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学语文: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的有机融合 |
白葵阳
|
《科教文汇》
|
2011 |
8
|
|
2
|
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初探 |
白葵阳
|
《科教文汇》
|
2010 |
4
|
|
3
|
从“边缘”迈向“核心”——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
白葵阳
|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
2008 |
3
|
|
4
|
“死水潭”的人性呼唤——从《菉竹山房》中的二姑说起 |
白葵阳
|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3 |
2
|
|
5
|
也论大学语文课程之特性 |
白葵阳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6
|
试论陶渊明诗歌的“自然”特质 |
白葵阳
|
《常州工学院学报》
|
2004 |
1
|
|
7
|
同为温顺 实质有别——平儿、袭人比较谈 |
白葵阳
|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0 |
1
|
|
8
|
不同的选择,相似的前景——娜拉和姜长安形象比较 |
白葵阳
|
《文教资料》
|
2011 |
1
|
|
9
|
语言文字与文化的视野融合——瞿秋白对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的探索 |
钟菲
白葵阳
|
《瞿秋白研究文丛》
|
2008 |
0 |
|
10
|
文学作品的着色艺术 |
白葵阳
|
《语文月刊》
|
2000 |
0 |
|
11
|
钗、黛副本比较论 |
白葵阳
|
《科教文汇》
|
2009 |
0 |
|
12
|
论“大树形”大学语文课程形态的发展 |
汪禄应
白葵阳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13
|
超然与执著铸就的达观——从《定风波》看“苏轼精神” |
白葵阳
|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14
|
风骚各领的山水华章——谢灵运、谢朓山水诗比较 |
白葵阳
|
《常州师专学报》
|
2002 |
0 |
|
15
|
瞿秋白文化人格的内部研究 |
白葵阳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16
|
出奇制胜的“国家祥瑞” |
白葵阳
|
《语文知识》
|
2000 |
0 |
|
17
|
李贞娇和韩国的瞿秋白研究 |
白葵阳
|
《瞿秋白研究文丛》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