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皮酚对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及其心肌细胞miRNA-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金花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及其心肌细胞miRNA-1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盐酸普萘洛尔注射液2 m L·kg-1)、丹皮酚组(6,3,1 m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以5μg...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及其心肌细胞miRNA-1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盐酸普萘洛尔注射液2 m L·kg-1)、丹皮酚组(6,3,1 m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以5μg·kg-1剂量尾静脉注射乌头碱生理盐水溶液制作缺血性心律失常模型。给药后记录30 min内各实验组大鼠心电图变化,早搏(VPB)次数和首次出现时间,以及室速(VT)和室颤(VF)次数和持续时间。实验结束后剖取心脏,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并用RT-q PCR法测定心肌细胞miRNA-1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出现缺血性心率失常,VPB,VT和VF频数明显增加(P<0.05,P<0.01),VPB首发时间明显缩短(P<0.05),VT和VF持续时间明显增长(P<0.05),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增加(P<0.01),明显增加心肌细胞miRNA-1的mRNA表达(P<0.01);给药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丹皮酚可明显改善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明显减少VPB,VT和VF频数(P<0.05,P<0.01),明显推迟VPB首发时间(P<0.05),明显缩短VT和VF持续时间(P<0.05,P<0.01),明显减少心肌梗死面积(P<0.05,P<0.01),明显降低心肌细胞miRNA-1的mRNA表达(P<0.05,P<0.01)。结论:丹皮酚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具有明显地改善作用,并能明显的降低心肌细胞miRNA-1的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黄连碱基于NF-κB信号通道的体外抗炎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潘晓丽 向晖 +1 位作者 谢运飞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51-954,959,共5页
目的探讨黄连碱体外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细胞炎症反应模型,用黄连碱对其进行干预,实验结束后,Western Blot技术检测RAW264.7巨噬细胞p-ERK1/2、IκBα和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LPS组比较,黄连碱可显... 目的探讨黄连碱体外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细胞炎症反应模型,用黄连碱对其进行干预,实验结束后,Western Blot技术检测RAW264.7巨噬细胞p-ERK1/2、IκBα和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LPS组比较,黄连碱可显著下调LPS所致炎性RAW264.7巨噬细胞中p-ERK1/2和iNOS蛋白表达(P<0.05);显著升高IκBα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黄连碱抗炎作用机制与其下调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减少IκB-α蛋白磷酸化降解和抑制iNOS蛋白表达等环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碱 抗炎模型 NF id3信号通道蛋白
下载PDF
苦参碱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细胞因子和自由基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钟振东 杨玲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11年第4期251-254,共4页
目的探究苦参碱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细胞因子和自由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制造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运用苦参碱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进行治疗,以柳氮磺胺吡啶作为阳性对照。治疗结束后,剖取结肠,检测... 目的探究苦参碱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细胞因子和自由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制造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运用苦参碱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进行治疗,以柳氮磺胺吡啶作为阳性对照。治疗结束后,剖取结肠,检测黏膜细胞中IL-1β、TNF-α、IL-6和IL-8等细胞因子的水平;检测结肠黏膜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另取部分结肠做组织显微镜检查,并对组织损伤评分进行数理统计。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苦参碱和柳氮磺胺吡啶均能极显著降低IL-1β、TNF-α、IL-6和IL-8水平(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苦参碱和柳氮磺胺吡啶均能极显著升高结肠黏膜细胞SOD水平(P<0.01),极显著降低MDA水平(P<0.01);苦参碱和柳氮磺胺吡啶均能促进溃疡面愈合,减少病灶部位炎性细胞浸润,水肿及纤维化。结论苦参碱能明显抵抗溃疡性结肠炎炎性反应,增强机体免疫,通过调节肠黏膜细胞因子失衡和抑制黏膜细胞氧自由基的产生和抗氧化功能干预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动物实验 苦参碱 胞因子类 自由基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干预IκB-α蛋白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韩丽 +1 位作者 王淼 苏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2-155,共4页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方法:SPF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UC模型组、氧化苦参碱+UC模型组(ig给予氧化苦参碱180 mg·kg-1)、柳氮磺胺吡啶+UC模型组(ig给予柳氮磺胺吡啶600 mg·kg-1)。