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募配穴灸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41
1
作者 张迪 袁星星 +1 位作者 张雅丽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12期1401-1405,共5页
目的观察合募配穴灸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63例脾胃虚寒型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胃... 目的观察合募配穴灸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63例脾胃虚寒型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合募配穴艾灸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星期。分别评价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胃泌素(G17)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8%,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时中医症状积分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PGⅠ、PGR及G-17水平显著增高(P<0.01),PGⅡ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PGⅠ、PGR及G-17水平明显增高(P<0.05),两组治疗后PGⅠ、PGR及G-17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PGⅡ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HP阳性率为3.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募配穴灸法能显著改善CAG患者临床症状,增加HP的清除率及降低复发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GⅠ、PGR及G-17和下调PGⅡ水平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灸器灸 胃炎 萎缩性 配穴法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类 中脘 足三里 灸法
下载PDF
针刺公孙、内关穴对伴心理因素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26
2
作者 袁星星 +1 位作者 杨磊 张雅丽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第4期52-55,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公孙、内关穴对伴心理因素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存在抑郁和(或)焦虑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3例,按照就诊顺序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于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公孙、内关穴对伴心理因素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存在抑郁和(或)焦虑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3例,按照就诊顺序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给予患者汉米尔顿抑郁量表和汉米尔顿焦虑量表进行心理评分,并通过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评分及胃排空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胃排空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5天后,HADM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HADM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HADM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HADM和HAMA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天后,针刺组治愈率80.6%,对照组87.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治愈率93.5%,对照组87.5%,针刺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天后,两组患者胃排空率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较治疗前胃排空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公孙、内关穴对伴心理因素功能性消化不良,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焦虑和(或)抑郁状态,在症状评分及胃排空率方面明显优于口服多潘立酮片治疗,而且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疗效越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公孙穴 内关穴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下载PDF
丹芪祛瘀止痛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袁星星 +2 位作者 杨磊 李丹丹 张雅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30期3314-3317,共4页
目的观察丹芪祛瘀止痛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5例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治疗组给予丹芪祛瘀止痛颗... 目的观察丹芪祛瘀止痛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5例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治疗组给予丹芪祛瘀止痛颗粒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时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TNFRI)]及细胞因子[生长激素(GH)、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及随访时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及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各项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TNFRI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GH、EGF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芪祛瘀止痛颗粒可以明显改善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通过下调TNF-α、IL-6、TNFRI水平,提高GH、EGF水平而减轻胃黏膜炎性反应,修复胃黏膜,从而逆转胃黏膜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芪祛瘀止痛颗粒 慢性萎缩性胃炎 炎性因子 细胞因子
下载PDF
Observation on effects of moxibustion at abdominal acupoints for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due to yang deficiency of the spleen and kidney 被引量:19
4
作者 Zhang Di Yuan Xing-xing +1 位作者 Wang Bing-yu Zhang Ya-li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17年第6期426-433,共8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moxibustion at abdominal acupoints for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 due to yang deficiency of the spleen and kidney. Methods: A total of 52 cases with slow transit c...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moxibustion at abdominal acupoints for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 due to yang deficiency of the spleen and kidney. Methods: A total of 52 cases with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in conformity with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ir visit order and random digital table, 26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guide. Besides the same routine nursing guid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moxibustion at the abdominal acupoints, once every day. The course of the treatment was 4 weeks i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3-month follow-up was given after the course was finished, for comparing the clinical symptoms, results of colon transit tests, scores of depression/anxiety scal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2.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69.2%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treatment and during the follow-up checks, the scores of Chinese medical symptom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remarkably decreased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all P〈0.01); the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ll P〈0.01). The discharge rates of the marker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remarkably increased than those at the same time period before the treatment; moreover, the discharge rates of the markers at various time periods were remarkably bet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 SDS and SAS scores were remarkably decreased after the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P〈0.01). In comparison of SD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 In comparison of SA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96.2% in the observa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xibustion Therapy Points Abdomen ANXIETY Depression Spleen-kidney Yang Deficiency CONSTIPATION
