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道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汪洋 吉建 +4 位作者 王朱健 杜强 梁琴 曹文俊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9年第6期383-387,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成人患者耳道分泌物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于我院确诊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300例,取耳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300份分泌... 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成人患者耳道分泌物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于我院确诊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300例,取耳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300份分泌物标本中病原菌检出率为82.33%(247/300)。共分离出268株病原菌,其中真菌112株(41.79%)、革兰阳性菌107株(39.93%)、革兰阴性菌49株(18.28%)。曲霉属(29.11%,78/268)、金黄色葡萄球菌(25.75%,69/268)和铜绿假单胞菌(9.33%,25/268)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外耳道分泌物中的常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72.46%和90.00%,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达到27.54%;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最高,达到52.00%。结论广泛开展针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外耳道分泌物病原菌的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选取合理的抗菌药物进行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原菌 药敏试验
下载PDF
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专家共识(2023,上海) 被引量:1
2
作者 范新泰 +31 位作者 高子雯 王大奇 程晓婷 吕俊 胡纯纯 徐秀 周旭娇 郭荦 马竞 张剑宁 陶永 孙珊 杨美琴 胡炯炯 蔡宇伽 李大力 李耕林 杨军 戴春富 张天宇 洪佳旭 马兆鑫 黄新生 向明亮 时海波 陈兵 王武庆 陈正一 殷善开 吴皓 王正敏 李华伟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5,11,共6页
遗传性耳聋是常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临床尚无有效治疗药物。近年,基因治疗在临床前遗传性耳聋动物模型中获得显著疗效,推动了多项耳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的启动和开展。然而,目前尚无针对耳聋基因治疗的相关规范或共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 遗传性耳聋是常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临床尚无有效治疗药物。近年,基因治疗在临床前遗传性耳聋动物模型中获得显著疗效,推动了多项耳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的启动和开展。然而,目前尚无针对耳聋基因治疗的相关规范或共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作为国际首个成功开展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的单位,积累了一定经验。基于此,并参考其他疾病基因治疗共识,联合上海市多家单位的耳科学、听力学、遗传学、基因治疗及康复学等专家,在适用人群选择、围手术期准备、基因治疗药物注射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治疗后康复等方面制订本共识,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依据,以规范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的临床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耳聋 基因治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耳聋与基因:基因治疗之策略——基因置换与基因编辑(一)
3
作者 赵煜 陈紫婷 +2 位作者 蒋罗颖 王奕哲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49-450,共2页
