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脓性角膜溃疡常见致病菌的变迁 被引量:127
1
作者 张文华 潘志强 +5 位作者 王智 金秀英 罗士运 邹洋 武宇影 李然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 探讨化脓性角膜溃疡的致病菌谱变迁 ,为临床治疗选择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 1 995~ 2 0 0 0年 1 4 30例化脓性角膜溃疡病原菌培养标本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复习文献进行比较。结果 在 1 4 30例检测标本中 ,2 58例细菌培养阳... 目的 探讨化脓性角膜溃疡的致病菌谱变迁 ,为临床治疗选择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 1 995~ 2 0 0 0年 1 4 30例化脓性角膜溃疡病原菌培养标本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复习文献进行比较。结果 在 1 4 30例检测标本中 ,2 58例细菌培养阳性 (1 8 0 % ) ,498例真菌培养阳性 (34 8% ) ,34例棘阿米巴培养阳性 (2 4% ) ;640例 (44 8% )培养阴性。阳性病菌中 ,金黄色葡萄球菌 (1 6例 ,6 2 % )和绿脓杆菌 (56例 ,2 1 7% )均有所下降 ,而条件致病菌如表皮葡萄球菌 (71例 ,2 7 5 % )则明显增加。真菌致病菌中 ,主要致病菌为镰刀菌属 (32 1例 ,64 5 % )。药物敏感试验 :细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有逐渐上升趋势 ,近半数的绿脓杆菌对庆大霉素耐药 ,而对妥布霉素等敏感 ,镰刀菌属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角膜溃疡 真菌 致病菌 药物敏感性
原文传递
Etiological analysis on ocular fungal infection in the period of 1989-2000 被引量:54
2
作者 孙旭光 张岩 +4 位作者 李然 王智 罗时运 金秀英 张文华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98-600,共3页
Background This study was to review the distribution and shifting trend of fungal of culture specimens isolated from eyes of patients at the Beijing Institute of Ophthalmology, Tongren Hospital, Beijing, China.Method... Background This study was to review the distribution and shifting trend of fungal of culture specimens isolated from eyes of patients at the Beijing Institute of Ophthalmology, Tongren Hospital, Beijing, China.Methods The fungal culture-positive r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change of isolates of 2609 specimens collected in a 12-year period (1989-200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In 775 positive cultures, 707 specimens (91.2%) were from the cornea, 22 (2.8%) from the conjunctiva, 15 (1.9%) from the anterior chamber, 9 (1.2%) from the vitreous body, 3 (0.4%) from the lacrimal sac, and 19 (2.5%)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eye. The average culture-positive rate was 29.7%. The ratio of the positive cultures in the first half year (from January to June) to those in the second half (from July to December) was 1∶2.1. The main genus cultured was Fusarium sp (58.7%), followed by Aspergirum sp (16.8%). The percentage of Fusarium sp was increased from 53.6% (1989-1994) to 60.2% (1995-2000), whereas the percentage of Aspergirum sp was decreased from 22.3% (1989-1994) to 15.1% (1995-2000). Conclusions Fusaruim sp is one of the most predominant pathogens of ocular fungal infection in northern China and its incidence tends to increase, but that of Aspergirum sp to decreas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recognize the distribution and shifting trend of pathogenic fungi in the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fungal kerati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ye infections FUNGAL ETIOLOGY ANALYSIS
原文传递
眼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50
3
作者 孙旭光 王智 +4 位作者 罗时运 金秀英 张文华 李然 武宇影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05-407,共3页
