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9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套袋对红富士苹果色素及糖、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6
1
作者 高华君 张骁兵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3-265,共3页
以苹果 (Maluspumila)‘长富 2’品种为试材 ,研究了套袋对果皮色素及果肉糖、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套袋果果皮色素、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具有同对照果基本相同的消长规律 ,但含量均始终低于对照 ;摘袋后果实可溶性糖含量迅速升高 ,... 以苹果 (Maluspumila)‘长富 2’品种为试材 ,研究了套袋对果皮色素及果肉糖、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套袋果果皮色素、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具有同对照果基本相同的消长规律 ,但含量均始终低于对照 ;摘袋后果实可溶性糖含量迅速升高 ,且花青苷积累速度明显快于对照 ;套袋主要降低了果实中山梨醇和蔗糖的含量 ,果糖和葡萄糖降低幅度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袋 红富士苹果 色素 含量 果皮
下载PDF
套袋短枝红富士果实内含物及果皮色素的变化 被引量:68
2
作者 高华君 +1 位作者 刘嘉芬 刘寄明 《果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6-77,共2页
对短枝红富士苹果套袋后果实内含物及果皮色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套袋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果实成熟而增加,淀粉含量下降;果皮中叶绿素含量幼果期最高,成熟期最低,花青素含量采收时最高。可溶性固形物、淀粉、叶绿素... 对短枝红富士苹果套袋后果实内含物及果皮色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套袋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果实成熟而增加,淀粉含量下降;果皮中叶绿素含量幼果期最高,成熟期最低,花青素含量采收时最高。可溶性固形物、淀粉、叶绿素含量,未套袋果均高于套袋果,花青素含量未套袋果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富士苹果 套袋 果实内含物 果皮色素 栽培
下载PDF
梨果实套袋研究进展 被引量:81
3
作者 高华君 张骁兵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梨果 套袋 研究进展 果实品质
下载PDF
红色苹果套袋与除袋机理研究概要 被引量:62
4
作者 高华君 刘嘉芬 《中国果树》 2000年第2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红色苹果 套袋 除袋 果实着色 品质 农药残留
下载PDF
套袋对苹果果皮花青苷合成及着色的影响 被引量:62
5
作者 高华君 江勇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0-755,共6页
套袋是提高苹果果实着色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也是研究苹果果皮花青苷合成和基因表达的重要手段。苹果果皮花青苷的合成经由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编码苹果花青苷合成酶类的基因已得到克隆。套袋后果皮花青苷合成酶类的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因... 套袋是提高苹果果实着色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也是研究苹果果皮花青苷合成和基因表达的重要手段。苹果果皮花青苷的合成经由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编码苹果花青苷合成酶类的基因已得到克隆。套袋后果皮花青苷合成酶类的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因而抑制了花青苷合成;摘袋后果皮花青苷迅速合成,与套袋后果皮光受体浓度增加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从而提高对光的敏感度、迅速启动花青苷合成酶类的基因协同表达有关。果皮色素特别是花青苷和叶绿素的含量、比例和分布决定果实的着色状况,套袋促进果皮花青苷合成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叶绿素含量,从而使果实着色鲜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套袋 花青苷 着色 苯丙烷类代谢
下载PDF
套袋苹果果皮色素含量对苹果色泽的影响 被引量:43
6
作者 白佃林 +1 位作者 高华君 李岩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苹果 果实色泽 果皮色素含量 果实套袋
下载PDF
不同纸袋对丰水梨套袋效果比较试验 被引量:45
7
作者 高华君 +1 位作者 永志 张继海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水丰梨 套袋效果 纸袋 果实品质
下载PDF
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芳香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5
8
作者 赵峰 +1 位作者 高华君 孙山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2-325,共4页