自2024年第24卷第5期起,本刊特设“当代医学科技——科普版”专栏,致力于搭建一个便捷的学习平台,让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者能够轻松掌握当前医学科技的最新动态。本期起,我们将以“耳聋与基因”为核心议题,连续刊登关于基因治疗策略... 自2024年第24卷第5期起,本刊特设“当代医学科技——科普版”专栏,致力于搭建一个便捷的学习平台,让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者能够轻松掌握当前医学科技的最新动态。本期起,我们将以“耳聋与基因”为核心议题,连续刊登关于基因治疗策略、耳聋基因诊断报告解读以及耳聋基因治疗进展等内容,期待为读者带来新的洞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基因 基因治疗 医学科技 基因编辑 基因置换 学习平台 当代医学 基础与临床研究
下载PDF
鼓膜置管术后通气管阻塞的因素分析以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庆忠 李华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97-699,共3页
目的:研究鼓膜置管术后通气管阻塞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2-2015-02期间行鼓膜置管的145例患者(198耳),术后未滴药;以及2015-03-2016-02期间行鼓膜置管的59例患者(80耳),该组术后均给予氧氟沙星滴耳液。... 目的:研究鼓膜置管术后通气管阻塞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2-2015-02期间行鼓膜置管的145例患者(198耳),术后未滴药;以及2015-03-2016-02期间行鼓膜置管的59例患者(80耳),该组术后均给予氧氟沙星滴耳液。分别在术后1、3、6、12个月随访,检查通气管的位置,是否有阻塞发生。如发现干痂、耵聍或血痂阻塞,应用4%碳酸氢钠滴耳液滴耳后清理,根据清理结果和是否再次出现积液情况,采取随访或再次置入新的通气管。对于有脓性分泌物的患者,给予3%双氧水和氧氟沙星滴耳液,使通气管再通。结果:在未滴药的145例(198耳)中,共有16例患者出现通气管阻塞,其中管腔内干痂阻塞8例,血痂阻塞或覆盖通气管3例,耵聍阻塞3例,脓性分泌物2例。滴药的59例患者中,共有7例出现通气管阻塞,其中管腔内干痂阻塞1例,血痂阻塞或覆盖通气管1例,耵聍阻塞4例,脓性分泌物1例。结论:鼓膜置管术后通气管阻塞较为常见,术中、术后可进行预防和处理,术后短期抗生素滴耳可以有效预防通气管阻塞和术后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伴渗出液 鼓膜置管 通气管阻塞
原文传递
分泌性中耳炎大鼠咽鼓管鼓室β-防御素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樊春笋 黄一波 +2 位作者 李雯 沈雁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22-325,I0006,共5页
目的检测大鼠β防御素(ratβ-defensin,rBD)在分泌性中耳炎大鼠咽鼓管鼓室的表达,探讨β防御素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排除中耳感染的清洁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前3组36只行颈部切口经右侧听泡注入脂多糖(lipopolysac... 目的检测大鼠β防御素(ratβ-defensin,rBD)在分泌性中耳炎大鼠咽鼓管鼓室的表达,探讨β防御素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排除中耳感染的清洁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前3组36只行颈部切口经右侧听泡注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溶液(1mg/mL)30μL制作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造模后分别于第1、3、7天断头取咽鼓管鼓室黏膜;对照组12只右侧听泡注入生理盐水30μL,左侧听泡作为正常组,3d后断头取咽鼓管鼓室黏膜。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咽鼓管鼓室rBD-1mRNA和rBD-2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大鼠咽鼓管鼓室存在rBD-1和rBD-2的表达,且rBD-1的表达较rBD-2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造模后第1、3、7天,rBD-1表达变化不明显;rBD-2则在造模后第1、3天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7天渐回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在大鼠,rBD-1可能参与正常咽鼓管鼓室的防御功能,造模后rBD-2的表达增加可能与病原体入侵后的清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防御素 分泌性中耳炎 大鼠
下载PDF
CT间接淋巴造影定位前哨淋巴结
6
作者 吴海涛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9年第5期333-334,共2页
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指导恶性肿瘤的治疗和评估其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验能判断早期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目前用于定位前哨淋巴结的方法主要有蓝染料示踪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和CT间接淋巴造影法。本文就CT间... 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指导恶性肿瘤的治疗和评估其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验能判断早期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目前用于定位前哨淋巴结的方法主要有蓝染料示踪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和CT间接淋巴造影法。本文就CT间接淋巴造影定位前哨淋巴结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 造影定位 间接 CT 同位素示踪法 恶性肿瘤 淋巴结转 活组织检验
