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写钞本时代异质性文本的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苏东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8-157,共10页
写钞本时代文本生成的主体可以区分为四种角色:作者、述者、钞者和写手,其中作者是文本的生成者,写手是文本的传播者,而述者和钞者则可兼具两种功能。辨识此四种角色对于文本所拥有的不同权利,特别是钞者如何整合多元文本来源,生成具有&... 写钞本时代文本生成的主体可以区分为四种角色:作者、述者、钞者和写手,其中作者是文本的生成者,写手是文本的传播者,而述者和钞者则可兼具两种功能。辨识此四种角色对于文本所拥有的不同权利,特别是钞者如何整合多元文本来源,生成具有"异质性"的衍生型文本,对于我们了解写钞本时代文本的生成过程及其深层结构、甚至文学性因素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要言之,正面认识"钞者"在异质性文本生成过程中的创造性,在方法论层面探索建立"钞者研究"的范式,是推进写钞本时代文本研究走向深入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本 钞本 异质性文本 作者
原文传递
失控的文本与失语的文学批评——以《史记》及其研究史为例 被引量:26
2
作者 苏东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4-184,共21页
根据文本生成的不同方式,《史记》可分为司马迁独立创作的原生型文本和他根据既有文本编纂而成的衍生型文本。对于后者而言,司马迁通过各种形式的"钞撮",将来源驳杂、功能迥异的各类经传、诸子及谱牒文献"重写"为... 根据文本生成的不同方式,《史记》可分为司马迁独立创作的原生型文本和他根据既有文本编纂而成的衍生型文本。对于后者而言,司马迁通过各种形式的"钞撮",将来源驳杂、功能迥异的各类经传、诸子及谱牒文献"重写"为语体风格、叙事体例、价值立场大体一致的有序文本。在钞撮的过程中,难免在其文本嫁接处、补缀处或截取处稍存疏漏,在不同程度上留下了一些"失控的文本"。这些失控的文本展现了编钞者试图构建有序文本的过程及其所遭遇的困境,成为我们进入文本深层结构、了解编钞者文本编纂意图和方式的有效途径,也为我们对这一类型的文本展开文学批评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发现并对这些个案进行类型化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司马迁编纂《史记》的过程,也是我们认识这类衍生型文本文学价值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衍生型文本 异质性文本
原文传递
书写文化的新变与士人文学的兴起——以《春秋》及其早期阐释为中心 被引量:9
3
作者 苏东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4-158,共25页
以战国至汉初公羊学为代表的早期《春秋》学建立起一种基于"私人性书写"的文本阐释体系,不仅"作者"的形象由此确立,"书写"也被重新赋予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士人存续道统、同时也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 以战国至汉初公羊学为代表的早期《春秋》学建立起一种基于"私人性书写"的文本阐释体系,不仅"作者"的形象由此确立,"书写"也被重新赋予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士人存续道统、同时也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方式。与根植于宫廷文化传统的职务性、程式化书写不同,这种私人"著述"强调个人价值的独立呈现,倡导个人化的书写风格,而读者也需要通过对这些个人化书写方式的把握来体会书写者的独特用心。从早期文学发展的整体视域看来,围绕《春秋》展开的一系列阅读与阐释方法的革新成为孕育早期文学理论的温床,在文本的功能、形式与接受等多个层面均深刻影响了士人文学传统的建立,值得引起文学史研究者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写文化 文本生成 士人文学《春秋》
原文传递
“天籁”与“作者”:两种文本生成观念的形成 被引量:7
4
作者 苏东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7-70,205,共25页