采用2,4,6-三硝基苯磺...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方法:SPF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UC模型组、氧化苦参碱+UC模型组(ig给予氧化苦参碱180 mg·kg-1)、柳氮磺胺吡啶+UC模型组(ig给予柳氮磺胺吡啶600 mg·kg-1)。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症,连续给药21 d。实验结束后,剖取结肠病灶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动物结肠组织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抑制蛋白(IκB-α)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同时测定每组动物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β),IL-6,IL-8细胞因子表达,并对每只动物结肠病理切片做显微镜检查。结果:氧化苦参碱组动物结肠黏膜细胞中IκB-α阳性细胞表达率21.8%±5.0%,显著低于模型组(25.6%±2.9%)(P<0.01);结肠细胞中TNF-α(66.23±2.64)pg·mg-1,IL-1β(149.42±64.69)pg·mg-1,IL-6(668.83±98.11)pg·mg-1和IL-8(91.83±23.14)pg·mg-14种细胞因子的表达率较模型组相比也显著降低(P<0.01);结肠组织显微镜检查,治疗组动物结肠细胞炎症、淋巴细胞浸润、黏膜损伤修复率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氧化苦参碱通过干预IκB-α蛋白表达,进而抑制溃疡性结肠炎症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产生抗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溃疡性结肠炎 κB抑制蛋白α 核转录因子ΚB
原文传递
生物碱类化合物抗病毒活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宏 刘月 +3 位作者 杨梁钰 蔡荣珊 徐应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839-2850,共12页
生物碱是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含氮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研究表明,生物碱类化合物对多种病毒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和广谱的抗病毒活性,成为近年来抗病毒小分子化合物研究的新焦点。研究证实,生物碱对甲型流感病毒、乙型肝... 生物碱是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含氮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研究表明,生物碱类化合物对多种病毒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和广谱的抗病毒活性,成为近年来抗病毒小分子化合物研究的新焦点。研究证实,生物碱对甲型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艾滋病毒、寨卡病毒、柯萨奇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等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抗病毒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病毒吸附和进入、减少病毒RNA和蛋白质合成、促进细胞凋亡和自噬、调节各种病毒相关蛋白以及通路等。根据生物碱的抗病毒种类进行分类,以氧化苦参碱、麻黄碱、石斛碱等为例,综述了常见生物碱抗病毒作用特点和机制,为生物碱类抗病毒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碱 抗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 肝炎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艾滋病毒 氧化苦参碱 麻黄碱 石斛碱
原文传递
当归补血汤表征参数与其益气补血功效的关系初探 被引量:15
6
作者 马家骅 李霞 +2 位作者 李楠 杨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11-116,共6页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理化表征参数与其益气补血功效的关系,探索利用理化参数表征中药汤剂质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4种提取工艺(8倍量水提取1次,每次1 h;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2 h;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 h;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制...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理化表征参数与其益气补血功效的关系,探索利用理化参数表征中药汤剂质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4种提取工艺(8倍量水提取1次,每次1 h;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2 h;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 h;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制备当归补血汤,测定其25℃时的表面张力,pH,电导率和渗透压;将77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和当归补血汤1,2,3,4号组,每组11只,给药8 d(10 g.kg-1.d-1),第5天开始ip环磷酰胺40 mg.kg-1.d-1,连续3 d,第8天ip环磷酰胺80 mg.kg-1,末次给药1.5 h后测定小鼠体温和外周血象;将55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当归补血汤高中低剂量组,研究高中低剂量(20,10,5 g.kg-1.d-1)对环磷酰胺所致血虚小鼠的体温和外周血象的影响;最后,关联理化参数、药效和主要活性组分含量,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回归分析。结果:经过多项式回归分析,理化参数值与组分含量和药效的综合评分之和、药效综合评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20 0,说明当归补血汤的理化表征参数、组分含量和益气补血药效3者的相关性显著。结论:当归补血汤理化参数与其益气补血功效相关性强,初步表明可利用上述特征参数来表征当归补血汤体系的内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理化参数 益气补血 主要活性组分
