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Jaslow技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冯虎 郭开今 +4 位作者 夏震 邓斌 蒋允昌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4年第5期371-375,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Jaslow技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6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14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实施改良Jaslow技术、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以及椎弓根内固定术,... 目的探讨改良Jaslow技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6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14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实施改良Jaslow技术、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以及椎弓根内固定术,以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Cobb角的变化综合评定术后疗效。结果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脑脊液漏1例,予相应处理后痊愈,无逆行颅内感染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16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症状、体征得到改善。末次随访Cobb角(3.35°±0.87°)和ODI(10.53±2.00)均较术前(20.37°±5.57°,39.42±8.34)明显降低(t=10.99,t=15.06,P值均〈0.01),JOA评分为(25.00±1.22)分较术前(11.42±2.40)分明显增高(t=-24.72,P〈0.01)。术后1年,按JOA评分改善率评定疗效:优13例,良1例。复查患者腰椎X线正侧位片,均无内固定松动、移位及断钉;中立位侧位X线检查显示腰椎间隙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退行性脊柱侧凸手术方式多样,需要根据患者术前检查结果选择手术方案。采用腰后路彻底减压、改良Jaslow技术复位、椎弓根内固定及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脊柱侧凸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侧凸 改良Jaslow技术 内固定 脊柱融合术
原文传递
改良Jaslow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2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冯虎 夏震 +4 位作者 郭开今 邓斌 蒋允昌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4年第6期483-486,共4页
目的 探讨对改良Jaslow技术进行改进后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2年4月手术治疗的23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改良Jaslow技术进行改进,采用半椎板切除、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以及椎弓根内固定... 目的 探讨对改良Jaslow技术进行改进后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2年4月手术治疗的23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改良Jaslow技术进行改进,采用半椎板切除、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以及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变化,采用JOA评分改善率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 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并发脑脊液漏1例,予相应处理后痊愈,无逆行颅内感染发生。2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症状、体征均显著改善,无断钉及内固定松动、移位。末次随访时与术前相比,VAS评分、ODI均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复查中立位侧位X线检查提示:腰椎间隙均达到骨性融合。术后1年按JOA评分改善率评定疗效,优21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 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方式多样,需要根据患者术前评估结果选择手术方案。对改良Jaslow技术进行改进,采用腰后路半椎板切除、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以及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Jaslow技术 脊柱融合术 减压 内固定
原文传递
Wiltse入路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冯虎 +3 位作者 周冰 邓斌 蒋允昌 夏震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 比较经Wiltse入路联合椎弓根植骨与传统腰椎后路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上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4月-2013年4月,于我院治疗需要手术且不需后路减压的单一节段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共63例,其中男32例,女31例,平均年龄38岁... 目的 比较经Wiltse入路联合椎弓根植骨与传统腰椎后路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上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4月-2013年4月,于我院治疗需要手术且不需后路减压的单一节段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共63例,其中男32例,女31例,平均年龄38岁.患者随机分为3组(n=21):经Wiltse入路组并经椎弓根植骨组、传统后正中入路经椎弓根值骨组、传统后正中入路未经椎弓根值骨组,分析比较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脊柱Cobb角度改变,术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以及末次随访JOA评分.结果 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56个月,平均25个月.手术时间、术后Cobb角矫正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入路组1在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上明显少于另外2组,且术后VAS评分、末次随访JOA评分优于其他2组(P<0.05).末次随访Cobb角丢失率植骨组低于未植骨组(P<0.05).结论 Wiltse入路经肌间隙可直接到达椎体关节突,在治疗不需减压的胸腰椎骨折上,可减少椎旁肌剥离引起的肌肉疼痛,减少术中损伤,加快术后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经椎弓根植骨,可提高患者伤椎椎体愈合后强度及稳定性,可防止远期出现胸腰椎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爆裂性骨折 椎弓根 植骨