诗、乐、《易》、《春秋》等文本的生成机制问题在战国秦汉时期引起士人关注,并逐步形成两类观念。一类强调文本是人类自然情感的流露,生成者以非理性的自然状态参与文本的生成,由此形成的文本是一种自然物,可以称之为“天籁说”;另一... 诗、乐、《易》、《春秋》等文本的生成机制问题在战国秦汉时期引起士人关注,并逐步形成两类观念。一类强调文本是人类自然情感的流露,生成者以非理性的自然状态参与文本的生成,由此形成的文本是一种自然物,可以称之为“天籁说”;另一类观念强调文本是人类理性精神与独立人格的载体,文本生成是一个高度个人化、理性化与技术化的过程,由此形成的文本是一种人造物,可以称之为“作者说”。这两种文本生成观念呈现出文本不同的价值和审美趋向,对于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具有源头性影响,二者之间的竞争与交融也构成文学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籁 作者 诗人 文本生成
原文传递
《洪范五行传》灾异思想析论——以战国秦汉五行及时月令文献为背景 被引量:6
5
作者 苏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4-194,共11页
春秋末期以来,五行与阴阳理论逐渐出现了兼容汇通的趋势,这一点在阴阳、五行、时月令、星占、日书等文献中都有所体现,最终呈现为《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等文献中所见的以"阴阳"为内核,以"五行"... 春秋末期以来,五行与阴阳理论逐渐出现了兼容汇通的趋势,这一点在阴阳、五行、时月令、星占、日书等文献中都有所体现,最终呈现为《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等文献中所见的以"阴阳"为内核,以"五行"为框架的经典叙述模式。而将《洪范五行传》置于战国秦汉以来五行、时月令文献背景中进行考察,可以看出其在大量利用时月令文献所见戒忌、灾应的基础上,在五行宜忌的具体设定与叙述方式上均有自己的特点,究其根本则在于力求避免时月令文献归本阴阳、依时刑德的传统观念,建立起以儒家政教观念为基础,且适应汉帝国政治结构的新型灾应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范五行传》 五行 灾异学 儒学
下载PDF
“元刻明修本”《十三经注疏》修补汇印地点考辨 被引量:6
6
作者 苏东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36,共15页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正德本《十三经注疏》的刊刻、补修时间基本达成了共识:此本初刻于元代泰定帝前后,系福建坊刻本,包括《周易》、《尚书》、《毛诗》、《春秋》三传、《周礼》、《礼记》、《论语》、《孟子》十种,均为十行本,经...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正德本《十三经注疏》的刊刻、补修时间基本达成了共识:此本初刻于元代泰定帝前后,系福建坊刻本,包括《周易》、《尚书》、《毛诗》、《春秋》三传、《周礼》、《礼记》、《论语》、《孟子》十种,均为十行本,经文、注疏合刊,间有附释音者,至《孝经》有无尚不详。元明之际,板归福州府学,人明后书板移人南京国子监,至正德年间,始以这些板片为基础进行修补,新刊了《孝经注疏》,又用元刊九行本《尔雅注疏》、杨复《仪礼图》、《仪礼旁通图》配以《仪礼》白文凑成所谓的“十三经注疏”,汇印刊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经部》著录此书为“元刻明修本”①,而此本今存于世者,尚有北京市文物局藏、国家博物馆藏、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藏、日本静嘉堂文库藏陆心源旧藏四种。应该说,与清季相较,学术界对于正德本《十三经注疏》的认识已有很大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经注疏》 修补 军事科学院 考辨 地点 《孝经注疏》 《仪礼》 古籍善本书目
原文传递
“不为章句”的“贵文章者”——经学史视域下的东汉文章学
7
作者 苏东 《文学遗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5,共13页