原文传递
地榆皂苷类成分对环磷酰胺致小鼠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代良敏 +2 位作者 杨桂燕 林影影 杨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2-859,共8页
为了观察地榆皂苷类成分对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本文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致小鼠骨髓抑制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骨髓抑制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集落刺激因子组、地榆皂苷Ⅰ5、2.5、0.5 mg/kg三个剂量组,地榆皂苷Ⅱ5、2.5、0.5 mg... 为了观察地榆皂苷类成分对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本文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致小鼠骨髓抑制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骨髓抑制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集落刺激因子组、地榆皂苷Ⅰ5、2.5、0.5 mg/kg三个剂量组,地榆皂苷Ⅱ5、2.5、0.5 mg/kg三个剂量组,地榆皂苷元5、2.5、0.5 mg/kg三个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7 d,每天一次,以外周血液白细胞数量、骨髓细胞DNA含量和CD34+的表达以及骨髓细胞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蛋白的表达为评价指标,研究地榆皂苷类成分对CTX所致骨髓抑制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地榆皂苷类成分可显著升高小鼠WBC(P<0.05);显著升高小鼠骨髓DNA含量(P<0.05);显著促进CD34+的表达(P<0.05);显著促进MGMT蛋白的表达(P<0.05)。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地榆皂苷类成分可显著拮抗CTX所致小鼠骨髓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皂苷类成分 环磷酰胺 骨髓抑制 保髓作用
下载PDF
美洲大蠊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晨晨 +4 位作者 谭承佳 黄晶 姜小东 梅明 韩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58-761,共4页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药材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药理作用,为美洲大蠊的工业化生产及临床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KM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及美洲大蠊药材高、中、低剂量组,其中阳性组按100 mg·kg-1灌胃给予...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药材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药理作用,为美洲大蠊的工业化生产及临床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KM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及美洲大蠊药材高、中、低剂量组,其中阳性组按100 mg·kg-1灌胃给予硫普罗宁,药材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6.667、3.333、1.667g·kg-1剂量连续10天灌胃给予药材全粉,第10天给药后3 h,除空白组灌胃等体积水,其余各组灌胃14mL·kg-1的56°红星二锅头。禁食不禁水12 h,眼眶取血,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剖取肝脏,测定肝重系数,同时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活性显著升高(P<0.01),GGT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中剂量组GGT、AST活性明显升高(P<0.05),ALT活性显著升高(P<0.01),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肝脏病理均有严重损伤。结论:美洲大蠊药材全粉对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药材 酒精性肝损伤 内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Γ-谷氨酰转肽酶
下载PDF
康复新液与顺铂、伊立替康联用对大肠癌HCT116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和造血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邹俊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5期854-862,共9页
目的:考察康复新液与顺铂、伊立替康等用人结肠癌细胞HCT116荷瘤小鼠的联合用药效果。方法:SPF级C57BL/6小鼠110只,分别腹水接种HCT116制备种鼠模型,6-7天后,分离肿瘤组织制备HCT116荷瘤小鼠模型9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康复新液组、顺铂... 目的:考察康复新液与顺铂、伊立替康等用人结肠癌细胞HCT116荷瘤小鼠的联合用药效果。方法:SPF级C57BL/6小鼠110只,分别腹水接种HCT116制备种鼠模型,6-7天后,分离肿瘤组织制备HCT116荷瘤小鼠模型9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康复新液组、顺铂组、康复新液联合顺铂组、伊立替康组、康复新液联合伊立替康组共6组,按实验方案给药16天,期间每3天测定一次动物体质量,16天后荷瘤小鼠摘眼球取血,测定血常规,处死后剥离肿瘤组织,测定肿瘤体积,计算小鼠FBW/IBW比值,分取骨髓,测定骨髓DNA含量,观察造血祖细胞集落,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细胞CD34+抗原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瘤重均显著减轻(P<0.05),康复新液及联合用药组动物PLT、RBC、HG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顺铂组、伊立替康组小鼠血常规各项水平和骨髓DNA含量、造血祖细胞集落数量以及骨髓细胞CD34+抗原表达率均显著下降(P<0.05,P<0.01);与顺铂组、伊立替康组相比,与康复新液联合使用可明显抑制化疗药物导致的体质量下降(P<0.05),升高实验动物血常规水平(P<0.05,P<0.01),提升小鼠骨髓DNA含量、造血祖细胞集落数量以及骨髓细胞CD34+抗原表达率(P<0.05,P<0.01)。结论:康复新液具有明显抑制HCT116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且与顺铂、伊立替康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后二者引起的骨髓抑制作用,康复新液联合一线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新液 结肠癌 顺铂 伊立替康 联合用药
