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阿魏菇菌丝体多糖(PNMP)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8
1
作者 李永泉 吴炬 +3 位作者 立民 吴应文 杨全珍 张育康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0-73,共4页
用沸水提取白阿魏菇菌丝体多糖 ( PNMP) ,经 DEAE-cellulose 3 2及 Sephadex G-1 0 0柱层析得纯化多糖 PNMP,用水杨酸法测 PNMP对· OH的清除作用 ;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小鼠肝组织丙二醛 ;用分光光度法测小鼠红细胞溶血和肝线粒体肿... 用沸水提取白阿魏菇菌丝体多糖 ( PNMP) ,经 DEAE-cellulose 3 2及 Sephadex G-1 0 0柱层析得纯化多糖 PNMP,用水杨酸法测 PNMP对· OH的清除作用 ;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小鼠肝组织丙二醛 ;用分光光度法测小鼠红细胞溶血和肝线粒体肿胀 ;测 PNMP对连苯三酚自氧化体系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 PNMP能明显地清除· OH,抑制· OH所致的丙二醛增长 ,减少· OH所致红细胞溶血和线粒体的肿胀 ,并抑制连苯三酚自氧化 ,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阿魏菇 菌丝体 多糖 抗氧化性
下载PDF
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土壤理化性状和植物功能群的影响 被引量:39
2
作者 牛钰杰 杨思维 +3 位作者 王贵珍 刘丽 杜国祯 立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5006-5016,共11页
为明晰放牧强度对植物功能群落的物种分布特征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设置6块放牧强度样地开展试验。采用多元排序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放牧强度作用下植物功能群落物种分布与土壤物理结构和化学养分因子的定... 为明晰放牧强度对植物功能群落的物种分布特征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设置6块放牧强度样地开展试验。采用多元排序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放牧强度作用下植物功能群落物种分布与土壤物理结构和化学养分因子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随放牧强度增加,禾本科、莎草科和多年生杂类草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盖度和实际重要值均显著降低,而一年生杂类草无显著变化。(2)对于土壤化学养分,不同放牧强度区,土壤速效钾、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速效磷在不同放牧强度区变化规律不一致。随放牧强度增加,土壤速效钾和全氮含量增加,而土壤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无明显变化。(3)对于土壤物理性状,不同放牧强度区,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紧实度和容重均增加,而土壤含水量和通气孔隙度均降低。随放牧强度增加,0—30 cm各土层深度的土壤紧实度和容重均增加,土壤含水量和通气孔隙度均降低。(4)以功能群为基本单元对植物群落进行方差分解得出,土壤物理性状可单独解释群落功能群分布总方差的58.10%。(5)基于物种尺度对不同功能群落与环境因子进行定量研究表明,土壤紧实度是决定每种功能群物种分布格局的最主要因子。禾本科、莎草科和多年生草本植物均受土壤物理性状的显著影响,贡献率分别为26.3%、31.0%和16.5%。而一年生草本植物不受土壤物理和化学性状的显著影响。综上所述,放牧强度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而对土壤物理性状和群落特征的影响具有确定性。土壤物理结构性状主导了高寒草甸植物功能群落的物种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放牧强度 功能群 土壤因子 方差分解
下载PDF
坡向和海拔对高寒草甸山体土壤水热和植物分布格局的定量分解 被引量:35
3
作者 牛钰杰 周建伟 +3 位作者 杨思维 王贵珍 刘丽 立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89-1497,共9页
为明晰坡向和海拔对山体土壤水热和植物分布格局的影响,以青藏高原东北缘山体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回归分析、典型相关分析(CCA)排序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阶地与同一山体不同坡向和海拔的189个样方内土壤温湿度和植物分布进行分析和... 为明晰坡向和海拔对山体土壤水热和植物分布格局的影响,以青藏高原东北缘山体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回归分析、典型相关分析(CCA)排序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阶地与同一山体不同坡向和海拔的189个样方内土壤温湿度和植物分布进行分析和定量分解.结果表明:阴坡物种丰富度最高,阶地最低.随海拔升高,阴坡和山脊物种丰富度先增加后降低,而阳坡物种丰富度呈线性增加.阳坡土壤温度最高,不同坡向0~20 cm土层土壤温度随海拔升高基本不变;阴坡土壤湿度最高,不同坡向0~30 cm土层土壤湿度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方差分解表明,在0~30 cm土层中,坡向和海拔共解释土壤温度变化的100%,土壤湿度变化的51.8%.坡向单独解释土壤温度变化的72.2%,贡献率最高;海拔单独解释土壤湿度变化的51.8%,贡献率最高.大多数植物倾向分布于中等海拔的阴坡与山脊之间.阴坡以莎草科为主,阳坡以禾本科为主,山脊为过渡地带.莎草科、禾本科和豆科主要分布于低海拔区.坡向和海拔共解释了山地植物多度变化的28.6%,坡向单独解释19.9%,贡献率最高.在山地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综合考虑小尺度地形造成的土壤及植物分布格局差异的基础上,在进行生产与生态恢复的分区管理时,应优先考虑坡向造成的土壤和植物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热 植物多样性 坡向 海拔
