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放贷人的认定及责任承担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倩 《人民司法》 2020年第20期57-59,共3页
【裁判要旨】自然人在一定时期内频繁使用格式化借款协议、收据,协议中一般都有担保条款以及约定苛刻的违约责任情形,多次向他人发放借款,谋取高息的,属于职业放贷人。职业放贷人对外所为的民间借贷协议,因违反禁止性规定而无效,利息仅... 【裁判要旨】自然人在一定时期内频繁使用格式化借款协议、收据,协议中一般都有担保条款以及约定苛刻的违约责任情形,多次向他人发放借款,谋取高息的,属于职业放贷人。职业放贷人对外所为的民间借贷协议,因违反禁止性规定而无效,利息仅支持资金占用期间的利息,高出部分不予支持。对确定的担保,担保人有过错的,承担不超出三分之一的保证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证责任 禁止性规定 职业放贷人 担保条款 民间借贷 裁判要旨 违约责任 担保人
原文传递
人民法院诉讼风险及法官职业风险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玉宝 《克拉玛依学刊》 2011年第5期31-35,共5页
人民法院存在诉讼风险和法官的职业风险,它具有消极性、相对性、不确定性和可控制性。诉讼风险的承担主体既包括人民法院集体,也包括法官个人,承担责任的方式既有经济责任,也有政治责任。而这些风险,有些是无法预知无法预防的,有些则是... 人民法院存在诉讼风险和法官的职业风险,它具有消极性、相对性、不确定性和可控制性。诉讼风险的承担主体既包括人民法院集体,也包括法官个人,承担责任的方式既有经济责任,也有政治责任。而这些风险,有些是无法预知无法预防的,有些则是可以预知可以预防的,还有的是虽然可以预知却难以避免的。风险可以来自于法院内部,也可以来自于法院外部。针对风险的来源和成因,需要由最高法院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来进行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法院 法官 诉讼风险 职业风险 成因 控制
下载PDF
第三人撤销之诉中第三人的主体资格
3
作者 柳楠 《人民司法》 2021年第29期55-58,共4页
【裁判要旨】第三人撤销之诉中的第三人,应以其是否具备第三人诉讼地位作为基本判断依据,该判断标准应当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第三人主张撤销之诉的时间起点,以其知道该生效法律文书作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 【裁判要旨】第三人撤销之诉中的第三人,应以其是否具备第三人诉讼地位作为基本判断依据,该判断标准应当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第三人主张撤销之诉的时间起点,以其知道该生效法律文书作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的起算点,其怠于进一步了解生效法律文书具体内容的,不影响其应当知道的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效法律文书 民事诉讼法 第三人撤销之诉 民事权益 第三人诉讼 起算点 裁判要旨 主体资格
原文传递
嬗变与修正:院庭长事中监督路径研究——以过程控制理论嵌入为切入点
4
作者 张海峰 原琳 《南方论刊》 2021年第2期73-74,86,共3页
为提升审判工作质效的现实,需要院庭长进行事中监督。事中监督以尊重审理者的审判权为前提,厘定院庭长监督的条件、方法。引入过程控制理论,从程序性事项的过程控制入手,以刚性监督为主,设定程序和实体过程控制的参数,院庭长进行严格的... 为提升审判工作质效的现实,需要院庭长进行事中监督。事中监督以尊重审理者的审判权为前提,厘定院庭长监督的条件、方法。引入过程控制理论,从程序性事项的过程控制入手,以刚性监督为主,设定程序和实体过程控制的参数,院庭长进行严格的审批,从而提高审判工作效率,避免案件因程序和效率造成不良影响。对案件实体问题的监督,应以柔性为主,院庭长仅能通过专业法官会议等公开方式进行监督,除必要时按规定提交审委会作出决定具有强制力之外,其余的监督均只有建议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庭长监督管理权 过程控制理论 实现路径
下载PDF
对亲属相盗作特别处理的法理探讨
5
作者 《法制与经济》 2011年第4期8-8,10,共2页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亲属相盗的定性与处理存在很大的分歧。本文从相关法律法规出发,对亲属盗窃的案情如何处理做相关探讨。
关键词 亲属 盗窃 法理探讨
下载PDF
论物权追及效力的限制
6
作者 李勇锋 《大观周刊》 2011年第36期28-28,共1页
物权追及效力,是指物权的标的物不论辗转归于何人之手,都不能妨碍物权人权力的行使,物权人可以向任何占有其物的人主张权利。物权是绝对权,其权力无须借助他人的配合即可实现,但物权的追及效力必须受到善意取得制度的限制。
关键词 物权 效力 标的物 权力
下载PDF
建议建立执行债权流转制度
7
作者 施文星 《大观周刊》 2011年第36期36-36,共1页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要求建立特困群众执行救助基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执行难的问题。执行救助基金能否继续发挥社会减震器的作用,关键在资金。而要使得资金链条持续运转,
关键词 转制 债权 最高人民法院 社会 减震器 基金 资金
下载PDF
非法证据排除中说明材料的逻辑悖论
8
作者 施文星 《大观周刊》 2012年第52期58-58,共1页
为有效遏制刑讯逼供现象的发生,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出台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对刑讯逼供取得的证据明确予以... 为有效遏制刑讯逼供现象的发生,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出台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对刑讯逼供取得的证据明确予以排除,并明确了排除的程序和规则。上述两个证据规定出台以来,庭审时被告人当庭翻供的情况和辩护律师对公诉机关出具的证据尤其是被告人供述的质疑也不断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 逻辑悖论 最高人民检察院 材料 最高人民法院 刑事案件 国家安全 公安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