随着章句与国家课试、选官制度的结合,章句开始往标准化方向发展,最终逐步走向僵化,加之其繁芜杂的长期积弊,引起部分东汉士人的反思。李育、何休等试图从今文学内部对其加以改革;贾逵、郑众等古文经学家则另起炉灶,试图借助古文经的文... 随着章句与国家课试、选官制度的结合,章句开始往标准化方向发展,最终逐步走向僵化,加之其繁芜杂的长期积弊,引起部分东汉士人的反思。李育、何休等试图从今文学内部对其加以改革;贾逵、郑众等古文经学家则另起炉灶,试图借助古文经的文献价值打破官学章句的垄断局面。除此之外,还有一批士人以文章为救弊之道,对章句、时论中的虚妄之说加以辨析,不仅廓清了大量陈陈相因的陋见妄说,更使得文章的独特价值得以彰显,这就是以桓谭、王充为代表的“贵文章者”。考察这一群体对章句学的批评与对文章、创作价值的倡导,有助于重新认识东汉章句学与文章学之间的代兴关系,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汉魏时期“作者”观念之于战国汉初的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章句 文章 桓谭 王充
原文传递
基于文本复杂形成过程的先唐文献研究——以《汉书·五行志》为个案 被引量:6
8
作者 苏东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7-160,共4页
近年来,关于传世先唐文献的可信度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先唐文史研究以及辑佚、校勘、辨伪等传统学术方法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究竟我们可否根据汉人所整理的先秦文献研究先秦文学,又可否根据唐人整理的魏晋文献研究魏晋文学?这... 近年来,关于传世先唐文献的可信度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先唐文史研究以及辑佚、校勘、辨伪等传统学术方法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究竟我们可否根据汉人所整理的先秦文献研究先秦文学,又可否根据唐人整理的魏晋文献研究魏晋文学?这些质疑是否具有合理性?我们是否可以由此构建出一套新的研究范式?应该说,这些问题已经难以回避,需要我们通过对若干先唐文献形成过程的个案研究以及基于此的整体思考来进行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研究 先唐 个案 五行志 汉书 文本 先秦文学 魏晋文学
下载PDF
《汉书·五行志》体例覆覈 被引量:6
9
作者 苏东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68,共20页
《汉书·五行志》旨在纂合董仲舒、京房、刘向、刘歆诸人的灾异学著作,建立起一个新的儒学灾异论体系,其中尤以向、歆父子所纂的两部《洪范五行传论》最为班固所倚重。不过,这两部《传论》所据《洪范五行传》版本存在重要差异,而向... 《汉书·五行志》旨在纂合董仲舒、京房、刘向、刘歆诸人的灾异学著作,建立起一个新的儒学灾异论体系,其中尤以向、歆父子所纂的两部《洪范五行传论》最为班固所倚重。不过,这两部《传论》所据《洪范五行传》版本存在重要差异,而向、歆父子对于多种灾异现象的定性亦复不同。《汉书·五行志》在纂合二书时,以刘向《洪范五行传论》作为其陈述五行学理论的主要依据,而以刘歆《洪范五行传论》作为其灾异事例分类的主要依据。这种编纂方式使得《汉书·五行志》的体例颇显混乱,但通过对向、歆父子《洪范》五行学体系之异同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观察班固如何在二者之间加以择取,并融合董、京及时人异说,仍可梳理出《汉书·五行志》的基本体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五行志》 刘向 刘歆 班固
原文传递
《春秋繁露》“五行”诸篇形成过程新证 被引量:6
10
作者 苏东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7-40,73,共15页
在《春秋繁露》所收与"五行"相关的九篇文本中,除《五行相生》《五行相胜》基本可定为董仲舒所作,《五行变救》尚难考定以外,其他六篇都不同程度地与《管子·四时》《淮南子·时则训》《淮南子·天文训》、董仲... 在《春秋繁露》所收与"五行"相关的九篇文本中,除《五行相生》《五行相胜》基本可定为董仲舒所作,《五行变救》尚难考定以外,其他六篇都不同程度地与《管子·四时》《淮南子·时则训》《淮南子·天文训》、董仲舒《孝经解》以及时代晚于董氏的刘向《洪范五行传论》等存在互见关系。通过对这些互见文本的比读,可发现《春秋繁露》"五行"诸篇包括董子原作、后人续作及二次续作三个层面,展现了后儒将董子"五行"生胜思想与秦汉时月令思想、《洪范》五行学乃至《孝经》学思想进行融合,构建新的"五行"学体系的尝试。这些衍生文本来源驳杂,常无法消除多源论述逻辑之间的抵牾,显露出"文本嫁接"的痕迹,其文本生成方式在早期著述传统中具有代表性,值得研究者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繁露》 董仲舒 五行 《洪范五行传论》 刘向