原文传递
放牧作用下高寒草甸群落物种分布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8
4
作者 牛钰杰 杨思维 +3 位作者 王贵珍 刘丽 杜国祯 立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891-3898,共8页
以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为对象,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群落和土壤因子的变化,以及群落物种分布与土壤物理结构和化学养分因子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放牧导致优势种为垂穗披碱草和大针茅的原植物群落发生分异,高强度放牧样地优势种变... 以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为对象,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群落和土壤因子的变化,以及群落物种分布与土壤物理结构和化学养分因子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放牧导致优势种为垂穗披碱草和大针茅的原植物群落发生分异,高强度放牧样地优势种变为矮生嵩草和阴山扁蓿豆,低强度放牧样地变为垂穗披碱草和冷地早熟禾.随放牧强度增加,物种丰富度、重要值和生物量均显著降低.各放牧强度样地重要值的物种序列均可用对数模型进行拟合;随放牧强度增加,植物重要值累积到占整个群落重要值50%时,需要的物种数降低.土壤速效P、速效K、紧实度、含水量、稳定入渗速率和大团聚体指标随放牧强度显著变化,但变化规律不一致.CCA排序表明,土壤紧实度是放牧作用下影响群落物种分布格局的最关键因子.方差分解表明,土壤因子共解释群落物种分布变异的30.5%,其中土壤物理性状单独解释群落物种分布的22.8%,对群落物种分布的贡献率最高,主要影响放牧干扰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的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群落特征 放牧强度 土壤因子
原文传递
中国草原鼠害防治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7
5
作者 立民 柴守权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5-423,共9页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承担着生产、生态和生活等多种功能,在构建生态屏障、促进牧业经济以及维系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过度利用草原的共同影响,我国草原发生大范围退化。草原退化提高了啮...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承担着生产、生态和生活等多种功能,在构建生态屏障、促进牧业经济以及维系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过度利用草原的共同影响,我国草原发生大范围退化。草原退化提高了啮齿动物栖息地适合度,促使其种群数量增加,最终导致草原鼠害发生。草原害鼠采食牧草降低草地生产力,掘洞造丘消弱草原固碳、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携带病菌威胁人畜健康。因此,控制草原鼠害事关退化草原治理修复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尽管国家开展了一系列草原鼠害研究和工程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由于草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不断提升,现有草原鼠害防治成果难以满足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需求,相关理论和技术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学科交叉、技术集成等亟待加强。本文总结了中国草原鼠害发生和防治的现状,并对草原鼠害防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从管理和技术层面对加强草原鼠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鼠害 防控 问题 对策
原文传递
放牧干扰下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指数评价与选择 被引量:27
6
作者 牛钰杰 杨思维 +2 位作者 王贵珍 刘丽 立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24-1832,共9页