目的 分析眼部感染的真菌菌属分布与变化。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1989~ 2 0 0 0年送检的 2 6 0 9份眼部真菌标本进行培养 ,并对真菌培养的阳性率、季节分布、菌属分布及其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6 0 9份眼部... 目的 分析眼部感染的真菌菌属分布与变化。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1989~ 2 0 0 0年送检的 2 6 0 9份眼部真菌标本进行培养 ,并对真菌培养的阳性率、季节分布、菌属分布及其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6 0 9份眼部真菌培养标本中 ,真菌培养阳性 775株 (2 9 70 % )。其中角膜标本 70 7株 (91 2 2 % ) ,结膜标本 2 2株 (2 84 % ) ,前房标本 15株 (1 94 % ) ,玻璃体标本 9株(1 16 % ) ,泪囊标本 3株 (0 39% ) ,其他 19株 (2 4 5 % )。培养阳性菌株季节特点 :1~ 6月份共培养出2 4 9株 (32 13% ) ,7~ 12月份培养出 5 2 6株 (6 7 87% ) ,两者比约 1∶2 1。主要培养阳性菌属为镰刀菌属 ,共 4 5 5株 (5 8 71% )。其中 1989~ 1994年共培养出阳性镰刀菌 96株 ,占总检出菌数的 5 3 6 3% ;1995~ 2 0 0 0年共培养出 35 9株 ,占总检出菌数的 6 0 2 3% ,后 6年较前 6年增加了 6 6 0 %。其次为曲霉菌属 ,共 130株 (16 77% ) ,前 6年培养出 4 0株 (2 2 35 % ) ,后 6年 90株 ,占总检出菌数的 15 10 % ,后 6年较前 6年下降 7 2 5 %。结论 镰刀菌属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眼部致病菌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真菌感染 病原学 镰刀菌属 曲霉菌属
原文传递
细菌性角膜炎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7
4
作者 梁艳闯 王智 +5 位作者 李然 梁庆丰 罗时运 邓世靖 安莹 孙旭光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回顾性地分析细菌性角膜炎致病菌属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1985份细菌性角膜炎患者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分析培养阳性菌属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共培养出细菌279株,阳性率为14.06%;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阴性杆菌及革... 目的回顾性地分析细菌性角膜炎致病菌属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1985份细菌性角膜炎患者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分析培养阳性菌属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共培养出细菌279株,阳性率为14.06%;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阴性杆菌及革兰阴性球菌分别为119株(42.65%)、58株(20.79%)、98株(35.13%)及4株(1.43%)。假单孢菌属比例最高,为20.07%。细菌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妥布霉素的耐药百分比分别为20.2%、35.9%、15.5%及29.4%。老年组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妥布霉素的耐药百分比明显高于成人组(χ2=14.744,5.835,19.709;P<0.05)。结论假单孢菌属及葡萄球菌属仍是细菌性角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各种菌属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均有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细菌 药物耐受 病原学
下载PDF
眼结膜囊培养细菌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32
5
作者 孙旭光 王智 +2 位作者 罗时运 金秀英 张文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 了解眼结膜囊分离细菌的菌属分布及变化。方法 对北京同仁医院 1989~ 1998年 10 a当中的 14 11份结膜囊细菌培养标本 ,按照培养阳性率、革兰染色分布、细菌属种分布及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 11份结膜细菌培养标本中 ,... 目的 了解眼结膜囊分离细菌的菌属分布及变化。方法 对北京同仁医院 1989~ 1998年 10 a当中的 14 11份结膜囊细菌培养标本 ,按照培养阳性率、革兰染色分布、细菌属种分布及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 11份结膜细菌培养标本中 ,细菌培养阳性的共 50 6株 ,平均培养阳性率为 3 5.9% .革兰阳性球菌占总检出菌的 63 .6% ;革兰阳性杆菌占 18.2 % ;革兰阴性球菌占 6.1% ;革兰阴性杆菌 12 .1%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 )为总检出菌的 3 6.2 % ;第 2位是棒状杆菌为 16.8% ;微球菌属为 12 .5%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 10 .7% .近 5a来 ,结膜囊中分离出球菌的百分比增高 ,杆菌的百分比下降。结论 革兰阳性球菌仍然是结膜囊分离出的主要菌属 ;球菌百分比的升高及杆菌百分比的下降 ,应引起眼科临床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 细菌培养 细菌病原学
下载PDF