原文传递
西晋“十九博士”所掌师法考--以《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碑》为参照 被引量:5
11
作者 苏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28,191,共9页
西晋武帝时期太学中"十九博士"的师法所守,由于史料缺载,一直是中古经学史研究中的难题。自民国以来,陈汉章等多位学者均曾有所考定,但歧见纷出,未获共识。而《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碑》中关于晋初辟雍礼"并用三家义&qu... 西晋武帝时期太学中"十九博士"的师法所守,由于史料缺载,一直是中古经学史研究中的难题。自民国以来,陈汉章等多位学者均曾有所考定,但歧见纷出,未获共识。而《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碑》中关于晋初辟雍礼"并用三家义"的记载对于这一问题的考辨具有重要价值。根据此碑,可知马融、郑玄、王肃三家礼学在晋初均具官学地位,而结合汉魏以来的经学史传统,以及《三国志·王肃传》《宋书·礼志》《隋书·经籍志》中的相关记载,亦可对西晋时"三礼"的经传关系、《论语》《孝经》在太学中的传习方式等问题进行考证,西晋"十九博士"所掌师法之疑案由此遂可探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晋 太学 博士 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碑
下载PDF
《白虎通》所见“五经”说考论 被引量:4
12
作者 苏东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9-38,共10页
在今本《白虎通.五经》篇中,存在"《易》《书》《诗》《礼》《春秋》"、"《易》《书》《诗》《礼》《乐》"两种"五经"说,其前后相抵,未知正谬,对学术界认识《白虎通》的经学立场以及东汉经学史带来了一... 在今本《白虎通.五经》篇中,存在"《易》《书》《诗》《礼》《春秋》"、"《易》《书》《诗》《礼》《乐》"两种"五经"说,其前后相抵,未知正谬,对学术界认识《白虎通》的经学立场以及东汉经学史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根据唐代类书文献所引《白虎通》佚文以及《五经》篇中的内证,《白虎通》所指"五经"应为"《易》《书》《诗》《礼》《乐》",至于《春秋》则不在其列。该"五经"说虽不列《春秋》,然实意在独尊《春秋》,是汉儒《春秋》"为赤制"之说的反映,体现了东汉时期经学谶纬化的发展方向。由于此举已脱离经学发展的正轨,缺少足够的学理依据,因此最终并未真正带来《春秋》学学术地位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经 《白虎通》 《春秋》 刘歆
原文传递
“经目”释论——以经学史为论域 被引量:4
13
作者 苏东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48,共8页
本文在经学史论域内首次提出"经目"这一概念。所谓"经目",主要是指西汉以下各朝对官学中所尊儒家"经书"的范围做出的限定,以及在官方影响下学者照此模式提出的对于儒家经典范围的个人或群体性看法。由于&... 本文在经学史论域内首次提出"经目"这一概念。所谓"经目",主要是指西汉以下各朝对官学中所尊儒家"经书"的范围做出的限定,以及在官方影响下学者照此模式提出的对于儒家经典范围的个人或群体性看法。由于"经目"这一概念此前未被提出,学术界对于作为经目的"四书五经"、"十三经"与仅仅是一般经书合称的"开成十二经"等说法之间的实质性差异区分不清;对于两汉各种"五经"说、南宋"六经"制、宋元"十四经"说的经学史意义、"十三经"的形成过程等问题的研究亦显不足,由此更带来对经学史整体演进的一些误判。而欲彻底厘清这些问题,则必须明确提出"经目"这一概念,并界定其内涵与外延。在对"经目"这一概念存在的必要性进行论证的基础上,本文还对经目的基本特征、经目与经学史之间的关系等理论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目 经学史 四书五经 十三经
原文传递