原文传递
解毒化瘀汤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Th17/Treg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丹丹 袁星星 +3 位作者 杨磊 刘长发 张雅丽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汤对湿热蕴结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及对Th17/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汤对湿热蕴结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及对Th17/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解毒化瘀汤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Real-Time PCR法检测Th17/Treg细胞的核转录因子RORγt/Foxp3m RNA的表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17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IL-10、TGF-β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RORγt m RNA、RORγt/Foxp3比值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Foxp3 m RNA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解毒化瘀汤能够明显改善湿热蕴结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降低IL-17,增加IL-10、TGF-β水平,调控RORγt、Foxp3 m RNA的表达,促进Th17/Treg细胞平衡,减少复发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解毒化瘀汤 临床疗效 TH17/TREG
下载PDF
丹芪祛瘀止痛颗粒对气虚血瘀型胃癌前病变患者胃黏膜组织TRAF1、4-1BB、Bcl-x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袁星星 +2 位作者 杨磊 李丹丹 张雅丽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130-1134,共5页
目的观察丹芪祛瘀止痛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胃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气虚血瘀型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丹芪祛瘀止痛颗粒,每次10g,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维酶素片,每次0.8 g,每... 目的观察丹芪祛瘀止痛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胃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气虚血瘀型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丹芪祛瘀止痛颗粒,每次10g,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维酶素片,每次0.8 g,每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中医症状、胃黏膜组织病理进行评分,并检测胃黏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1(TRAF1)、淋巴细胞活化诱导受体(4-1BB)及白细胞淋巴瘤/白血病xL(Bcl-xL)的表达。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29%,对照组为58.82%,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胃黏膜组织中TRAF1、4-1BB、Bcl-xL表达明显下降,对照组TRAF1表达明显下降,且治疗组TRAF1、4-1BB、Bcl-xL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丹芪祛瘀止痛颗粒可明显改善气虚血瘀型胃癌前病变患者胃黏膜组织病理情况,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胃黏膜组织中TRAF1、4-1BB、Bcl-xL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丹芪祛瘀止痛颗粒 胃癌前病变 气虚血瘀
原文传递
参麦养阴化瘀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段剑飞 李硕熙 +3 位作者 袁星星 梁浩 安丽凤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920-923,928,共5页
[目的]观察参麦养阴化瘀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替普瑞酮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参麦养阴化瘀汤口服治疗,2组患者... [目的]观察参麦养阴化瘀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替普瑞酮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参麦养阴化瘀汤口服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胃镜黏膜病理改变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变化,并于治疗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SOD、GSH-Px均显著增加,MDA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清除率为84.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养阴化瘀汤能够显著改善阴虚血瘀证CAG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形态,调控体内SOD、GSH-Px、MDA水平,增加Hp清除率,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养阴化瘀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氧化应激指标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青白灌肠液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及炎性因子、黏附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磊 李莹 +4 位作者 袁星星 李丹丹 刘长发 张雅丽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7期1145-1148,共4页
目的观察青白灌肠液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黏附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活动期左半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治疗组... 目的观察青白灌肠液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黏附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活动期左半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青白灌肠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Baron肠镜积分、结肠组织病理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6%(P<0.05);治疗组够明显改善结肠Baron内镜及组织病理评分(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ICAM-1、VCAM-1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青白灌肠液联合美沙拉嗪能够显著改善湿热蕴结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及肠道黏膜评分,下调IL-1β、TNF-α、ICAM-1、VCAM-1水平,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白灌肠液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炎性因子 黏附因子
下载PDF
连草泻痢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内质网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张雅丽 孙佳宁 +2 位作者 战晶玉 袁星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97-103,共7页