眼内炎的临床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32
6
作者 张荷珍 于洁 +5 位作者 庞秀琴 周军 何雷 孙旭光 王智 李然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6-228,共3页
目的 通过病例分析对眼内炎的诊治和预防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方法 就70例眼内炎的资料对致病原因、微生物学检测及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外伤性眼内炎52例,内眼手术后14例,另有转移性眼内炎4例。7岁以下儿童和18~60岁的成年人... 目的 通过病例分析对眼内炎的诊治和预防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方法 就70例眼内炎的资料对致病原因、微生物学检测及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外伤性眼内炎52例,内眼手术后14例,另有转移性眼内炎4例。7岁以下儿童和18~60岁的成年人为眼内炎高发人群,主要致病原因为注射器刺伤和异物崩伤。涂片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6.67%和40%。手术后视力提高者45例,视力不变13例,视力下降8例,4例年幼不合作。治疗效果与感染的病原体有关,细菌真菌混合感染者效果差。结论 不同年龄段眼内炎致病原因不同。应尽早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强调涂片的重要性。眼内炎重在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炎 临床 病原学 诊断 治疗 预防 微生物学检测
下载PDF
眼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及体外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王志昕 王智 +3 位作者 罗时运 李然 邓世靖 孙旭光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分析4年间眼部感染的真菌菌属分布及其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2179份眼部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真菌培养阳性率、菌属的种属分布、菌属的季节分布及年龄与性别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分析培养阳性的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目的分析4年间眼部感染的真菌菌属分布及其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2179份眼部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真菌培养阳性率、菌属的种属分布、菌属的季节分布及年龄与性别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分析培养阳性的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培养阳性菌株681株,阳性率为31.25%,其中镰刀菌属394株(57.86%),曲霉菌属116株(17.03%)。培养阳性的标本中,角膜591株(86.78%)、房水29株(4.26%)、结膜22株(3.23%)、玻璃体22株(3.23%)、泪囊1株(0.15%)、其他16株(2.35%)。体外药物敏感性观察发现,镰刀菌中368株对那他敏感(93.40%),曲霉菌中107株对伊曲康唑敏感(92.24%)。结论镰刀菌属及曲霉菌属仍是我国北方主要的眼部致病真菌菌属;镰刀菌对那他霉素最敏感,曲霉菌对伊曲康唑最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感染 镰刀菌属 曲霉菌属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细菌性角膜炎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31
8
作者 孙旭光 王智 +2 位作者 罗时运 金秀英 张文华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2-294,共3页
目的 回顾分析细菌性角膜炎致病菌菌属的分布及变化。方法 对 1989~ 1998年间送检的 2 2 2 0份细菌性角膜炎患者角膜细菌培养标本进行革兰染色及分类 ;对不同菌属的分布及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 2 2 2 0份培养的角膜细菌... 目的 回顾分析细菌性角膜炎致病菌菌属的分布及变化。方法 对 1989~ 1998年间送检的 2 2 2 0份细菌性角膜炎患者角膜细菌培养标本进行革兰染色及分类 ;对不同菌属的分布及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 2 2 2 0份培养的角膜细菌标本中 ,培养阳性菌株 4 90株 ,阳性率为2 2 1%。其中革兰阳性球菌 2 5 0株 ,占 5 1 0 % ;革兰阴性球菌 2株 ,占 0 4 % ;革兰阴性杆菌 193株 ,占39 4 % ;革兰阳性杆菌 4 5株 ,占 9 2 %。假单胞菌属的检出率最高 ,占 32 2 % ,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属为 18 6 % ,第 3位为肺炎球菌 12 0 %。 10年中 ,革兰阳性球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则呈下降趋势。结论 假单胞菌属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属仍是细菌性角膜炎较常见的致病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角膜炎 病原学 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致病菌
原文传递
颈性眩晕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9