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设置6个放牧强度样地,连续4年研究10个多样性指数(Richness和Abundance 2个实测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综合指数各2个)对放牧强度和年限影响植物群落的解释能力.结果表明:相对于重要值,利... 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设置6个放牧强度样地,连续4年研究10个多样性指数(Richness和Abundance 2个实测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综合指数各2个)对放牧强度和年限影响植物群落的解释能力.结果表明:相对于重要值,利用多度计算的多样性指数对放牧干扰更敏感.优势度指数(Berger-Parker、Dominance)与放牧强度和年限均无关,不能将放牧干扰对群落优势种的影响有效区分.均匀度指数(Equitability、Evenness)均与放牧强度无关,但Evenness指数与放牧年限呈显著负相关,不受偶见种影响且与物种多度的变异系数呈显著正相关,在基于时间尺度的均匀度比较中可以选择Evenness指数.丰富度指数(Menhinick、Margalef)均与放牧年限无关,但Margalef指数与放牧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且不受偶见种影响.综合指数(Shannon、Simpson)均与放牧强度无关,但Shannon指数与物种丰富度和多度呈显著正相关,且随放牧年限增加而显著升高,不受偶见种影响,Shannon指数可用于在长时间尺度下比较物种多样性变化.在所有多样性指数中,只有实测物种丰富度和多度均与放牧强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放牧年限呈显著正相关,且不受偶见种影响,故实测物种丰富度和多度相结合可作为放牧干扰下多样性比较的首选指标.此外,多样性指数选择须考虑放牧干扰的强度与时间特征、多样性组分和研究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放牧干扰 多样性指数
原文传递
放牧干扰下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因素 被引量:23
7
作者 刘丽 立民 +5 位作者 杨思维 周建伟 王巧玲 王贵珍 楚彬 周延山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5-734,共10页
以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栖息的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为研究对象,探讨放牧干扰下高原鼢鼠适合栖息地选择的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草原鼠害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在5个不同放牧强度小区中,连续3年监测高原鼢鼠相对种群密度变... 以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栖息的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为研究对象,探讨放牧干扰下高原鼢鼠适合栖息地选择的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草原鼠害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在5个不同放牧强度小区中,连续3年监测高原鼢鼠相对种群密度变化,同时获取植被和土壤的变化数据。分析高原鼢鼠相对种群密度、植被(盖度、高度、频度、植被生物量、植被均匀度、丰富度、多样性和地下根系生物量)和土壤(紧实度、容重、水分)之间的关系。中度放牧干扰下,高原鼢鼠相对种群密度最低,不利于对栖息地的选择,轻度、次轻度放牧区的高原鼢鼠相对种群密度高于重度、次重度放牧区的;轻度放牧干扰的草地有利于高原鼢鼠种群数量的增加。高原鼢鼠相对种群密度与土壤紧实度、容重呈显著负相关(R=﹣0.921、﹣0.883,P<0.05);与土壤水分呈显著正相关(R=0.879,P<0.05);高原鼢鼠相对种群密度与地下根系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2,P<0.01),与植被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R=0.921,P<0.05),与地上植被总盖度呈显著正相关(R=0.909,P<0.05),与地上生物量、均匀度、多样性呈不显著正相关(P>0.05)。在草地放牧干扰系统中,非生物因素土壤紧实度、水分可能是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的首要选择因素,食物资源也许是次要选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鼢鼠 放牧干扰 植被性状 土壤特性
原文传递
高寒草原退化对植物群落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婷 +5 位作者 楚彬 周睿 叶国辉 牛钰杰 唐庄生 立民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19年第4期65-71,共7页
以空间分布代替时间演替的方法,调查黄河源区玛多县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特性的变化,探讨植物群落与土壤理化特性对退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不同退化梯度下植物优势种变化明显,从轻度退化到重度退化,草地优势种由... 以空间分布代替时间演替的方法,调查黄河源区玛多县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特性的变化,探讨植物群落与土壤理化特性对退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不同退化梯度下植物优势种变化明显,从轻度退化到重度退化,草地优势种由紫花针茅和矮嵩草逐渐向杂类草转变,极度退化下变为沙生植物为主;(2)随着草地退化加剧,植物物种重要值、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以及地上生物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轻度退化草地地上生物量比未退化草地高21.5%,其与不同物种在退化演替过程中的消长变化密切相关;(3)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以及pH表现出随退化程度加剧呈显著降低(P<0.05)的趋势。土壤容重随退化程度加剧而显著增加,土壤通气孔隙度随退化程度加剧而显著降低。通过分析,草地退化首先影响土壤物理属性,进而影响草地群落物种组成,导致草地生产力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原 退化程度 群落特征 土壤因子