目的观察连草泻痢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内质网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其治疗UC的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连草泻痢胶囊组和美沙拉嗪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葡聚糖硫酸钠溶液自由饮用... 目的观察连草泻痢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内质网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其治疗UC的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连草泻痢胶囊组和美沙拉嗪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葡聚糖硫酸钠溶液自由饮用法构建UC大鼠模型,连草泻痢胶囊组和美沙拉嗪组同时予相应药物干预,连续7 d。测量大鼠结肠长度,对大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17、γ干扰素(IFN-γ)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HOP、Bax、Bcl-2、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核因子(NF)-κB p65、p-NF-κB p65、NF-κB抑制因子(IκB)α、p-IкBα、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p-PERK、eIF2α、p-eIF2α、转录激活因子(ATF)4、肌醇需求激酶(IRE)1α、p-IRE1α、xBP1s和Cleaved ATF6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长度缩短,DAI评分和结肠组织炎症评分升高,血清IL-1β、IL-17、IFN-γ含量增加,结肠组织GRP78、CHOP、Bax、Caspase-1、p-NF-κB p65、p-IкBα、p-PERK、p-eIF2α、ATF4、p-IRE1α、xBP1s和Cleaved ATF6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和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连草泻痢胶囊组大鼠结肠长度增加,DAI评分和结肠组织炎症评分降低,血清IL-1β、IL-17、IFN-γ含量减少,结肠组织GRP78、CHOP、Bax、Caspase-1、p-NF-κB p65、p-IкBα、p-PERK、p-eIF2α、ATF4、p-IRE1α、xBP1s和Cleaved ATF6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和Bcl-2/Bax比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连草泻痢胶囊能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改善UC大鼠肠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连草泻痢胶囊 内质网应激 炎症 大鼠
下载PDF
芪参汤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抗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硕熙 +2 位作者 杨磊 李丹丹 袁星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905-909,914,共6页
目的:观察芪参汤对肝纤维化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芪参汤组和秋水仙碱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构建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结束后芪参汤和秋水仙碱组给予相应的药... 目的:观察芪参汤对肝纤维化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芪参汤组和秋水仙碱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构建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结束后芪参汤和秋水仙碱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治疗,模型组及空白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疗程8周。治疗结束后收集各组腹主动脉血和肝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肝功能指标和羟脯氨酸含量,HE和Masson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α-SMA、Col-I、Col-Ⅲ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丰度。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芪参汤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AST、ALT、TBIL和Hyp含量,降低炎症评分、纤维化评分、胶原染色面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芪参汤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α-SMA、Col-I及Col-Ⅲ蛋的表达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芪参汤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p-PI3K、p-Akt和p-mTOR蛋白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汤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活化,进而抑制肝组织中胶原沉积,达到治疗肝纤维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汤 肝纤维化 PI3K/AKT/MTOR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芪参二莲汤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应答及免疫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雅丽 袁星星 +2 位作者 杨磊 郭蕾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12期35-38,共4页
目的观察芪参二莲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恩替卡韦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服芪参二莲汤。两组疗程均为1年,随访6... 目的观察芪参二莲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恩替卡韦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服芪参二莲汤。两组疗程均为1年,随访6个月。观察病毒应答(早期EVR、结束时ETVVR、持续SVR)疗效,比较e抗原转阴率、肝功能(ALT、AST、TBIL)及血清IL-4、IFN-γ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EVR分别为68.75%、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VR分别为78.13%、5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VR分别为71.88%、3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比较,e抗原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6个月时两组比较,e抗原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AST、ALT、TBI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AST、ALT、T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IL-4、IFN-γ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IL-4、IFN-γ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随访至6个月时比较,IL-4、IFN-γ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二莲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可显著抑制HBV-DNA的复制,同时可通过调节IFN-γ与IL-4的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二莲汤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病毒应答 IL-4 IFN-Γ
下载PDF
基于16S rRNA技术探讨芪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雅丽 +2 位作者 杨磊 李丹丹 袁星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18-24,29,共8页
目的通过16S rRNA技术探讨芪参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NAFLF)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联合高脂饮食的方法构建NAFLF大鼠模型,造模期间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治疗,疗程8周。分析比较各组大鼠治疗后肝脏组织病理、血... 目的通过16S rRNA技术探讨芪参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NAFLF)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联合高脂饮食的方法构建NAFLF大鼠模型,造模期间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治疗,疗程8周。分析比较各组大鼠治疗后肝脏组织病理、血清肝功能、血脂及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变,并收集盲肠末端内容物,通过ⅢuminaMiseq平台进行肠道菌群测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芪参汤能够显著改善NALFL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降低NAS评分、油红染色面积、胶原染色面积、ALT、AST、TC、TG、HA、LN、PⅢNP和C-Ⅳ的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空白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降低(P<0.05),芪参汤能够显著增加NAFLF大鼠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P<0.05),并且上调拟杆菌目S24-7群、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苏黎世杆菌属、副杆状菌属、考拉杆菌属、毛螺菌科NK4A136群、红蝽菌科_UCG-002、毛螺旋菌属、臭味菌属、Anaerostipes菌属、瘤胃菌属、艾克曼菌属、Romboutsia菌属、霍尔德曼菌属和嗜血杆菌的表达丰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汤通过恢复NAFLF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增加肠道中益生菌的丰度,从而实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汤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 肠道菌群 16S rRNA技术