《文选》李善注征引《韩诗》异文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苏东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16-120,共5页
《文选》李善注的特色之一,是广泛征引唐前古籍解释字句典故,这其中就包括了现已亡佚的《韩诗》,因此,《文选》李善注成为我们了解《韩诗》面貌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由于自宋代以来《文选》迭经翻刻,异文丛出,这又给我们认识《韩诗》... 《文选》李善注的特色之一,是广泛征引唐前古籍解释字句典故,这其中就包括了现已亡佚的《韩诗》,因此,《文选》李善注成为我们了解《韩诗》面貌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由于自宋代以来《文选》迭经翻刻,异文丛出,这又给我们认识《韩诗》带来了不少障碍。由于《韩诗》原本今不存,仅凭李善注中征引的片言只字,对于这些异文很难做出判断。本文通过梳理《文选》李善注征引《诗经》的体例,辨明其选择征引《毛诗》或《韩诗》的理由,在此基础上,将单个的异文置入整个李善注的体例背景中去考虑,从而对于前人尚未辨清的一些异文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李善注 《韩诗》
下载PDF
《汉书·五行志》的编纂意图与策略 被引量:4
15
作者 苏东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4-187,共14页
班固在刘歆的基础上构建了从河图、洛书到八卦、《洪范》九畴,再到《周易》《春秋》的天人学体系,将战国以来具有浓厚数术色彩的天人学传统纳入其经学体系之中,而《汉书·五行志》正是这一学术理念的产物和具体呈现。通过"经曰... 班固在刘歆的基础上构建了从河图、洛书到八卦、《洪范》九畴,再到《周易》《春秋》的天人学体系,将战国以来具有浓厚数术色彩的天人学传统纳入其经学体系之中,而《汉书·五行志》正是这一学术理念的产物和具体呈现。通过"经曰""传曰""说曰"的体例设计以及对《洪范五行传》文本的剪裁,班固将后者从一篇相对独立的"外传"改造为在形式上依附于经文的"内传"。同时,在对《传》文的阐释中,班固力求贴近《传》文,系统援引《诗》《书》及孔子之言;在灾异行事的择取中,则将《春秋》灾异体系作为重要的参照标准。通过这些书写策略,《汉书·五行志》的经学色彩得到强化,而《洪范五行传》自身的占验体系则湮没在班固的天人学体系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 《五行志》 班固 历史编纂
原文传递
《毛诗正义》“删定”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苏东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3-94,共12页
《毛诗正义》系以刘焯《毛诗义疏》和刘炫《毛诗述议》为基础删定而成,但由于二刘旧疏早佚,学者无法认识唐人究竟是在哪些方面、何种程度上对旧疏进行"删定",因此,《毛诗正义》常常被简单视作唐人的经学与诗学著作。这不仅对... 《毛诗正义》系以刘焯《毛诗义疏》和刘炫《毛诗述议》为基础删定而成,但由于二刘旧疏早佚,学者无法认识唐人究竟是在哪些方面、何种程度上对旧疏进行"删定",因此,《毛诗正义》常常被简单视作唐人的经学与诗学著作。这不仅对中古经学史的精细化研究造成较大阻碍,也影响了学界对于唐代诗学理论的认识。《毛诗正义》中存在一系列文本失序现象,证明《毛诗正义》内部存在两种版本形态和各类前后矛盾、重复的文本现象。参照刘炫《孝经述议》体例,可以看出《毛诗正义》中出现的文本失序现象正是唐人在二刘旧疏的基础上进行"删定"时裁汰未尽所致,部分《正义》可据此辨识出二刘旧疏与唐人正义两个文本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诗正义》 孔颖达 刘炫 《孝经述议》
原文传递
也谈战国秦汉时期“作者”问题的出现 被引量:3
17
作者 苏东 《文艺评论》 2017年第8期4-10,共7页
作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热门的学术话题之一,“作者”问题曾经吸引了西方最重要的一批思想家、哲学家加以讨论,“保卫作者”(E.D.赫施)、“作者之死”(罗兰·巴特)、“作者是什么”(福柯)等论断或追问早已成为西方文论史... 作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热门的学术话题之一,“作者”问题曾经吸引了西方最重要的一批思想家、哲学家加以讨论,“保卫作者”(E.D.赫施)、“作者之死”(罗兰·巴特)、“作者是什么”(福柯)等论断或追问早已成为西方文论史上的经典命题,至今仍影响着中西方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研究的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之死” 战国秦汉时期 西方文学批评 五六十年代 文学史研究 思想家 哲学家 文论史