下载PDF
祁连山东段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楚彬 立民 +2 位作者 周延山 刘丽 李帅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9-186,共8页
本研究以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栖息的高原鼢鼠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原鼢鼠栖息地特征及选择因素,为合理控制草原鼠害及保护草地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择4个不同放牧强度小区,调查每个小区的高原鼢鼠相对种群密度、... 本研究以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栖息的高原鼢鼠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原鼢鼠栖息地特征及选择因素,为合理控制草原鼠害及保护草地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择4个不同放牧强度小区,调查每个小区的高原鼢鼠相对种群密度、土壤紧实度和容重、植物学组成、植物物种丰富度、地上生物量、可食牧草产量及各植物功能群产量,并分析高原鼢鼠相对种群密度与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放牧强度与高原鼢鼠相对种群密度有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P>0.05),重度放牧区下高原鼢鼠相对种群密度最高,禁牧区高原鼢鼠相对种群密度最低;高原鼢鼠相对种群密度与土壤紧实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土壤容重和地上生物量呈负相关但不显著(P>0.05);高原鼢鼠相对种群密度与杂类草产量有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P>0.05),与可食牧草产量、禾草产量和物种丰富度有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P>0.05);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表明影响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土壤紧实度(Y=205.36-0.145 X1,X1为土壤紧实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鼢鼠 放牧强度 栖息地特征 栖息地选择
下载PDF
牦牛粪对高寒草甸植被群落特征和生态位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牟晓明 于应文 +4 位作者 张红梅 孙红 王虎成 徐长林 立民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94-1601,共8页
本研究定量分析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牦牛粪斑与对照处植被构成、牧草养分、植物种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的变化,为高寒草甸植被演替和异质性形成机制的揭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牦牛粪沉积增加植物总生物量和活体质量,使... 本研究定量分析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牦牛粪斑与对照处植被构成、牧草养分、植物种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的变化,为高寒草甸植被演替和异质性形成机制的揭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牦牛粪沉积增加植物总生物量和活体质量,使草层高度、盖度和牧草K含量增加,而对死物质质量和物种数无影响。粪沉积降低优势植物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艹洽草(Koeleria cristata)和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的重要值,增加其生态位宽度,并提高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和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的重要值,使优势种植物更倾向于泛化种。粪沉积使伴生种异针茅(S.aliena)的重要值降低,西北针茅(S.krylovii)的重要值增加,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均降低,使少量种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球花蒿(Artemsia pratensis)、茵陈蒿(A.capillaries)、冷蒿(A.frigida)、高山韭(Allium sikkimense)和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的生态位宽度增加。粪沉积使草地植物的整体生态位重叠值增大,使生态位重叠值>0.85的种对增加13.8%,生态位重叠值<0.45的种对降低42.9%。总之,粪沉积使草地禾草比例增加,促进高寒草甸草地由莎草+禾草群落向禾草群落或禾草+莎草群落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牦牛粪 植被构成 重要值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下载PDF
