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瓣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24
1
作者 屈洪涛 杨伊林 +7 位作者 王穗暖 邵耐远 毛宇敏 邵华明 王强 华平 杨昊 刘运生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瓣开颅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神经内镜辅助组与常规大骨瓣开颅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住院医疗费及其预后ADL评分的差别,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手术时间方面,神经内镜辅助组明显短...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瓣开颅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神经内镜辅助组与常规大骨瓣开颅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住院医疗费及其预后ADL评分的差别,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手术时间方面,神经内镜辅助组明显短于常规开颅组;血肿清除率方面,神经内镜辅助组明显高于常规开颅组;住院医疗费方面,神经内镜辅助组明显低于常规开颅组;在预后ADL方面,神经内镜辅助组优于常规开颅组,神经内镜辅助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开颅组。结论神经内镜辅助手术具有较短的手术时间、较高清除率、较低住院医疗费及较好的ADL预后评分等优点,比常规开颅手术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微创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简易经额部入路定向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初步经验 被引量:19
2
作者 官卫 杨常春 +5 位作者 刘春波 叶云 马涛 华平 周建军 施益民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4期158-160,共3页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疾病,基底节区是该病最好发的部位,占60%~65%[1]。由于基底节区出血位置深、毗邻重要结构,常规开颅手术不可避免对正常脑组织有一定影响,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因其微创的特点为越...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疾病,基底节区是该病最好发的部位,占60%~65%[1]。由于基底节区出血位置深、毗邻重要结构,常规开颅手术不可避免对正常脑组织有一定影响,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因其微创的特点为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生所接受。立体定向和神经导航辅助穿刺血肿准确性虽高,但需要术前重新进行头颅CT定位扫描,对于不能配合的患者难以完成,也不适合夜间急诊手术。为此,我们根据立体定向的原理,摸索出一种简易的定向穿刺技术并应用于2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效果良好,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穿刺术 初步经验 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 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 脑出血患者 入路
原文传递
亚低温对脑损伤海马即早基因组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冯军峰 张夔鸣 +6 位作者 高国一 傅西安 华平 包映晖 梁玉敏 潘耀华 江基尧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筛选出亚低温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海马影响的即早差异表达基因。方法采用液压冲击装置,建立大鼠中度颅脑损伤模型。亚低温组(n=3)于伤后维持体温(33±0.5)℃持续3h,常温组(n=3)始终维持体温(37±0.5)℃。采用A... 目的筛选出亚低温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海马影响的即早差异表达基因。方法采用液压冲击装置,建立大鼠中度颅脑损伤模型。亚低温组(n=3)于伤后维持体温(33±0.5)℃持续3h,常温组(n=3)始终维持体温(37±0.5)℃。采用Affymetrix大鼠全基因组芯片检测两组动物海马基因表达的变化,获取差异表达基因。结果筛选出显著性差异表达(P〈0.01)基因共有133个,其中上调57个,下调76个。结论亚低温对中度颅脑损伤大鼠海马即早基因表达有明显影响,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可能与亚低温脑保护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基因 大鼠 亚低温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颞肌肿胀致颅内压增高的治疗 被引量:14
4
作者 华平 官卫 +4 位作者 杨常春 马涛 施益民 周建军 杨伊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55-957,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颞肌肿胀致颅内高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6例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颞肌肿胀致颅内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其中保守治...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颞肌肿胀致颅内高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6例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颞肌肿胀致颅内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其中保守治疗22例,手术治疗24例。结果46例患者病情恢复均满意,GOS预后评分评估为恢复良好23例、中残12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颞肌肿胀可导致二次颅内压增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故应积极预防、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颞肌肿胀 颅内高压
原文传递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颅脑损伤后对侧硬膜下积液 被引量:10
5
作者 华平 官卫 +4 位作者 杨常春 马涛 施益民 周建军 杨伊林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5-506,共2页