作者 罗恒 刘汝专 +7 位作者 唐晓菊 黄有荣 龚平 王智 班正涛 张磊 杨博 李任成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由于近年来随着"低头族"的出现及长期伏案工作、睡眠姿势不正确等生活方式的改变,临床上颈性眩晕(Cevrical veirtgo,CV)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趋于年轻化。颈性眩晕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及诊断标准尚不统一,导致了治疗颈性眩晕方法... 由于近年来随着"低头族"的出现及长期伏案工作、睡眠姿势不正确等生活方式的改变,临床上颈性眩晕(Cevrical veirtgo,CV)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趋于年轻化。颈性眩晕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及诊断标准尚不统一,导致了治疗颈性眩晕方法的多样性。所以目前如何精准的诊断和治疗颈性眩晕是临床骨科医生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文章参考既往大量文献,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就颈性眩晕的诊断以及治疗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以探讨颈性眩晕的诊断及其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眩晕 研究进展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睑缘炎相关角结膜病变172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张晓玉 王智 +1 位作者 张阳 孙旭光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4-179,共6页
目的探讨睑缘炎相关角结膜病变(BKC)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临床诊断为BKC患者172例,对其一般情况、睑缘病变及角结膜病变的临床表现与程度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指标... 目的探讨睑缘炎相关角结膜病变(BKC)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临床诊断为BKC患者172例,对其一般情况、睑缘病变及角结膜病变的临床表现与程度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指标包括:睑缘情况、角结膜病变范围与程度及治疗有效率。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共收集临床诊断为BKC患者172例,年龄范围为2~78岁,平均(27±18)岁,其中男性49例(28.5%),女性123例(71.5%);105例患者有睑缘及角结膜病变照片记录,其中,28例(26.7%)为单眼发病,68例(64.8%)双眼BKC程度相近,9例(8.6%)双眼程度不一,轻度BKC39例(40.6%),中度BKC24例(25.0%),重度BKC33例(34.4%);不同性别之间BKC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22,P=0.600)。同期临床诊断睑缘炎患者1875例,并发BKC的172例(9.2%)。其中,女性患者更易发生BKC(x^2=8.355,P〈0.05)。儿童睑缘炎患者,BKC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各组(x^2=224.566,P〈0.05),但不同年龄组之间,BKC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967,P=0.089)。96例(164只眼)BKC患者中,表现为角膜上皮点状混浊30例(55只眼,33.5%),角膜上皮下混浊15例(25只眼,15.2%),角膜基质浸润24例(38只眼,23.2%),角膜溃疡9例(15只眼,9.1%),角膜云翳3例(5只眼,3.1%),角膜血管翳15例(26只眼,15.9%)。患者随访时间1~80个月,平均7个月,根据BKC的不同程度进行治疗。治疗1个月后,69例(71.9%)患者达到临床痊愈,其余患者均有明显好转,随访期内复发9例(15只眼),复发率9.2%。结论BKC在睑缘炎患者并不少见,且临床表现多样;女性及儿童睑缘炎患者更易发生BKC,需要引起临床重视,进行睑缘炎及BK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炎 角结膜炎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438例睑缘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8
11
作者 孙旭光 周玉梅 +2 位作者 姜超 王智 张阳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78-883,共6页
目的 探讨睑缘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间在北京市同仁医院眼科门诊临床诊断为睑缘炎的438例患者的一般情况、眼部症状和体征的分析,总结睑缘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患者进行临床程度分级,给予... 目的 探讨睑缘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间在北京市同仁医院眼科门诊临床诊断为睑缘炎的438例患者的一般情况、眼部症状和体征的分析,总结睑缘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患者进行临床程度分级,给予相应的治疗,并分析其疗效.主要指标包括睑缘情况、相关结膜及角膜病变及泪液质量.对不同程度睑缘炎的患者分布、并发角结膜病变的患者分布及并发干眼的患者分布进行x2检验.结果 共收集临床诊断为睑缘炎的患者共438例,435(99.3%)例为双眼发病.患者年龄为3~84岁,平均(40±18)岁.其中男性159例,占26.3%,女性279例,占63.7%.儿童患者(0~16岁)41例,占9.4%;成年患者(17~59岁)331例,占75.6%;老年患者(≥60岁)66例,占15.0%.睑缘炎患者中,轻度176例,占40.2%;中度174例,占39.7%;重度88例,占20.1%.重度患者中,成年患者明显高于儿童和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明显高于儿童患者(x2=34.575,P<0.05).