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接荧光法测定维生素C 被引量:37
1
作者 项光宏 刘维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8-600,共3页
实验发现,抗坏血酸在水溶液中能将无荧光的铈(Ⅳ)离子还原成能发射特征荧光的铈(Ⅲ)离子,加入六偏磷酸钠溶液,可使体系的荧光强度大大增强,由此建立了灵敏间接测定抗坏血酸的新方法。用1cm石英比色池在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0 3和340nm... 实验发现,抗坏血酸在水溶液中能将无荧光的铈(Ⅳ)离子还原成能发射特征荧光的铈(Ⅲ)离子,加入六偏磷酸钠溶液,可使体系的荧光强度大大增强,由此建立了灵敏间接测定抗坏血酸的新方法。用1cm石英比色池在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0 3和340nm处测定其荧光强度;抗坏血酸在1 .0×10 -7~8 0×10 -6mol·L-1浓度范围内与体系的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 . 9997,检出限为1 .6×10 -8mol·L-1(S/N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法测定 维生素C 抗坏血酸 荧光强度 六偏磷酸钠 实验发现 铈(Ⅲ) 铈(Ⅳ) 间接测定 发射波长 线性关系 浓度范围 相关系数 水溶液 检出限 离子 中能
下载PDF
稀土离子荧光探针对肾上腺素的测定 被引量:24
2
作者 朱岩 杨景和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3-295,共3页
实验发现稀土铽离子能与肾上腺素发生络合反应,并发射出铽离子的特征荧光。本文对铽离子与肾上腺素的络合发光反应进行了详细研究,由此提出了一种简便、快速、灵敏检测肾上腺素的新方法。在激发波长为305nm,发射波长为550nm处测定其... 实验发现稀土铽离子能与肾上腺素发生络合反应,并发射出铽离子的特征荧光。本文对铽离子与肾上腺素的络合发光反应进行了详细研究,由此提出了一种简便、快速、灵敏检测肾上腺素的新方法。在激发波长为305nm,发射波长为550nm处测定其荧光强度,肾上腺素浓度在8.0×10-8~5.0×10-5mol/L范围内与体系的荧光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6,检出限为2.5×10-8mol/L(S/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铽离子 肾上腺素 荧光分析法 测定方法
下载PDF
荧光光度法测定多巴胺 被引量:22
3
作者 吴霞 +2 位作者 苏本玉 黄方 杨景和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069-1071,共3页
多巴胺(DM)与Tb^(3+)在pH6.5~6.8条件下能形成较强的荧光络合物,其激发峰在300nm,发射峰在494nm和545nm处,多巴胺在6.0×10^(-7)~4.7×10^(-5)mol/L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2×10^(-7)mol/L.将其用于样... 多巴胺(DM)与Tb^(3+)在pH6.5~6.8条件下能形成较强的荧光络合物,其激发峰在300nm,发射峰在494nm和545nm处,多巴胺在6.0×10^(-7)~4.7×10^(-5)mol/L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2×10^(-7)mol/L.将其用于样品中多巴胺的回收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诊断 多巴胺 荧光光度法 测定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敏化的铽离子荧光探针对氧氟沙星的测定 被引量:13
4
作者 项光宏 +1 位作者 黄迪金 刘维屏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9-621,共3页
稀土Tb3 +能与氧氟沙星形成络合物 ,并发出Tb3 +的特征荧光 ;加入表面活性剂SDBS能大大增强体系的荧光强度 ,由此建立了表面活性剂敏化的Tb3 +荧光探针测定氧氟沙星的方法。用 1cm石英比色池在激发波长为 30 0nm ,发射波长为 5 4 5nm处... 稀土Tb3 +能与氧氟沙星形成络合物 ,并发出Tb3 +的特征荧光 ;加入表面活性剂SDBS能大大增强体系的荧光强度 ,由此建立了表面活性剂敏化的Tb3 +荧光探针测定氧氟沙星的方法。用 1cm石英比色池在激发波长为 30 0nm ,发射波长为 5 4 5nm处测定其荧光强度。在pH =5 .5~ 6 .5 ,Tb3 +浓度为 5 .0× 10 -5mol/L ,SDBS浓度为 5 .0× 10 -4mol/L的最佳测试条件下 ,氧氟沙星的浓度与体系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 ,线性范围为 5 .0× 10 -8~ 2 .0× 10 -6mol/L ;检出限为 6 .0× 10 -9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铽离子荧光探针 氧氟沙星 测定方法 喹诺酮类药
下载PDF
荧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 被引量:15
5
作者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5期542-546,共5页
