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农耕素养培育的人工智能教育现状与优化策略
- 1
-
-
作者
王淑凯
-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9期170-173,共4页
-
基金
2023年度山东省教育发展研究微课题“乡村教育振兴视域下农耕素养培育的校园植物景观建设研究”(项目编号:FH018)。
-
文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教育已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而当前“人工智能+”活动的教育形式赋予了当前教育的改革需求,尤其三中全会公报中关于农村改革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基础教育领域培养学生好奇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农耕素养培育活动,成为推动教育转型和革新的新生力量。本文通过对基础教育领域中关于人工智能农耕培育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现状分析,提出农耕素养培育的人工智能教育优化策略。
-
关键词
农耕
人工智能
优化策略
-
分类号
S-1
[农业科学]
-
-
题名让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 2
-
-
作者
王淑凯
-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
-
出处
《山东教育》
2024年第19期89-90,共2页
-
文摘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强调,要进一步发掘信息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信息化带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必然要求。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乡村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乡土文化传承、赋能乡村教育特色发展、弥合城乡教育一体发展鸿沟,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2024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人工智能+行动”为数字教育现代化激发了新生动力。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赋能行动是解决乡村教育复杂问题的路径之一,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聚焦人工智能带来的时效性和聚合性,还要充分借助其功效来激发乡村教育发展的内生活力,实现“升级”与“提档”。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对实现乡村教育振兴、推动乡村教育从“有质”向“优质”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乡村教育
人工智能
城乡教育
乡村振兴
赋能
乡土文化传承
聚合性
信息化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基于新课标的教育装备创新育人发展策略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王淑凯
-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凤鸣小学
-
出处
《山东教育》
2022年第32期20-21,共2页
-
文摘
义务教育新课标的实施,给中小学教育装备带来新的变革。“十四五”启航之时,新课标指向下,教育面貌焕新颜,教育装备的配备也面临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对此,笔者从学科育人角度出发,基于新课标理念阐述在当前社会环境影响下如何高效做好教育装备配备工作,加快推进教育装备配备管控体系的现代化。
-
关键词
新课标理念
中小学教育
学科育人
创新育人
社会环境影响
义务教育
管控体系
装备配备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小麦蛋白与花青素相互作用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 4
-
-
作者
王淑凯
李福国
-
机构
三盛玉镇中学
-
出处
《轻工科技》
2020年第7期26-29,共4页
-
文摘
黑豆皮中的98%花青素为矢车菊-3-o-葡萄糖苷(C3G);小麦蛋白中麦醇溶蛋白(Gli)和麦谷蛋白(Glu)是小麦蛋白中的主要蛋白质。本研究在pH=7.0的中性环境中,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光谱检测C3G对Gli与Glu的稳定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3G在85℃时的降解遵循一级反映动力学,在加入Gli、Glu后其半衰期分别由76.25min增加到100.74、134.6min,其降解常数也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0.1%H2O2加速试验下,C3G的半衰期为70.01min,加入Gli后其半衰期增加到97.48min,而Glu无明显变化,说明Gli对C3G的氧化稳定性有提高作用,而Glu对其稳定性影响不大。
-
关键词
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
蛋白质
光谱学
相互作用
稳定性
-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全环境育人下校园植物景观教育功能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
- 5
-
-
作者
赵畅
王淑凯
-
机构
韩国中源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淄博市周村区凤鸣小学
-
出处
《现代教育》
2022年第24期40-43,共4页
-
基金
2022年山东省教育发展研究微课题“全环境育人下校园植物景观调研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项目编号:FH080)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身心和认知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有着积极的引导,并提升他们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在全环境育人角度下,整合校园景观育人场所,发挥不同场域优势,服务于学科教学,探索情智和自然教育进课堂,将校园户外景观绿化作为学科教学的场所,尝试多维度打造全环境育人场所,总结归纳出校园景观的设计思路,并提出价值重构:融合学生行为培养、景观设计个性多元、推进体验式教育机制等。比较校园景观异同,发挥学校教师在户外活动中的育人优势,构建起“学科教学—学校管理—景观设计”育人体系:完善植物景观育人场所、根据不同年龄层次设计视觉效果、根据学科课程需求,增加景观使用功能,开发植物造景课程等,探寻出全环境育人下校园植物景观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
关键词
全环境育人
植物景观
教育功能
-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大数据视角下中小学教育装备配备的现状与策略
- 6
-
-
作者
程玉丽
孔晓霞
王淑凯
-
机构
鄄城县凤凰镇中心幼儿园
曲阜市实验小学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淄博市周村区凤鸣小学
-
出处
《现代教育》
2023年第4期80-85,共6页
-
基金
2022年山东省教育发展研究微课题“全环境育人下校园植物景观调研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项目编号:FH080)的研究成果之一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的教育装备及学校后勤管理专项课题“中小学教育装备采购质量管控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20ZBYB012)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教育设施的配备对师生的教育教学具有直接的影响,配备的效果对教育知识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已风靡全球,传统的配备方式已不符合时代的新要求。在中小学教育装备配备的热潮中,对配备速度的关注已经超过了对设备质量和应用效率的关注。本文从大数据的原理角度进行探索,结合当前中小学教育装备的采购现状,以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的方法,提炼出合理化的实施策略,以期能对中小学教育装备采购提供有效的建议。
-
关键词
大数据
教育装备
教育效能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将耕读文化融入劳动教育之中
- 7
-
-
作者
李涛
王淑凯
李真
-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凤鸣小学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三中学
-
出处
《山东教育》
2023年第19期66-66,共1页
-
文摘
耕读文化劳动课程注重解决农耕现实问题,体现“以耕育人、以读化人”跨学科、跨领域学习。《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培育学生农业生产劳动技能,探索劳动教育耕读课程,传承耕读文化,推进学校“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彰显劳动育人价值,实现多元主体支持,提升学校劳动素养培育技能,助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
关键词
农业生产劳动
素养培育
耕读文化
五育
跨领域学习
义务教育
多元主体
课程标准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让爱在教育事业中闪光
- 8
-
-
作者
王淑凯
-
机构
吉林省公主岭市岭东小学
-
出处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第13期164-164,共1页
-
文摘
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教育的对象充满信心和爱,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应如母亲般不会因为学生的美丑存在偏袒和私心一样,要做到一视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热爱每一个学生。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笔者从教多年,一直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岗位上坚持不懈地追寻着、探索者、践行着,深深地感受到:"教育学生,要从爱开始。让爱在教育事业中闪光!"
-
关键词
教育事业
闪光
小学教师
创新精神
学生
-
分类号
TB852.1
[一般工业技术—摄影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