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方强冬性甘蓝型冬油菜品种(系)抗寒性评价 被引量:27
1
作者 蒲媛媛 赵玉红 +8 位作者 武军艳 刘丽君 白静 马骊 金姣姣 方彦 李学才 孙万仓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3291-3308,共18页
【目的】通过对12个北方强冬性甘蓝型油菜的抗寒性进行比较,并运用3种鉴定方法对其抗寒性进行明确划分,为北方甘蓝型冬油菜抗寒性改良提供科学可靠的鉴定方法及优良的抗寒种质。【方法】以12个北方强冬性甘蓝型油菜为材料,通过观察记载... 【目的】通过对12个北方强冬性甘蓝型油菜的抗寒性进行比较,并运用3种鉴定方法对其抗寒性进行明确划分,为北方甘蓝型冬油菜抗寒性改良提供科学可靠的鉴定方法及优良的抗寒种质。【方法】以12个北方强冬性甘蓝型油菜为材料,通过观察记载冬前植株形态、统计田间越冬率、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测定冬前低温下生理指标和比较分析冬油菜春播后品种(系)间生长发育的差异、春化率的差异与抗寒性的关系,来比较分析品种间抗寒性的差异,接着运用LT50、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和春化差异比较的方法对参试材料的抗寒性强弱进一步进行了明确划分。【结果】参试材料在甘肃天水(34°60′N,海拔1084-1650 m)越冬率为92.1%-97.8%,北移至兰州(36°73′N、海拔1517 m)和上川(36°03′N、海拔2150 m),越冬率大幅度降低,兰州越冬率为36.0%-78.6%(地膜覆盖),上川越冬率仅为0-14.4%(地膜覆盖),甘肃农业大学新育成的16TS 309-4、16TS 306-3、16TS 309-10、15NS 45-4、20168(G)和2016TSG(10)强冬性甘蓝型冬油菜品系,平均越冬率为10.2%-14.4%(上川)。上述品系越冬前植株生长习性趋于匍匐生长,心叶色和幼茎色呈黄绿色或紫色,叶片颜色深绿,地下部干物质积累大于地上部,根冠比增加,介于0.23-0.95,且差异显著(P<0.05)。低温条件下,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soluble protein)、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和游离脯氨酸(proline)含量相对较高,且LT50较低,在-13.4--5.7℃。冬油菜春播后,12个参试材料的田间春化率介于4.05%-87.65%,2016TS(G)10春化率最低,为4.05%,小区平均株高为10.77 cm,未现蕾阶段的植株薹高10.50 cm,现蕾阶段的植株薹高17.10 cm,均为品种(系)间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春化率与平均株(薹)高、成熟期植株所占比例和LT50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0-0.96,与越冬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越冬率 半致死温度 春化率 抗寒性评价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不同温敏性油菜保护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马学才 方彦 +9 位作者 刘丽君 马骊 曾瑞 朱明川 王亚林 李学才 孙万仓 李爱国 武军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3期86-94,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温敏性油菜内源激素和保护性酶活性含量的变化对低温的响应.【方法】选用陇油6号、天油4号及陇油10号3个油菜品种作为试验材料,低温(4℃)处理后于0(CK)、2、4、6、8、12、24、48 h后取根、生长点及叶片进行内源激素(ABA... 【目的】研究不同温敏性油菜内源激素和保护性酶活性含量的变化对低温的响应.【方法】选用陇油6号、天油4号及陇油10号3个油菜品种作为试验材料,低温(4℃)处理后于0(CK)、2、4、6、8、12、24、48 h后取根、生长点及叶片进行内源激素(ABA、IAA、GA)和生理活性物质(根、叶)的测定和分析.【结果】短时低温处理后,SOD、POD、CAT、APX活性表现为冬性品种强于春性品种.陇油6号、天油4号的根叶ABA,IAA含量的变化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陇油10号则是先降低后升高;生长点内源激素的响应陇油10号强于陇油6号,各品种GA总体含量表现为:生长点>叶>根,在各组织中均表现为缓慢升高,陇油6号、天油4号变化较平缓,陇油10号变化幅度较大.各组织内源激素的比值反映不同品种对低温胁迫的动态适应.【结论】短时低温胁迫下,油菜不同组织内源激素和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对适应抗寒生长的具体调控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白菜型冬油菜 ABA IAA GA
下载PDF
STM和CUC2基因对不同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生长点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赵玉红 马骊 +11 位作者 常瑜 白静 蒲媛媛 金姣姣 柴昊 朵茂惠 刘丽君 武军艳 方彦 李学才 孙万仓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7-165,共9页
