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唐山曹妃甸-乐亭海域自然牡蛎礁分布及生态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全为民 张云岭 +8 位作者 齐遵利 许敏 范瑞良 李楠楠 孙兆跃 周海生 李春 张秀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42-1152,共11页
牡蛎礁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的海洋生境之一,目前我国自然牡蛎礁分布和生态现状的基础信息仍然较缺乏。于2019年3月对河北唐山曹妃甸-乐亭海域自然牡蛎礁的空间分布、生态环境、牡蛎生物学和礁体动物群落开展了调查,并评估了该牡蛎礁... 牡蛎礁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的海洋生境之一,目前我国自然牡蛎礁分布和生态现状的基础信息仍然较缺乏。于2019年3月对河北唐山曹妃甸-乐亭海域自然牡蛎礁的空间分布、生态环境、牡蛎生物学和礁体动物群落开展了调查,并评估了该牡蛎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该海域自然牡蛎礁分布于溯河(SR)、溯河口海域(SRE)和捞鱼尖海域(LYJ),总面积约15 km^(2),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牡蛎礁。基于96个牡蛎样品的16S rDNA检测,共识别出92个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3个侏儒牡蛎Nanostrea fluctigera和1个巨蛎属未知种Crassostrea sp.。自然牡蛎礁中牡蛎平均密度介于104-3912个/m^(2)之间,不同礁区间牡蛎平均密度的大小排序为:SRE>SR>LYJ(P<0.05),平均生物量的大小排序为:SR>SRE>LYJ(P<0.05),平均壳高的大小排序为:SR>SRE=LYJ(P<0.05)。在该牡蛎礁内记录到49种礁体动物,其中软体动物16种、节肢动物16种、环节动物8种、棘皮动物5种、腔肠动物2种、星形动物和脊索动物各1种;礁体动物群落平均总密度介于28-552个/m^(2)之间,不同礁区间大小排序为:SRE>SR>LYJ(P<0.05)。牡蛎密度与礁体动物群落总密度和总生物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该自然牡蛎礁如未受破坏,则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达6.90×10^(8)元/年。该牡蛎礁是继海草场后在该海域发现的又一重要的温带海洋生境,是我国自然牡蛎礁地理分布的重大发现。建议加强该自然牡蛎礁的保护与修复,建设一个以牡蛎礁和海草场为核心的资源养护型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牡蛎 侏儒牡蛎 渤海湾 曹妃甸 海洋牧场
下载PDF
桑树DNA连接酶Ⅰ基因MuLigI的获取和序列分析
2
作者 孔卫青 杨金宏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8期113-117,共5页
为进一步研究DNA连接酶Ⅰ在类病毒复制中的作用,以感染桑花叶萎缩类病毒的桑树叶片为材料,通过在同源基因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进行PCR扩增和c DNA末端扩增,获取桑树DNA连接酶Ⅰ基因。结果获得桑树DNA连接酶Ⅰ基因Mu Lig I长2730 bp的m RN... 为进一步研究DNA连接酶Ⅰ在类病毒复制中的作用,以感染桑花叶萎缩类病毒的桑树叶片为材料,通过在同源基因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进行PCR扩增和c DNA末端扩增,获取桑树DNA连接酶Ⅰ基因。结果获得桑树DNA连接酶Ⅰ基因Mu Lig I长2730 bp的m RNA序列,基因编码区长2367 bp,编码788个氨基酸,含典型的DBD结构域(173~351 aa)和CD催化结构域(405~771 aa),N端含有核定位(NLS)和线粒体定位信号(MLS)。研究所得桑树DNA连接酶Ⅰ基因具有保守的结构域和活性位点,可能和番茄的DNA连接酶Ⅰ基因一样,参与了桑花叶萎缩类病毒的复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DNA连接酶Ⅰ 类病毒 RACE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牡蛎礁生境: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潜在碳汇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子莲 全为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06-2716,共11页
牡蛎礁生境是指由聚集的牡蛎和其他生物及环境堆积形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固碳和储碳潜力巨大,在海岸带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对牡蛎礁生境碳源与汇的认识仍存在不足,主要在于牡蛎钙化和呼吸作用都释放CO_(2),而碳源与... 牡蛎礁生境是指由聚集的牡蛎和其他生物及环境堆积形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固碳和储碳潜力巨大,在海岸带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对牡蛎礁生境碳源与汇的认识仍存在不足,主要在于牡蛎钙化和呼吸作用都释放CO_(2),而碳源与汇的评估忽视了钙化、同化和沉积过程带来的整体碳汇价值及牡蛎礁生态系统功能带来的碳汇效应。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牡蛎礁生境的碳汇价值。一方面,牡蛎礁生境的碳源和碳汇需要从牡蛎礁自身的整体碳循环中进行评估,包括牡蛎礁系统中的沉积、钙化、呼吸作用及侵蚀、再悬浮和再矿化作用;另一方面,牡蛎礁生态系统服务引起的碳汇效应需从牡蛎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角度进行评估,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碳价值进行关联,从而纳入碳汇核算体系。从实现海岸带可持续增汇角度出发,综述了牡蛎礁生境中碳的源与汇;阐述了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微生物在牡蛎礁生境碳汇中的作用;以保护和生态修复为目的,进一步提出可实现牡蛎礁生境最大潜在碳汇的策略,以期为实现海洋负排放及践行“国家双碳战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礁 碳汇 负排放 生态修复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底物大小对牡蛎幼虫附着的诱导效应 被引量:5
