
(接上期) 二、“地理2”考试命题的尝试 “地理2”考试命题的试举例1 【课标】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关键词 高中地理 课程评价 连载 考试命题 增长模式 上期 举例
原文传递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试析(下)
8
作者 文城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9,共4页
(接本刊11期) 三、3套教科书的内容选析 人教版、鲁教版和湘教版3套教科书,在编写的结构上有各自的特色。在内容的选取和组织上也各有差异。
关键词 实验教科书 地理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 人教版 湘教版 鲁教版 选析
原文传递
第五章 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带
9
作者 文城 秦松寿 +2 位作者 刘其葆 唐蓉莲 邓慧觉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1989年第6期11-14,共4页
教学目标一、生物与地理环境 A.生物圈识记 1.能叙述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一A识1) 理解 1.能概述生物圈核心部分及有利生物集中的条件。(一A理1) B.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理解 1.能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的... 教学目标一、生物与地理环境 A.生物圈识记 1.能叙述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一A识1) 理解 1.能概述生物圈核心部分及有利生物集中的条件。(一A理1) B.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理解 1.能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一B理1) 2.能理解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一B理2) C.植物分布与环境理解 1.能概述气候是影响植物分布的最重要的条件(一C理1)。2.能概述植物生长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分布 热带雨林带 指示作用 亚寒带针叶林带 硬叶林 冰原带 分布规律 生态系统 地域分异 落叶阔叶林
原文传递
必修模块“地理1”的理解与实施
10
作者 文城 《地理教学》 2004年第10期18-20,共3页
高中地理课程的三个必修模块,虽然各模块以不同的主题而相互独立,但是,共同贯穿着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这样一条主线,并以逐步递进的形式展现为:
关键词 高中地理 课程 理解 模块 主题 展现 形式 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
下载PDF
区域地理教学谈——读《中华万里疆域——中国省区地理新编》随感
11
作者 文城 《地理教学》 2011年第10期62-63,共2页
区域地理教学,往往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高中地理教学中要以某些区域为例时,很多学生对在初中学过的区域常常表现为茫然无知。造成区域地理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是区域地理教学刻板、枯燥。刻板,表现于教学内容和顺序... 区域地理教学,往往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高中地理教学中要以某些区域为例时,很多学生对在初中学过的区域常常表现为茫然无知。造成区域地理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是区域地理教学刻板、枯燥。刻板,表现于教学内容和顺序不外乎位置、地形与河湖、气候、农业生产、工业布局、城市与交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教学 中国 疆域 中华 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 区域地理 教学内容
下载PDF
选修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的理解与实施
12
作者 文城 《地理教学》 2005年第7期18-19,26,共3页
一、“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选修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在高中地理中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模块,目的是要使学生在掌握自然灾害与防治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确立防灾减灾意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关键词 自然灾害 防治 模块 防灾减灾意识 防灾减灾能力 地理课程 高中地理
下载PDF
高中地理思想教育目标及实施要点
13
作者 文城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1990年第4期9-10,共2页
第一节天体和天体系统目标 1.了解我国现代在宇航事业及古代在星座观测等方面的成就。2.认识宇宙的物质性、运动性、无限性,认识宇宙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认识宇宙的可知性。实施要点 1.结合讲述人造天体,简单介绍我国宇航事业的成就。结... 第一节天体和天体系统目标 1.了解我国现代在宇航事业及古代在星座观测等方面的成就。2.认识宇宙的物质性、运动性、无限性,认识宇宙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认识宇宙的可知性。实施要点 1.结合讲述人造天体,简单介绍我国宇航事业的成就。结合讲述星座,简单介绍我国古代在星座观测方面的成就。【参考资料】△1970年4月24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5年11月26日,我国发射了第4颗人造地球卫星,并第一次回收成功。1981年9月20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教育目标 天体系统 地球运动 人造天体 可知性 观测方面 参考资料 实施要点 空间物理
原文传递
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及评估
14
作者 文城 秦松寿 +2 位作者 刘其葆 唐蓉莲 邓慧觉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1989年第5期11-18,共8页
第四章地壳和地壳变动教学目标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A.根据地震波划分地球的内部圈层识记 1.能叙述地震波的概念及分类(一A识1) 理解 1.能用"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指出两个不连续面及地球内部构造(一A理1) B.内部圈层识... 第四章地壳和地壳变动教学目标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A.根据地震波划分地球的内部圈层识记 1.能叙述地震波的概念及分类(一A识1) 理解 1.能用"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指出两个不连续面及地球内部构造(一A理1) B.内部圈层识记 1.能说出地球内部三个圈层的特征(一B识1);2.能叙述岩石圈的概念(一B识2) 二、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 A.地壳的结构识记 1.能说出组成地壳的主要化学元素(二A识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速度 圈层 高中地理 大陆板块 地表形态 背斜 板块构造学说 波浪侵蚀 岩石圈 内部构造
原文传递
高中地理政治思想教育实施要点及参考资料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15