下载PDF
人工镫骨植入术中Piston型镫骨假体相关因素对假体传声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方延青 陈兵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1年第2期135-138,共4页
镫骨假体植入术是目前治疗耳硬化症的有效手段,镫骨小窗手术方式因其微创、安全在临床应用较多。镫骨假体的选择及置放是手术的关键步骤。假体的设计也不断发展演变,其中活塞式人工镫骨,即Piston型镫骨假体是最常用的假体之一。Piston... 镫骨假体植入术是目前治疗耳硬化症的有效手段,镫骨小窗手术方式因其微创、安全在临床应用较多。镫骨假体的选择及置放是手术的关键步骤。假体的设计也不断发展演变,其中活塞式人工镫骨,即Piston型镫骨假体是最常用的假体之一。Piston型镫骨假体相关参数包括其材质、直径、长度、假体植入位置及深度、假体与砧骨或底板的角度、假体钩挂方式等,这些因素均可能影响假体的传声效果。本文就Piston相关参数对其传声效果的影响进行综述,阐明假体参数的临床意义,为临床精确使用镫骨假体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ston型镫骨假体 人工镫骨植入术 听力效果
下载PDF
滴耳液使用有讲究
8
作者 李为韬 《家庭用药》 2021年第8期6-7,共2页
滴耳液,是指滴入耳道内的液体药物制剂,一般以水、乙醇、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等为溶剂,对耳道起清洁、消炎、止痒、润滑、收敛等作用。对于某些病灶位于耳部的疾病,局部使用滴耳液可以使药物有效成分迅速到达病灶,并保持较高的局部浓... 滴耳液,是指滴入耳道内的液体药物制剂,一般以水、乙醇、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等为溶剂,对耳道起清洁、消炎、止痒、润滑、收敛等作用。对于某些病灶位于耳部的疾病,局部使用滴耳液可以使药物有效成分迅速到达病灶,并保持较高的局部浓度,同时减少药物的全身副作用。那么,患者在使用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有效成分 局部浓度 滴耳液 药物制剂 聚乙二醇 丙二醇 局部
原文传递
首诊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一例及早期鉴别建议
9
作者 张坤 赵煜 +5 位作者 崔冲 孙青 罗妍 李宁 陈兵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65-1168,共4页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尚无特异性治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务人员的诊疗工作存在高风险暴露,并且部分感染患者早期无发热,部分症状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类似,需要早期鉴别。本文结合一例首诊耳...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尚无特异性治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务人员的诊疗工作存在高风险暴露,并且部分感染患者早期无发热,部分症状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类似,需要早期鉴别。本文结合一例首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2019-nCoV感染病例,针对2019-nCoV的特点以及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的预检、早期鉴别、医务防护措施等进行讨论,以期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诊疗工作 感染患者 早期鉴别 冠状病毒感染 特异性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 医务人员
原文传递
Otof^(-/-)成年鼠基因治疗DPOAE和ABR阈值变化研究
10
作者 王子菁 曹麒 +6 位作者 胡少伟 范新泰 吕俊 王会 王武庆 李华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6,共8页