甘肃高山细毛羊枯草季放牧与暖棚舍饲饲养对比试验 被引量:19
11
作者 赵海军 杨联 +5 位作者 杨思维 立民 冯明廷 马志愤 宫旭胤 吴建平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7-121,共5页
枯草期选甘肃高山细毛羊成年母羊180只,后备母羊38只,羔羊40只,进行为期171 d的放牧与舍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暖棚舍饲)平均每只成年母羊、后备母羊和羔羊体质量分别增加5.1、9.8和6.9 kg,增幅为:11.72%、30.81%和32.86%;对照组... 枯草期选甘肃高山细毛羊成年母羊180只,后备母羊38只,羔羊40只,进行为期171 d的放牧与舍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暖棚舍饲)平均每只成年母羊、后备母羊和羔羊体质量分别增加5.1、9.8和6.9 kg,增幅为:11.72%、30.81%和32.86%;对照组(放牧)每只成年母羊、后备母羊和羔羊体质量分别平均下降7.3、5.0和1.0 kg;试验末,试验组成年母羊和后备母羊体质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羔羊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羊毛长度试验组成年母羊、后备母羊和羔羊羊毛每只分别平均增长3.9、3.8和2.7 cm,试验组成年母羊和后备母羊比对照组提高10.4%和16.0%,羔羊比对照组降低11.2%,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各年龄段产羊毛量分别达5.24、4.56和3.79 k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60.24%、73.38%和49.80%,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纯收入分别为成年母羊5.35元/只,后备母羊45.65元/只,羔羊59.57元/只,对照组由于掉膘损失严重,成年母羊和后备母羊分别损失28.32和13.05元/只,羔羊收益29.3元/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高山细毛羊 枯草季 暖棚舍饲 放牧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不同生育期燕麦失水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巧玲 立民 杨思维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2-98,共7页
为筛选适宜高寒牧区的燕麦干草调制方式,对3个生育期刈割的青海甜燕麦在6种不同干燥处理下失水与营养成分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刈割燕麦干燥快慢顺序均为喷KH2PO4晾干>压裂晒干>喷NaHCO3晾干>喷CaCO3晾干>晒干>... 为筛选适宜高寒牧区的燕麦干草调制方式,对3个生育期刈割的青海甜燕麦在6种不同干燥处理下失水与营养成分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刈割燕麦干燥快慢顺序均为喷KH2PO4晾干>压裂晒干>喷NaHCO3晾干>喷CaCO3晾干>晒干>草架晾干;同一干燥方式,开花期与灌浆期燕麦干燥用时均比抽穗期长。干燥方式对燕麦ADF、NDF(除抽穗期)、CP、CA和EE含量(除抽穗期)产生显著影响,且与生育期存在显著交互作用。KH2PO4处理抽穗期燕麦的ADF(29.61%)和NDF含量(54.30%)最低,CaCO3处理抽穗期的CP(9.64%)与CaCO3处理灌浆期的EE含量(2.05%)最高,草架处理抽穗期的CA含量(7.46%)最高;随着刈割时间的推迟,各干燥处理的燕麦干草ADF、NDF和EE(除草架与NaHCO3处理)表现上升趋势,CP和CA均表现下降趋势。结合灰色关联度理论和熵权法综合评价,抽穗期喷施CaCO3燕麦干草营养价值最高,抽穗期喷施KH2PO4次之,此两种组合调制的干草质量较高且操作简单,在生产中可优先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干燥方式 生育期 干燥特性 干草质量 综合评价
下载PDF
高寒草甸区高原鼢鼠新生土丘水土流失特征 被引量:17
13
作者 马素洁 周建伟 +6 位作者 王福成 牛钰杰 楚彬 周延山 姬程鹏 王婷 立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63,71,共7页
高原鼢鼠是青藏高原的优势地下啮齿动物,掘洞造丘是其独特的行为之一。高原鼢鼠新生土丘属于次生裸地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研究高原鼢鼠新生土丘水土流失对于合理评价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径流小区法和风蚀桥法,测定不同地... 高原鼢鼠是青藏高原的优势地下啮齿动物,掘洞造丘是其独特的行为之一。高原鼢鼠新生土丘属于次生裸地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研究高原鼢鼠新生土丘水土流失对于合理评价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径流小区法和风蚀桥法,测定不同地形(平地和坡地)、不同直径大小(大土丘:直径>75 cm,中等土丘:直径50~75 cm,小土丘:直径<50 cm)单位面积新生土丘年土壤流失量和有机质流失量,并比较经过1年侵蚀后的土丘与无土丘草地表层(0—10 cm)土壤粒径组成、含水量和营养成分,旨在明确高原鼢鼠不同大小和不同分布的土丘的水土流失状况。