下载PDF
闪式与回流提取黄芪皂苷工艺比较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赵强强 韩丽 +3 位作者 王淼 谢兴亮 杨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3,共3页
目的:考察闪式与回流提取对黄芪皂苷提取工艺的影响。方法:以黄芪甲苷提取率和出膏率作为考察指标,采用HPLC-ELSD法作为测定方法,以Welc 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漂移管温度80℃... 目的:考察闪式与回流提取对黄芪皂苷提取工艺的影响。方法:以黄芪甲苷提取率和出膏率作为考察指标,采用HPLC-ELSD法作为测定方法,以Welc 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漂移管温度80℃,气流量50 psi,考察闪式与回流提取对黄芪皂苷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闪式提取所得黄芪甲苷含量高于回流提取。结论:闪式提取黄芪皂苷不仅提取率高,而且耗时短,节省能源,可望广泛地应用在制药工业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式提取 黄芪 黄芪甲苷 提取工艺
原文传递
大黄素调控miR-21介导细胞自噬减轻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氧化性损伤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齐宝宁 +5 位作者 潘艳芳 徐守竹 纪明睿 王嘉欣 王一 邹佳盈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012-2019,共8页
探讨大黄素调控miR-21介导细胞自噬减轻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氧化性损伤机制。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小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将模型建立成功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格列美脲组(0.6 mg/kg/d,ig)、大黄素高剂量组(50 mg... 探讨大黄素调控miR-21介导细胞自噬减轻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氧化性损伤机制。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小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将模型建立成功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格列美脲组(0.6 mg/kg/d,ig)、大黄素高剂量组(50 mg/kg/d,ig)、大黄素低剂量组(25 mg/kg/d,ig),另设正常组,每组10只。治疗一周后测定各实验组小鼠血糖、肾脏重量系数及病理形态;荧光探针法测定肾脏ROS含量,Elisa法测定肾脏BUN、Cr、uAE含量;透射电镜观测肾脏细胞自噬程度,Western blot测定P62、Atg7和LC3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大黄素给药组小鼠肾脏重量系数有显著减小(P<0.05),肾脏病理性损伤明显减轻;肾脏ROS含量显著降低(P<0.05);BUN、Cr、uAE含量显著降低(P<0.05);肾脏足细胞自噬程度显著增强,miR-21基因表达显著下调(P<0.05);P62、Atg7和LC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提示大黄素可通过下调miR-21促进DN小鼠肾脏细胞自噬减轻其肾脏氧化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大黄素 MIR-21 自噬 氧化损伤
下载PDF
马齿苋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_1信号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潘晓丽 +1 位作者 谭玉柱 向晖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40-1143,共4页
目的观察马齿苋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马齿苋总黄酮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马齿苋总黄酮组,各12只。除正常对... 目的观察马齿苋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马齿苋总黄酮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马齿苋总黄酮组,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溶液2 mL·kg-1·d-1复制肝纤维化模型。复方甘草酸苷组灌胃复方甘草酸苷溶液15.75 mg·kg-1,马齿苋总黄酮组灌胃马齿苋总黄酮溶液35.6 mg·kg-1,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纯净水。30 d后麻醉处死动物剖取肝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肝脏细胞TGF-β1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马齿苋总黄酮组大鼠肝脏细胞中TGF-β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25±0.130,7.493±1.410,3.016±1.240,2.668±1.150。马齿苋总黄酮可显著下调TGF-β1基因(P<0.01)及TGF-β1蛋白(P<0.01)的表达。结论马齿苋总黄酮可通过下调大鼠肝纤维化细胞TGF-β1基因及蛋白表达有效治疗肝细胞纤维化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总黄酮 肝硬化 转化生长因子
下载PDF
苦参药材中总碱含量的溴甲酚绿比色法测定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淼 韩丽 +4 位作者 谢兴亮 赵强强 陈璐 杨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77-1878,共2页