目的:通过分析Otof^(-/-)成年鼠在基因治疗前后各频率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 DPOAE)和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的阈值变化及其相关性,探索治疗后听力恢复的评价方法。方法... 目的:通过分析Otof^(-/-)成年鼠在基因治疗前后各频率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 DPOAE)和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的阈值变化及其相关性,探索治疗后听力恢复的评价方法。方法:经圆窗膜(round window membrane, RWM)路径,向4周龄Otof^(-/-)成年鼠内耳注射双AAV载体携带的内含肽介导的OTOF基因治疗体系,检测治疗前后DPOAE与ABR阈值,免疫荧光染色评估耳畸蛋白(otoferlin)恢复表达的内耳毛细胞比例及突触数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AV-PHP.eB对耳蜗内毛细胞具有高转染率;治疗体系纠正了Otof^(-/-)成年鼠的听力,且不影响野生型小鼠听功能。基因治疗后DPOAE阈值与ABR阈值变化在16 kHz处存在显著相关;术后DPOAE略微上升,但在术后2个月时出现恢复趋势。结论:基因治疗可显著恢复Otof^(-/-)成年鼠听力,基因治疗体系手术给药可能会引起听力损伤,这需要更加精细、轻柔的操作,以最大程度发挥基因治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OF 基因治疗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听觉脑干反应
原文传递
鼓膜修补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冰 陈兵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9-342,共4页
鼓膜(tympanic membrane,TM)是一种半透明的菲薄结构,由角质化的鳞状上皮外层、纤维状中层和粘膜内层三层结构组成[1]。造成鼓膜穿孔的最常见病因有外伤、中耳炎和鼓膜置管术遗留的造口等。虽然大多数急性鼓膜穿孔是可以自愈的,但面积... 鼓膜(tympanic membrane,TM)是一种半透明的菲薄结构,由角质化的鳞状上皮外层、纤维状中层和粘膜内层三层结构组成[1]。造成鼓膜穿孔的最常见病因有外伤、中耳炎和鼓膜置管术遗留的造口等。虽然大多数急性鼓膜穿孔是可以自愈的,但面积较大的穿孔或慢性穿孔需要外科手术干预才能修复。穿孔的鼓膜如果不能及时愈合,失去了阻挡外界细菌进入中耳的有效屏障,中耳感染的几率将大大增加,严重者还会引起耳溢液、传导性听力下降甚至胆脂瘤的形成等,造成严重的并发症。鼓膜穿孔的自愈通过上皮细胞的移行而完成,但常缺少纤维中间层,相较于正常鼓膜,自愈后的鼓膜更加脆弱、传声性能不理想、较易形成内陷袋,并且在一定的气压伤时有再次穿孔的可能。因此,重建类似原生鼓膜的三层结构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膜穿孔 气压伤 鼓膜置管术 外科手术 三层结构 传导性 中耳炎 有效屏障
下载PDF
OTOF基因突变听神经病的治疗进展
12
作者 韩磊 汤洪海 +6 位作者 王大奇 高子雯 胡少伟 崔冲 吕俊 王会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17-122,共6页
OTOF基因突变是导致听神经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隐性遗传性耳聋的常见致病基因。OTOF基因编码的耳畸蛋白(otoferlin)参与Ca^(2+)相关内毛细胞突触囊泡的融合及神经递质的释放。随着对OTOF基因致病机制的研究和生物治疗递送工具的发展,... OTOF基因突变是导致听神经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隐性遗传性耳聋的常见致病基因。OTOF基因编码的耳畸蛋白(otoferlin)参与Ca^(2+)相关内毛细胞突触囊泡的融合及神经递质的释放。随着对OTOF基因致病机制的研究和生物治疗递送工具的发展,近年成功采用双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基因治疗策略恢复了Otof^(-/-)小鼠耳畸蛋白的表达并挽救了听力。国内外陆续已批准OTOF遗传性耳聋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这将是当前最有希望实现临床转化的耳聋基因治疗。OTOF基因突变所致耳聋的成功治疗将不仅为耳聋药物治疗开辟新方向,开启耳聋基因治疗新时代,也为其他耳聋患者的药物治疗带来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病 OTOF 基因治疗 腺相关病毒
下载PDF
腺病毒转染新生及成年鼠内耳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陶永 +2 位作者 李文妍 陈正一 李华伟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5期302-306,共5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携带目的基因Cre和Oct4导入新生和成年小鼠转染内耳细胞的可行性,为内耳基因治疗提供可行性研究。方法采用纳升级显微操作系统,经耳蜗中阶显微注射携带基因编辑基因Cre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5型重组腺病毒悬液于新生... 目的探讨腺病毒携带目的基因Cre和Oct4导入新生和成年小鼠转染内耳细胞的可行性,为内耳基因治疗提供可行性研究。方法采用纳升级显微操作系统,经耳蜗中阶显微注射携带基因编辑基因Cre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5型重组腺病毒悬液于新生鼠(P1)和成年鼠,并以腺病毒携带Oct4基因转染入成年鼠内耳,注射4d后取双侧耳蜗标本做基底膜铺片,观察GFP和Oct4表达情况。结果新生鼠组:术后第4d见耳蜗底圈62%和中圈54%支持细胞表达GFP。成年鼠组:术后第4天可见耳蜗底圈96%和中圈51%内毛细胞表达GFP,底圈72%和中圈40%支持细胞表达GFP。31%内毛细胞和43%支持细胞表达Oct4。未注射耳未见GFP和Oct4表达。结论显微注射腺病毒携带目的基因Cre和Oct4可高效导入新生鼠及成年鼠内耳并表达,可用来研究内耳基因功能和基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科 耳蜗 内耳 基因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