作者 文城 倪继刚 +3 位作者 唐蓉莲 秦松寿 刘其葆 邓慧觉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1990年第6期17-19,共3页
第一节水循环和水量平衡【要点】 1.结合讲述自然界的水循环,说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任何物质形态都依一定条件由另一种物质形态转化而来,又依一定条件向他种物质形态转化而去。 [这里,首先说明水循环是水这种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第一节水循环和水量平衡【要点】 1.结合讲述自然界的水循环,说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任何物质形态都依一定条件由另一种物质形态转化而来,又依一定条件向他种物质形态转化而去。 [这里,首先说明水循环是水这种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自然界的水通过蒸发、大气输送、凝结降水、地下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根吸收、蒸腾等环节在不断地循环着。在循环过程中,由液态水(海洋水、江湖水等)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一定条件)蒸发而成气态水(大气中的水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循环 高中地理 循环过程 政治思想教育 气态水 地下径流 大气输送 多年平均径流 参考资料 水量平衡
原文传递
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的探索(连载)
16
作者 文城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共4页
三、“地理3”考试命题的尝试 例1 【课标】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课标要求简析】区域比较是地理学中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本课标内容的要求就是要初步掌握两个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差异的... 三、“地理3”考试命题的尝试 例1 【课标】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课标要求简析】区域比较是地理学中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本课标内容的要求就是要初步掌握两个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差异的比较方法。这里,还须注意的是不仅仅要能通过比较认识不同区域所存在的差异;而且还要通过比较认识形成差异的原因,掌握各环境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 地理 课程评价 考试命题 区域差异 区域比较
原文传递
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及评估
17
作者 文城 秦松寿 +2 位作者 刘其葆 唐蓉莲 邓慧觉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1989年第1期39-42,共4页
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形成性测试题答案一.填空题 1.物质。2.恒星星云。3.88。4.互相吸引互相绕转总星系。5.1.5亿氢氦。6.黑子耀斑 11。7.四个氢原子核一个氦原子核。8.彗核冰。9.共面同向近圆。10.23小时56分4秒恒星 11.回归。12.黄道 2... 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形成性测试题答案一.填空题 1.物质。2.恒星星云。3.88。4.互相吸引互相绕转总星系。5.1.5亿氢氦。6.黑子耀斑 11。7.四个氢原子核一个氦原子核。8.彗核冰。9.共面同向近圆。10.23小时56分4秒恒星 11.回归。12.黄道 23°26′。13.夏至 6 22。14.最长最高。二.选择题 1.D;2.D;3.C;4.B;5.A;6.B;7.D;8.B;9.B;1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水平气压梯度力 绕转 测试题 氢原子 氦原子 近圆 填空题 太阳高度 视运动
原文传递
选修模块“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解与实施
18
作者 文城 《地理教学》 2005年第9期19-21,共3页
一、“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选修模块“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目的是要使学生对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地理信息技术有一基本的了解,初步掌握有关的工作原理、主要功能及应用技术等。
关键词 信息技术应用 地理课程 模块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工作原理
下载PDF
选修模块“宇宙与地球”的理解与实施
19
作者 文城 《地理教学》 2005年第1期21-23,共3页
一、“宇宙与地球”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选修模块“宇宙与地球”,目的是要使学生从宏观层面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认识地球自身的演化历程和地表形态的特征及成因。因此,本模块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是,通... 一、“宇宙与地球”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选修模块“宇宙与地球”,目的是要使学生从宏观层面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认识地球自身的演化历程和地表形态的特征及成因。因此,本模块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是,通过学习“宇宙与地球”,将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进一步深刻认识人地协调发展,明确人类改造地表形态必须遵循自然客观规律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修模块 高中地理 课程 学生 宇宙环境 地位与作用 地球 地表形态 人地协调 演化
下载PDF
必修模块“地理3”的理解与实施
20
作者 文城 《地理教学》 2004年第12期17-20,共4页
一、“地理3”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地理3”是在学生学习了“地理1”、“地理2”的基础上而开设的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地理3”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中心论题,结合实例讲述了如何将人地关系和人地协调发展的一些基本原理应用... 一、“地理3”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地理3”是在学生学习了“地理1”、“地理2”的基础上而开设的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地理3”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中心论题,结合实例讲述了如何将人地关系和人地协调发展的一些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因此,可以这样说,“地理3”是通过将“地理1”、“地理2”所阐述的有关的地理基本原理实际应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原理的理解,并掌握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一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学生学习 理解 必修课程 地位与作用 讲述 实际 区域可持续发展 理论应用 中心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