为研究抗寒性强的白菜型冬油菜(Brassica rapa)调控生长点(shoot apical meristem,SAM)凹陷生长的SHOOT MERISTEMLESS(STM)和CUP-SHAPED COTYLEDON 2(CUC2)基因,采用RT-PCR技术克隆两基因并进行了表达分析。STM基因CDS序列开放阅读框长... 为研究抗寒性强的白菜型冬油菜(Brassica rapa)调控生长点(shoot apical meristem,SAM)凹陷生长的SHOOT MERISTEMLESS(STM)和CUP-SHAPED COTYLEDON 2(CUC2)基因,采用RT-PCR技术克隆两基因并进行了表达分析。STM基因CDS序列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554bp,编码517个氨基酸,该基因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其序列属于PLN03226超家族。CUC2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104bp,编码367个氨基酸,该基因保守序列属于NAM超家族,是一个主要由不规则卷曲与延伸链组成的亲水性蛋白。荧光定量分析表明,相同温度处理下,STM基因在抗寒性较强、生长点凹陷的白菜型冬油菜陇油6号和陇油7号中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抗寒性较弱、生长点凸起的天油4号和Lenox,而CUC2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与STM基因相反;低温(0℃、4℃和-4℃)处理72h后,白菜型冬油菜生长点中STM、CUC2基因均上调表达,表明STM和CUC2基因可能参与抗寒应答及白菜型冬油菜生长点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冬油菜 凹陷的生长点 克隆 低温胁迫 表达分析
下载PDF
春播豌豆田杂草综合防控技术
4
作者 王昶 张丽娟 +2 位作者 闵庚梅 南铭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482-485,共4页
杂草严重影响豌豆产量和品质,制约豌豆产业发展。为加强对豌豆田杂草的规范化防控指导,基于多年的防控技术研发和生产示范,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防控对象与原则、防控技术和操作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春播豌豆田杂草综合防... 杂草严重影响豌豆产量和品质,制约豌豆产业发展。为加强对豌豆田杂草的规范化防控指导,基于多年的防控技术研发和生产示范,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防控对象与原则、防控技术和操作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春播豌豆田杂草综合防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杂草 综合防控
下载PDF
北方白菜型冬油菜的春化率、抗寒性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路晓明 武军艳 +10 位作者 王新发 徐爱遐 李学才 刘丽君 马骊 蒲媛媛 王会文 朱明川 范军强 孙万仓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
以26份北方白菜型冬油菜为材料,通过观察记载冬前植物学性状、测定半致死温度(LT 50),分析冬油菜春播后的春化率与抗寒性的关系,并利用筛选出的SRAP、SSR和InDel标记对参试材料进行聚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白菜型冬油菜植物学... 以26份北方白菜型冬油菜为材料,通过观察记载冬前植物学性状、测定半致死温度(LT 50),分析冬油菜春播后的春化率与抗寒性的关系,并利用筛选出的SRAP、SSR和InDel标记对参试材料进行聚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白菜型冬油菜植物学性状具有丰富变异,遗传多样性指数Simpson(D)变化范围为0.011~0.847,Shannon-Weaver(H)变化范围0.035~2.046,其中数值型性状叶柄长度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非数值型性状生长习性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小。参试材料春化率为6.59%~69.88%,半致死温度-3.52~-9.93℃。相关性分析表明,春化率与LT 50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生长习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叶色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26份白菜型冬油菜共筛选出27对引物,共检测总等位基因数130个,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为3.14,香农指数(I)平均为1.207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0.6168,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为0.5681。聚类和主坐标分析将参试材料分为6大类,类群Ⅰ和类群Ⅱ主要是天水育成材料,类群Ⅲ、Ⅳ、Ⅴ和Ⅵ主要是在兰州育成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春化率 半致死温度 植物学性状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分析
下载PDF