以短枝红富士苹果(Malusdomesticacv.RedFujiSpur)为试材,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芳香成分,GC-MS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芳香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套袋红富士苹果的芳香成分中酯类、醛类和醇类化合物的相对... 以短枝红富士苹果(Malusdomesticacv.RedFujiSpur)为试材,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芳香成分,GC-MS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芳香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套袋红富士苹果的芳香成分中酯类、醛类和醇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均较高,分别为42.18%、29.65%和17.75%,但以酯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可将其划为“酯香型”苹果品种。套袋后红富士苹果果实风味变淡,芳香成分总量仅相当于未套袋果的91.38%;而且由于酯类和醇类物质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分别相当于未套袋果的42.75%和82.98%,醛类为未套袋果的1.77倍,使红富士苹果的特有风味有所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富士苹果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芳香物质 芳香前体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β_2微球蛋白以及脂蛋白(a)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39
9
作者 李萍 +1 位作者 陈俊清 刘自刚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35期3948-3951,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血清胱抑素C (Cys C)、β2微球蛋白(β2-MG)以及脂蛋白(a)[Lp(a)]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m Alb/UC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单...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血清胱抑素C (Cys C)、β2微球蛋白(β2-MG)以及脂蛋白(a)[Lp(a)]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m Alb/UC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单纯T2DM组47例、早期T2DN组29例以及T2DN组22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各组研究对象Um Alb及相关生化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Cys C、β2-MG、Lp(a)与Um Alb/UCr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Um Alb/UCr的危险因素。结果各组间TC、TG及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各组间LDL-C、尿素、UCr、FPG、Hb A1c、Cys C、β2-MG、Lp(a)及Um Alb/UC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单纯T2DM组、早期T2DN组以及T2DN组患者Cys C、β2-MG、Lp(a)与Um Alb/UCr均依次升高,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Cys C、β2-MG、Lp(a)均与Um Alb/UCr呈正相关(r=0. 539,0. 627,0. 715,P均<0. 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LDL-C、FPG、Hb A1c、Cys C、β2-MG、Lp(a)为Um Alb/UCr的可能危险因素(P均<0. 05)。以Um Alb/UCr为因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Hb A1c、β2-MG、Lp(a)为Um Alb/UCr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 05)。结论T2DN患者Cys C、β2-MG及Lp(a)均与Um Alb/UCr呈正相关,Cys C水平可作为T2DN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β2-MG及Lp(a)水平是影响Um Alb/UCr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反映T2DN患者肾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Β2微球蛋白 脂蛋白(a)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
下载PDF
短枝红富士苹果生长期果实套袋对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2
10
作者 高华君 +2 位作者 魏立华 刘嘉芬 刘寄明 《果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1-184,共4页
以不套袋果实为对照,研究了套袋短枝红富士贮藏期间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套袋果与不套袋果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套袋果变化幅度较不套袋果明显;贮藏后期套袋果较不套袋果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幅度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 以不套袋果实为对照,研究了套袋短枝红富士贮藏期间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套袋果与不套袋果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套袋果变化幅度较不套袋果明显;贮藏后期套袋果较不套袋果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幅度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幅度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枝红富士 贮藏 可溶性固形物 果实套袋 苹果
下载PDF
曲霉属真菌毒素的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1
作者 黄晓静 +2 位作者 毛丹 苗水 季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1679-1687,共9页
