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有限的伙伴关系:1928年至1944年中国与德国、苏联和美国的关系
被引量:
2
1
作者
William C.Kirby(著)
范瑞明
(
译
)
吕纯军(校)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8-152,共15页
自1928年国民党统治开始,中国第一次进入了其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合作关系时期,寻求国际伙伴关系首次成为中国内政与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早期的中德、中俄和中美关系各自具有鲜明的特性。中德关系建立在两国领导人互...
自1928年国民党统治开始,中国第一次进入了其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合作关系时期,寻求国际伙伴关系首次成为中国内政与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早期的中德、中俄和中美关系各自具有鲜明的特性。中德关系建立在两国领导人互相信任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某些意识形态上的类似是其得以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互补的经济利益使国民党可以实现平等的合作。中苏关系和中美关系一开始就是为了增强双方对付共同敌人的力量而形成结盟的,之前都不具有恰当的合作机制,而意识形态是一个复杂的、不利于结盟的因素。在中苏关系中,结盟意味着从直接敌对状态转向谨慎的合作。而中美之间非国家层面上的合作既没有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些合作也不会自动强化双方的官方关系。当结盟机制仓促建立起来时,却缺乏坚实的结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中德关系
中苏关系
中美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限的伙伴关系:1928年至1944年中国与德国、苏联和美国的关系
被引量:
2
1
作者
William C.Kirby(著)
范瑞明
(
译
)
吕纯军(校)
机构
哈佛大学
不详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8-152,共15页
文摘
自1928年国民党统治开始,中国第一次进入了其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合作关系时期,寻求国际伙伴关系首次成为中国内政与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早期的中德、中俄和中美关系各自具有鲜明的特性。中德关系建立在两国领导人互相信任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某些意识形态上的类似是其得以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互补的经济利益使国民党可以实现平等的合作。中苏关系和中美关系一开始就是为了增强双方对付共同敌人的力量而形成结盟的,之前都不具有恰当的合作机制,而意识形态是一个复杂的、不利于结盟的因素。在中苏关系中,结盟意味着从直接敌对状态转向谨慎的合作。而中美之间非国家层面上的合作既没有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些合作也不会自动强化双方的官方关系。当结盟机制仓促建立起来时,却缺乏坚实的结构基础。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中德关系
中苏关系
中美关系
分类号
K263 [历史地理—历史学]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有限的伙伴关系:1928年至1944年中国与德国、苏联和美国的关系
William C.Kirby(著)
范瑞明
(
译
)
吕纯军(校)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