目的建立苦参药材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取苦参的酸水提取液,调节pH值至7.00左右,加入pH3.6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溴甲酚绿试液,振摇后用氯仿萃取,静置后分取氯仿层,于417.0 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 苦参碱检测浓度在0... 目的建立苦参药材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取苦参的酸水提取液,调节pH值至7.00左右,加入pH3.6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溴甲酚绿试液,振摇后用氯仿萃取,静置后分取氯仿层,于417.0 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 苦参碱检测浓度在0.029 6~0.103 6 mg.m l-1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1%(RSD=2.00%),并对实际药材进行了含量测定。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用于苦参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甲酚绿 酸性染料比色法 氧化苦参碱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物抗肝损伤药效比较及工艺评价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晶 梅明 +3 位作者 许润春 李晨晨 杨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46-49,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工艺制备的美洲大蠊提取物抗肝损伤药效与主要成分含量差异。方法:采用水或乙醇分别回流法、闪式法和磁力搅拌法提取美洲大蠊,通过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考察药效,采用考马斯亮蓝法和茚三酮法测定美洲大蠊提取物中总... 目的:比较不同工艺制备的美洲大蠊提取物抗肝损伤药效与主要成分含量差异。方法:采用水或乙醇分别回流法、闪式法和磁力搅拌法提取美洲大蠊,通过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考察药效,采用考马斯亮蓝法和茚三酮法测定美洲大蠊提取物中总肽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结合出膏率计算加权得分,考察不同提取工艺的差异。结果:水闪式提取物具有良好的对抗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MDA增多、抑制血清转氨酶增高、减轻肝组织病变的作用。各提取物中出膏率分别为16.64%,20.84%,16.19%,15.75%,19.53%,16.82%,总肽质量分数分别为0.82%,0.03%,0.96%,0.02%,0.64%,0.02%,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分别为1.99%,1.11%,2.12%,1.15%,2.10%,1.03%,综合评分分别为90.64,37.31,99.46,42.53,82.42,39.00。结论:美洲大蠊水闪式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肝损伤药效与工艺指标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闪式提取法 总肽 游离氨基酸 肝损伤
原文传递
地榆鞣质对环磷酰胺致小鼠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邹俊波 杨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9-503,共5页
为了观察地榆鞣质对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本文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致小鼠骨髓抑制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骨髓抑制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集落刺激因子组、地榆鞣质20、10、5 mg/kg三个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10 d,每天一次... 为了观察地榆鞣质对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本文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致小鼠骨髓抑制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骨髓抑制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集落刺激因子组、地榆鞣质20、10、5 mg/kg三个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10 d,每天一次,以外周血液白细胞数量、骨髓细胞DNA含量和CD34+的表达以及骨髓细胞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蛋白的表达为评价指标,研究地榆鞣质对CTX所致骨髓抑制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地榆鞣质可显著升高小鼠外周血WBC(P<0.05);显著升高小鼠骨髓DNA含量(P<0.05);显著促进CD34+的表达(P<0.05);显著促进MGMT蛋白的表达(P<0.05)。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地榆鞣质可显著拮抗CTX所致小鼠骨髓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鞣质 环磷酰胺 骨髓抑制 拮抗
下载PDF
地榆皂苷Ⅰ基于自噬升高白细胞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邹娅 +3 位作者 张德华 陈梦 邓从玲 王森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350-3356,共7页
目的研究地榆皂苷Ⅰ(ZgⅠ)升高外周血液中白细胞数量的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3-甲基腺苷(3-MA)组、ZgⅠ(20 mg/kg)组、ZgⅠ(20 mg/kg)+3-MA组。实验第1天以120 mg/kg剂量ip环磷酰胺诱导小鼠骨髓抑... 目的研究地榆皂苷Ⅰ(ZgⅠ)升高外周血液中白细胞数量的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3-甲基腺苷(3-MA)组、ZgⅠ(20 mg/kg)组、ZgⅠ(20 mg/kg)+3-MA组。实验第1天以120 mg/kg剂量ip环磷酰胺诱导小鼠骨髓抑制模型并ig给药,连续给药6 d。实验第6天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测定小鼠血液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采用透射电镜和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造血干细胞自噬程度;流式细胞仪测定造血干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tg5、Atg7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和3-MA组比较,ZgⅠ可显著升高骨髓抑制小鼠白细胞数量(P<0.05)和中性粒细胞数量(P<0.05),激发其造血干细胞自噬的发生,并显著上调造血干细胞中Atg5、Atg7和Bec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 ZgⅠ是一种高效的自噬激活剂,其升高白细胞机制可能与促进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干细胞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皂苷Ⅰ 骨髓抑制 造血干细胞 自噬 白细胞