曲霉属真菌产生的真菌毒素是最早被发现并被重视的一类真菌毒素,多污染食品、饲料和中药,其种类繁多,且对人体的危害性巨大。近年来,国内外对此类真菌毒素的毒性研究愈加关注,本综述总结了曲霉菌属真菌产生的_13种主要真菌毒素(黄曲霉毒... 曲霉属真菌产生的真菌毒素是最早被发现并被重视的一类真菌毒素,多污染食品、饲料和中药,其种类繁多,且对人体的危害性巨大。近年来,国内外对此类真菌毒素的毒性研究愈加关注,本综述总结了曲霉菌属真菌产生的_13种主要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_1、黄曲霉毒素B_2、黄曲霉毒素G_1、黄曲霉毒素G_2、黄曲霉毒素M_1、黄曲霉毒素M_2、黄曲霉毒素P_1、赭曲霉毒素A、赭曲霉毒素B、赭曲霉毒素C、赭曲霉毒素α、杂色曲霉素和O-甲基-杂色曲霉素)近40年来体内、体外毒性研究资料,对其各项毒性进行归纳,主要涵盖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的致癌性、生长生殖毒性、致突变和基因毒性、免疫毒性、神经毒性、细胞毒性及血液毒性。同时对黄曲霉毒素B_1、赭曲霉毒素A及其他常见毒素间的协同毒性也进行了概述。由于各国对食品药品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对真菌毒素毒性的总结,可进一步加深对毒素的认识,并为食品、饲料及中药安全性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制订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曲霉菌属 毒性 协同毒性 食品 中药
下载PDF
国内外真菌毒素检测方法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35
12
作者 张思思 陆继伟 +3 位作者 毛丹 苗水 季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2575-2586,共12页
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小分子有毒代谢产物,通常以痕量形式存在于基质中,不表现为急性毒性,但具有蓄积性,长期摄入易引发癌症、突变及畸形,从而对人类安全造成威胁。本文着重介绍了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马菌素、玉米赤霉烯酮及其... 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小分子有毒代谢产物,通常以痕量形式存在于基质中,不表现为急性毒性,但具有蓄积性,长期摄入易引发癌症、突变及畸形,从而对人类安全造成威胁。本文着重介绍了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马菌素、玉米赤霉烯酮及其代谢物、单端孢霉烯族类毒素以及麦角碱等毒性相对较强的真菌毒素的来源、结构和毒性。由于许多真菌毒素结构相似且含量较低,需要采用高选择性、准确、快速定性定量方法,因而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传统及新型的真菌毒素检测方法进行了概述和比较,主要包括: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免疫化学法,核酸适配体法以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在多毒素检测中的应用,拟为真菌毒素的检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检测方法 多毒素检测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芬吗通对高危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作用及对血清IL-10及IL-18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4
13
作者 陶丽丹 雪英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研究高危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预防中透明质酸钠凝胶和芬吗通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及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收治入院的18... 目的研究高危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预防中透明质酸钠凝胶和芬吗通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及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收治入院的180例高危人工流产术患者,根据用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单用益母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透明质酸钠凝胶与芬吗通联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IL-10、IL-18水平与宫腔粘连发生率、粘连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对照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IL-10、IL-18水平为(1.78±0.29)mPa·s、(6.75±2.16)mPa·s、(1008.37±193.19)ng/L、(175.78±29.46)ng/L,研究组分别为(1.81±0.32)mPa·s、(6.63±2.25)mPa·s、(1003.06±196.67)ng/L、(176.32±29.22)ng/L,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IL-10、IL-18水平为(1.49±0.23)mPa·s、(5.67±1.39)mPa·s、(2647.63±521.54)ng/L、(130.09±18.31)ng/L,研究组分别为(1.34±0.14)mPa·s、(3.58±1.21)mPa·s、(3102.54±583.28)ng/L、(113.15±23.63)ng/L。治疗前,2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IL-10、IL-1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IL-18水平低于治疗前,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各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宫腔粘连发生率(4.44%)及粘连程度(轻度3.33%、中度1.11%、重度0)低于对照组(23.33%、11.11%、7.7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vs.2.22%,P>0.05)。结论高危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预防中透明质酸钠凝胶和芬吗通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宫腔粘连程度及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人工流产术 宫腔粘连 透明质酸钠凝胶 芬吗通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梨园土壤养分、酶活性及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3
