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北市健康体重管理计划介入之成效 被引量:3
1
作者 林秀亮 林莉茹 +4 位作者 彭淑萍 李翠蓉 王颂华 黄世杰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5,51,共3页
目的 2011年台北市≥18岁市民过重及肥胖(BMI≥24)率为34.3%。肥胖为导致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之一,要透过跨部门、跨领域合作,采取具实证及成本效益之策略,降低肥胖带来的冲击。方法本计划以渥太华五大行动纲领为策略,以台北市... 目的 2011年台北市≥18岁市民过重及肥胖(BMI≥24)率为34.3%。肥胖为导致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之一,要透过跨部门、跨领域合作,采取具实证及成本效益之策略,降低肥胖带来的冲击。方法本计划以渥太华五大行动纲领为策略,以台北市为介入区域,期间为2014年1月1日至11月26日。分析体重管理数据库及随机抽样12行政区≥18岁市民进行电话调查,以了解其知识、态度及行为。结果台北市自2011年推动健康体重管理计划,4年累计44.3417万人次参与,减重541 000kg。有92.2%的市民正确认知体重过重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做体重管理的市民从2012年58.3%提升到2014年68.6%;规律运动者占83.2%。结论台北市透过跨部门合作,以全面性且具成本效益的策略推动健康减重,有效降低市民肥胖率,提升市民自主体重管理的意识及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健康体重管理 健康教育 台北市
原文传递
台北市市民远距健康照护成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谢昀臻 +5 位作者 董祐芳 王颂华 林莉茹 陈美如 李玠芬 林秀亮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7-8,68,共3页
目的维护市民健康,照顾弱势族群,促进小区健康服务,建立民众自主健康管理并关怀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方法依据台北市政府推动《市民健康生活照护服务计划》,2009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12个行政区实施服务计划。结果全市共设置918个居家型... 目的维护市民健康,照顾弱势族群,促进小区健康服务,建立民众自主健康管理并关怀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方法依据台北市政府推动《市民健康生活照护服务计划》,2009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12个行政区实施服务计划。结果全市共设置918个居家型照护站及118个小区型照护站,提供市民健康生活照护客服中心主动电话关怀服务量达17万7 409通,整体系统照护服务使用量达190万6 339人次。满意度调查:有94.5%的服务对象对电话关怀服务感到满意,91.4%对家访服务感到满意,90.8%对整体的服务感到满意。结论远距照护服务可促使高血压病患从事自我行为管理,逐渐达到疾病控制,而且个案接受远距照护对其血压控制有一定效果,但仍应强化个案的量测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管理 市民健康生活照护服务 远距照护 台北市
原文传递
台北市及某小区登革热疫情防治策略及成效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翁乃莹 +2 位作者 陈英美 蔡坤宪 杜文琪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16-18,共3页
目的以2016年台北市及内湖区本土性登革热疫情为例,探讨防治策略及成效,分享多元防治经验供借鉴。方法以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用传染病个案通报系统及防治数据整合系统,分析5年来台北市登革热病蚊媒调查资料,以及近2年内湖区登革热阳性... 目的以2016年台北市及内湖区本土性登革热疫情为例,探讨防治策略及成效,分享多元防治经验供借鉴。方法以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用传染病个案通报系统及防治数据整合系统,分析5年来台北市登革热病蚊媒调查资料,以及近2年内湖区登革热阳性病例的流行病学趋势,并研拟5大防治策略并建置防疫网:成立区级应变中心;善用信息提升防疫效益;强化疫情监测;提升防疫知识和技能;制定关键绩效指标自主监测管理。结果 (1)台北市近5年登革热病例高峰期在8~11月,境外感染以菲律宾与越南为主,与同期东南亚地区流行趋势相似。(2) 2016年内湖区登革热确诊16例(本土3例、境外13例)。经跨单位合作机制及早防堵疫情,28d监控期内无新增病例。发病率从2016年5.56/10万,降至2017年2.42/10万。(3)病蚊媒密度调查布氏指数2级以上由29个里,降至19个里('里'为台湾地区的最小行政单位,相当于'街道'),下降34.5%。结论建议以预防性疫情监测及多元化防治策略深耕小区,自学龄期建立防疫相关知识和技能深入家庭,强化第一线人员对疫情的警觉性并及时通报,建构跨单位合作机制,争取第一时间扑灭疫情,提升小区自主管理的能力。防疫无国界,唯有区域联防才能防堵疫情于境外,落实孳生源清除和个案管理,方可享有无疫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疫情监测 跨单位合作机制
原文传递
小学校园周边健康早餐饮食辅导效果评价
4
作者 张斯兰 +1 位作者 林思源 郑惠美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69-71,共3页
目的让每位学龄儿童都能够了解健康早餐,除规律摄取早餐外,更要学会选择优质早餐。方法由校方、卫生机关、专业营养师及家长引导,带领小学生以小小营养师体验学会均衡营养、选择优质早餐,并认知6大类食物相关知识。结果小学生对6大类食... 目的让每位学龄儿童都能够了解健康早餐,除规律摄取早餐外,更要学会选择优质早餐。方法由校方、卫生机关、专业营养师及家长引导,带领小学生以小小营养师体验学会均衡营养、选择优质早餐,并认知6大类食物相关知识。结果小学生对6大类食物的分类相当了解,分类准确率达93.4%~98.1%,但对6大类食物份数认知答对率只有5.0%~36.2%。营养教育后,对6大类食物份数认知答对率皆增加了20%~30%。定性研究结果显示,营养教育后提升了学生早餐的规律摄取,减少了高油、高糖食材的摄取,增加社会支持力量鼓励同伴摄取早餐。结论通过完整的社会网络介入学生营养教育,不仅可提升学生对早餐及营养知识的认知,亦可提升学生对早餐摄取的质与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童早餐 健康饮食 健康行为 儿童营养 台湾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