下载PDF
改良Jaslow技术治疗成人双节段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2
4
作者 冯虎 张伟军 +6 位作者 郭开今 邓斌 蒋允昌 丁亚军 夏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6-530,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双节段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3月至2010年11月,双节段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30例,实施改良Jaslow技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以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O... 目的探讨成人双节段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3月至2010年11月,双节段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30例,实施改良Jaslow技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以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Lenke脊柱植骨融合评价标准、Henderson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椎间隙高度指数、Taillard指数综合评定术后疗效。结果术后30例患者均获得不同程度复位,手术平均复位率(43.60士25.29)%。椎间隙高度指数由术前(17.68±6.67)%,至术后1周(50.99±4.94)%及末次随访(44.37±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illard指数由术前(20.91±7.11)%,至术后1周(10.23±2.16)%和末次随访(11.8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植骨融合结果:Lenke A级49个节段,B级11个节段;临床JOA评分术前9.60±1.89,至术后6个月22.40±2.06和末次随访22.70±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DI由术前34.90±5.56,至术后6个月11.80±1.81和末次随访10.70±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疗效Henderson评价结果:优19例,良8例,可3例。结论腰后路彻底减压、改良Jaslow技术复位、椎弓根内固定及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成人双节段峡部裂型腰椎滑脱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部 脊椎滑脱 外科手术 双节段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对人正常髓核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8转录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伟军 冯虎 +4 位作者 丁亚军 邓斌 蒋允昌 夏震 《脊柱外科杂志》 2014年第4期248-251,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髓核细胞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8(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8,MMP-28)是否具有调控作用。方法培养人体正常髓核细胞,将3个不同浓度...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髓核细胞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8(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8,MMP-28)是否具有调控作用。方法培养人体正常髓核细胞,将3个不同浓度的IL-1β(0 ng/mL、10 ng/mL、50 ng/mL)和3个不同浓度的TNF-α(0 ng/mL、50 ng/mL、100 ng/mL)分别与体外扩增的第3代髓核细胞联合培养72 h,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测定MMP-28 mRNA的转录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转录水平的差异。结果不同浓度(0 ng/mL、10 ng/mL、50 ng/mL)的IL-1β与髓核细胞共培养72 h后,各组间MMP-28mRNA转录水平(0.325±0.019、0.343±0.018、0.343±0.0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0 ng/mL、50 ng/mL、100 ng/mL)TNF-α与髓核细胞共培养72 h后,各组间MMP-28 mRNA转录水平(0.325±0.019、0.515±0.02、0.610±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高浓度组MMP-28 mRNA转录水平较低浓度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IL-1β对正常人体髓核细胞MMP-28转录无调控作用,而TNF-α可以上调MMP-28mRNA转录水平,且呈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患者行胫骨高位截骨术与单髁置换术前后三维步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石朋文 吴琪 +1 位作者 王友华 《交通医学》 2022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HTO)与单髁置换术(UKA)治疗内侧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手术前后三维步态参数变化,为临床术式选择及术后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内侧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其中行HTO术57例,行UKA术63例。采用三维步态分析...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HTO)与单髁置换术(UKA)治疗内侧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手术前后三维步态参数变化,为临床术式选择及术后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内侧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其中行HTO术57例,行UKA术63例。