不同性别患者之间睑缘炎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877,P=0.192).222例(50.7%)睑缘炎患者并发相关性角结膜病变,在轻度、中度、及重度的患者中,分别占8.5%、75.3%及86.4%.中、重度患者并发角结膜病变者多于轻度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2.785,P<0.05).成年患者并发角结膜病变明显高于儿童患者和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明显高于儿童患者(x2 =362.785,P<0.05).303例(69.2%)患者伴有泪液异常,其中轻度睑缘炎伴有泪液异常的比例为10.0%,中度为39.3%,重度为69.2%.患者治疗效果分析:平均随访时间为8个月.按照睑缘炎不同分级程度给予1个疗程治疗后,333例(76.0%)患者达到临床痊愈,其余患者都有明显好转.结论 睑缘炎主要发生于成年人,常会引起干眼及相关性角结膜病变.临床医师须对其重视,并根据临床体征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炎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涂片真菌荧光染色法对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张阳 王智 +2 位作者 邓世靖 田磊 梁庆丰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01-608,共8页
目的分析真菌荧光染色技术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确诊为感染性角膜炎的患者105例(105只眼),其中男性69... 目的分析真菌荧光染色技术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确诊为感染性角膜炎的患者105例(105只眼),其中男性69例,女性36例,年龄(45.1±20.1)岁。根据裂隙灯显微镜、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IVCM)检查,以及病灶处角膜刮片吉姆萨染色、荧光染色和病原学培养的结果,将感染性角膜炎患者分为真菌性角膜炎(FK)组以及非真菌性角膜炎(NFK)组,分析上述检查方法对真菌性角膜炎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明确真菌荧光染色方法对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价值。结果105例感染性角膜炎患者中,真菌性角膜炎66例,非真菌性角膜炎39例(其中细菌性角膜炎29例,阿米巴角膜炎10例)。FK组真菌培养阳性者46例(69.7%),其中以镰刀菌感染为主(20/46,43.5%),其次为链隔孢属(10/46,21.7%)以及曲霉属(9/46,19.6%)等。真菌涂片荧光染色后,组织背景呈均质的黑色或弱蓝色荧光,真菌细胞壁成分呈亮蓝紫色或蓝色的明亮荧光,形态、结构、菌丝密度等均容易识别。不同检查方法对角膜真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涂片荧光染色(97.0%)、IVCM(87.9%)、吉姆萨染色(86.7%)、真菌培养(69.7%);特异性方面,真菌培养最高(100.0%),其次为IVCM和吉姆萨染色(94.9%)和荧光染色(87.2%)。AUC值由低至高依次为真菌培养(0.848),涂片吉姆萨染色(0.906),IVCM(0.914)和涂片荧光染色(0.921)。结论真菌荧光染色是一种快速、敏感的真菌镜检筛查手段,对真菌性角膜炎辅助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尤其适用于菌量少及抗真菌治疗后患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眼感染 真菌性 显微镜检查 荧光 染色与标记
原文传递
内眼手术眼部消毒前、后睑缘、结膜囊细菌培养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孙秀英 王智 +2 位作者 邹洋 闫筱倩 金秀英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4-145,共2页
目的 :通过对内眼手术眼局部消毒处理前后 ,睑缘、结膜囊细菌培养的分析 ,寻找出一种无菌、抑菌、无毒、无刺激的冲洗液。方法 :白内障、青光眼患者 6 0例 ( 6 0眼 )手术当日做术眼清洗处理前及清洗消毒处理后睑缘、结膜囊的普通细菌培... 目的 :通过对内眼手术眼局部消毒处理前后 ,睑缘、结膜囊细菌培养的分析 ,寻找出一种无菌、抑菌、无毒、无刺激的冲洗液。方法 :白内障、青光眼患者 6 0例 ( 6 0眼 )手术当日做术眼清洗处理前及清洗消毒处理后睑缘、结膜囊的普通细菌培养。结果 :清洗处理前 ,6 0眼进行睑缘细菌培养 ,2 4眼有菌生长 (阳性率 40 % ) ;清洗消毒处理后 ,7眼仍有菌生长 ( 2 9.1% )。清洗处理前 ,结膜囊细菌培养 ,17眼有菌生长 (阳性率 2 8.3% ) ;清洗消毒后 ,5眼仍有菌生长 ( 2 9.4% )。讨论 :配制具有清洁、抑菌作用的冲洗液冲洗结膜囊 ,及具有去污、去脂、无菌、无毒、无刺激的皮肤清洁剂。可以进一步提高手术野及无菌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培养 冲洗液 内眼手术 睑缘 结膜囊
原文传递
应用型高校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25
14
作者 王荣德 王培良 +1 位作者 王智 钱懿 《中国高校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9-62,共4页
新工科建设为应用型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机遇,应用型高校自身特色发展对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对200余家企业的调研,提出并实践了应用型高校"一纲三纵五横"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一"是以岗位... 新工科建设为应用型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机遇,应用型高校自身特色发展对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对200余家企业的调研,提出并实践了应用型高校"一纲三纵五横"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一"是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三"是工程基本技能培养、工程项目技能培养、工程岗位技能培养三个阶段递进发展;"五"是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综合实训、科技活动、能力考核五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新工科建设 岗位胜任力 “一纲三纵五横”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下载PDF