14
作者 魏树伟 +2 位作者 张勇 冉昆 宏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6-55,共10页
为探讨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梨园土壤养分、酶活性及梨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研究了行间自然生草、菌渣覆盖和对照清耕处理对梨园土壤矿质营养、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土壤酶活性及鸭梨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行间自然生草、菌渣覆盖处... 为探讨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梨园土壤养分、酶活性及梨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研究了行间自然生草、菌渣覆盖和对照清耕处理对梨园土壤矿质营养、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土壤酶活性及鸭梨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行间自然生草、菌渣覆盖处理均使梨园有机质含量显著上升,自然生草处理3年后0~20cm 土层有机质含量达到15.05g/kg,为清耕处理的1.9倍,土壤表层(0~20cm)和亚表层(20~40cm)的碱解氮、有效硼和有效锌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而有效K、有效Ca、Mg、Fe的含量低于对照.覆盖处理3年后0~20cm 土层有机质含量为19.54g/kg,是清耕处理的2.4倍,土壤表层(0~20cm)和亚表层(20~40cm)的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钙、镁、铁和有效硼及有效锌均高于对照.自然生草、菌渣覆盖处理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提高,自然生草处理3 年后0~20cm 土层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63.40%,18.75%,166.24%,菌渣覆盖处理3年梨园0~20cm 表层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清耕梨园提高402.33%,37.50% 和163.05%,磷酸酶活性分别是清耕梨园的1.45和2.00倍,脲酶活性分别是清耕梨园的1.94和2.39倍.生草、菌渣覆盖处理使果实风味品质显著提升,果实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清耕处理,糖含量也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管理 自然生草 菌渣覆盖 鸭梨 风味品质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红富士苹果中的芳香物质 被引量:30
15
作者 赵峰 +2 位作者 高华君 薛培生 孙山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1-184,189,共5页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芳香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红富士苹果中共检测鉴定出55种芳香成分,主要有酯类25种、烯烃类11种、醛类7种、醇类6种、酮类2种、羧酸类2种及其他化合...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芳香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红富士苹果中共检测鉴定出55种芳香成分,主要有酯类25种、烯烃类11种、醛类7种、醇类6种、酮类2种、羧酸类2种及其他化合物2种。其中酯类、醛类和醇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分别为42.67%、29.85%和19.09%,可将红富士苹果归为“酯类型”品种。初步认定红富士苹果芳香成分的合成前体主要为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和支链氨基酸。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操作简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苹果芳香成分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富士苹果 顶空同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芳香物质 芳香前体
下载PDF
镰刀菌属真菌毒素的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6
作者 黄晓静 +2 位作者 毛丹 苗水 季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3117-3128,共12页
镰刀属真菌毒素是非常重要的一类真菌毒素,其种类繁多,污染率高,性质差异大,毒性也较强。本综述总结了较为常见的28种镰刀属真菌毒素(T-2毒素、HT-2毒素、蛇形毒素、新茄病镰刀菌烯醇、雪腐镰刀菌烯醇、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镰刀菌烯酮... 镰刀属真菌毒素是非常重要的一类真菌毒素,其种类繁多,污染率高,性质差异大,毒性也较强。本综述总结了较为常见的28种镰刀属真菌毒素(T-2毒素、HT-2毒素、蛇形毒素、新茄病镰刀菌烯醇、雪腐镰刀菌烯醇、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镰刀菌烯酮、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B_1、B_2、B_3、串珠镰刀菌素、白僵菌素以及恩镰孢菌素等)近40年来体内、体外毒性研究资料,主要涵盖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的致癌性、生长生殖毒性、致突变和基因毒性、免疫毒性、神经毒性、细胞毒性及血液毒性。同时对伏马毒素B_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他几种常见毒素间的协同毒性作用进行概述。体内毒性实验研究中主要采用口服和腹腔注射的给药方式;而最常用的实验动物为鸡、小鼠、大鼠和猪。体外毒性实验研究用细胞为:鼠伤寒沙门氏菌菌株、人类巨核红细胞祖细胞以及动物肾脏上皮细胞等。对此类真菌毒素毒性的总结,可进一步加深对毒素的认识,并为食品、饲料及中药安全性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制订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镰刀菌属 毒性 协同毒性 食品 中药
