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的展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审思——以Sora为引
1
作者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9期87-96,共10页
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超越了人工智能的文本表达结构,不断强化图像与视频的价值意义,其话语建构能力日益趋近人类的创作水平。这种“超能力”背后隐喻着“技术”的本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机理主要通过资源堆叠、机器学习与序列预测来... 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超越了人工智能的文本表达结构,不断强化图像与视频的价值意义,其话语建构能力日益趋近人类的创作水平。这种“超能力”背后隐喻着“技术”的本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机理主要通过资源堆叠、机器学习与序列预测来实现,其中资源堆叠奠定了智能根基、机器学习促进了知识萃取、序列预测形塑内容体系。世界模拟想象和人机关系演进共同构筑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义价值。然而,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普泛化渗透,其遮蔽的想象塌缩、资源消耗以及内容速朽等困境日渐凸显,亟须通过价值对齐、黑箱稀释等实践方式回应人机协同进化的时代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型 生成式AI 机器学习 SORA 人工智能 人机关系 AI技术-社会协同
下载PDF
主体区隔·主题多元·研究深化——2023年我国学术期刊研究的主要特征与未来展望
2
作者 赵红勋 段艳文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77,共9页
2023年,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及探索建设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战略布局对期刊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学术期刊研究在此背景下焕发出新活力。文章以中国知网数据库的689篇文献为样本,借助CiteSpace、VOSviewer等软件对学术期刊研究进行文献计... 2023年,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及探索建设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战略布局对期刊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学术期刊研究在此背景下焕发出新活力。文章以中国知网数据库的689篇文献为样本,借助CiteSpace、VOSviewer等软件对学术期刊研究进行文献计量与主题分析。从研究主体来看,点状分布的研究机构间合作关系松散,学界与业界间的“区隔”使发文量长尾效应凸显,研究者群体较为多元,其合作关系展现出典型的圈群化特征;从研究主题来看,顶层指引、实践模式、技术关切、角色认知等构筑了学术期刊的研究经纬,回应了国家战略布局与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未来相关研究可在整体布局上提高研究站位、推进理论体系建设,并通过加强学界与业界间交流合作、拓展研究视野等下沉路径提升实践深度与理论厚度,不断延展学术期刊研究的想象力与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3年 学术期刊研究 研究主体 研究主题 未来展望
下载PDF
网络文化视域下Z世代青年的主体矛盾及引导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赵红勋 《北京教育(高教)》 2023年第12期38-42,共5页
作为当代社会的生力军,Z世代青年长期浸润于网络文化的叙事话语之中。网络文化在满足青年社交、娱乐等需求时,也诱发了身份焦虑、认同危机以及实践错位等主体矛盾,其产生原因包括社会环境压力、网络文化狂欢以及青年认知困境等。因此,... 作为当代社会的生力军,Z世代青年长期浸润于网络文化的叙事话语之中。网络文化在满足青年社交、娱乐等需求时,也诱发了身份焦虑、认同危机以及实践错位等主体矛盾,其产生原因包括社会环境压力、网络文化狂欢以及青年认知困境等。因此,亟待通过激励青年回归现实、调适主流话语表达以及营造开放包容环境等策略进行积极引导,更好地推动Z世代青年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世代青年 网络文化 主体矛盾 价值引导 青年群体
原文传递
“Z世代”青年社交媒介实践的反向自我呈现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红勋 《中国传媒科技》 2023年第4期159-160,共2页
在移动性与社交化技术的强力渗透下,经由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而形塑的社交媒介实践已然成为“Z世代”青年群体日常生活的景观模式。“Z世代”主要是指出生于1995—2005年间的一群人,其深受互联技术的深度卷入,长期浸润于互联网化... 在移动性与社交化技术的强力渗透下,经由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而形塑的社交媒介实践已然成为“Z世代”青年群体日常生活的景观模式。“Z世代”主要是指出生于1995—2005年间的一群人,其深受互联技术的深度卷入,长期浸润于互联网化的社交媒介之中,也被称为“互联网世代”或“数媒土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电脑 互联技术 社交媒介 互联网 智能手机 景观模式 自我呈现 青年群体
下载PDF
新技术视角下的电视媒介“进化”地图——评《电视媒介进化论:新技术应用对视听媒介的影响》
5
作者 赵红勋 《中国传媒科技》 2023年第11期159-160,共2页
1925年10月,英国发明家约翰·贝尔德(JohnLogieBaird)将世界上第一台电视带入到人们的视野,这一视听兼备的娱乐性装置丰富了人类的闲暇时光,并作为一个重要媒介逐步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进入21世纪以来,数字技术、移动互... 1925年10月,英国发明家约翰·贝尔德(JohnLogieBaird)将世界上第一台电视带入到人们的视野,这一视听兼备的娱乐性装置丰富了人类的闲暇时光,并作为一个重要媒介逐步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进入21世纪以来,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涌现冲击了电视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地位,但这一冲击并未使电视走向消亡,而是在与新技术深度互构的进程中实现了自身的进化与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媒介 信息传播 移动互联网 贝尔德 闲暇时光 媒介进化论 日常生活实践 新技术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