下载PDF
青白灌肠液治疗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娟 袁星星 +2 位作者 梁浩 陆振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11期2017-2020,共4页
目的观察青白灌肠液对湿热蕴结型活动急性期左半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按照1∶1的比例将18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灌肠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观察青白灌肠液对湿热蕴结型活动急性期左半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按照1∶1的比例将18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灌肠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青白灌肠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yo疾病活动指数、Boran肠镜积分及血清血沉(ESR)、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Mayo疾病活动指数及Boran肠镜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ESR、D-D、CRP及SOD、MDA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6.67%(P<0.01)。结论青白灌肠液不仅能够明显缓解湿热蕴结型急性期左半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疾病活动指数和肠镜积分,且能显著降低血清ESR、D-D、CRP及SOD、MDA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青白灌肠液 湿热蕴结型 急性期
下载PDF
丹芪祛瘀止痛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长发 袁星星 +3 位作者 杨磊 战晶玉 李丹丹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分析丹芪祛瘀止痛颗粒对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候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维酶素片、泮托拉唑片、克拉霉素分... 目的分析丹芪祛瘀止痛颗粒对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候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维酶素片、泮托拉唑片、克拉霉素分散片、甲硝唑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丹芪祛瘀止痛颗粒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候、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胃黏膜尾侧型同源转录因子1(CDX 1)、尾侧型同源转录因子2(CDX 2)阳性表达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2组中医证候主症、次证评分、总分、肠上皮化生、炎症活动度、黏膜炎症、异型增生、腺体萎缩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TNFRI)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2组胃黏膜CDX 1、CDX 2阳性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芪祛瘀止痛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促进患者病情转归,同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抑制胃黏膜CDX 1、CDX 2阳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气虚血瘀型 丹芪祛瘀止痛颗粒 中医证候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连草泻痢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肠黏膜炎症因子及TLR4/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战晶玉 袁星星 +2 位作者 刘长发 张雅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4期1872-1877,共6页
目的:观察连草泻痢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模型肠道黏膜炎症因子及TLR4/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连草泻痢组和美沙拉嗪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余下3组小鼠采用3%葡聚糖硫... 目的:观察连草泻痢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模型肠道黏膜炎症因子及TLR4/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连草泻痢组和美沙拉嗪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余下3组小鼠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诱导诱导急性UC小鼠模型,造模期间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及生理盐水灌胃治疗。实验结束后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及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IL⁃8、IL⁃17和INF⁃γ)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连草泻痢胶囊能明显增加UC小鼠结肠长度和降低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与模型组相比,连草泻痢组血清及结肠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IL⁃6、IL⁃1β、IL⁃8、IL⁃17和INF⁃γ的含量均明显减少,TLR4、PI3K、p⁃Akt和p⁃mTOR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连草泻痢胶囊及美沙拉嗪对结肠组织中Akt和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草泻痢胶囊通过抑制TLR4/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活化,降低炎症因子的分泌,改善UC肠道黏膜损伤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草泻痢胶囊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因子 TLR4/PI3K/Akt/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芪参二莲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袁星星 +3 位作者 杨磊 郭蕾 刘长发 张雅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29-33,共5页
目的观察芪参二莲汤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二莲汤。48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继续... 目的观察芪参二莲汤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二莲汤。48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继续给予恩替卡韦片,并随访2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HBV-DNA、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肝纤维化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剔除3例、失访3例,对照组失访6例。治疗组治疗12、24、36、48周及随访24周时肝功能指标、HBV-DNA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TGF-β1均下降(P<0.05),BMP-7均升高(P<0.01),TGF-β1/BMP-7比值均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肝脏弹性成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乏力、肝区不适、恶心厌油及纳差均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二莲汤联合恩替卡韦片具有良好的保肝降酶、抗病毒及逆转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二莲汤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纤维化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芪参二莲汤加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1b型慢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袁星星 张雅丽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17-219,238,共4页
