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皮郎格罕细胞表达高亲和力IgE-Fc受体 被引量:8
1
作者 RiegerA +2 位作者 StinglG OchiaiK KinetJP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5,T000,共4页
为了进一步证实抗F RImAb特异性地结合至郎格罕细胞(LC)表面,我们用免疫金标记技术进行了免疫电镜检查。发现5nm金颗粒不连续性地分布于LC,而非其它表皮细胞表面,从而证明LC是抗Fc RI反应性表皮细胞。最后,... 为了进一步证实抗F RImAb特异性地结合至郎格罕细胞(LC)表面,我们用免疫金标记技术进行了免疫电镜检查。发现5nm金颗粒不连续性地分布于LC,而非其它表皮细胞表面,从而证明LC是抗Fc RI反应性表皮细胞。最后,为了了解LC的Fc RI基因表达与否,进行了PCR试验。结果显示在富集LC而非去除LC的表皮细胞悬液中存在Fc RIa、 和 链的转录物。总之,本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证明正常人表皮LC表达F 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郎格罕细胞 受体 免疫球蛋白E 皮肤
原文传递
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对郎格罕细胞高亲和力IgE-Fc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庄丽华 郑肇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13-215,共3页
为了探索皮质类固醇激素对IgE介导的皮肤变态反应的作用机理,本实验观察了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对异位性皮炎(AD)皮损处LCFcεRI的影响。结果显示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降低LCFcεRI结合IgE的能力,导致表皮IgE... 为了探索皮质类固醇激素对IgE介导的皮肤变态反应的作用机理,本实验观察了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对异位性皮炎(AD)皮损处LCFcεRI的影响。结果显示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降低LCFcεRI结合IgE的能力,导致表皮IgE+LC显著减少。推测皮质类固醇激素可通过减少LC表面的IgE分子,而干扰LC的递呈抗原能力,抑制皮肤免疫及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 郎格罕细胞 IGE 受体 异位性
下载PDF
高亲和力IgE—fC受体介导IgE结合至郎格罕细胞 被引量:3
3
作者 Rieger,A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54-356,T002,共4页
正常人表皮郎格罕细胞能特异性结合IgE,这种结合能被针对高亲和力IgE-Fc受体单克隆抗体15-1完全阻断。然而,抗低亲和力IgE-Fc受体mAbMHM5抗II型IgG-Fc受体mAb,IV.3或乳糖则不能阻断IgE... 正常人表皮郎格罕细胞能特异性结合IgE,这种结合能被针对高亲和力IgE-Fc受体单克隆抗体15-1完全阻断。然而,抗低亲和力IgE-Fc受体mAbMHM5抗II型IgG-Fc受体mAb,IV.3或乳糖则不能阻断IgE结合至LC。这些观察结果提示IgE结合至LC是通过FcεRI,而不是FcδRII,FeγRII或IgE结合蛋白所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E 受体 郎格罕细胞
原文传递
异位性皮炎的记忆性T细胞浸润及ICAM-1表达
4
作者 徐宁安 +1 位作者 庄丽华 郑肇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35-237,共3页
为了解粘连分子在异位性皮炎(AD)炎症及免疫反应过程中的作用,对AD皮损部位细胞间粘连分子-1(ICAM-1)的表达作了研究。结果虽然正常皮肤表皮不表达ICAM-1,但AD皮损处角朊细胞则局灶性表达ICAM-1,尤其... 为了解粘连分子在异位性皮炎(AD)炎症及免疫反应过程中的作用,对AD皮损部位细胞间粘连分子-1(ICAM-1)的表达作了研究。结果虽然正常皮肤表皮不表达ICAM-1,但AD皮损处角朊细胞则局灶性表达ICAM-1,尤其在有严重单个核细胞浸润及表皮内淋巴细胞移入的部位。免疫表型研究表明,AD真皮浸润中CD4+/CDw29+/CD45RA-记忆性T细胞占主导,推测它们可能通过分泌某些细胞因子而诱导角朊细胞表达ICAM-1。ICAM-1与淋巴细胞表面的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之间相互作用可能对淋巴细胞在皮肤内的运行起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异位性 T细胞 ICAM-1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在郎格罕细胞迁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蔡钦朝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应用肿瘤坏死因子 (TNF)受体 基因敲除突变型鼠 ,探讨 TNFα介导郎格罕细胞(L C)向局部淋巴结迁移、引发免疫应答过程中 ,其两种膜受体 :TN F受体 和 TN F受体 所起的信号转导作用。