胡麻RIL群体苗期抗旱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斌 王利民 +3 位作者 张建平 谢亚萍 赵利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20,共7页
以抗旱品种定亚17号与抗旱敏感品种天亚3号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采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胡麻苗期株高、根鲜重、茎鲜重、根干重、茎干重、根长、叶干重、叶鲜重等8个性状的抗旱系数进行遗传模型分析。结... 以抗旱品种定亚17号与抗旱敏感品种天亚3号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采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胡麻苗期株高、根鲜重、茎鲜重、根干重、茎干重、根长、叶干重、叶鲜重等8个性状的抗旱系数进行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根鲜重、茎鲜重、根干重、茎干重的最适遗传模型为2MG-Inhibiting,受2对抑制性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控制。根长、叶干重的最适遗传模型为3MG-CEA,受3对独立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控制。叶鲜重的最适遗传模型为4MG-CEA,受4对独立主基因控制。8个性状主基因遗传率在9.59%~50.9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重组自交系群体 苗期抗旱性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遗传分析
下载PDF
北方白菜型冬油菜花器特性及农艺性状与含油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4
7
作者 白静 孙万仓 +11 位作者 马骊 武军艳 蒲媛媛 何辉立 许德蓉 剡江梅 常瑜 徐春梅 方彦 李学才 盘荣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0-136,共7页
为研究北方白菜型冬油菜花冠直径与千粒重及含油量之间的相关性,以20份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为材料,测定花器大小、农艺性状、种子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并对控制花器特征基因mf 6、apetala和myb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花冠直... 为研究北方白菜型冬油菜花冠直径与千粒重及含油量之间的相关性,以20份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为材料,测定花器大小、农艺性状、种子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并对控制花器特征基因mf 6、apetala和myb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花冠直径受雌蕊直径影响较大,主成分分析提取的3个主成分可综合为花器各性状长度、雌蕊直径和花器各性状宽度;以花冠直径为指示性状,将20份白菜型冬油菜花冠划分为3类群;相关性分析表明,花冠直径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663;千粒重与含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较于小花,mf 6在大花中相对表达量上调了151.63%,而apetala和myb分别下调了83.80%和72.70%。北方白菜型冬油菜品种间花器大小存在显著差异;在育种中可通过增加花冠直径来提高千粒重,进而增加油菜产油量,培育高含油量白菜型冬油菜品种。mf 6、apetala和myb基因对白菜型冬油菜花器生长发育均具有一定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花器性状 农艺性状 含油量 相关性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6种植物激素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丹 孙萍 +4 位作者 陈思瑾 幸华 芮仕立 栗孟飞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8-103,共6页
【目的】建立可同时测定6种植物激素(GA3、iPAde、6-BA、IAA、SA、ABA)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LC-MS/MS).【方法】采用C18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分离和梯... 【目的】建立可同时测定6种植物激素(GA3、iPAde、6-BA、IAA、SA、ABA)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LC-MS/MS).【方法】采用C18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分离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模式(ESI-),在多反应监测(Multi-reaction monitor,MRM)模式下进行定性分析,标准品标准曲线定量.【结果】在流动相:B(甲醇)∶A(0.1%甲酸),梯度洗脱:0~1 min 10%~40%(B)、1~2.5 min 40%~45%(B)、2.5~5 min 45%~80%(B)、5~5.1 min 80%~10%(B)、5.1~7.1 min 10%~10%(B),检测波长290 nm,柱温35℃,流速0.3 mL/min,离子源温度350℃,干燥气流速11 L/min,雾化器压力35 psi和毛细管电压4 kV等条件下,标准品检出限为1.0μg/L,在1.0~1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采用上述检测方法,马铃薯、油菜和苜蓿3种植物叶片中6种内源激素均有较好的出峰和分离度.【结论】该LC-MS检测方法快速、灵敏和准确,可进行多种植物激素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 植物内源激素 同时测定