维生素 C与 2 ,3-二氨基萘 (DAN)在 p H=10 .2~ 10 .5时能发生缩合反应 ,生成强荧光的杂氮环缩合物 ,据此建立了一种简便、灵敏测定抗坏血酸的新方法 .在激发波长 4 0 0 nm,发射波长 5 2 0 nm处测定其荧光强度 .维生素 C浓度在 2~ 30 ... 维生素 C与 2 ,3-二氨基萘 (DAN)在 p H=10 .2~ 10 .5时能发生缩合反应 ,生成强荧光的杂氮环缩合物 ,据此建立了一种简便、灵敏测定抗坏血酸的新方法 .在激发波长 4 0 0 nm,发射波长 5 2 0 nm处测定其荧光强度 .维生素 C浓度在 2~ 30 0μg· m L-1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为 0 .9993,其检出限为 0 .6μg·m L-1(S/ N=3) .利用本法进行回收试验与样品测定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 维生素C 抗坏血酸 杂氮环缩合物 荧光强度 反应机理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敏化稀土荧光探针对环丙沙星药物的测定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项光宏 刘维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061-2064,共4页
稀土铽离子能与环丙沙星形成络合物,并发射铽离子的特征荧光,加入表面活性剂SDBS能大大增 强体系的荧光强度,由此建立了表面活性剂敏化的铽离子荧光探针测定环丙沙星的方法。用1 cm石英比色 池在激发波长为300 nm,发射波长为545 nm处测... 稀土铽离子能与环丙沙星形成络合物,并发射铽离子的特征荧光,加入表面活性剂SDBS能大大增 强体系的荧光强度,由此建立了表面活性剂敏化的铽离子荧光探针测定环丙沙星的方法。用1 cm石英比色 池在激发波长为300 nm,发射波长为545 nm处测定其荧光强度。在最佳测试条件为pH=8.0-8.5,Tb3+ 浓度为5.0×10-5 mol·L-1,SDBS浓度为8.0×10-4 mol·L-1时,环丙沙星的浓度与体系的荧光强度呈线性 关系,线性范围为2.0×10-8nol·L-1-2.5×10-6mol·L-1,相关系数为0.999 6,检出限为4.0×10-9mol· L-1。该法可用于不同剂型环丙沙星药物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铽离子 荧光探针 环丙沙星 测定
下载PDF
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晓翔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81-485,共5页
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偏振以及K3Fe(CN)6荧光猝灭实验研究了氧氟沙星(Ofloxacin,OFLX)和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OFLX)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差异性与作用模式。紫外光谱的结果表明,当向OFLX和L-OFLX溶液中加入ctDN... 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偏振以及K3Fe(CN)6荧光猝灭实验研究了氧氟沙星(Ofloxacin,OFLX)和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OFLX)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差异性与作用模式。紫外光谱的结果表明,当向OFLX和L-OFLX溶液中加入ctDNA并且浓度增大时,OFLX和L-OFLX的吸收光谱都呈现略微的减色效应,但吸收峰位置没有发生偏移,L-OFLX的减色效应略强于OFLX的减色效应;从荧光光谱以及OFLX和L-OFLX的Scatchard方程,获得其键合常数分别为1.15×105L.mol-1,3.75×105L.mol-1,表明L-OFLX与ctDNA的相互作用要略强于OFLX与ctDNA的相互作用;荧光偏振实验、单双链ctDNA与药物作用实验、K3Fe(CN)6荧光猝灭实验都表明OFLX、L-OFLX与ctDNA的作用模式可能是沟槽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牛胸腺DNA 左氧氟沙星 氧氟沙星 相互作用 光谱法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百草枯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胡洲 刘维屏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404-1410,共7页
以亚甲基蓝(MB)为分子探针,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偏振和圆二色光谱研究了百草枯与小牛胸腺(ctDNA)的相互作用.MB分子主要以嵌插方式结合到ctDNA双螺旋结构上,而百草枯则以非竞争方式抑制MB与ctDNA的结合;百草枯对MB-ctDNA体... 以亚甲基蓝(MB)为分子探针,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偏振和圆二色光谱研究了百草枯与小牛胸腺(ctDNA)的相互作用.MB分子主要以嵌插方式结合到ctDNA双螺旋结构上,而百草枯则以非竞争方式抑制MB与ctDNA的结合;百草枯对MB-ctDNA体系的荧光偏振以及百草枯对ctDNA圆二色光谱的影响,结果均表明百草枯与ctDNA主要作用方式为非嵌插结合.NaCl对百草枯与ctDNA的结合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可以推断带正电荷的百草枯离子可能通过与ctDNA链上带负电荷的磷酸基以静电相吸的方式结合而堆积在ctDNA双螺旋表面,引起ctDNA收缩,减弱了结合位点附近MB与ctDNA的静电作用;这可能由于钠离子中和了ctDNA磷酸基上的负电荷,从而削弱了百草枯与ctDNA间的静电作用.通过Scatchard方程计算,获得了百草枯与ctDNA的结合常数为1.80×104L·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小牛胸腺DNA 亚甲基蓝 荧光偏振 圆二色光谱 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S-异丙甲草胺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叶荣民 +1 位作者 张全 刘维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05-910,共6页
