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颊针联合颈椎功能康复训练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刘奕君 陈远 +1 位作者 陆桥兰 王思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1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颊针联合颈椎功能康复训练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12月靖江市中医院收治的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颈椎功能康复... 目的研究颊针联合颈椎功能康复训练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12月靖江市中医院收治的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颈椎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颊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颈椎生理曲度和疼痛程度、颈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orden氏测量值为(7.36±1.52)mm,高于对照组的(5.28±1.14)mm,疼痛分级指数评分为(2.92±0.75)分,低于对照组的(4.78±1.1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生活及工作能力、症状、手功能、体征评分分别为(2.57±0.38)分、(7.24±1.36)分、(-0.78±0.15)分、(6.28±1.7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11±0.29)分、(6.13±1.25)分、(-1.36±0.24)分、(5.19±1.3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颊针联合颈椎功能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提升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及颈椎功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颊针 颈椎功能康复训练 颈椎生理曲度 不良事件
原文传递
DM杂志的繁荣现象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思 《新闻世界》 2011年第5期36-37,共2页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现代社会,消费者的需求变得多样化、个性化,产品与市场被不断的细分,常见的大众传播广告模式已不能达到预期的广告效果,传播活动也由大众传播逐渐走向分众化传播。此间,大量的分众化媒体迅速崛起。DM杂志继承了传统DM...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现代社会,消费者的需求变得多样化、个性化,产品与市场被不断的细分,常见的大众传播广告模式已不能达到预期的广告效果,传播活动也由大众传播逐渐走向分众化传播。此间,大量的分众化媒体迅速崛起。DM杂志继承了传统DM广告分众传播、免费投放、直达受众的优势,加上其广告针对性强、可测性高、反馈机制良好和价格低廉等特点,这种新广告模式立刻受到青睐并不断发展壮大,从而形成当前国内广告界极为流行的新兴纸质广告媒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杂志 直邮广告 分众传播
下载PDF
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异度联合被动抬腿试验预测剖宫产术患者腰麻后SHS的准确性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思 杨柳青 +1 位作者 王骁颖 高巨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80-1183,共4页
目的评价颈动脉超声测量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异度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LR)预测剖宫产术患者腰麻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准确性。方法择期剖宫产术患者64例,单胎、孕37~42周,年龄18~40岁,BMI 18~3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超声测... 目的评价颈动脉超声测量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异度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LR)预测剖宫产术患者腰麻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准确性。方法择期剖宫产术患者64例,单胎、孕37~42周,年龄18~40岁,BMI 18~3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超声测量PLR前后的颈动脉直径、血流速度时间积分和血流量的变异度(ΔD、ΔVTI和ΔCBF)。根据是否发生腰麻后SHS将患者分为SHS组和非SHS组(NSHS组)。分析SHS组ΔD、ΔVTI和ΔCBF与腰麻后SBP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ΔD、ΔVTI和ΔCBF预测腰麻后SHS的准确性。结果SHS组ΔVTI和腰麻后SBP呈负相关(r=-0.539,P<0.01),ΔCBF和腰麻后SBP呈负相关(r=-0.475,P<0.05),ΔD和腰麻后SBP无相关性(P>0.05)。ΔCBF、ΔVTI和ΔD联合PLR预测腰麻后SHS的临界值分别为15.5%、10.1%和6.0%,灵敏度分别为92.9%、57.1%和96.4%,特异度分别为53.1%、81.2%和75.0%,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0.681和0.846。结论超声测量的颈动脉ΔCBF和ΔD联合PLR可作为预测剖宫产术患者腰麻后SHS的可靠方法,且ΔCBF联合PLR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血流动力学 剖宫产术 麻醉 脊椎 低血压 超声检查 被动抬腿试验
原文传递
“原子结构”式班级管理探讨
4
作者 周其明 王思 刘旋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8期147-148,156,共3页
随着学分制逐步代替学年制教学模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自主选课的权利,"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现象开始出现。同一行政班级的同学不能一起上课,使班级管理面对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笔者提出一种"原子结构&qu... 随着学分制逐步代替学年制教学模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自主选课的权利,"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现象开始出现。同一行政班级的同学不能一起上课,使班级管理面对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笔者提出一种"原子结构"式班级管理方式,即以辅导员为中心,以班级委员作为主要助手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这种新型管理模式可以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增强班级的团队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分制 班级管理 辅导员 班委
下载PDF
颈动脉校正流动时间对产妇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思 高巨 +1 位作者 罗超 王骁颖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912-917,共6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超声测量颈动脉校正流动时间(carotid artery corrected flow time,cFT)和颈动脉峰值流速变异度(respirophasic variation in carotid artery blood flow peak velocity,ΔVpeak)对剖宫产产妇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仰卧位低血... 目的探讨并比较超声测量颈动脉校正流动时间(carotid artery corrected flow time,cFT)和颈动脉峰值流速变异度(respirophasic variation in carotid artery blood flow peak velocity,ΔVpeak)对剖宫产产妇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upine hypotensive syndrome,SHS)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择期剖宫产单胎产妇60例,年龄18~4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孕37~42周。