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血清脑钠肽水平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30
1
作者 李尧炜 李晓峰 +3 位作者 梁彦平 佘亮 闫晓君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IVC-RVI)、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效能。方法根据容量负荷试验结果将5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分为R组[心输出量增加量(△CO)≥15%]和NR(△CO<15%)组。记录容量负荷试验前后...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IVC-RVI)、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效能。方法根据容量负荷试验结果将5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分为R组[心输出量增加量(△CO)≥15%]和NR(△CO<15%)组。记录容量负荷试验前后的下腔静脉直径的最大值(Dmax)和最小值(Dmin),计算IVC-RVI,采用化学发光法测BNP。比较两组上述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IVC-RVI和血清BNP水平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容量负荷试验前,R组的IVC-RVI大于NR组(P<0.05),两组血清BNP水平比较,P>0.05;试验后,与NR组比较,R组△BNP、Dmax、Dmin低,IVC-RVI高(P均<0.05)。IVC-RVI、△BNP与△CO呈正相关(r分别为0.701、0.362)。IVC-RVI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ROC下面积(AUC)为0.965,最佳预测值42.85%、灵敏度为95.7%、特异度为88.9%,△BNP水平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AUC为0.758、最佳预测值-120.45 pg/mL、灵敏度为65.2%、特异度为81.5%,联合IVC-RVI和△BNP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AUC为0.968、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92.6%。结论IVC-RVI可以作为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指标。BNP的基线值不能作为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指标,但是BNP的动态变化值对容量反应性的预测有帮助。两者联合预测容量反应性的价值与单独使用IVC-RVI相比无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变异指数 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 脑钠肽 脓毒症休克 容量反应性
下载PDF
SOFA评分在脓毒症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梁彦平 +1 位作者 李尧炜 李晓峰 《农垦医学》 2018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 :探讨SOFA评分、血乳酸、降钙素原和APACHEⅡ评分在脓毒症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脓毒症3.0标准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7例,根据28天预后分为生存组76例和死亡组21例,比较2组患者血乳酸、降钙素原、SOF... 目的 :探讨SOFA评分、血乳酸、降钙素原和APACHEⅡ评分在脓毒症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脓毒症3.0标准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7例,根据28天预后分为生存组76例和死亡组21例,比较2组患者血乳酸、降钙素原、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项指标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血乳酸、降钙素原、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乳酸、降钙素原、SOFA评分和APACHE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0.74、0.85和0.78。结论:血乳酸、降钙素原以及病情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临床指导意义,采用脓毒症3.0标准,SOFA评分显示优于其他指标的预后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预后 SOFA评分 血乳酸 降钙素原
下载PDF
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预测自主呼吸患者容量反应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尧炜 李晓峰 +1 位作者 梁彦平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0年第4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inferior vena cava respiratory variation index,IVC-RVI)预测脓毒性休克的自主呼吸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10至2020-01于石河子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40例脓毒性休克的自主呼吸患...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inferior vena cava respiratory variation index,IVC-RVI)预测脓毒性休克的自主呼吸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10至2020-01于石河子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40例脓毒性休克的自主呼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30 min内输注500 ml乳酸格林氏液。根据容量负荷后心输出量增加量(△CO)≥15%为容量有反应组(R组),否则为无容量反应组(NR组)。记录容量负荷前后期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下腔静脉直径的最大值(Dmax)和最小值(Dmin),计算IVC-RVI。比较各指标间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IVC-RVI预测容量反应性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R组有15例患者,NR组有25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容量负荷试验前,两组MAP、HR、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ax、Dmin、IVC-RV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容量负荷试验后,两组MAP、HR、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ax、Dmin、IVC-RV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ax、Dmin与△CO呈负相关,IVC-RVI与△CO呈正相关(P<0.05)。IVC-RVI预测容量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21,最佳临界值为42.9%,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86.0%。结论IVC-RVI可以作为预测脓毒性休克的自主呼吸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下腔静脉 呼吸变异指数 容量反应性
下载PDF