下载PDF
白菜型冬油菜NCED3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武军艳 马骊 +7 位作者 方彦 张亚宏 马学才 刘丽君 李学才 李爱国 孙万仓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70,共7页
从2个不同抗寒性的冬油菜品种中克隆了NCED3基因及其启动子序列,并分析其在叶片和根中的表达,研究NCED3基因在冬油菜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陇油6号的NCED3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794 bp,编码597个氨基酸,分子量65.74 kD,理论等电... 从2个不同抗寒性的冬油菜品种中克隆了NCED3基因及其启动子序列,并分析其在叶片和根中的表达,研究NCED3基因在冬油菜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陇油6号的NCED3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794 bp,编码597个氨基酸,分子量65.74 kD,理论等电点为5.81;天油2号的ORF与其长度相同,分子量为65.78 kD,理论等电点为5.94。2个蛋白都是亲水蛋白,具有疏水峰。根据预测,启动子具有生物过程中常见的顺式作用元件如CAAT-box等、分生组织表达CAT-box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30 TATA box附近的核心启动子元件等,还有ABRE、TGA-element、CGTCA-motif、TGACG-element等激素响应元件,此外,还鉴定出低温响应元件(LTR)。2个品种启动子序列的相似度为99.38%,只有1个不同的顺式作用元件,即circadian,推测其与昼夜节律相关。低温、PEG及ABA处理后NCED3在叶片和根中的表达均高于对照,增加范围为0.07~6.48,且均于8 h达到峰值。与根系的表达特性相比,胁迫处理后叶片的基因表达均在2 h显著升高,天油2号的升高幅度(1.54~6.00)均大于陇油6号(0.04~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ED3基因 白菜型冬油菜 抗寒性 启动子克隆 序列分析 胁迫 基因相对表达量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脂肪酸组分及FAD3的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柏林 马骊 +13 位作者 曾秀存 王万鹏 呼芳娣 路晓明 祁伟亮 武军艳 刘丽君 李学才 孙万仓 缪纯庆 王学芳 李孝泽 方彦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5-74,共10页
为探究白菜型冬油菜(Brassica rapa L.)脂肪酸组分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脂肪酸去饱和酶FAD3(ω-3-fatty acid desaturase)基因与抗寒性的关系,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3个不同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在低温胁迫下根和叶的脂肪酸组分变化... 为探究白菜型冬油菜(Brassica rapa L.)脂肪酸组分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脂肪酸去饱和酶FAD3(ω-3-fatty acid desaturase)基因与抗寒性的关系,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3个不同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在低温胁迫下根和叶的脂肪酸组分变化;利用同源克隆法获得白菜型油菜陇油7号FAD3的CDS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低温胁迫下,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根部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较不抗寒品种Lenox分别高157%和89%,陇油7号根部脂肪酸不饱和指数(IUFA)较Lenox高91%,即低温胁迫下,强抗寒品种的亚油酸、亚麻酸和IUFA均显著高于不抗寒品种;陇油7号FAD3序列CDS区全长1290 bp,编码429 aa,分子质量约49.16 kD,等电点为8.60,是一种稳定的亲水蛋白。多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其编码蛋白与同一科属中大白菜相似性最高,为100%,进化树分析结果也表明FAD3蛋白与大白菜亲缘关系较近。荧光定量表达分析发现低温胁迫下,FAD3基因在陇油7号、天油2号和Lenox根中的表达量较对照(22℃)分别增加了690%、590%和710%,说明FAD3基因通过上调表达来适应低温,且其表达量与IUFA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D3 白菜型冬油菜 低温胁迫 脂肪酸 脂肪酸不饱和指数 差异表达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甘蓝型冬油菜BnYUCCA8基因差异表达及内源生长素含量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呼芳娣 刘丽君 +11 位作者 马骊 孙柏林 徐佳 杨雯昕 刘博 蒲媛媛 武军艳 方彦 李学才 沈金雄 孙万仓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0,共10页