下载PDF
GC测定灵芝中24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 被引量:27
17
作者 陆继伟 夏晶 +3 位作者 苗水 季申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7-231,共5页
目的研究灵芝中24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冰浴超声提取,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后,采用不分流进样,用双柱双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气相色谱同时定性、定量测定。结果样品3水平添加时的24种有机磷农药回收率均在75.28%~1... 目的研究灵芝中24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冰浴超声提取,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后,采用不分流进样,用双柱双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气相色谱同时定性、定量测定。结果样品3水平添加时的24种有机磷农药回收率均在75.28%~117.18%,相对标准偏差在3.19%~15.57%,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结论本法净化效果好,重现性好,可用于灵芝中24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有机磷农药残留 双柱双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气相色谱
下载PDF
低温弱光胁迫对日光温室栽培杏树光系统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18
作者 孙山 张立涛 +3 位作者 家喜 高华君 高辉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2-516,共5页
以温室栽培的金太阳杏为材料,测定了金太阳杏叶片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PSⅡ)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的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探讨了低温弱光(7℃、200μmol.m-2.s-1PFD)对叶片光... 以温室栽培的金太阳杏为材料,测定了金太阳杏叶片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PSⅡ)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的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探讨了低温弱光(7℃、200μmol.m-2.s-1PFD)对叶片光系统Ⅰ(PSⅠ)和PSⅡ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温室栽培的金太阳杏叶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25℃左右.光下7℃的低温可使叶片净光合速率(Pn)大幅下降,造成激发压(1-qP)增大,进而引起光抑制.低温弱光条件使PSⅠ和PSⅡ功能受到破坏,与单纯低温胁迫(7℃,黑暗)处理相比,经低温、弱光(7℃,200μmol.m-2.s-1PFD)胁迫2h后,PSⅠ活性下降了28.26%,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表明低温弱光条件下PSⅠ比PSⅡ更易发生光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弱光 日光温室 光系统
下载PDF
套袋对皇家嘎拉苹果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8
19
作者 魏树伟 +3 位作者 周广芳 李晓军 张勇 翟衡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2-85,共4页
采用静态顶空(SH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皇家嘎拉苹果0℃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1)套袋导致皇家嘎拉苹果采收时香气物质相对质量分数降低。套双层袋皇家嘎拉苹果采收时测定的香气有5类27种,套单层袋皇... 采用静态顶空(SH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皇家嘎拉苹果0℃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1)套袋导致皇家嘎拉苹果采收时香气物质相对质量分数降低。套双层袋皇家嘎拉苹果采收时测定的香气有5类27种,套单层袋皇家嘎拉苹果采收时测定的香气有3类28种,而不套袋皇家嘎拉苹果的香气物质为6类31种;(2)0℃下贮藏过程中,套袋和不套袋皇家嘎拉苹果果实香气种类呈上升趋势,至贮藏90d时,不套袋苹果香气物质的种类增加最多,增加了18种,套双层袋果实增加最小为7种。(3)0℃下贮藏过程中,皇家嘎拉苹果香气物质相对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其中以不套袋苹果降幅最大,降低了11.70%,单层袋果实降幅最小,降低了4.78%。(4)套袋导致皇家嘎拉苹果特征香气物质相对质量分数降低。皇家嘎拉苹果特征香气物质是:乙酸丁酯、乙酸己酯、乙酸-2-甲基丁酯、2-甲基-丁酸己酯、己醇、己醛。皇家嘎拉苹果属于酯香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家嘎拉 套袋 贮藏 香气 GC—MS
下载PDF
大分子视黄基席夫碱盐微波吸收剂的制备 被引量:21
20
作者 高建平 +1 位作者 于九皋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1-43,54,共4页
合成了一种大分子视黄基席夫碱盐微波吸收剂。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 (IR)、电子自旋共振波谱 (ESR)等一系列测试手段对这种微波吸收剂的结构进行了鉴定 ,并对其介电常数、磁导率及密度进行了测试。对电磁参数的测试结果表明 。
关键词 微波吸收剂 大分子视黄基席夫碱盐 吸波性能 吸波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