睑缘炎相关角膜病变特点及其睑板腺功能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15
作者 邓世靖 王智 +1 位作者 张阳 孙旭光 《眼科》 CAS 2013年第3期149-153,共5页
目的观察睑缘炎相关角膜病变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与睑缘炎和睑板腺功能的关系。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2年1。10月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睑缘炎患者84例(168眼)。方法裂隙灯下观察睑缘炎类型、睑板腺分泌物性状及脂质排出难易度、... 目的观察睑缘炎相关角膜病变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与睑缘炎和睑板腺功能的关系。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2年1。10月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睑缘炎患者84例(168眼)。方法裂隙灯下观察睑缘炎类型、睑板腺分泌物性状及脂质排出难易度、角膜病变临床表现及病变范围,并进行评分。分析角膜病变特点及病变范围与睑缘炎类型及睑板腺功能的关系。主要指标睑缘炎类型、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脂质排出难易度和角膜病变范围。结果84例(168眼)睑缘炎患者平均病程(22.25±40.46)个月。其中前部睑缘炎1例(2眼),后部睑缘炎42(84眼)例,混合型睑缘炎41例(82眼)。其中65例(104眼)出现角膜病变。角膜周边或中周部上皮下或浅基质浸润44例(73眼,70.2%),角膜周边或中周部溃疡10例(15眼,18.3%),角膜云翳或瘢翳5例(8眼,7.7%),角膜点片状上皮混浊、糜烂3例(4眼,3.8%)。17眼(10.1%)角膜病变范围超过1/2角膜,10眼(6%)到达角膜中央,其中1例角膜中央融:解、变薄。与后睑缘炎相比,混合型睑缘炎角膜浸润和溃疡更多见(聘0.003);与无角膜病变者相比,有角膜病变者的睑板腺分泌难易程度和睑脂性状评分均较高(t=-4.606和13.418,P=0.033和0.000)。结论睑缘炎相关角膜病变临床表现多样。混合型睑缘炎更容易发生角膜浸润和角膜溃疡。睑缘炎患者是否合并角膜病变与睑板腺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缘炎相关角膜病变 睑缘炎 睑板腺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2006至2015年我国北方地区细菌性角膜炎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张阳 王智 孙旭光 《中华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62-667,共6页
目的探讨细菌性角膜炎的病原学、药物敏感性特点及其变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6至2015年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拟诊角膜细菌感染的细菌培养标本6220份,总结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计数资料的组间差异... 目的探讨细菌性角膜炎的病原学、药物敏感性特点及其变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6至2015年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拟诊角膜细菌感染的细菌培养标本6220份,总结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计数资料的组间差异应用卡方检验,阳性率及构成比的年度变化趋势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共收集送检角膜细菌培养标本6220份,阳性标本1133份,阳性率为18.2%,其中来自男性患者673份,女性460份,年龄11d至94岁,平均年龄(45.3±22.1)岁。培养阳性的细菌中,革兰阳性球菌741株,占62.0%,阴性杆菌303株,占25.2%。表皮葡萄球菌最常见,共321株,占细菌总数的26.9%,铜绿假单胞菌次之,共131株,占11.0%。细菌对11种抗菌药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加替沙星敏感率为最高,妥布霉素和头孢他啶敏感率低于其他药物。多重耐药菌占总细菌的29.2%。结论近10年来,导致角膜感染的细菌种类在发生变化,表皮葡萄球菌为最常见细菌。角膜细菌对以加替沙星为代表的第4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敏感率为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眼感染 细菌性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在干眼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田磊 宋文秀 +2 位作者 王智 张阳 孙旭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应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K5M)对比干眼病人和正常志愿者的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Keratograph tear breakup time,NIKBUT)和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探讨NIKBUT和TMH联合应用在干眼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应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K5M)对比干眼病人和正常志愿者的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Keratograph tear breakup time,NIKBUT)和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探讨NIKBUT和TMH联合应用在干眼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干眼病人110例,110眼(干眼组);正常志愿者108人,108眼(对照组)。