手术对侧硬膜下积液是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严重后果。我科2002年1月—2012年1月对61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单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其中39例术后出现对侧硬膜下积液... 手术对侧硬膜下积液是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严重后果。我科2002年1月—2012年1月对61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单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其中39例术后出现对侧硬膜下积液,发生率为6.3%。现将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总结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大骨瓣开颅 硬膜下积液 颅脑损伤后 减压治疗 颅脑损伤患者 开颅减压术 有效治疗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脑胶质瘤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与肿瘤分级的相关性 被引量:6
6
作者 华平 熊光仲 肖惠生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48-350,354,共4页
目的观察胶质瘤中缺氧诱导园子-1α(HIF-1α)蛋白及HIF-1α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HIF-1α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特点,与胶质瘤分级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SABC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检测41例胶质瘤和8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HIF-1α蛋白和HIF-1αmRNA... 目的观察胶质瘤中缺氧诱导园子-1α(HIF-1α)蛋白及HIF-1α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HIF-1α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特点,与胶质瘤分级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SABC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检测41例胶质瘤和8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HIF-1α蛋白和HIF-1αmRNA的表达,并将胶质瘤分级,比较各级之间阳性表达率的差异。结果41例胶质瘤标本中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6.1%(23/41例),而8例正常恼组织中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为0,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HIF-1α蛋白在胶质瘤各病理分级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Ⅰ+Ⅱ级42.3%(11/26例),Ⅲ+Ⅳ级80.0%(12/15例),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HIF-1αmRNA在胶质瘤中与正常脑组织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胶质瘤各病理分级中的表达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IF-1α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上调,且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相关,它有助于肿瘤细胞在缺氧状态下的存活,协助肿瘤的生长和侵袭。HIF-1α在胶质瘤中表达的调节是在转录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蛋白 肿瘤分级 脑胶质瘤 相关性 表达及 SABC免疫组化法 ΑMRNA 阳性表达率 显著性差异 原位杂交检测 病理分级 正常脑组织 缺氧状态下 表达特点 表达情况 组织表达 肿瘤细胞 标本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脑膜下积液 被引量:9
7
作者 官卫 施益民 +7 位作者 周建军 杨常春 董博 毛宇敏 华平 马涛 王穗暖 杨伊林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5-446,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脑膜下积液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对行去大骨瓣减压术的3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动态CT观察硬脑膜下积液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结果硬脑膜下积液通常在去骨瓣减压术后2周内出现,硬脑...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脑膜下积液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对行去大骨瓣减压术的3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动态CT观察硬脑膜下积液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结果硬脑膜下积液通常在去骨瓣减压术后2周内出现,硬脑膜下积液的部位多变,额颞顶部多见。积液不导致患者原有意识恶化或出现新增神经病学症状,且最终均能消退;有明显占位效应的积液在消退时患者常发展为严重脑积水。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脑膜下积液的形成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代偿机制,针对积液本身不需要特殊治疗;有占位效应的硬脑膜下积液常预示严重脑积水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下积液 去骨瓣减压术 脑积水
原文传递
改良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特重型颅脑对冲伤 被引量:9
8
作者 官卫 施益民 +7 位作者 周建军 杨常春 张一 毛宇敏 华平 夏锡伟 王穗暖 杨伊林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33-734,共2页
对于对冲性颅脑损伤伴急性硬膜下血肿,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以其良好的减压效果已逐渐成为手术操作的规范,自从江基尧10年前介绍以来,成功救治了大量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应用该术式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其存在一些问题,如耳前... 对于对冲性颅脑损伤伴急性硬膜下血肿,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以其良好的减压效果已逐渐成为手术操作的规范,自从江基尧10年前介绍以来,成功救治了大量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应用该术式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其存在一些问题,如耳前切口对颞部软组织损伤较重,术后颞面部肿胀明显,不便于瞳孔观察,术中对颞后部损伤的处理有时较困难。自2006年9月至2008年5月,笔者采用改良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23例特重型颅脑对冲伤患者,在避免了上述缺点的同时,获得更好的病灶暴露及减压效果。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外伤大骨瓣 开颅减压术 颅脑对冲伤 特重型 治疗 改良 对冲性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患者