应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DNA热变性法以及黏度法研究了S-异丙甲草胺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S-异丙甲草胺使ctDNA在200 nm处的吸收峰发生明显改变,表现出红移和减色效应,而对260 nm处的吸收峰产生影响较小,排除了嵌... 应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DNA热变性法以及黏度法研究了S-异丙甲草胺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S-异丙甲草胺使ctDNA在200 nm处的吸收峰发生明显改变,表现出红移和减色效应,而对260 nm处的吸收峰产生影响较小,排除了嵌插作用的可能;ctDNA对S-异丙甲草胺内源性荧光表现出很强的猝灭作用,且随温度的升高,其猝灭程度有所下降,表明S-异丙甲草胺是以形成加合物的方式与ctDNA结合的,并求得了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将不同离子强度条件下S-异丙甲草胺与ctDNA作用以及不同S-异丙甲草胺浓度下ctDNA的热变性温度和黏度变化的研究结果与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相结合,可以判断S-异丙甲草胺是以沟槽作用的方式与ctDNA结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甲草胺 小牛胸腺DNA 结合模式 荧光光谱 热变性 黏度法
下载PDF
铽离子与RNA的荧光反应及RNA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景和 +2 位作者 揭念琴 龚红宇 高祖泉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143-146,共4页
核糖核酸(RNA)与稀土铽离子在pH5.0~6.5条件下能形成具有较强荧光的络合物,其激发峰在288nm处,发射峰为494nm及545nm处.RNA在0.1~10mg/L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6.0&... 核糖核酸(RNA)与稀土铽离子在pH5.0~6.5条件下能形成具有较强荧光的络合物,其激发峰在288nm处,发射峰为494nm及545nm处.RNA在0.1~10mg/L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6.0×10 ̄(-8)mol/L.腺苷酸,尿苷酸,胞苷酸对RNA的干扰比较小,因此可在其存在下选择性地测定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铽离子 荧光反应
下载PDF
稀土铽离子与去甲肾上腺素的荧光反应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项光宏 陈萍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612-1614,共3页
实验发现稀土铽离子能与去甲肾上腺素发生络合反应 ,并发射出铽离子的特征荧光。在对铽离子与去甲肾上腺素的络合发光反应进行了详细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简便、快速、灵敏检测去甲肾上腺素的新方法。在激发波长为 30 0nm ,发射波长... 实验发现稀土铽离子能与去甲肾上腺素发生络合反应 ,并发射出铽离子的特征荧光。在对铽离子与去甲肾上腺素的络合发光反应进行了详细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简便、快速、灵敏检测去甲肾上腺素的新方法。在激发波长为 30 0nm ,发射波长为 5 4 5nm处测定其荧光强度 ,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在 0 0 1~ 5 0 μg·mL-1范围内与体系的荧光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为 0 9990 ,检出限为 1 0ng·mL-1(S/N=3)。该法应用于去甲肾上腺素药物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铽离子 去甲肾上腺素 荧光分析法 稀土元素 儿茶酚胺 酪氨酸 测定方法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莠去津与过氧化氢酶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炜春 刘维屏 +1 位作者 方肇华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42-547,共6页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水溶液中除草剂莠去津与过氧化氢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除草剂对过氧化氢酶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 ,且静态猝灭是引起 CAT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 .从荧光猝灭结果求出除草剂和 CAT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分...