4
作者 范瑞良 李楠楠 +3 位作者 孙兆跃 修玉娜 全为民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5-323,共9页
为探讨底物大小对牡蛎幼虫附着的诱导效应,设计底物大小和实验环境(室内和野外)的双因子随机区组实验,检验3种规格实验底物(A:5 cm长×5 cm宽×3 cm厚、B:10 cm长×10 cm宽×3 cm厚、C:15 cm长×15 cm宽×3 cm... 为探讨底物大小对牡蛎幼虫附着的诱导效应,设计底物大小和实验环境(室内和野外)的双因子随机区组实验,检验3种规格实验底物(A:5 cm长×5 cm宽×3 cm厚、B:10 cm长×10 cm宽×3 cm厚、C:15 cm长×15 cm宽×3 cm厚,以下简称A、B、C)、实验环境以及他们之间的互作对牡蛎幼虫(室内实验: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野外实验:熊本牡蛎C.sikamea)附着效果(密度和壳高)的影响。附着实验结果显示,室内实验A组附着稚贝的平均密度和平均壳高分别为1.06个·cm^-2和14.10 mm,B组为5.60个·cm^-2和8.69 mm,C组为12.01个·cm^-2和4.44 mm;野外实验A组附着稚贝的平均密度和壳高分别为2.41个·cm^-2和17.83 mm,B组为4.65个·cm^-2和11.61 mm,C组为6.90个·cm^-2和7.43 mm。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室内和野外实验中底物大小均显著影响附着稚贝的密度(P<0.001),即底物越大,稚贝附着密度越高,但壳高则相反,稚贝壳高和密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室内和野外的实验环境对附着稚贝密度影响不显著(P>0.05),对壳高影响显著(P<0.05)。双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环境和底物大小的交互作用对附着稚贝密度影响显著(P<0.05),对壳高影响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牡蛎礁生态修复中,选择适合的底物大小能显著提高牡蛎附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物大小 生态修复 附着 壳高
下载PDF
近江牡蛎人工繁育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兆跃 +3 位作者 范瑞良 任国平 唐保军 全为民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9年第2期121-127,共7页
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是中国沿海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牡蛎种类,能够建造复杂的生物礁结构(牡蛎礁),被喻为"生态系统工程师"。然而,环境恶化、过度捕捞、生境破坏等造成牡蛎礁退化,通过近江牡蛎苗种繁育与增殖来修... 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是中国沿海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牡蛎种类,能够建造复杂的生物礁结构(牡蛎礁),被喻为"生态系统工程师"。然而,环境恶化、过度捕捞、生境破坏等造成牡蛎礁退化,通过近江牡蛎苗种繁育与增殖来修复严重退化的牡蛎礁,是实现沿海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之一,对生态环境的修复起着重要作用,国内尚无对近江牡蛎人工繁育的报道。采用室内培育的手段,模拟野外近江牡蛎的整个生命过程,系统描述了近江牡蛎的亲本育肥、加温催产、产卵、幼虫培育、附着及稚贝生长等过程,测定了近江牡蛎D形幼虫、壳顶幼虫、眼点幼虫等浮游幼体发育阶段的形态及大小,并介绍了不同阶段的理化环境和饵料条件。结果表明,育苗池温度变化不明显,在23℃上下波动;盐度波动变化较明显,最高达28,最低为17;近江牡蛎壳高、壳长随天数的变化而不断增长,增加速度前期较快后期较为缓慢;不同发育阶段的幼虫饵料投喂量也存在明显差异,饵料投喂量在眼点幼虫阶段最多,D形幼虫阶段最少。研究结果对近江牡蛎人工繁育与牡蛎礁恢复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旨在为近江牡蛎的人工繁育提供基础资料,为牡蛎礁恢复提供基础物种,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虫 产卵 稚贝 牡蛎礁
下载PDF
象山港熊本牡蛎幼体分布、附着及生长的空间格局 被引量:3
6
作者 姜伟 +5 位作者 陈帅 孙兆跃 范瑞良 李楠楠 李雪英 全为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08-1014,共7页
牡蛎幼体迁移与附着影响着牡蛎的空间分布、资源补充、种群维持及生态服务功能。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监测了1个完整潮汐周期(9个潮时采样)内象山港2个试验点(采苗场和产卵场)表层、底层水体中熊本牡蛎幼体的时空动态,并开展野外附着试验... 牡蛎幼体迁移与附着影响着牡蛎的空间分布、资源补充、种群维持及生态服务功能。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监测了1个完整潮汐周期(9个潮时采样)内象山港2个试验点(采苗场和产卵场)表层、底层水体中熊本牡蛎幼体的时空动态,并开展野外附着试验,检验了熊本牡蛎在2个试验点和3个潮区(上层T、中层M和底层B)附着及生长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在1个完整潮汐周期内,2个试验点表层水体中牡蛎幼体丰度均有显著的时间变化,采苗场表层水体中熊本牡蛎幼体丰度最大值(20.8±5.6 ind·L^-1)出现于高平潮时,显著高于其他8个潮时;而产卵场相反,高平潮时牡蛎幼体丰度最低(0.1±0.1 ind·L^-1);2个试验点底层水体中牡蛎幼体丰度在不同潮时之间均无显著差异。采苗场附着牡蛎总丰度、成活率和壳高在不同潮区间差异显著,牡蛎总丰度大小顺序为B>T=M,成活率和壳高的大小顺序为T>M>B,活体牡蛎丰度在潮区之间无显著差异。产卵场附着牡蛎总丰度、成活率、活体牡蛎丰度和壳高在不同潮区之间均无显著差异。表明高平潮时是熊本牡蛎附着的主要时段,产卵场和采苗场具有相似的牡蛎稚贝附着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苗场 产卵场 无脊椎动物 双壳贝类 迁移 海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