原文传递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预测高级别胶质瘤IDH基因突变的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卢海涛 邢伟 +3 位作者 张艳文 华平 吴汝洪 丁玖乐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9期3105-3109,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及半定量参数对高级别胶质瘤IDH基因突变的术前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4月至2019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世界卫生组织(WHO)Ⅲ~Ⅳ级胶质瘤,按照分子病理结果分...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及半定量参数对高级别胶质瘤IDH基因突变的术前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4月至2019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世界卫生组织(WHO)Ⅲ~Ⅳ级胶质瘤,按照分子病理结果分为IDH突变组(7例,男3例、女4例,年龄27~67岁)和IDH野生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42~75岁)。所有病例术前均行T1WI及增强、T2WI及DCE检查。测量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血浆容积分数(Vp)四个定量参数图及达峰时间(TTP)、最大浓度(MAX Conc)、增强曲线下初始面积(IAUC)、最大斜裂(MAX Slope)等四个半定量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满足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或方差齐性)比较IDH突变组与IDH野生组DCE-MRI各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DCE各参数术前预测高级别胶质瘤IDH基因突变的效能。结果IDH突变组K^trans、TTP值分别为0.096(0.080,0.135)/min、(3.95±0.34)s,IDH野生组K^trans、TTP值分别为0.168(0.132,0.337)/min、(2.58±1.15)s。IDH突变组K^trans显著<IDH野生组(Z值为-2.168,P值为0.030);IDH突变组TTP显著>IDH野生组(Z值为-2.630,P值为0.007)。K^trans、TTP值预测高级别胶质瘤IDH基因突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2、0.842,K^trans对预测的特异度更高(73.7%),TTP的敏感度更高(100.0%)。联合K^trans及TTP预测高级别胶质瘤IDH基因突变的效能最大,AUC为0.865。结论DCE-MRI定量及半定量参数有助于高级别胶质瘤IDH基因突变的术前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神经胶质瘤 突变 动态增强扫描
原文传递
深低温脑保护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梅广海 华平 +6 位作者 贾锋 包映晖 高国一 梁玉敏 江基尧 张赛(点评) 杨树源(点评)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51-654,共4页
目的应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深低温和常温停循环后大鼠海马组织蛋白质的变化。方法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模型,取大鼠海马组织,通过双向电泳、分离蛋白,然后通过胶内酶切、生物质潜分析差异的蛋白质点,鉴定出变化的蛋白质。结果通过Imag... 目的应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深低温和常温停循环后大鼠海马组织蛋白质的变化。方法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模型,取大鼠海马组织,通过双向电泳、分离蛋白,然后通过胶内酶切、生物质潜分析差异的蛋白质点,鉴定出变化的蛋白质。结果通过Image Master软件分析报告发现有差异的Ratio值大于1.5的蛋白考染点14个。通过对这些蛋白考染点进行质谱鉴定,鉴定出28个蛋白质,其中4个为同一种蛋白,实际的蛋白数为24个。它们是细胞骨架蛋白、介导代谢的酶类、参与核酸合成、参与氧化直激反应的蛋白质及未知蛋白。结论鉴定出的差异蛋白质可能与深低温脑保护作用有关,某些蛋白质在低温脑保护中的作用尚未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温 蛋白质组 电泳 凝胶 双相 生物质谱 大鼠
原文传递
深低温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及细胞凋亡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华平 杨常春 +4 位作者 张一 谢陶吟 王强 支枫 江基尧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观察深低温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c)释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深低温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建立大鼠体外循环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对照组(建立大鼠体外循环模型5min后迅速处死取海马组... 目的观察深低温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c)释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深低温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建立大鼠体外循环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对照组(建立大鼠体外循环模型5min后迅速处死取海马组织)、常温缺血组『大鼠于(37±0.3)℃下停循环5rain后迅速处死取海马组织1和低温缺血组(热交换器配合体外冰屑诱导使大鼠肛温降至(18±0.5)℃,停循环5min后迅速处死取海马组织),每组各8只。