根据产妇蛛网膜下腔麻醉后是否发生SHS分为两组:发生SHS组(S组,28例)和未发生SHS组(W组,32例)。记录两组产妇蛛网膜下腔麻醉前后的SBP、DBP、心率,超声测量蛛网膜下腔麻醉前后的cFT、ΔVpeak和颈动脉直径(diameter,D)。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cFT、ΔVpeak与蛛网膜下腔麻醉后SBP的关系,绘制cFT和ΔVpeak判断容量变化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临界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及其95%CI。结果蛛网膜下腔麻醉后有28例(46.7%)产妇发生SHS。与W组比较,S组蛛网膜下腔麻醉后SBP明显降低、心率明显增快(P<0.05);S组蛛网膜下腔麻醉前cFT明显较小、ΔVpeak明显较大(P<0.05);两组蛛网膜下腔麻醉前后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蛛网膜下腔麻醉前cFT和蛛网膜下腔麻醉后SBP呈明显的线性正相关性(r=0.563,P<0.05),蛛网膜下腔麻醉前ΔVpeak和蛛网膜下腔麻醉后SBP呈明显的线性负相关性(r=-0.461,P<0.05),蛛网膜下腔麻醉前D和蛛网膜下腔麻醉后SBP无相关性(P>0.05)。蛛网膜下腔麻醉前cFT和ΔVpeak预测蛛网膜下腔麻醉后SHS的临界值分别为310.4 ms、10.5%,敏感度分别为85.2%、75.9%,特异性分别为80.4%、90.1%,AUC分别为0.879(95%CI 0.763~0.994)、0.793(95%CI 0.642~0.943)。结论蛛网膜下腔麻醉前超声测量cFT和ΔVpeak可以作为预测产妇蛛网膜下腔麻醉后SHS的可靠指标,且cFT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产妇 颈动脉校正流动时间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原文传递
超声测量颈动脉内径对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王思 罗超 +1 位作者 王骁颖 高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期245-246,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对全麻诱导后血压变异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接收的88例全麻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血压情况划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为正常血压患者,研究组为高血压患者,每组例数均为44例...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对全麻诱导后血压变异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接收的88例全麻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血压情况划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为正常血压患者,研究组为高血压患者,每组例数均为4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全麻诱导,对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前后的血流动力学、颈动脉内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血流动力学方面,两组患者诱导后均低于诱导前,且研究组诱导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显著,P<0.05。颈动脉内径变化情况方面,两组患者诱导后均小于诱导前,且研究组诱导后颈动脉内径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显著,P<0.05。结论:为全麻骨科手术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可以对患者全麻诱导后血压变异情况进行预测,预测出低血压风险程度,且颈动脉内径值在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后出现低血压的预测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超声 全麻诱导 血压变异率
下载PDF
氟哌利多对氯胺酮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影响
7
作者 余雨媚 王珊珊 +3 位作者 王乃堃 王思 冯亦豪 马涛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年第8期903-905,共3页
目的观察氟哌利多对氯胺酮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影响。方法将48只小鼠分4组(n=12):生理盐水组(NS组)、氯胺酮组(KT组)、5mg/kg氟哌利多+氯胺酮组(KD1组)、10mg/kg氟哌利多+氯胺酮组(KD2组)。接受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观察分析受试... 目的观察氟哌利多对氯胺酮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影响。方法将48只小鼠分4组(n=12):生理盐水组(NS组)、氯胺酮组(KT组)、5mg/kg氟哌利多+氯胺酮组(KD1组)、10mg/kg氟哌利多+氯胺酮组(KD2组)。接受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观察分析受试小鼠用药前后的位置偏爱情况。结果与基础值相比,在戒断24h和48h后,KT组小鼠在白箱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1),KD2组小鼠在白箱停留时间无延长(P>0.05),KD1组小鼠仅在戒断24h后延长(P<0.05);与NS组比较,KT组小鼠在白箱停留时间延长(P<0.05),KD2组小鼠则无差异(P>0.05);与KT组比较,KD2组小鼠在白箱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氯胺酮可诱导小鼠产生条件性位置偏爱,并且一定剂量的氟哌利多能够减弱或取消小鼠对氯胺酮的精神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利多 氯胺酮 条件性位置偏爱 多巴胺D2样受体 小鼠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生态网络构建及典型区域优化——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8
作者 邓馨 陈永毕 +1 位作者 杨霄 王思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9-1360,共12页
【目的】探索喀斯特地区生态网络构建与典型区域划分、整体网络布局优化的方法,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下称黔西南州)城乡一体化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有理有序开展空间布局和模式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空间主成分分析筛选约... 【目的】探索喀斯特地区生态网络构建与典型区域划分、整体网络布局优化的方法,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下称黔西南州)城乡一体化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有理有序开展空间布局和模式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空间主成分分析筛选约束因子,形成综合阻力面,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MSPA)和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识别重要生态廊道及生态节点构建生态网络划分典型区域,结合生态断裂点及生态暂歇点识别,提出生态网络整体优化及分区管控建议。【结果】黔西南州生境斑块具有明显的分区差异性,核心区面积为5908.81 km^(2),集中连片分布于研究区东南及西南部区域,生境质量较高;北部及中部区域因带状耕地分布较多,打破了林地的空间连续性,导致核心区斑块破碎化严重。基于MSPA识别出斑块面积大于1 km^(2)的生态源地44个;基于MCR模型生成潜在生态廊道55条,总长度2563.422 km;基于生态廊道进行生态网络构建识别出生态节点43个。生态网络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中部及北部生态源地相对较少,导致生态廊道断裂,南北区域缺少物质信息交流的渠道。将研究区划分为6个生态典型区域并提出针对性管控策略,新增生态旅游景点26个、生态暂歇点39个和生态断裂点32个;提出生态网络整体优化布局建议。【结论】黔西南州生态网络构建及典型区域优化有利于形成更具连续性、完整性的生态保护格局和空间网络体系,进而为喀斯特地区生态网络构建提供科学的生态网络范式,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科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空间格局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生态廊道 生态网络构建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