结果表明:(1)研究区平地和坡地新生土丘单位面积年均土壤流失量分别为4 039.91,3 731.79 g/m^2,单位面积年均土壤有机质流失量分别为266.83,252.76 mg/m^2,土壤侵蚀级别为中度侵蚀;(2)土丘表层土壤粒径<0.25 mm和>5 mm的团聚体含量均显著小于无土丘草地(P<0.05),>0.25 mm的团聚体含量显著大于无土丘草地(P<0.05);(3)土丘表层土壤肥力和土壤含水量均显著小于无土丘草地表层土壤(P<0.05);(4)雨季坡地新生土丘单位面积泥沙流失量显著高于平地新生土丘(P<0.05)。风季平地风蚀厚度大于坡地风蚀厚度,分别为4.33,3.62 cm;(5)风季不同丘型土丘的侵蚀厚度表现为大土丘>小土丘>中土丘,分别为5.50,3.59,2.82 cm。研究认为高原鼢鼠新生土丘会导致高寒草甸风蚀和水蚀发生,且不同地形和不同大小的土丘水土流失情况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新生土丘 水土流失
下载PDF
基于地形因素的高寒草甸土壤温湿度和物种多样性与初级生产力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牛钰杰 周建伟 +4 位作者 杨思维 王贵珍 刘丽 杜国祯 立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8314-8325,共12页
山地是高寒草甸的主要分布区,地形变化引起了土壤温湿度和物种的差异性分布,进而影响到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功能。为明晰高寒草甸山地环境因子(土壤温湿度)和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多度、均匀度、优势度)与初级生产力的关系,本研究以青藏高... 山地是高寒草甸的主要分布区,地形变化引起了土壤温湿度和物种的差异性分布,进而影响到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功能。为明晰高寒草甸山地环境因子(土壤温湿度)和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多度、均匀度、优势度)与初级生产力的关系,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东北缘马牙雪山支脉的高寒草甸山体为研究对象,选择阶地、阴坡、山脊和阳坡与3个海拔梯度段,调查了189个样方的植物群落组成和土壤温湿度。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土壤温湿度和物种多样性与初级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以山地高寒草甸整体为研究单元,初级生产力只随物种多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R^2=0.07 P=0.01)。(2)坡向影响初级生产力的因素不同,阴坡初级生产力与物种丰富度正线性相关;山脊初级生产力与土壤湿度正线性相关,也随物种丰富度增加而显著增加;阳坡初级生产力与物种多度正线性相关;阶地初级生产力随均匀度增加而显著增加,随优势度增加而显著降低。(3)只有低海拔区(2860-2910 m)初级生产力随物种多度和丰富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综上所述,山地高寒草甸土壤温湿度和物种多样性与初级生产力关系受坡向比海拔的影响更大,且物种多样性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大于土壤温湿度。建议山地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生产和生态管理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坡向对植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山地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物种多样性 初级生产力
下载PDF
高原鼠兔的经济损害水平及防治指标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兴堂 立民 +3 位作者 苏军虎 曹慧 祁晓梅 刘荣堂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8-203,共6页
2007-2008年在肃南县大河乡大岔村的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对高原鼠兔的经济损害水平及防治指标研究的结果表明,高原鼠兔种群数量与其危害所造成草原牧草减产量(地上植物)及经济损失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9765;高原鼠兔的有效洞口数... 2007-2008年在肃南县大河乡大岔村的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对高原鼠兔的经济损害水平及防治指标研究的结果表明,高原鼠兔种群数量与其危害所造成草原牧草减产量(地上植物)及经济损失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9765;高原鼠兔的有效洞口数(X)与牧草减产量(M)的线性回归方程为:M=-16.9603+0.9180X;在1 330hm2范围内用C型肉毒梭菌生物毒素进行防治,核算单位面积防治成本为25.05元/hm2;试验期间,高原鼠兔的实际鼠密度高达510有效洞口/hm2,经济损害水平为130有效洞口/hm2;实际经济损失率高达32.9%,而经济允许损失率只有11.2%。根据经济允许损失率测算的有效防治指标为185有效洞口/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鼠害 高原鼠兔 有效防治指标 经济损害水平 经济允许损失率
下载PDF
高原鼢鼠干扰下高寒草甸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5