Westernblotting检测3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胞浆Cvt-C的表达,TUNEL法检测3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结果常温缺血组海马神经细胞胞浆Cyt-C浓度(3.57±0.82)较对照组(O.48±0.14)明显升高,而低温缺血组Cyt.C浓度(1.24±0.53)较常温缺血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温缺血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50.45%±3.71%1较对照组(2.56%±0.43%)明显升高,而低温缺血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16.51%±2.65%)较常温缺血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低温可抑制全脑缺血大鼠海马线粒体Cvt-C释放和细胞凋亡,是其脑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温 脑缺血 细胞色素C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联合SWI及DTI对急性、亚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卢海涛 邢伟 +3 位作者 陈杰 丁玖乐 华平 张艳文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77-1081,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磁敏感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急性、亚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例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于急性或亚... 目的探讨联合磁敏感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急性、亚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例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于急性或亚急性期(外伤后2周内)行头颅SWI、DTI及常规序列扫描,比较各序列对病灶显示的灵敏度。将检出的病灶数目与患者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T2WI共检出DAI病灶128个,DTI-扩散图(TRACEW图)检出279个,SWI检出538个,联合SWI及DTI检出589个。SWI、DTI(TRACEW图)对DAI病灶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常规T2WI(Z=-3.764,Z=-3.245;P<0.01)。联合SWI及DTI两种技术对DAI病灶的检出显著高于单独应用DTI(Z=-3.551,P<0.01)或SWI(Z=-2.351,P<0.05)。联合SWI及DTI两种技术检出的病灶数目与患者入院GCS呈高度负相关(r=-0.775,P<0.01)。结论联合SWI及DTI两种检查技术,能够较单独应用一种技术观察到更多的DAI病灶,有助于较准确地对DAI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三维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king,3D-DTT)还可以直观显示DAI患者脑白质纤维束的损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弥漫性轴索损伤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原文传递
深低温对全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华平 贾锋 江基尧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26-427,共2页
国际上把低温划分为轻度低温(33~35℃),中度低温(28~32℃),深度低温(17~27℃)和超深度低温(2~16℃)。低温已经被大量动物试验和临床实践证实具有脑保护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心律失常,凝血功能障碍。免疫抑制等全身多系统... 国际上把低温划分为轻度低温(33~35℃),中度低温(28~32℃),深度低温(17~27℃)和超深度低温(2~16℃)。低温已经被大量动物试验和临床实践证实具有脑保护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心律失常,凝血功能障碍。免疫抑制等全身多系统副作用,并且温度越低,副作用越明屁。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试验证实深低温对全脑缺血的脑保护作用.它能明显增加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本文将就深低温对全脑缺血性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温 脑缺血 脑保护
原文传递
热休克蛋白与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华平 熊光仲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35-637,共3页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 脑损伤 研究进展 皮质类固醇 谷氨酸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快速补钠致脑桥中央髓鞘溶解一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官卫 杨常春 +5 位作者 董博 华平 马涛 周建军 施益民 杨伊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49-750,共2页
患者男,58岁。因摔倒致头胸部疼痛2h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GCS15分,左侧外耳道流血,无面瘫,左侧肩锁关节区肿胀,胸廓挤压征阳性,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关键词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 补钠 神经系统检查 胸部疼痛 肩锁关节 胸廓挤压 外耳道
原文传递
缺氧诱导因子-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华平 熊光仲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18-320,共3页
缺氧诱导因子-1是近几年研究较多的转录因子,它可使肿瘤在生长侵袭过程中适应缺氧应激,也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缺氧诱导因子-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作一综述。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胶质瘤 缺氧 基因治疗 促凋亡基因 肿瘤血管 无氧糖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成因及处治措施 被引量:6
17
作者 华平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4年第5X期91-93,共3页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其表面平整、坚实、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噪声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能够吸水,且适宜于分期修建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当前我国较为普遍的路面结构。通过对我国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成...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其表面平整、坚实、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噪声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能够吸水,且适宜于分期修建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当前我国较为普遍的路面结构。通过对我国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成因进行分析,旨在探求一条能够从根本上根治高速路面破碎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沥青混凝土 路面 病害 处治
