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碳点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1
作者 闫瑞欣 彭杰 +1 位作者 马文博 自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3期0140-0144,共5页
碳点因其低毒性、荧光特性、抗菌性等优点使其备受关注,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利用环保无毒、廉价易得、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做碳源,可以实现较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符合高效利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学理念。使用绿色环保的材料和... 碳点因其低毒性、荧光特性、抗菌性等优点使其备受关注,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利用环保无毒、廉价易得、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做碳源,可以实现较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符合高效利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学理念。使用绿色环保的材料和方法制备碳点有助于拓展其应用范围。本文综述了使用绿色生物质资源制备碳点的简单快捷合成方法及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包括润滑领域、水处理吸附领域、食品抗菌领域和海洋/水生工业防污防腐领域,为开发和拓展碳点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生物质材料 绿色化学 工业应用
下载PDF
两步法制备碳化钛薄膜及其电容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欧珊 自豪 +3 位作者 林涛 李瑶 冯威 刘文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8-21,共4页
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是一类新型超薄类石墨烯结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电导率、组分可调、层厚可控等特质,已经在吸附、催化、传感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得益于出色的电化学活性和离子传输特性,MXene近年来在储能... 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是一类新型超薄类石墨烯结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电导率、组分可调、层厚可控等特质,已经在吸附、催化、传感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得益于出色的电化学活性和离子传输特性,MXene近年来在储能领域逐渐崭露头角。然而,基于MXene的高性能、长寿命超级电容器的相关研究鲜见报道。本文通过刻蚀剥离和喷涂两步法制备了Ti_(3)C_(2)薄膜,对其形貌与结构进行了详细表征。随后,以Ti_(3)C_(2)薄膜作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片电极为对电极构建了三电极体系,系统考察了Ti_(3)C_(2)薄膜的电容性能。研究表明,电流密度为1.0 A/g时,Ti_(3)C_(2)薄膜质量比电容高达187.0 F/g。在10.0 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0次后,Ti_(3)C_(2)薄膜电容量仍能保持97.0%,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碳化钛薄膜 两步法 电容性能 循环稳定性
下载PDF
RAFT法合成PDMAEMA-b-PLMA嵌段共聚物及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性能研究
3
作者 李晓芸 薛皓丹 +2 位作者 王家一 葛轶岑 自豪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59-2966,共8页
基于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法(RAFT),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链段长度比与低多分散性的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基酯-b-聚甲基丙烯酸月桂酯(PDMAEMA-b-PLMA)嵌段共聚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动... 基于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法(RAFT),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链段长度比与低多分散性的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基酯-b-聚甲基丙烯酸月桂酯(PDMAEMA-b-PLMA)嵌段共聚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聚合物及其自组装结构进行表征测试,并利用往复摩擦实验考察添加该聚合物对液体石蜡的减摩润滑和抗磨分散性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嵌段共聚物 聚甲基丙烯酸-N N-二甲氨基乙基酯 聚甲基丙烯酸月桂酯 润滑剂
下载PDF
基于科普教学与化学通识课程的深度融合研究——以《化学与社会》为例
4
作者 自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7期196-198,共3页
化学通识课程在拓宽人文社科学生科学知识方面不可或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教学模式能以简化的学科内容引导非化学专业学生深刻理解化学与社会的关联,有效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科交叉的化学素养、调动学生科学... 化学通识课程在拓宽人文社科学生科学知识方面不可或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教学模式能以简化的学科内容引导非化学专业学生深刻理解化学与社会的关联,有效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科交叉的化学素养、调动学生科学实践的积极性。以科普教学模式作为化学通识课程“教”与“学”的文理契合点,对于促进化学知识背景欠缺的文科生领略化学魅力、窥探化学奥秘行之有效。文航以《化学与社会》为例,从应用潜力、应用实践与应用挑战三个层面对实现科普教学与化学通识课程的深度融合进行了探讨与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教学 通识课程 深度融合 化学与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