原文传递
HPLC-ELSD法测定地榆总皂苷中地榆皂苷-Ⅰ和地榆皂苷-Ⅱ的含量 被引量:9
17
作者 范奎 代良敏 +2 位作者 伍振峰 杨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639-2642,共4页
目的:建立地榆总皂苷中地榆皂苷-Ⅰ和地榆皂苷-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Agilent ODS C_(18)柱(250mm×4.6mm,5μm)分离,流速1.0mL/min,柱温40℃;漂移管温度100℃,气体流速3.0L/min;不分流模式;地榆皂苷-Ⅰ的流动相A为甲醇-乙腈(1... 目的:建立地榆总皂苷中地榆皂苷-Ⅰ和地榆皂苷-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Agilent ODS C_(18)柱(250mm×4.6mm,5μm)分离,流速1.0mL/min,柱温40℃;漂移管温度100℃,气体流速3.0L/min;不分流模式;地榆皂苷-Ⅰ的流动相A为甲醇-乙腈(1∶1),流动B为水,梯度洗脱。地榆皂苷-Ⅱ的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B为水,梯度洗脱,测定地榆总皂苷中地榆皂苷-Ⅰ和地榆皂苷-Ⅱ的含量。结果:以该HPLC-ELSD条件进行分析,得到地榆皂苷-Ⅰ和地榆皂苷-Ⅱ分别在0.4104-4.1040μg(r=0.9997)、50.42-10.08μg(r=0.9987)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得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2%(RSD=1.45%)、96.78%(RSD=1.75%),地榆总皂苷中地榆皂苷-Ⅰ的含量为84.39%-85.75%,地榆皂苷-Ⅱ含量为3.440%-4.483%。结论:HPLC-ELSD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地榆总皂苷中地榆皂苷-Ⅰ和地榆皂苷-Ⅱ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总皂苷 地榆皂苷-Ⅰ 地榆皂苷-Ⅱ HPLC-ELSD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田口实验设计法优选黄芪皂苷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强强 韩丽 +3 位作者 谢兴亮 吴品江 杨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88-1990,共3页
目的:采用田口实验设计法研究黄芪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实验,以黄芪甲苷含量的信噪比(S/N)作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黄芪皂苷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60%乙醇用量为6倍... 目的:采用田口实验设计法研究黄芪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实验,以黄芪甲苷含量的信噪比(S/N)作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黄芪皂苷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60%乙醇用量为6倍,提取时间为1 h,提取3次。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口实验设计 黄芪 黄芪甲苷 提取工艺
下载PDF
田口实验设计法优选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强强 韩丽 +3 位作者 王淼 杨明 谢兴亮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6,共4页
目的:采用田口实验设计法研究黄芪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芪多糖提取量的信噪比(S/N)作为指标,采用L9(33)正交表安排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黄芪多糖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加6倍量水,提取时间为1.5... 目的:采用田口实验设计法研究黄芪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芪多糖提取量的信噪比(S/N)作为指标,采用L9(33)正交表安排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黄芪多糖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加6倍量水,提取时间为1.5 h,提取3次。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口实验设计 黄芪 黄芪多糖 提取工艺
原文传递
理气散结汤对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9
20
作者 魏谭军 王毅 +2 位作者 李霞 程阔菊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03-607,共5页
目的:研究理气散结汤对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肌内注射雌-孕激素联合诱导制备乳腺增生模型大鼠,选择造模成功的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小金胶囊组、理气散结汤低、中、高剂量组,另设正常... 目的:研究理气散结汤对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肌内注射雌-孕激素联合诱导制备乳腺增生模型大鼠,选择造模成功的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小金胶囊组、理气散结汤低、中、高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30 d后,测定各组大鼠胸腺、脾脏和子宫重量系数,观察乳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ELISA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和黄体酮(P)含量,RT-PCR检测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ER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理气散结汤能显著增加乳腺增生大鼠脾脏和胸腺重量指数(P<0.05),减小子宫重量指数(P<0.05),显著减轻大鼠乳腺增生程度,显著降低血清E2含量(P<0.05)、增加P的含量(P<0.05),显著下调ERα基因和单边表达水平(P<0.05)。结论:理气散结汤对大鼠乳腺增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与调节乳腺增生大鼠血清中性激素及其受体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气散结汤 乳腺增生 治疗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