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水溶液中除草剂莠去津与过氧化氢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除草剂对过氧化氢酶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 ,且静态猝灭是引起 CAT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 .从荧光猝灭结果求出除草剂和 CAT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分别为 K=1.35× 10 5L/mol,n=1.17.并依据能量转移机制 ,求出了莠去津和 CAT相互结合时 ,其给体 -受体间距 r为 0 .15 9nm.由此可见 ,莠去津与过氧化氢酶的相互结合作用以静态猝灭过程为主 ,且其猝灭机制是通过能量转移产生的 .推测出莠去津与CAT的 16位 Tyr发生结合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法 相互作用 莠去津 过氧化氢酶 除草剂 荧光猝灭作用 结合位点
下载PDF
磁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环境水样中7种内分泌干扰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郭菁豪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2-528,共7页
制备了十二胺修饰的磁性氧化石墨烯纳米材料并将其用于磁固相萃取。在对磁固相萃取材料合成与萃取条件以及液相色谱分离等条件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磁固相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对环境水样中7种内分泌干扰物的分析方法。该方... 制备了十二胺修饰的磁性氧化石墨烯纳米材料并将其用于磁固相萃取。在对磁固相萃取材料合成与萃取条件以及液相色谱分离等条件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磁固相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对环境水样中7种内分泌干扰物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对雌酮、雌二醇、雌三醇、双酚A、17α-乙炔基雌二醇、己烷雌酚和雄烯二酮7种内分泌干扰物的检出限在0.10~0.23 nmol/L之间。将该方法分别应用于废水样品和湖水样品的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73.9%~112.9%和74.9%~114.7%之间。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成本较低,可为环境水体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石墨烯 磁固相萃取 内分泌干扰物 环境水样
下载PDF
改进的三羟基吲哚法测定肾上腺素 被引量:5
14
作者 吕国才 许志良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530-533,共4页
本文利用改进的三羟基吲哚法测定肾上腺素 .实验表明 ,在 p H=8.7的硼砂缓冲溶液中 ,肾上腺素用 K3Fe( CN) 6氧化后 ,加入巯基乙醇溶液 ,能稳定吲哚衍生物 ,从而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测定肾上腺素 ,同时在该条件下多巴、多巴胺不能形成发荧... 本文利用改进的三羟基吲哚法测定肾上腺素 .实验表明 ,在 p H=8.7的硼砂缓冲溶液中 ,肾上腺素用 K3Fe( CN) 6氧化后 ,加入巯基乙醇溶液 ,能稳定吲哚衍生物 ,从而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测定肾上腺素 ,同时在该条件下多巴、多巴胺不能形成发荧光的产物 ,不干扰它的测定 ,由此提出了一种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基吲哚法 肾上腺素 荧光光度法 测定
下载PDF
铈Ⅳ与抗坏血酸的荧光反应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项光宏 刘维屏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0-82,共3页
实验发现,抗坏血酸在水溶液中能将无荧光的铈(Ⅳ)离子还原成能发射特征荧光的铈离子,加入三磷酸钠,可使体系的荧光强度大大增强,由此建立了间接灵敏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用1 cm石英比色池在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03 nm和353 nm处测定... 实验发现,抗坏血酸在水溶液中能将无荧光的铈(Ⅳ)离子还原成能发射特征荧光的铈离子,加入三磷酸钠,可使体系的荧光强度大大增强,由此建立了间接灵敏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用1 cm石英比色池在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03 nm和353 nm处测定其荧光强度;抗坏血酸在1.0×10-7~6.0×10-6 mol/L浓度范围内与体系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9; 检出限为1.0×10-8 mol/L(S/N=3).该法应用于样品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 荧光强度 比色 灵敏 样品测定 实验 间接 荧光反应 分析应用 铈(Ⅲ)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晓捷 杨炜春 +1 位作者 刘维屏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78-680,共3页