所有入选受检者均完成眼表疾病评分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问卷调查;应用K5M测量TMH和NIKBUT[首次泪膜破裂时间(first noninvasive Keratograph tear breakup time,NIKBUTf)和平均泪膜破裂时间(average noninvasive Keratograph tear breakup time,NIKBUTav)];角膜荧光染色测量传统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SchirmerⅠ试验(SⅠt)测量泪液分泌量。比较分析2组受检者各参数,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结果干眼组和对照组OSDI评分、BUT、SⅠt值、角膜染色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其中干眼组和对照组的NIKBUTf值分别为(5.9±3.96)s和(8.78±4.33)s(P<0.001);NIKBUTav值分别为(8.07±4.34)s和(12.67±4.43)s(P<0.001);TMH分别为(0.22±0.06)mm和(0.28±0.09)mm(P<0.001)。ROC分析显示,NIKBUTf、NIKBUTav和TMH单独诊断干眼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40、80%和67.59%;0.798、64.55%和83.33%;0.660、33.63%和94.44%。三参数联合诊断干眼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29、67.3%和86.1%。结论 K5M能够有效测量干眼病人和正常志愿者眼表TMH和NIKBUT,且所测得参数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H和NIKBUT单独应用对于干眼的诊断效率欠佳,但联合参数能够明显提高诊断效率,具有实际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 泪河高度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化脓性角膜炎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黎黎 梁艳闯 +6 位作者 张琛 张岩 梁庆丰 殷晓棠 王智 李然 孙旭光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0期749-753,共5页
目的分析化脓性角膜炎病原学的变迁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至2006年间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拟诊为真菌性、细菌性及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患者11302例微生物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培养鉴定出病原微生物2896份,其中真菌1602份、细菌1161份、... 目的分析化脓性角膜炎病原学的变迁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至2006年间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拟诊为真菌性、细菌性及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患者11302例微生物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培养鉴定出病原微生物2896份,其中真菌1602份、细菌1161份、棘阿米巴原虫133份,总阳性率为25.62%.真菌培养阳性率为33.83%,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常见的致病真菌为镰刀菌属(62.23%)和曲霉菌素(14.61%);对2000年至2006年间培养的895株真菌进行体外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那他霉素、特比萘酚、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药物敏感性分别为88.83%、55·75%、28·60%和11·84%;镰刀菌属对那他霉素最敏感,曲霉菌素对特比萘酚敏感性高。常见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8.78%(1126/5995),以G+球菌和G-杆菌为主,占检出细菌的85·52%;主要致病菌属为铜绿假单胞菌,其所占比例近年来有所下降,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微球菌属所占比例有明显增高;对2000年至2006年间培养的430株细菌行体外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药物敏感性分别为82.09%、75.81%、66.98%和62.33%;假单胞菌属对4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棘阿米巴检查(培养+刮片)阳性率为23.25%(133/572),其检出例数逐年升高。放线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和厌氧菌为少见病原体,非结核分枝杆菌多分离自屈光手术后的角膜感染。