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贫民”对国家生态保护政策认同度研究——以秦巴山区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松柏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12年第1期5-10,15,共7页
利用问卷法对秦巴山区五个县的"生态贫民"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目前"生态贫民"对国家生态保护政策的认同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生态贫民"关于国家生态保护政策对环境改善作用的认可度相对较高,而... 利用问卷法对秦巴山区五个县的"生态贫民"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目前"生态贫民"对国家生态保护政策的认同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生态贫民"关于国家生态保护政策对环境改善作用的认可度相对较高,而对政策致贫及"反贫困"成效的认可度则相对较低。究其原因:农民的生活水平是影响其对生态保护政策认同度的最主要原因,而国家生态保护政策直接造成了当地农民的贫困。因此政府应加强相关方面的管理,从"生态贫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注重"环保"与"温饱"的结合,促进"反贫困"建设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区 “生态贫民” 生态保护政策 认同度
下载PDF
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5
2
作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2,共10页
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与2060年前碳中和是中国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与大国责任的重要体现。目前,居民食品消费已经成为全球能源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同时也是制约“双碳”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该研究根据1990—2020年《中国统计年... 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与2060年前碳中和是中国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与大国责任的重要体现。目前,居民食品消费已经成为全球能源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同时也是制约“双碳”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该研究根据1990—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对比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碳足迹构成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年均达到23.26亿t,占到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0.51%。②近30年来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持续高于农村居民,但近10年来差异逐渐缩小;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主要来自动物类食品,尤其是水产品、猪肉与牛肉,2015年以来动物类食品消费碳足迹逐渐超过植物类食品成为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的主要来源,这意味着中国食品消费结构已全面进入动物类产品主导的时代。③近年来,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动物类食品消费量均有所上升,但碳排放强度相对较高的猪牛羊肉消费所占比例均有所下降,碳排放强度相对较低的禽肉及蛋奶制品消费比例均大幅上升,说明目前中国食品消费结构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④蔬菜及干鲜瓜果消费量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蛋类食品消费量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提示城乡居民可适当多消费上述食品以降低食品消费碳足迹。⑤人口城乡结构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显著影响城乡居民动物类及植物类食品消费的碳足迹。研究认为,短期内中国食品消费碳足迹还会呈现上涨趋势,但长远来看,合理的膳食结构调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加、城乡人口结构性改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食品消费碳足迹,因此如期推动食品消费领域“双碳”目标的实现是可预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 食品消费结构 碳足迹 城乡人口结构 可支配收入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问题和政策措施——以陕西秦巴山区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松柏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8,共4页
采用问卷法,对秦巴山区5个县的生态贫民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目前"生态贫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生态贫民"生计状况不容乐观。通过文献资料研究与理论性分析,对秦巴山区"生态贫民&q... 采用问卷法,对秦巴山区5个县的生态贫民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目前"生态贫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生态贫民"生计状况不容乐观。通过文献资料研究与理论性分析,对秦巴山区"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问题进行了系统描述;从公共政策角度,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政策与建议。研究得出:不断完善国家扶贫政策,促进"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机制的系统性构建,是保证秦巴山区"生态贫民"生活状况改善与生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措施和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贫民 可持续生计 秦巴山区 自然资本补偿 综合安置体系
原文传递
社会转型期“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松柏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8-364,共7页
【目的】分析目前"生态贫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索有效实现"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发展的模式与途径。【方法】利用问卷法对秦巴山区5个县的"生态贫民"生存现状进行调查。【结果】现阶段"... 【目的】分析目前"生态贫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索有效实现"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发展的模式与途径。【方法】利用问卷法对秦巴山区5个县的"生态贫民"生存现状进行调查。【结果】现阶段"生态贫民"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经济收入水平低、可持续生计资本缺乏、环境问题显现并不断恶化、基本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结论】为有效解决"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问题,建议突破传统反贫困与扶贫开发的基本模式,重点强化政府行政行为,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改变传统社会保障模式,推动系统性机制与制度构建,实现"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贫民 可持续生计 政策建议 问题研究
下载PDF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秦巴山区“生态贫民”生计范式转变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松柏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6-99,共4页
本文借助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对秦巴山区"生态贫民"生计范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秦巴山区"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潜力降低、生计资本脆弱,生计功能弱化、可持续生计能力与生计范式转变呈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本文借助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对秦巴山区"生态贫民"生计范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秦巴山区"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潜力降低、生计资本脆弱,生计功能弱化、可持续生计能力与生计范式转变呈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但由于生计资本的限制,生计范式转变受到制约。鉴于此,建议政府应增强对"生态贫民"的赔偿与补偿力度,从"生态贫民"的可持续生计潜力与生计资本出发,构建符合实际的生计转变范式,推动"生态贫民"实现脱贫致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秦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贫民”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松柏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5-170,共6页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秦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生态贫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调查。现阶段制约秦岭保护区内"生态贫民"劳动力实现有效转移的因素主要包括:"生态贫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与职业技能水平相...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秦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生态贫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调查。现阶段制约秦岭保护区内"生态贫民"劳动力实现有效转移的因素主要包括:"生态贫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与职业技能水平相对较低,针对"生态贫民"的帮扶力度较差,推动秦岭保护区内"生态贫民"实现有效转移的政策不完善等。可持续发展模式为解决"生态贫民"剩余劳动力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建议秦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劳动力转移应综合分析中国市场的承受力、岗位的基本需求、政府的财政支持与政策支持能力等影响因素,以推动自然保护区内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形成,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充分转移与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贫民 剩余劳动力 转移模式 秦岭国家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生态贫民”社会保障的现实困境与对策分析
7
作者 李松柏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5期110-113,共4页
"生态贫民"作为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类新型社会弱势群体,其生活困境还没有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反映在社会保障领域,就呈现出保障制度不健全、保障水平低下等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包括国家责任的缺位、"生态贫... "生态贫民"作为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类新型社会弱势群体,其生活困境还没有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反映在社会保障领域,就呈现出保障制度不健全、保障水平低下等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包括国家责任的缺位、"生态贫民"自身利益表达缺失、社会保障体系不科学等多方面因素。现代社会保障的本质与国家社会化职能的完善决定了提高"生态贫民"社会保障程度政府责无旁贷。生态保护区社会保障体系构建需要强化政府责任,完善社保治理结构,集中统一立法,降低"生态贫民"对和谐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瓶颈效应,促进社会整体良性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贫民” 社会保障 困境 政府责任 对策
下载PDF
陕西秦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
8
作者 李松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3-206,共4页
采用文献分析法与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秦岭自然保护区内剩余劳动力现状及其转移模式进行了分析与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制约秦岭自然保护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包括劳动力技能水平与文化素质相对低、保护区内乡镇企业欠发达以及保护区内... 采用文献分析法与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秦岭自然保护区内剩余劳动力现状及其转移模式进行了分析与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制约秦岭自然保护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包括劳动力技能水平与文化素质相对低、保护区内乡镇企业欠发达以及保护区内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限制性因素等。结论:有效转移保护区内劳动力是实现其生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建议,秦岭自然保护区劳动力转移应坚持从劳动力实际状况出发,构建保护区内劳动力多重转移体系,推动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有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保护区 劳动力 生态贫民 转移模式 陕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