16
作者 叶国辉 楚彬 +4 位作者 胡桂馨 张飞宇 华铣泽 周富斐 立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92-802,共11页
为研究高寒草甸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分布对环境因子的响应,选取祁连山东段的甘肃省天祝县高原鼢鼠典型分布区域,以鼠丘密度代表干扰强度设置4个干扰区。调查各干扰区植被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大型土壤动物类群组成及其数量,采用... 为研究高寒草甸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分布对环境因子的响应,选取祁连山东段的甘肃省天祝县高原鼢鼠典型分布区域,以鼠丘密度代表干扰强度设置4个干扰区。调查各干扰区植被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大型土壤动物类群组成及其数量,采用约束性排序方法分析环境因子对大型土壤动物类群组成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原鼢鼠干扰下高寒草甸大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为瓦娄蜗牛科、象甲科和短角亚目幼虫;极重度干扰区大型土壤动物类群的丰度、丰富度、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重度干扰区(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大型土壤动物类群丰度、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与土壤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丰富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丰度与土壤紧实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与植物Shannon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冗余分析和偏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温度、紧实度和含水量是影响高寒草甸大型土壤动物类群组成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鼢鼠 大型土壤动物 土壤因子 冗余分析
下载PDF
玛曲草原植被NDVI与气候和载畜量变化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立民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4-235,共12页
利用玛曲草原1982-2005年的气候和载畜量及NASS/GIMMS半月合成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遥感数据,分析了NDVI与气候因素和载畜量的年际变化关系,以及植被NDVI对气温和降水的时滞响应。统计了4个时间尺度(1~4个月)×4个时滞期(前0~3个... 利用玛曲草原1982-2005年的气候和载畜量及NASS/GIMMS半月合成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遥感数据,分析了NDVI与气候因素和载畜量的年际变化关系,以及植被NDVI对气温和降水的时滞响应。统计了4个时间尺度(1~4个月)×4个时滞期(前0~3个月)共16种组合下,植被NDVI与同期和前期(前1~6个月)气温和降水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春夏季NDVI的年际变化呈显著增加,增幅为0.019/10a和0.022/10a。季节和年均气温及≥0℃年积温的年际变化呈显著增加,增幅为0.5~0.7℃、0.6℃和121.5℃;季节和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不显著;夏季气温变化稳定,春、秋季气温和4季降水的年际变化不稳定。春季~秋季和全年各月的NDVI与同期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72~0.95和0.87;春季、秋季和冬季及全年各月的NDVI与降水呈极显著正或负相关,R为0.84,0.77,-0.52及0.80;每年NDVI的月均值与同期>0℃年积温和家畜数量呈显著正相关,R为0.66和0.45。植被NDVI对当月和前2月降水的累积量(时间尺度为3个月)及对当月和前1月气温(时间尺度为2个月)的响应最强,时间尺度为1~3或1~2个月,时滞期为0个月的同期气温或时滞期为1个月的降水对生长季间NDVI的促进效应大;早期(4月)气温升高促进植物生长,而早期和后期(8-9月)的降水累加及后期高温抑制植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归一化植被指数 气温 降水 积温 时滞效应
下载PDF
青藏高原火绒草斑块群落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牟晓明 于应文 +3 位作者 王先之 张红梅 徐长林 立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5306-5315,共10页