基于过氧化氢酶对Luminol-KIO4-H2O2体系化学发光反应的抑制作用,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快速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新方法.该方法线性2~200unit/L,检出限为0.7unit/L,对50unit/L过氧化氢酶10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用于土壤中过... 基于过氧化氢酶对Luminol-KIO4-H2O2体系化学发光反应的抑制作用,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快速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新方法.该方法线性2~200unit/L,检出限为0.7unit/L,对50unit/L过氧化氢酶10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用于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与高锰酸钾滴定法相比,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肥力测定 过氧化氢酶 活性 土壤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碳量子点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晶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07-1113,共7页
近年来,纳米材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纳米颗粒尺寸小、反应活性高,当其进入机体后很可能与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使其原来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更容易被细胞识别、吞噬,进而对组织、器官等产生危害... 近年来,纳米材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纳米颗粒尺寸小、反应活性高,当其进入机体后很可能与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使其原来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更容易被细胞识别、吞噬,进而对组织、器官等产生危害;作用过程中生物大分子也会受到纳米颗粒的影响,可能导致其生理结构受到损伤,并干扰其特定功能的正常执行;因此研究纳米材料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对探究其生物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实验通过多种光谱手段研究了碳量子点(CQDs)对人血清白蛋白(HSA)结构与功能性质的影响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荧光光谱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显示,CQDs通过与HSA结合形成复合物导致蛋白质荧光猝灭;结合常数K A与结合位点数n的计算结果表明CQDs在HSA上只有一个结合位点,且同步荧光和位点竞争实验发现,这个结合位点接近HSA中ⅡA亚结构域上的色氨酸残基;根据Forster共振能量转移(FRET)理论计算出两者的作用距离r=2.89 nm<8 nm,表明HSA与CQDs之间通过非辐射能量转移导致蛋白质内源性荧光猝灭;根据Van’t Hoff方程计算得到HSA-CQDs体系的热力学参数,由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推断相互作用过程中主要有氢键和范德华力参与;根据共振光散射(RLS)、三维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CD)结果显示,相互作用会导致HSA的二级、三级结构发生改变,蛋白质中α-螺旋结构含量增加,HSA进一步卷曲折叠,使色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疏水性增大;而结构变化还进一步影响着蛋白质的聚集状态和一些生理功能,使得相互作用后HSA的聚集程度和类酯酶活性降低,不利于蛋白质的团聚,自由基清除能力略有提高。该研究可为纳米材料的生物与环境安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探究纳米颗粒-蛋白质相互作用提供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光谱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白蛋白 碳量子点 光谱法 相互作用 结构变化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除草剂扑草净和扑灭通与过氧化氢酶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维屏 杨炜春 +2 位作者 刘惠君 方兆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26-929,共4页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水溶液中三嗪类除草剂扑草净和扑灭通与过氧化氢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除草剂对过氧化氢酶的荧光均有较强的猝灭作用,且静态猝灭是引起CAT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从荧光猝灭结果求出除草剂和CAT的结合常数及结...