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粮中添加燕麦干草对绵羊体外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毕阳 赵桂琴 +4 位作者 焦婷 柴继宽 智强 许兴泽 闫车太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2-191,共10页
为明确燕麦干草不同添加量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选用6头体况相似、体重(70.24±2.03)kg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种(美利奴♂×蒙古羊♀)公羊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进行体外发酵试验,按粗饲料中燕麦干草和青贮玉米比例(干物... 为明确燕麦干草不同添加量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选用6头体况相似、体重(70.24±2.03)kg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种(美利奴♂×蒙古羊♀)公羊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进行体外发酵试验,按粗饲料中燕麦干草和青贮玉米比例(干物质基础)将饲粮分为C_1组(精料+100%玉米青贮),C_2组(精料+50%玉米青贮+50%燕麦干草)和C_3组(精料+100%燕麦干草)。饲粮精粗比为35∶65。结果表明:1)饲粮中加入燕麦干草显著提高了体外发酵的产气量和甲烷产量(P<0.05);2)饲粮中加入燕麦干草对体外培养液pH没有明显影响,但显著提高了培养液NH_3-N浓度(P<0.05),未明显改变试羊瘤胃丙酸摩尔比,但TVFA浓度、乙酸、丁酸摩尔比以及乙酸/丙酸上升;3)燕麦干草的加入显著提高了绵羊瘤胃体外发酵的IVDMD和IVCPD,对饲粮中营养物质的降解有促进作用;4)多项指标综合指数以C_2组最高,C_1组最低。由此可知,在精料水平相同的条件下,燕麦干草与青贮玉米1∶1混合作为粗饲料能改善绵羊的瘤胃内环境,提高瘤胃发酵能力,得到最大组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干草 产气量 瘤胃发酵 降解率 组合效应
下载PDF
燕麦干草与全株玉米青贮不同组合对绵羊瘤胃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毕阳 赵桂琴 +4 位作者 焦婷 柴继宽 智强 许兴泽 闫车太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563-3573,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明确燕麦干草与全株玉米青贮按不同比例组合对绵羊瘤胃发酵的影响。选用9头体重为(70.24±2.03)kg、体况相似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种(美利奴×蒙古羊♀)公羊作为试验动物,按过渡期称重结果分成3组,每组3只。按燕... 本试验旨在明确燕麦干草与全株玉米青贮按不同比例组合对绵羊瘤胃发酵的影响。选用9头体重为(70.24±2.03)kg、体况相似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种(美利奴×蒙古羊♀)公羊作为试验动物,按过渡期称重结果分成3组,每组3只。按燕麦干草和全株玉米青贮占粗饲料比例(干物质基础)将饲粮分为A1(100%全株玉米青贮)、A2(50%全株玉米青贮+50%燕麦干草)和A3(100%燕麦干草)3种,3种饲粮精粗比均为35∶65。采用3×3拉丁方设计,进行3期试验,每期22 d(预试期15 d,正试期7 d),正试期最后3 d采样。结果显示:1)与100%全株玉米青贮相比,以50%全株玉米青贮+50%燕麦干草或100%燕麦干草为粗饲料对绵羊瘤胃液p H和总氮浓度平均值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瘤胃液氨态氮(NH3-N)、尿素氮和血浆尿素氮浓度平均值(P<0.05),同时以50%全株玉米青贮+50%燕麦干草为粗饲料还显著提高了瘤胃液蛋白氮浓度平均值(P<0.05)。此外,A2组的瘤胃液p H和总氮浓度平均值稍高于A3组,瘤胃液蛋白氮浓度平均值较A3组增加了8.97%,瘤胃液和血浆尿素氮浓度平均值稍低于A3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瘤胃液NH3-N浓度平均值则显著低于A3组(P<0.05)。2)粗饲料中燕麦干草的加入并未显著改变绵羊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丙酸摩尔比平均值(P>0.05),升高了瘤胃液乙酸、丁酸摩尔比以及乙酸/丙酸平均值,且A3组与A1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知,在精料相同、精粗比为35∶65的条件下,用50%全贮玉米青贮和50%燕麦干草混合作为粗饲料可以改善绵羊的瘤胃内环境而适宜瘤胃微生物生长,提高瘤胃微生物活性及其对氨(NH3)的利用率,有助于微生物蛋白的合成,升高瘤胃乙酸的摩尔比及乙酸/丙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干草 瘤胃发酵 PH 氮代谢 挥发性脂肪酸
下载PDF
青海省不同地区燕麦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柴继宽 慕平 +3 位作者 赵桂琴 曾亮 贾志锋 智强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6-311,共6页