下载PDF
致痫灶综合定位在顽固性癫痫手术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梅广海 徐纪文 +4 位作者 王桂松 田鑫 华平 贾峰 江基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79-1181,共3页
目的探讨致痫灶综合定位在提高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癫痫手术疗效中的作用。方法30例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癫痫患者拟手术治疗,患者均于术前颅内埋置电极定位致痫灶,术中应用皮层和深部电极验证棘波灶位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致痫灶切除。... 目的探讨致痫灶综合定位在提高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癫痫手术疗效中的作用。方法30例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癫痫患者拟手术治疗,患者均于术前颅内埋置电极定位致痫灶,术中应用皮层和深部电极验证棘波灶位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致痫灶切除。其中颞叶前极加海马切除14例、单纯病灶切除3例、单纯颞叶切除2例、选择性海马切除3例、病灶切除+单纯软膜横行纤维热凝6例、胼胝体切开2例。患者术后随访2年以上。结果30例患者术中验证棘波灶位置与术前定位位置相同。患者的治愈率为60%,总有效率为90%,无手术死亡及偏瘫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利用术前埋置电极和术中皮层及深部电极综合定位致痫灶,可以提高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癫痫的手术治愈率和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置电极 皮层电极 深部电极 致痫灶
下载PDF
术前辅助栓塞联合手术治疗脑膜瘤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涛 华平 官卫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使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术前栓塞联合手术治疗脑膜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sciencedirect、springer、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并辅手工和其他检索,纳入国内外比... 目的使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术前栓塞联合手术治疗脑膜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sciencedirect、springer、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并辅手工和其他检索,纳入国内外比较术前辅助栓塞联合手术治疗与单纯手术治疗脑膜瘤的随机或非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员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并对其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 an 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计有12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72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脑膜瘤术前辅助栓塞联合手术组和单纯手术组在全切率、出血量、输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08,95%CI(2.45,6.77);WMD=-203.50,95%CI(-251.53,-155.47;WMD=-282.41,95%CI(-372.71,-192.10),P<0.00001;WMD=-4.38,95%CI(-5.69,-3.07),P<0.00001],但在手术时间方面无统计学意义[WMD=-0.39,95%CI(-1.72,0.94),P=0.56]。虽然漏斗图形右侧底部出现缺失,但Begg法及Egger法检测均提示研究中不存在明显的偏倚。结论证明了脑膜瘤的术前栓塞有利于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减少术中出血、输血,并且缩短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栓塞 手术 脑膜瘤 META分析
下载PDF
应用重建钉与加长PFNA治疗成人高位股骨转子下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蒲道源 李建宏 +1 位作者 华平 叶鹏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8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成人高位股骨转子下骨折两种髓内固定方法(重建钉与加长PFNA)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成人高位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42例,随机选取应用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其中22例应用重建钉治疗,20例应用加长PFNA治疗。结果:42例患者均得到随访... 目的:探讨成人高位股骨转子下骨折两种髓内固定方法(重建钉与加长PFNA)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成人高位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42例,随机选取应用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其中22例应用重建钉治疗,20例应用加长PFNA治疗。结果:42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11~30个月,平均22.5个月,无死亡个案,重建钉组:手术时间120.2±14.5分钟,术中出血量361.5±108.7ml,下地行走时间7.3±0.9周,骨折愈合时间11.8±1.5周;加长PFNA组:手术时间90.4±18.1分钟,术中出血量292±102.6ml,下地行走时间7.2±0.8周,骨折愈合时间11.6±1.4周。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下地行走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方面没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重建钉及加长PFNA均是治疗成人高位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应用加长PFNA方法的病例,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钉 加长 PFNA 成人高位股骨转子下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