甘蓝型冬油菜下胚轴长短与其抗寒性强弱呈负相关关系。为研究下胚轴伸长相关的BnYUCCA8基因对低温胁迫的响应,采用同源克隆技术从甘蓝型冬油菜中克隆了BnYUCCA8基因,其CDS全长1281 bp,编码426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BnYUCCA8蛋... 甘蓝型冬油菜下胚轴长短与其抗寒性强弱呈负相关关系。为研究下胚轴伸长相关的BnYUCCA8基因对低温胁迫的响应,采用同源克隆技术从甘蓝型冬油菜中克隆了BnYUCCA8基因,其CDS全长1281 bp,编码426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BnYUCCA8蛋白是一个不稳定的疏水性蛋白,与埃塞俄比亚芥和甘蓝中YUCCA8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BnYUCCA8在叶和根中表达量最高,花和角果中表达量相对较低,且苗期表达量高于花期。随低温胁迫加剧,BnYUCCA8表达量总体呈降低趋势,且‘天油2288’(下胚轴伸长较长的弱抗寒品种)较‘16VHNTS158’(下胚轴伸长较短的强抗寒品种)基因表达量高。内源IAA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24 h时,‘16VHNTS158’中IAA含量在4℃、0℃、-4℃较常温(22℃)分别降低68%、92%、97%,‘天油2288’中分别降低了77%、89%、94%,且‘16VHNTS158’较‘天油2288’IAA含量在常温、4℃、0℃、-4℃分别低19%、14%、40%、39%。对BnYUCCA8相对表达量、内源IAA含量和下胚轴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6VHNTS158’和‘天油2288’的BnYUCCA8相对表达量和生长素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2和0.812,存在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下胚轴长度与基因相对表达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4和0.41,与生长素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7和0.591,为正相关关系。由此说明甘蓝型冬油菜BnYUCCA8可能在下胚轴长度和内源IAA含量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冬油菜 BnYUCCA8基因 差异表达 低温胁迫 内源IAA含量
下载PDF
强冬性甘蓝型冬油菜抽薹相关基因SVP和SOC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祺 蒲媛媛 +10 位作者 赵玉红 孙柏林 金姣姣 王万鹏 刘丽君 马骊 武军艳 方彦 李学才 孙万仓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88-1097,共10页
甘蓝型冬油菜(Brassica napus L.)的冬前抽薹对北方冬油菜生产是极为不利的。SVP(Short vegetative phase)和SOC1(Suppressor of overexpression of constans 1)是与甘蓝型冬油菜抽薹及生长相关的同源基因,为揭示甘蓝型冬油菜抽薹机制,... 甘蓝型冬油菜(Brassica napus L.)的冬前抽薹对北方冬油菜生产是极为不利的。SVP(Short vegetative phase)和SOC1(Suppressor of overexpression of constans 1)是与甘蓝型冬油菜抽薹及生长相关的同源基因,为揭示甘蓝型冬油菜抽薹机制,以甘肃农业大学育成的强冬性甘蓝型冬油菜16VHNTS158、16VHNPZ269-1和16VHTS309-10为试验材料,对SVP和SOC1克隆和表达情况进行分析。核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强冬性甘蓝型冬油菜SVP和SOC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分别为726 bp和642 bp,分别编码241个和213个氨基酸;2个基因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属于MADS-box家族成员,编码的蛋白质均为α-螺旋和卷曲环组成的亲水蛋白质,通过对不同抗寒性材料SVP和SOC1氨基酸序列比较,分别发现了4个和9个氨基酸位点突变。荧光定量(qPCR)分析结果表明,SVP基因在未抽薹植株叶中高表达,在抽薹未现蕾及抽薹现蕾植株叶中低表达;SOC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与SVP基因相反,抽薹现蕾及成熟植株中的SOC1基因相对表达量较未抽薹植株高。由此推测SVP和SOC1基因可能参与甘蓝型冬油菜抽薹及成花的调控,研究结果可为今后选育强冬性甘蓝型冬油菜晚抽薹抗寒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冬油菜 抽薹 SVP基因 SOC1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人工挖孔桩的安全技术措施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战明 《山西建筑》 2006年第7期127-128,共2页