为明确青海省不同地区燕麦田杂草的组成和群落结构,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青海省不同地区燕麦田杂草进行了调查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燕麦田常见杂草有25种,隶属17科23属,其中以菊科、蓼科、十字花科和苋科为主,优... 为明确青海省不同地区燕麦田杂草的组成和群落结构,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青海省不同地区燕麦田杂草进行了调查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燕麦田常见杂草有25种,隶属17科23属,其中以菊科、蓼科、十字花科和苋科为主,优势杂草有5种,分别是野胡萝卜、香薷、节裂角茴香、灰绿藜、猪殃殃。从杂草的分布区域来看,青海省4个区域中,平安区燕麦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最高,有21种杂草,而湟中县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高。经聚类分析,青海省4个区域燕麦田杂草群落可以分为3组,互助县和平安县杂草群落聚为一组,湟中县和海晏县燕麦田杂草群落结构各有特点,分别单独成一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田 杂草群落 群落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秋水仙素对二倍体燕麦的诱变效果 被引量:7
4
作者 许兴泽 赵桂琴 +1 位作者 柴继宽 智强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2631-2640,共10页
本研究以两个二倍体燕麦(Avena nudibrevis、A.hispanica)为材料,采用不同秋水仙素浓度(0.05%、0.1%、0.15%、0.2%)和不同时间(3、6、9、12、24、36、48h)处理燕麦萌动种子,对种苗的变异率和存活率、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情况进行分析,探... 本研究以两个二倍体燕麦(Avena nudibrevis、A.hispanica)为材料,采用不同秋水仙素浓度(0.05%、0.1%、0.15%、0.2%)和不同时间(3、6、9、12、24、36、48h)处理燕麦萌动种子,对种苗的变异率和存活率、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秋水仙素对二倍体燕麦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二倍体燕麦的诱变效果均有显著影响(P<0.05)。种苗胚芽和胚根的直径明显增大,但长度急剧缩短。种苗变异率随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但种苗存活率急剧下降,处理时间超过24h后存活率降为0。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二倍体燕麦的加倍效果影响显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二倍体燕麦出现了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3种类型的细胞,各种类型所占的比例因供试材料、处理浓度和时间的不同而异。四倍体的诱变率以小粒裸燕麦在0.1%浓度下处理12h最高(22.33%);Zy003619在0.15%浓度下处理9h最高(2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萌动种子 秋水仙素 浓度 时间 染色体加倍 诱变
下载PDF
河西地区紫花苜蓿田间杂草的调查 被引量:6
5
作者 蔡鹏元 赵桂琴 +2 位作者 柴继宽 吕娥娥 智强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8-85,91,共9页
【目的】了解甘肃河西地区紫花苜蓿田间杂草的种类和发生状况,为进一步防治奠定基础.【方法】在酒泉、张掖、武威、金昌的5个苜蓿种植区利用样方法进行了田间杂草调查和分析.【结果】5个种植区共有各类杂草11科33属37种,苜蓿田杂草以阔... 【目的】了解甘肃河西地区紫花苜蓿田间杂草的种类和发生状况,为进一步防治奠定基础.【方法】在酒泉、张掖、武威、金昌的5个苜蓿种植区利用样方法进行了田间杂草调查和分析.【结果】5个种植区共有各类杂草11科33属37种,苜蓿田杂草以阔叶杂草为主,占杂草总数的78.38%;一年生杂草有18种,占杂草总数的48.65%,远远大于多年生杂草.杂草的优势科为藜科、禾本科、菊科,占杂草总数的54.05%,其FDI值分别为117.25%、60.88%和52.83%.重要值大于5的优势杂草种类有灰绿藜、刺苋、稗草、苦荬菜4种,占杂草总数的10.81%,为优势种;其中灰绿藜重要值最大(34.96),为重点防除对象.【结论】在调查的整个地区中,金昌的杂草种类和数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调查 杂草种类 优势种 科优势度
下载PDF
混配除草剂对燕麦田杂草的防效及燕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智强 赵桂琴 +5 位作者 刘欢 柴继宽 曾亮 许兴泽 闫车太 黎蓉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为了筛选适宜燕麦(Avena sativa)田使用的安全、高效的混配除草剂组合,选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和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57%2,4-D丁酯乳油和10%乙羧氟草醚乳油按照不同比例两两组合,混配后施于燕麦田,研究其对燕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 为了筛选适宜燕麦(Avena sativa)田使用的安全、高效的混配除草剂组合,选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和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57%2,4-D丁酯乳油和10%乙羧氟草醚乳油按照不同比例两两组合,混配后施于燕麦田,研究其对燕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燕麦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处理对杂草的防效差异显著(P <0.05),混配处理的防效普遍高于各单剂处理。T5和T9对杂草的防效最好,但后者对燕麦有药害。综合安全性、除草效果及对燕麦的增产作用,筛选出综合效应最佳的混配组合,即57%2,4-D丁酯乳油438.5 mL·hm^(–2)+10%乙羧氟草醚乳油300 mL·hm^(–2)(T12);其药后30 d的鲜重防效达87.99%,燕麦干草产量为9 875.3 kg·hm^(–2),燕麦种子产量为4 314.3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除草剂 混配 药害 安全性 杂草防效 产量