结论真菌和细菌为化脓性角膜炎的主要病原体,棘阿米巴角膜炎病例数逐年升高,放线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角膜感染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角膜炎 真菌 细菌 阿米巴 放线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厌氧菌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生长及退化的相关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滕旭 孙旭光 王智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 (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 )的生长及退化过程和角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 RNA的变化 ,探讨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角膜碱烧伤新生血... 目的 观察大鼠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 (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 )的生长及退化过程和角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 RNA的变化 ,探讨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模型 ,利用角膜灌注和照相方法对 CNV进行观察。在不同时间点提取角膜的总 RNA ,并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检测 VEGF m RNA。应用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治疗 CNV,并观察其对 VEGF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 大鼠角膜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过程可分为 3个阶段 :(1)角膜新生血管的初期阶段 (烧伤后 2 d内 ) ;(2 )角膜新生血管的增长阶段 (烧伤后 3~ 10 d) ;(3)新生血管的退化阶段 (烧伤 2周后 )。实验发现 VEGF m RNA在烧伤后 2 4 h达到高峰 ,是正常角膜的 5 .3倍 ;在烧伤后第 4天 ,VEGF m RNA水平为正常时 1倍 ;第 7天时 ,VEGF m RNA下降至正常。地塞米松组 CNV生长与 VEGF m RNA的表达均受到抑制 ,在烧伤后 2 4 h VEGF的表达是正常时的 3.2 4倍 ,抑制率为 38.8% ;烧伤后4 d,较对照组 VEGF的表达下降了 16 .2 % .地塞米松组 CNV面积抑制率分别是对照组的2 1.7% (烧伤后第 4天 )和 2 3.7% (烧伤后第 7天 )。结论  VEGF m RNA的升高及降低同CNV的发生及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 实验研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角膜新生血管 碱烧伤 CNV VEGF
下载PDF
2007至2016年我国北方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张阳 王智 孙旭光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32-436,共5页
目的探讨2007至2016年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学、药物敏感性特征及变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北京同仁眼科中心门诊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疑为真菌性角膜炎并送检真菌培养的标本5654份。标本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斜面培养基,培... 目的探讨2007至2016年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学、药物敏感性特征及变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北京同仁眼科中心门诊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疑为真菌性角膜炎并送检真菌培养的标本5654份。标本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斜面培养基,培养3~10d分离阳性标本菌落。丝状真菌依据形态学进行种属鉴定,酵母样真菌采用API20CAux鉴定菌种。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药物包括那他霉素、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计数资料的组间差异应用卡方检验,阳性率及构成比的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真菌培养阳性率为26.1%(1475/5654)。标本真菌培养阳性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7:1,年龄为(49.0±16.9)岁。成年患者(〉20岁且≤60岁)最多、阳性率最高,占总阳性标本数的77.7%(1146/1475)。培养阳性的真菌中,镰刀菌属最多,占53.5%(789/1475),其次为曲霉属17.5%(259/1475)、链隔孢属13.8%(203/1475)。那他霉素敏感率最高,为92.3%(410/1475),其次为特比萘芬78.5%(1093/1475)、伏立康唑41.0%(338/1475)、两性霉素B40.7%(553/1475)。结论成年、男性患者为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患者群。镰刀菌属、曲霉属、链隔孢属为北方地区3大常见种属,且存在季节性菌谱变化。那他霉素应为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对曲霉属感染首选特比萘芬。氟康唑耐药率高,不宜单独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眼感染 真菌性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