采用三维步态分析仪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进行时空、运动学、动力学等下肢步态参数评估。结果:术后6个月HTO组步频(103.17±15.26)步/min、步速(1.05±0.57)m/s、步长(73.52±7.78)cm、步态周期持续时间(1.14±0.18)s及患侧单腿支撑时间(0.47±0.10)s;UKA组步频(102.81±14.84)步/min、步速(1.06±0.59)m/s、步长(73.09±7.91)cm、步态周期持续时间(1.15±0.17)s及患侧单腿支撑时间(0.48±0.07)s。两组患者步态时空参数中步频、步速、步长及患侧单腿支撑时间较术前明显增加,步态周期持续时间较术前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HTO组矢状面屈曲伸展ROM(55.19±3.38)°、承重反应期的最大膝关节屈曲角度(17.13±5.04)°、支撑相中期膝关节最大伸膝角度(8.85±2.29)°、摆动相最大时期的关节屈膝角度(63.68±6.61)°以及冠状面内收外展ROM(8.05±1.42)°、最大内收角度(4.15±1.38)°、最大外展角度(3.87±1.10)°;UKA组矢状面屈曲伸展ROM(55.27±3.41)°、承重反应期的最大膝关节屈曲角度(17.28±4.86)°、支撑相中期膝关节最大伸膝角度(9.11±2.18)°、摆动相最大时期的关节屈膝角度(64.27±6.75)°以及冠状面内收外展ROM(8.00±1.39)°、最大内收角度(4.48±1.27)°、最大外展角度(3.67±1.02)°。两组患者步态运动学参数中矢状面屈曲伸展ROM、承重反应期的最大膝关节屈曲角度、支撑相中期膝关节最大伸膝角度、摆动相最大时期的关节屈膝角度以及冠状面内收外展ROM、最大内收角度、最大外展角度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HTO组矢状面伸膝力矩第1峰值(-3.36±1.05)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胫骨高位截骨术 单髁置换术 三维步态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硬脊膜缺损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夏震 郭开今 +3 位作者 邓斌 蒋允昌 冯虎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修复兔破损硬脊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穿刺抽取日本大耳白兔髂后上棘骨髓,分离BMSC,采用贴壁筛选法对分离的BMSC进行纯化,接种于人工硬脊膜上。16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A组、B组,每组8只,制...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修复兔破损硬脊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穿刺抽取日本大耳白兔髂后上棘骨髓,分离BMSC,采用贴壁筛选法对分离的BMSC进行纯化,接种于人工硬脊膜上。16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A组、B组,每组8只,制作L4椎板切除硬脊膜破损模型,A组人工硬脊膜敷贴裂口处,B组骨髓间充质干细复合人工硬脊膜敷贴裂口处。术后30天处死动物,取修复区域的组织行大体观察和病理学观察,并对成纤维细胞密度进行分析。结果B组成纤维细胞与胶原纤维丰富,细胞密度高于A组(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硬脊膜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硬脊膜修复
下载PDF
腰椎术后早期椎间融合器后移的原因分析
8
作者 吴琪 朱建非 +2 位作者 陶伟伟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4期2935-2936,共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是临床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腰椎后路手术是其常见的手术方式,主要为了重建椎体的生物力学以及稳定椎体。目前融合椎间稳定椎体主要有融合器植骨及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2种融合方法。既往研究表明2种植骨方...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是临床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腰椎后路手术是其常见的手术方式,主要为了重建椎体的生物力学以及稳定椎体。目前融合椎间稳定椎体主要有融合器植骨及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2种融合方法。既往研究表明2种植骨方式在融合率上未见明显差异,而椎间融合器在恢复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方面则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融合器 术后早期 原因分 腰椎后路手术 打压植骨 椎间孔高度 脊柱外科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技术对椎体血管瘤的早期干预及对预后的影响
9
作者 吴琪 朱建非 +2 位作者 陶伟伟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1910-1911,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技术对椎体血管瘤的早期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两组随机分配,一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技术,一组观察,治疗后6个月内对其预后进行随访。结果:两组治疗前VAS以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差值分别为:2.15±1.76,0.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技术对椎体血管瘤的早期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两组随机分配,一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技术,一组观察,治疗后6个月内对其预后进行随访。结果:两组治疗前VAS以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差值分别为:2.15±1.76,0.7±0.8,T检验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症状的椎体血管瘤在椎体破坏明显的情况下可早期予经皮椎体成形技术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血管瘤 经皮椎体成形技术 早期干预
下载PDF
阜南大白桃丰产栽培技术
10
作者 刘贵君 王继荣 《安徽农业》 2002年第1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阜南大白桃 丰产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 果实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