下载PDF
燕麦种子不同部位浸提液对油菜的化感效应 被引量:5
7
作者 黎蓉 慕平 +5 位作者 赵桂琴 柴继宽 金小雯 智强 李娟宁 孙浩洋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2-888,共7页
为探讨燕麦(Avena sativa)种子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油菜(Brassica napus)的化感效应,本研究以皮燕麦陇燕3号(Avena sativa‘Longyan No.3’)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其完整种子、去壳种子、颖壳为供体,油菜为受体,评价3个部位的水浸提液对油菜... 为探讨燕麦(Avena sativa)种子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油菜(Brassica napus)的化感效应,本研究以皮燕麦陇燕3号(Avena sativa‘Longyan No.3’)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其完整种子、去壳种子、颖壳为供体,油菜为受体,评价3个部位的水浸提液对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燕麦完整种子、去壳种子和颖壳水浸提液原液对油菜的综合效应均为负值,分别为-0.81,-0.42和-0.24,表现为抑制作用。不同浓度水浸提液对油菜种子的化感综合效应差异显著(P<0.05)。完整种子水浸提液对油菜的综合效应表现为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去壳种子和颖壳水浸提液对油菜幼苗的根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但对芽生长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出现根短芽长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燕麦种子 浸提液 化感效应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下载PDF
不同倍性燕麦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许兴泽 赵桂琴 +2 位作者 王军 柴继宽 智强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18年第3期90-95,共6页
试验采用根尖压片法分别对燕麦的3个种Avena nudibreri,A.hispanica和A.sativa的燕麦材料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vena nudibreri的染色体数目为2n=14,其核型公式为2n=2x=14=10m+4sm(2SAT),具2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五对中... 试验采用根尖压片法分别对燕麦的3个种Avena nudibreri,A.hispanica和A.sativa的燕麦材料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vena nudibreri的染色体数目为2n=14,其核型公式为2n=2x=14=10m+4sm(2SAT),具2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五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其中第5对染色体短臂末端带有随体,核型属2A型;Avena hispanica的染色体数目为2n=28,核型公式为2n=4x=28=20m+8sm(2SAT),着丝点的位置有近中部着丝点和中部着丝点区,其中第10对染色体短臂末端带有随体,核型属2A型;Avena sativa的染色体数目为2n=42,核型公式为2n=6x=42=26m+16sm(4SAT),具8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12对和第17对染色体短臂末端带有随体,其余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组型属2B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染色体 倍型 核型分析
下载PDF
两种除草剂在燕麦田土壤中的残留与消解动态 被引量:2
9
作者 闫车太 赵桂琴 +2 位作者 柴继宽 智强 许兴泽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3期640-650,共11页
为了研究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2种除草剂在燕麦(Avena sativa)田土壤中的残留降解特性,2016年4月分别以二氯喹啉酸推荐剂量225 g a.i.·hm^(-2)、1.5倍推荐剂量337.5 g a.i.·hm^(-2),苄嘧磺隆推荐剂量34 g a.i.·hm^(-2)、... 为了研究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2种除草剂在燕麦(Avena sativa)田土壤中的残留降解特性,2016年4月分别以二氯喹啉酸推荐剂量225 g a.i.·hm^(-2)、1.5倍推荐剂量337.5 g a.i.·hm^(-2),苄嘧磺隆推荐剂量34 g a.i.·hm^(-2)、1.5倍推荐剂量51 g a.i.·hm^(-2)于燕麦3–4叶期喷施,探究2种除草剂在燕麦田土壤中0~60 d的自然降解情况。残留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两种除草剂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二氯喹啉酸在燕麦田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3.6~26.7 d,苄嘧磺隆半衰期为17.9~20.1 d,均为易降解农药。该方法下,土壤添加水平为0.05、0.5和1.0 mg·kg^(-1)时,二氯喹啉酸和苄嘧磺隆的回收率分别为85.63%~89.27%和80.26%~91.6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7%~6.33%和3.28%~6.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二氯喹啉酸 苄嘧磺隆 消解动态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燕麦地上部分提取物对油菜的化感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黎蓉 赵桂琴 +5 位作者 刘欢 柴继宽 琚泽亮 智强 金小雯 孙浩洋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13-119,共7页