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水溶液中三嗪类除草剂扑草净和扑灭通与过氧化氢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除草剂对过氧化氢酶的荧光均有较强的猝灭作用,且静态猝灭是引起CAT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从荧光猝灭结果求出除草剂和CAT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扑灭通:K=6.17×106 L·mol-1, n=1.45;扑草净:K= 2.12×105 L·mol-1, n=1.19.并依据能量转移机制,求出了扑灭通、扑草净和CAT相互结合时,其给体-受体间距离r分别为0.140和0.155 nm.由此可见,扑灭通与CAT的结合作用要强于扑草净,并推测出除草剂与CAT的Tyr214发生结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法 除草剂 扑草净 扑灭通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稀土离子增敏的恩诺沙星荧光体系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卓霞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939-2943,共5页
研究了稀土Y^3+离子与恩诺沙星配合物体系的荧光特性,Y^3+离子可使体系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由此建立了灵敏测定恩诺沙星药物的分析方法。用1 cm石英比色池在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74和424 nm处测定其荧光强度;恩诺沙星在1.0×10^-... 研究了稀土Y^3+离子与恩诺沙星配合物体系的荧光特性,Y^3+离子可使体系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由此建立了灵敏测定恩诺沙星药物的分析方法。用1 cm石英比色池在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74和424 nm处测定其荧光强度;恩诺沙星在1.0×10^-9-5.0×10^-6mol·L^-1浓度范围内与体系的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 1,检测限为2.3×10^-10mol·L^-1(S/N=3);同时试验了常见金属离子与配伍药对其测定的干扰,进行了在配伍药中的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8.0%-107.0%之间,RSD在0.9%-4.5%之间以及对动物专用的恩诺沙星注射液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用铽离子荧光探针法测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令人满意。此外,对该荧光体系的发光机理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氟喹诺酮 钇(Ⅲ)离子 荧光分析法 测定
下载PDF
碘氧化铋/钨酸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993-4002,共10页
为开发高效抗生素吸附剂,将钨酸铜通过静电作用负载到碘氧化铋晶体表面,制备了新型多金属氧酸盐复合材料(BiOI/CuWO_(4)),并以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与X射线能谱等对其进行表征.选用环丙沙星(CIP)、恩诺沙星(ENR)、诺氟沙星(NOR)、... 为开发高效抗生素吸附剂,将钨酸铜通过静电作用负载到碘氧化铋晶体表面,制备了新型多金属氧酸盐复合材料(BiOI/CuWO_(4)),并以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与X射线能谱等对其进行表征.选用环丙沙星(CIP)、恩诺沙星(ENR)、诺氟沙星(NOR)、氧氟沙星(OFL)这4种典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作为研究对象,在建立同时测定这4种FQs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基础上,研究了BiOI/CuWO_(4)对FQS的吸附性能及溶液pH值和吸附剂量等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浓度范围内BiOI/CuWO_(4)对NOR、CIP、ENR和OFL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77.8、149.3、113.6和112.4 mg·g^(-1),且能够在3 h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对CIP、ENR和OFL的吸附等温线基本复合Langmuir模型,而对NOR的吸附则更加符合Freundlich模型.与其它吸附剂相比,BiOI/CuWO_(4)对4种典型FQs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及较好的重复利用性,更符合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酸铜 氟喹诺酮 吸附动力学 吸附剂 吸附等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