以青藏高原两种生境(阴坡和阶地)和4个斑块大小等级水平(等级1:0.2—0.6m2,G1;等级2:0.6—2 m2,G2;等级3:2—3.6 m2,G3和等级4:3.6—8.6 m2,G4)的火绒草(Leontopodium nanum)群落为对象,利用幂乘方法则,分析了其种群和群落空间异质性和... 以青藏高原两种生境(阴坡和阶地)和4个斑块大小等级水平(等级1:0.2—0.6m2,G1;等级2:0.6—2 m2,G2;等级3:2—3.6 m2,G3和等级4:3.6—8.6 m2,G4)的火绒草(Leontopodium nanum)群落为对象,利用幂乘方法则,分析了其种群和群落空间异质性和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明晰了优势种、亚优势种、伴生种和偶见种对其植被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火绒草斑块的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均呈集群分布,植物种的随机出现频率和实际出现频率的方差对数值与其幂乘方法吻合性较高(R2﹥0.8),幂乘方法能对火绒草斑块植被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客观分析。优势种火绒草和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亚优势种球花蒿(Artemisia smithii)和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等的相对空间异质性(ε)高于群落的空间异质性(δC),位于直线y=0上方,使群落趋于集群分布;伴生种西北针茅(Stipa krylovii)、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和苔草(Carex sp)等的ε与群落的δC类似,位于直线y=0附近,它们维持群落自身空间分布状态;偶见种的ε低于群落的δC,位于直线y=0下方,降低群落的集群分布。随火绒草斑块等级水平的增加,群落物种数呈增加,丰富度指数DGI呈降低变化。一般火绒草斑块的δc和βw为阶地﹥阴坡,DGI为阶地﹤阴坡;两种生境下,植物种组成的相似性G1斑块较低,G2—G4斑块较高。火绒草斑块的群落分布格局主要由优势种和亚优势种及偶见种的ε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绒草斑块 生境 斑块大小 幂乘方法则 分布格局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甘肃省野生维管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志达 于应文 +3 位作者 立民 蒲训 王虎成 梁天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30,共9页
通过已有文献和植物标本查阅分析,结合野外调查,建立甘肃省野生维管植物数据库。在ArcGIS Desktop 9.3地理信息平台上,以县域名称为主键,将甘肃省各县域矢量图与汇总好的植物种数据联合,进行甘肃省野生维管植物丰富度、种域数、分化强... 通过已有文献和植物标本查阅分析,结合野外调查,建立甘肃省野生维管植物数据库。在ArcGIS Desktop 9.3地理信息平台上,以县域名称为主键,将甘肃省各县域矢量图与汇总好的植物种数据联合,进行甘肃省野生维管植物丰富度、种域数、分化强度和县域间物种相似度数据的空间显示。结果表明,甘肃共有野生维管植物5207种,1216属,219科;不同县域间物种丰富度分布差距大,依次为,陇南、天水和甘南>河西>陇东地区>中部地区;文县和武都为甘肃维管植物分布中心。属和科的分化强度均与物种密度呈正相关(R=0.702和0.781,P<0.01),种域数与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相反。依据县域间物种相似度,将甘肃省野生维管植物种分布划分为陇东黄土高原区、陇中黄土高原区、甘南高原区、甘南高原与陇南山地过渡区、陇南山地区、天水秦岭区、秦岭北麓区、河西地区和白银荒漠9区。甘肃中部北纬35°,自东向西有条明显U型断裂带,是甘肃省野生维管植物种分布的分界线,该线以南各区域共有植物4488种,占全省维管植物的86%;甘肃省野生维管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突变"出现在崆峒区和榆中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管植物 物种数 分化强度 分区图
下载PDF
天然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构建及定量评估——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原为例 被引量:14
20
作者 周传猛 蒲小鹏 +1 位作者 陈垣 立民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4-118,124,共6页
为了综合评价天然草原健康状况,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两种分析方法,选取13个草地生态系统健康指标,构建当地的"活力-组织机构力-恢复力-人文"体系草地评价系统,并结合样方数据和文献资料,分别评... 为了综合评价天然草原健康状况,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两种分析方法,选取13个草地生态系统健康指标,构建当地的"活力-组织机构力-恢复力-人文"体系草地评价系统,并结合样方数据和文献资料,分别评价了甘南州各县2001年、2004年、2007年、2009年的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在指标层中,草地系统活力(B1)、组织机构力(B2)、恢复力(B3)和人文(B4)的权重分别为0.373 1、0.361 0、0.216 8和0.049 1;人文层次的"旅游产值占GNP比重"其权重仅为0.049 1,说明人文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力较小;植被状况的总权重值0.550 7,说明了植被在牧区生态经济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甘南藏族自治州各县草地近10a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大多数在不健康域之间波动,并有向崩溃域方向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健康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甘南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