原文传递
南宋以来“十四经”说考述 被引量:3
18
作者 苏东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2-48,共7页
关于南宋以来形成的"十四经"之说,学术界普遍认为它是对已成型的"十三经"的补充,又因为"十四经"之名流传并不广泛,因此对于这一概念的研究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事实上,若将"十四经"置于宋元经... 关于南宋以来形成的"十四经"之说,学术界普遍认为它是对已成型的"十三经"的补充,又因为"十四经"之名流传并不广泛,因此对于这一概念的研究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事实上,若将"十四经"置于宋元经学史的背景中进行考察,便可以发现,"十四经"其实并非"十三经"的延续,而是以朱熹为代表的一批士人针对南宋官方的"六经"制度而提出的"私议",它的出现代表了一批士人试图完整传承早期儒家经典的努力。从此,以宋学为核心的"四书五经"遂与以博古为特色的"十四经"并列,而"十三经"反而是"十四经"精简化、定型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六经 十三经 十四经 《仪礼》 《大戴礼记》
原文传递
《庄子·让王》脱文辑证——基于衍生型文本生成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苏东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42,共12页
《庄子·让王》篇的真伪、成书时代及其与《吕氏春秋》相关互见文本之间的关系历来是学界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吕氏春秋》中互见文本的细读,可以认定其中有部分文本具有较强的异质性特征,应是从其它文本中摘引、截取而来,而在《贵... 《庄子·让王》篇的真伪、成书时代及其与《吕氏春秋》相关互见文本之间的关系历来是学界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吕氏春秋》中互见文本的细读,可以认定其中有部分文本具有较强的异质性特征,应是从其它文本中摘引、截取而来,而在《贵生》篇中存在一段与全篇主旨、行文逻辑颇不相符的文本,属于在战国秦汉衍生型文本中时常能看到的"失控的文本"。通过对这段文本与《让王》篇整体结构、行文的多方面比勘,可以基本认定这段文本的原生环境正是《庄子·让王》篇,是在隋代以前即遭脱落的一段佚文。这段佚文可以帮助我们重建对于《让王》内部结构及思想的认识,同时也为我们认识早期文本的"结章"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让王》 《吕氏春秋》 衍生型文本
原文传递
史学、历学与《易》学——刘歆《春秋》学的知识体系与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苏东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9-101,共13页
在战国至汉初的学术史上,孟子、公羊家、穀梁家先师以及董仲舒、司马迁等儒士通过对孔子"作《春秋》"一事的不断塑造,奠定了《春秋》"微言大义"的经典地位及其"史中取义"的文本阅读方式。而刘歆则试图重... 在战国至汉初的学术史上,孟子、公羊家、穀梁家先师以及董仲舒、司马迁等儒士通过对孔子"作《春秋》"一事的不断塑造,奠定了《春秋》"微言大义"的经典地位及其"史中取义"的文本阅读方式。而刘歆则试图重建《春秋》学的学理体系:他淡化孔子与《春秋》之间的"作者"关系,将《春秋》重新置入三代以来的史籍传统中;又尝试从历学角度重建《春秋》的义例体系;在处理"六艺"内部关系时,刘歆将《易》学与《春秋》学相配,建立起一种新的"天人之学"。《春秋》学的性质、阅读方式至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西汉传统《春秋》学形成了极大的挑战。了解刘歆《春秋》学的内在学理体系与解经方法,是我们理解两汉之际这场重要学术转型事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汉书》 刘歆 经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