B型钠尿肽和肌钙蛋白T对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彦平 +1 位作者 李尧炜 李晓峰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肌钙蛋白T(Troponin T,cTnT)对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dysfunction,SM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8月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患者52例...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肌钙蛋白T(Troponin T,cTnT)对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dysfunction,SM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8月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患者52例。根据入院后24 h内心脏超声结果,以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将患者分为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组(SMD)及脓毒症非心肌功能障碍组(非SMD)各26例。分别检验两组患者血浆BNP、cTnT和PCT、CRP水平,进行分析比较;采用斯皮尔曼相关分析BNP和cTnT与LVEF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BNP和cTnT对SMD的诊断价值,根据28天预后分为生存组37例和死亡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SMD组BNP、cTnT均高于非SM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和cTnT与LVEF存在相关性(r=-0.488,P<0.05;r=-0.326,P<0.05)。BNP、cTnT诊断SM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13,0.687;灵敏度分别为0.960,0.890;特异度分别为0.380,0.460。死亡组BNP、cTnT和LVEF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和cTnT对SMD预后评估有意义,对SMD预测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 B型钠尿肽 肌钙蛋白T
下载PDF
耦合铰间隙和柔性作用的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婷婷 张振山 +1 位作者 崔国华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6-122,共7页
铰间隙和连杆柔性是影响机构动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其决定了机构运行的可靠性。以曲柄连杆机构为对象,采用Lagrange乘子法建立了耦合连杆铰间隙和连杆柔性作用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间隙大小、连杆柔性及其耦合作用对机... 铰间隙和连杆柔性是影响机构动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其决定了机构运行的可靠性。以曲柄连杆机构为对象,采用Lagrange乘子法建立了耦合连杆铰间隙和连杆柔性作用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间隙大小、连杆柔性及其耦合作用对机构动力学输出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运转周期内,碰撞主要集中在运动前期靠近曲柄或连杆的两侧;间隙增大,加剧铰接构件间的碰撞,碰撞力和相互嵌入深度的振荡幅值明显增大,会降低轴心轨迹的稳定性;适当的构件柔性处理可以缓和间隙引起的碰撞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柄连杆机构 间隙 连杆柔性 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含间隙铰曲柄滑块机构中接触力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婷婷 张振山 +1 位作者 崔国华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47,共9页
为了在开展含间隙铰多体系统动力学性能分析时选择最佳的接触力计算方法,以含间隙铰曲柄滑块机构为对象,建立了含间隙铰曲柄滑块机构多体动力学模型,针对几种接触力计算方法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间隙、曲柄转速和恢复系数下,... 为了在开展含间隙铰多体系统动力学性能分析时选择最佳的接触力计算方法,以含间隙铰曲柄滑块机构为对象,建立了含间隙铰曲柄滑块机构多体动力学模型,针对几种接触力计算方法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间隙、曲柄转速和恢复系数下,接触力计算方法对曲柄滑块机构动力学性能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径向间隙、驱动载荷和恢复系数变化对多体系统动力学影响时,选择Lankarani-Nikravesh接触力模型和Zhiying-Qishao接触力模型都相对可靠,且ZhiyingQishao接触力模型对恢复系数敏感程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 曲柄滑块机构 接触力模型 多体系统 机构动力学
下载PDF
考虑关节摩擦的刚柔耦合机械臂末端抖动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振山 +1 位作者 崔国华 潘颖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54-58,共5页
为了解关节摩擦对刚柔耦合机械臂末端抖动的影响,解决机械臂的优化设计问题,利用ANSYS、ADAMS软件建立机械臂刚柔耦合模型,并在ADAMS中进行动力学仿真。通过进一步创建考虑关节摩擦的机械臂虚拟样机模型,对机器人末端振动特性进行动态... 为了解关节摩擦对刚柔耦合机械臂末端抖动的影响,解决机械臂的优化设计问题,利用ANSYS、ADAMS软件建立机械臂刚柔耦合模型,并在ADAMS中进行动力学仿真。通过进一步创建考虑关节摩擦的机械臂虚拟样机模型,对机器人末端振动特性进行动态模拟与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机器人实际工作过程中,关节2和关节3存在摩擦对机器人末端抖动的影响最显著;在考虑多关节摩擦时,关节2和关节3共同存在摩擦时可使得机器人末端非周期性抖动幅值减弱,且当关节2摩擦因数取0.1时机器人末端抖动表现最弱,但关节3摩擦因数的改变几乎不会引起机器人末端抖动情况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耦合 关节摩擦 机器人 末端抖动分析
下载PDF
一种工业机器人模态分析仿真与试验研究
8
作者 张振山 +1 位作者 崔国华 潘颖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以某工业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基于模态理论,通过仿真和试验方法开展机器人的模态分析.首先建立典型姿态下机器人的三维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与ADAMS软件分析机器人的理论模态,得到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等动态特性,并确定了振动薄弱... 以某工业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基于模态理论,通过仿真和试验方法开展机器人的模态分析.首先建立典型姿态下机器人的三维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与ADAMS软件分析机器人的理论模态,得到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等动态特性,并确定了振动薄弱部位.其次使用力锤法开展机器人试验模态分析,并对机器人进行振动试验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最后针对振动表现剧烈部位提出优化方案.分析结果表明:该机器人关节2、关节3易引起低频振动,且机器人小臂相对其他部件刚性较弱.研究结果可对机器人优化设计与工作性能改进提供理论和试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模态仿真 试验模态 动态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