针对人工挖孔桩的特点,介绍了挖孔桩常见的安全事故,叙述了孔口围护、孔中防毒、防触电、防孔壁坍塌和涌水等安全技术措施,以使人工挖孔桩的应用更广泛。
关键词 人工挖孔灌注桩 安全措施 操作工艺
下载PDF
DNA去甲基化参与提高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的生理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万鹏 马骊 +14 位作者 孙柏林 郭秀娟 王世发 祁伟亮 蒲媛媛 路晓明 呼芳娣 许金苗 马学才 武军艳 李学才 方彦 孙万仓 刘丽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9-39,49,共12页
利用来自不同育种环境的10份白菜型冬油菜材料,通过半致死温度的测定分析其抗寒性与环境的关系,并利用不同浓度DNA甲基化抑制剂5-azaC处理,分析DNA去甲基化对白菜型冬油菜DNA整体甲基化水平及低温胁迫下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来自不同育种环境的10份白菜型冬油菜材料,通过半致死温度的测定分析其抗寒性与环境的关系,并利用不同浓度DNA甲基化抑制剂5-azaC处理,分析DNA去甲基化对白菜型冬油菜DNA整体甲基化水平及低温胁迫下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育种环境选育的材料,其半致死温度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材料2018-FJT、DT-7、DT-9与MXW-1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6.04℃、-15.98℃、-15.63℃、-15.04℃;材料CT-2360、CT-2380、CT-2400、CT-2420、CT-2440、CT-2460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1.32℃、-11.6℃、-11.42℃、-11.44℃、-12.97℃、-13.28℃。依据半致死温度,10个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2018-FJT>DT-7>DT-9>MXW-1>CT-2460>CT-2400>CT-2380>CT-2420>CT-2440>CT-2360。抗寒性的形成与育成环境的纬度和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选择抗寒性及产地不同的4个材料CT-2360、MXW-1、2018-FJT、DT-7进行生理测定,结果表明,1000μmol·L^(-1)5-azaC处理能显著抑制幼苗的根生长,4个材料的根长较对照减少93.14%~95.06%;低温下5-azaC处理对抗寒性较弱材料CT-2360幼苗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以及强抗寒性材料DT-7幼苗的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最显著(P<0.05);低温处理过程中,4个材料的SOD、POD、CAT活性均上升,以低温处理5d最显著(P<0.05),其中2018-FJT的SOD活性增幅最高,为45.85%,DT-7的POD活性增幅最大,为460%,CT-2360的CAT活性增幅最显著,为321.02%。HPLC分析发现常温下抗寒性较弱材料CT-2360的甲基化水平为77.48%,高于其他3个抗寒性强的材料;经过5-azaC处理后发生明显的去甲基化作用,证明抗寒能力受DNA去甲基化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抗寒性 育种选择 5-azaC 低温胁迫 DNA甲基化 生理机制
下载PDF
北方白菜型冬油菜BrFLC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克隆及表达分析
15
作者 姚彦林 马骊 +8 位作者 刘丽君 李学才 李鹏 王旺田 蒲媛媛 徐芳 孙万仓 武军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94,共12页
春化过程是冬性植物抽薹开花前的主要阶段。FLC(FLOWERING LOCUS C)基因在春化过程中可以整合上游信号调控植物开花。为了解白菜型冬油菜中FLC基因的特征及其春化功能,以6个拟南芥FLC基因为索引从白菜型冬油菜基因组中鉴定得到10个BrFL... 春化过程是冬性植物抽薹开花前的主要阶段。FLC(FLOWERING LOCUS C)基因在春化过程中可以整合上游信号调控植物开花。为了解白菜型冬油菜中FLC基因的特征及其春化功能,以6个拟南芥FLC基因为索引从白菜型冬油菜基因组中鉴定得到10个BrFLC基因,其中8个均含有7个外显子。10个BrFLC分布于4条染色体上,存在明显的基因复制现象。进化及保守结构分析显示聚为一类的成员蛋白质保守Motif分布相似。基因上游1500bp的启动子区域均含有光应答元件,其中BrFLC4、BrFLC5和BrFLC6含低温响应元件,BrFLC3、BrFLC4、BrFLC7、BrFLC9含激素响应元件。比对发现,位于A02上的BrFLC6基因序列与大白菜中已注释的Bra031886差异性较大。克隆到陇油6号、陇油17、天油2号和天祝小油菜中的BrFLC6基因,序列相似性达99.5%。分析其中序列差异最大的BrFLC6基因,qRT-PCR检测发现它可在根、茎、叶、花蕾及花中表达;春化处理后则表达下调,不同品种间下调幅度有差异。结合春化率的观察,认为春化过程抑制了BrFLC6的表达,且基因表达水平与白菜型冬油菜通过春化所需的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FLC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