目的:观察探讨PEG IFN(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的基础上,加用芪参二莲汤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1月HCV RNA阳性的1b型CHC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PEG IFNα-2a... 目的:观察探讨PEG IFN(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的基础上,加用芪参二莲汤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1月HCV RNA阳性的1b型CHC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PEG 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加芪参二莲汤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PEG 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疗程48周,疗程结束后随访24周。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HCV RNA及PBMC变化。结果:治疗组EVR为76.67%,ETVR为86.67%,随访SVR为83.33%;对照组分别为34.37%、50.00%、31.32%。两组病毒学应答比较,治疗组EVR、ETVR、SVR较对照组疗效显著,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ALT、TBil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ALT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两组间同时段ALT及TBil比较,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IL-10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48周同时段相比较,治疗组患者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周,两组间比较,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后两组患者IL-12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24周显示,治疗组IL-12水平较同时段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二莲汤加PEG 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1b型CHC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临床疗效。不仅可以显著抑制HCV RNA复制,改善肝功能,而且可以减轻不良反应,预后良好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二莲汤 治疗应用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治疗应用 利巴韦林 治疗应用 肝炎 丙型 慢性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养阴通络汤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磊 李莹 +4 位作者 袁星星 李丹丹 刘长发 张雅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646-650,655,共6页
[目的]观察养阴通络汤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8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观察养阴通络汤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8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养阴通络汤,2组疗程均治疗48周。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清肝功能、肝纤维化四项及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总反应率为89.7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12、24周中医症状积分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疗程结束后中医症状积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2组治疗24周及疗程结束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12周后ALP、TBIL、AST、GGT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治疗12周后ALP、TBIL、AST、GGT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疗程结束后ALP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程结束后TBIL、AST、GGT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A、PⅢP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LN、Ⅳ-C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IL-6、IL-17、IL-22、TNF-α水平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通络汤联合UCDA能够明显改善PBC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调节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通络汤 熊去氧胆酸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合募配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PGI、PGII、PGR及G-17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袁星星 +3 位作者 刘长发 杨磊 李丹丹 张雅丽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6-498,共3页
目的观察合募配穴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胃粘膜及血清胃蛋白酶I(PGI)、胃蛋白酶II(PGII)、胃蛋白I/II比值(PGR)及胃泌素-17(G-17)的影响。方法将75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造模组(60只)和空白对照组(15只),采用N-甲基-N&#... 目的观察合募配穴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胃粘膜及血清胃蛋白酶I(PGI)、胃蛋白酶II(PGII)、胃蛋白I/II比值(PGR)及胃泌素-17(G-17)的影响。方法将75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造模组(60只)和空白对照组(15只),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方法干预造模组大鼠制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造模组大鼠分为模型组(15只)、合穴组(15只)、募穴组(15只)、合募配穴组(15只);合穴组取足三里穴进行针刺治疗,募穴组取中脘穴进行针刺治疗,合募配穴组取足三里穴和中脘穴进行针刺治疗,三组留针时间均为30 min,每10分钟行针一次,采用平补平泻法,每天治疗一次,治疗6天,休息1天,1周为1个疗程,共8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取大鼠腹主动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PGI、PGII、G-17的变化并观察光镜下大鼠胃粘膜病理变化。结果治疗后针刺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一般状况、胃粘膜组织学检查均明显好转,其中以合募配穴组好转最为明显;治疗后合募配穴与模型组比较,PGI明显升高(P=0.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合穴组、募穴组与模型组比较,PGI未见明显变化(P=0.235Vs0.3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合穴组、募穴组和合募配穴组与模型组比较,PGII均未见明显变化(P=0.912Vs0.974Vs0.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合募配穴与模型组比较,PGR明显升高(P=0.0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合穴组、募穴组与模型组比较,PGR未见明显变化(P=0.681Vs0.9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合穴组、募穴组和合募配穴组与模型组比较,G-17均明显升高(P=0.032Vs0.047Vs0.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合募配穴组升高最为显著。结论合募配穴法能够更加显著地改善CAG大鼠一般状况及胃粘膜组织学,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体内PGI、PGR及G-17水平实现,具有一定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募配穴 萎缩性胃炎 胃蛋白酶 胃泌素-17
原文传递
解毒化瘀汤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细胞因子和凝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袁星星 +1 位作者 刘长发 张雅丽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2-37,共6页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汤治疗湿热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湿热型活动期UC患者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汤治疗湿热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湿热型活动期UC患者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汤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Baron肠镜积分、结肠组织病理评分、炎症性结肠病问卷(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questionnaire,IBDQ)评分,并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介素-6(interleukin,IL-6)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为68.5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主症、次症及证候总积分均明显下降(P<0.01,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on内镜评分及结肠组织病理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IBD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P<0.05),对照组患者的肠道症状、情感能力、社会能力3个维度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亦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6、PLT、FIB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P<0.05),治疗组患者的VEGF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TNF-α、IL-6、PLT、FI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化瘀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活动期UC,可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活动期 解毒化瘀汤 细胞因子 凝血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