以燕麦品种百绿1号地上部分为供体,用80%乙醇、甲醇、水、石油醚和乙腈5种溶剂分别在4℃,15℃和25℃温度下提取燕麦地上部分化感物质,通过生物活性测定法分析不同提取条件下的燕麦地上部分提取物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以燕麦品种百绿1号地上部分为供体,用80%乙醇、甲醇、水、石油醚和乙腈5种溶剂分别在4℃,15℃和25℃温度下提取燕麦地上部分化感物质,通过生物活性测定法分析不同提取条件下的燕麦地上部分提取物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溶剂及提取温度下燕麦地上部分提取物的化感潜力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均能显著抑制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根的生长,对其芽长的化感效应指数在-0.39~0.15,既有抑制作用也有促进作用。水提取物、80%乙醇提取物均对油菜种子萌发表现强烈化感作用,但作用强度不及25℃下的甲醇提取物;三者对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油菜 化感作用 提取剂
下载PDF
二甲戊灵在燕麦田土壤中的残留与消解动态 被引量:2
11
作者 闫车太 赵桂琴 +2 位作者 柴继宽 智强 许兴泽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3-28,34,共7页
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除草剂二甲戊灵在燕麦田0~10cm土壤中60d的自然降解特性及残留量。试样经乙腈提取,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二甲戊灵土壤添加水平分别为0.05,0.50和1.00 mg/kg时,其平均回收率为90.72%~96.59%,... 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除草剂二甲戊灵在燕麦田0~10cm土壤中60d的自然降解特性及残留量。试样经乙腈提取,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二甲戊灵土壤添加水平分别为0.05,0.50和1.00 mg/kg时,其平均回收率为90.72%~96.59%,相对标准偏差为3.21%~5.46%。残留分析结果表明:二甲戊灵以900g/hm2(推荐剂量)、135 0g/hm2(1.5倍推荐剂量)施用于燕麦田后,其原始沉积量分别为0.580mg/kg、0.868mg/kg,60d时降解率分别为77.57%、75.07%。二甲戊灵在土壤中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反应方程可分别拟合为Ct=0.437 6e-0.0187t(R2=0.8079)、Ct=0.667 0e-0.0179t(R2=0.8222),半衰期分别为37.1、38.7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戊灵 土壤残留 消解动态
下载PDF
两种除草剂混配在燕麦田的应用效果研究
12
作者 智强 刘欢 +3 位作者 赵桂琴 柴继宽 许兴泽 曾亮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18年第3期73-78,共6页
为了筛选安全高效的燕麦田除草剂,选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和40%二甲·辛酰溴乳油两种除草剂,以不同浓度混配后施于燕麦田,研究其对燕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燕麦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杂草的防效差异显著(... 为了筛选安全高效的燕麦田除草剂,选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和40%二甲·辛酰溴乳油两种除草剂,以不同浓度混配后施于燕麦田,研究其对燕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燕麦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杂草的防效差异显著(P<0.05),混配处理的防效平均在75%,高于各单剂处理。药后15d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混配处理(1 400mL/hm2+225g/hm2)的株防效最高,为86.23%。药后30d的防效同样以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混配处理(1 400mL/hm2+225g/hm2)的最高,其鲜重防效可达到98.81%。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混配处理(1 400mL/hm2+225g/hm2)还能显著提高燕麦干草产量,与对照相比可增产16.4%,达到10 404kg/hm2。籽粒产量以40%二甲·辛酰溴乳油和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700mL/hm2+225g/hm2)处理最高,为2 564.27kg/hm2,相比对照增产3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除草剂 杂草防效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