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幼小衔接的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实施策略
1
作者 《当代教育家》 2024年第7期72-75,共4页
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适应小学生活,逐步发展核心素养,广东番禺中学附属学校在教学中进行了分步学习,用真实情境整合单元教学内容,重视情境中的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运用游戏化方式、借助生活的小支架突破学习任务群的重难点。
关键词 幼小衔接 学习任务群 识字教学
原文传递
论苏轼的“味”文艺批评——兼谈宋人饮食譬喻批评风尚 被引量:1
2
作者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89-93,共5页
苏轼的"味"文艺批评是其在文艺作品批评中运用饮食诸层面话语进行譬喻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用饮食行为动词指代鉴赏过程;用食物用途强调诗文的功用;用食物风味品评作品的艺术特色。在"味"文艺批评中,苏轼强调诗... 苏轼的"味"文艺批评是其在文艺作品批评中运用饮食诸层面话语进行譬喻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用饮食行为动词指代鉴赏过程;用食物用途强调诗文的功用;用食物风味品评作品的艺术特色。在"味"文艺批评中,苏轼强调诗文的现世道德功用,主张"枯澹"与"至味"统一的审美追求。苏轼的"味"文艺批评方式是继承六朝以来的以"味"论诗,他的审美追求是对司空图"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发展。宋代精致多元的饮食文化为饮食譬喻批评提供了外在基础,宋代理学的兴起为饮食譬喻批评提供内在的思维支柱。苏轼的"味"文艺批评是时代审美与人生哲学共同作用的产物,是宋代"味"批评潮流的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栻 饮食譬喻 审美追求 批评
下载PDF
民俗课程:在这里落地生长
3
作者 《当代教育家》 2019年第9期44-46,共3页
'万圣节'来了',感恩节'来了',圣诞节'也来了。一个个洋节日接踵而来,让学生们目不暇接。在今天的校园,中国本土节日略显尴尬,一说中秋节、元宵节和春节,许多人的反应就是'吃吃吃',好像除了享用美食以外... '万圣节'来了',感恩节'来了',圣诞节'也来了。一个个洋节日接踵而来,让学生们目不暇接。在今天的校园,中国本土节日略显尴尬,一说中秋节、元宵节和春节,许多人的反应就是'吃吃吃',好像除了享用美食以外,传统节日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内涵。在践行全课程的第二年,番禺中学附属学校开始了民俗文化进校园的创新探索。我们立足儿童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收冬藏 汽水瓶 比萨斜塔
原文传递
《雷梦拉八岁》怎么读
4
作者 《当代教育家》 2020年第5期29-31,共3页
在整个小学阶段中,中年段的整本书共读最为关键。低年段的学生主要阅读图画书,这类书的特点是图多字少。三年级及以后则要求大部分学生进行几万字乃至十几万字中长篇小说的阅读。由此,如何引领中年段学生进行整本书共读就成为一个十分... 在整个小学阶段中,中年段的整本书共读最为关键。低年段的学生主要阅读图画书,这类书的特点是图多字少。三年级及以后则要求大部分学生进行几万字乃至十几万字中长篇小说的阅读。由此,如何引领中年段学生进行整本书共读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我校的整本书共读中,我们曾选取《雷梦拉八岁》一书在三年级学生中进行共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画书 共读 中年段 低年段 整本书 小学阶段 三年级学生 阅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