方法 以免疫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分... 目的 应用肿瘤坏死因子 (TNF)受体 基因敲除突变型鼠 ,探讨 TNFα介导郎格罕细胞(L C)向局部淋巴结迁移、引发免疫应答过程中 ,其两种膜受体 :TN F受体 和 TN F受体 所起的信号转导作用。方法 以免疫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分别观察 TNF 受体 缺失鼠和经抗 TNFα中和性抗体预处理以阻断其体内 TNFα生物学效应的 TN F受体 缺失鼠在 FITC接触致敏后 ,L C自皮肤向淋巴结的迁移情况 ,并与野生型鼠对照。结果 经致敏后 ,TNF受体 缺失鼠淋巴结内出现的 FITC携带细胞(证实为 L C)数量与野生型鼠无明显差异 ;而经抗 TN Fα抗体预处理的 TN F受体 缺失鼠引流淋巴结内L C数量明显少于未经 TNFα抗体预处理的对照组。结论  TN F受体 在介导 L C迁移中并非必需 ;在TNF受体 缺失情况下 ,TN F受体 的信号转导对 L C的迁移可能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Ⅱ 肿瘤坏死因子 郎格罕细胞 肿瘤
原文传递
正常人表皮郎格罕细胞携带IgE受体 被引量:2
6
作者 Rieg.,A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15-118,共4页
关键词 郎格罕细胞 免疫球蛋白E 受体
下载PDF
异位性皮炎皮损中的嗜酸性白细胞
7
作者 徐宁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9-80,共2页
异位性皮炎皮损中的嗜酸性白细胞徐宁安,王秉鹤异位性皮炎(AD)患者血液中嗜酸性白细胞常明显增多,但常规病理显示皮损部位很少发现嗜酸性白细胞浸润[1]。为了探讨嗜酸性白细胞在AD的湿疹样皮损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我们采用2... 异位性皮炎皮损中的嗜酸性白细胞徐宁安,王秉鹤异位性皮炎(AD)患者血液中嗜酸性白细胞常明显增多,但常规病理显示皮损部位很少发现嗜酸性白细胞浸润[1]。为了探讨嗜酸性白细胞在AD的湿疹样皮损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我们采用2种针对嗜酸性白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对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性 皮炎 嗜酸性 白细胞
下载PDF
异位性皮炎病人皮肤含有异质性携带IgE细胞 被引量:1
8
作者 Wolf.,K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71-174,共4页
关键词 皮炎 异位性 IgE细胞
下载PDF
黑素细胞体外培养及其在白癜风治疗中应用前景 被引量:1
9
作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03-206,共4页
关键词 黑素细胞 体外培养 白癜风
下载PDF
短膜虫酶联葡萄球菌A蛋白技术检测抗双链DNA...
10
作者 张晓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26-228,共3页
关键词 红斑狼疮 HRP-SPA DNA 抗体
下载PDF
吸引疱疱壁郎格罕细胞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赵辨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02-303,共2页
关键词 吸引疱 郎格罕细胞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异位性皮炎皮损处郎格罕细胞的抗CD23/FcεRII反应性
12
作者 Rieg.,A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56-158,T002,共4页
关键词 皮炎 郎格罕细胞 IGE FC受体
原文传递
CD45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与小鼠表皮γδT细胞发育的关系
13
作者 蔡钦朝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82-385,共4页
目的探讨CD45分子在γδ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D45基因敲除变种鼠,观察其Vγ3树突状表皮T细胞(Vγ3DETC),这类唯一居住于鼠类表皮组织的γδT细胞的变化。以原位免疫标记观察其表皮内Vγ3DETC... 目的探讨CD45分子在γδ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D45基因敲除变种鼠,观察其Vγ3树突状表皮T细胞(Vγ3DETC),这类唯一居住于鼠类表皮组织的γδT细胞的变化。以原位免疫标记观察其表皮内Vγ3DETC的分布密度和免疫表型,以RT-PCR检测表皮细胞中Vγ3TCRmRMA的表达水平,以双荧光FCM测定Vγ3DETC在表皮细胞中及Vγ2T细胞在淋巴结细胞中所占比例,并与野生型鼠作对照。结果CD45缺失鼠表皮内Vγ3DETC的密度、免疫表型,表皮细胞Vγ3TCRmRNA表达水平以及Vγ3DETC和Vγ2T细胞分别在表皮细胞及淋巴结细胞中的比例与野生型鼠无明显差异。结论CD45分子虽在αβT细胞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CD45 蛋白质 酪氨酸磷酸酶 ΓΔT细胞 发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