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模拟器”映照下的未来:潜力、挑战与抉择
1
作者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64,共10页
Open AI将Sora定位为“世界模拟器”(world simulator),充分展现出这一人工智能文生视频大模型真正的潜力所在。长期以来,人类的文艺创作活动总是寻求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表现形式,构筑出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非现实世界,以媲美乃至超越... Open AI将Sora定位为“世界模拟器”(world simulator),充分展现出这一人工智能文生视频大模型真正的潜力所在。长期以来,人类的文艺创作活动总是寻求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表现形式,构筑出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非现实世界,以媲美乃至超越现实世界。Sora的出现和后续发展,有希望将此进程推进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这一美好的愿景也会带来巨大挑战。一方面,在其所创造的非现实世界内部,人工智能因其主导性可能引发造物主危机;另一方面,这些非现实世界还会向外与现实世界发生激烈竞争,促使接受者在两者之间作出抉择。认清相关问题,有助于我们更为坦然地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模拟器 非现实世界 现实世界
原文传递
汉初黄老政治何以成为可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3-37,共15页
黄老思想对于汉初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汉初曾确实存在过黄老政治,这早已是学术界的共识。然而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学界对这一重要历史现象的成因却始终没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诸多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简单化、理想化的问题。实... 黄老思想对于汉初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汉初曾确实存在过黄老政治,这早已是学术界的共识。然而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学界对这一重要历史现象的成因却始终没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诸多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简单化、理想化的问题。实际上,黄老政治与汉初的普遍民意、社会制度和权势阶层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在系统把握黄老思想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这一学说与彼时的社会现状、权力格局之间的复杂关系,才能真正理解这一现象的成因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政治 黄老思想 汉初社会制度 汉初权力格局
原文传递
唐代士人出世观与入世观共同的“自我”思想根基——以言志诗为中心的考察
3
作者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98,共10页
唐代士人普遍表现出了调和入世与出世两种选择的心理,而要想真正理解这一现象,必须回答一个关键问题:这样两种相互悖反的追求,是如何在其思想中实现结合的?通过考察当时的言志诗写作可以发现,唐人的入世观与出世观,实际上都立足于一共... 唐代士人普遍表现出了调和入世与出世两种选择的心理,而要想真正理解这一现象,必须回答一个关键问题:这样两种相互悖反的追求,是如何在其思想中实现结合的?通过考察当时的言志诗写作可以发现,唐人的入世观与出世观,实际上都立足于一共通的思想基点,那就是以“自我”为中轴的主导意识。他们普遍期待的出世愿景,是在人世田园中,借助饮酒等形式回归自我心灵,实现自我的适意。其对于入世的向往,也普遍淡化了家国色彩,而代之以成就自我功名的强烈诉求,且在入世受挫后,很容易陷入“不可得”的个人哀伤愁绪中。他们之所以能够自洽地实现入世观与出世观的结合,正是有赖于对此根本思想底色的坚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世观 出世观 自我 唐代言志诗
原文传递
“诗言志”话语的意涵演变:从先秦两汉到魏晋南北朝 被引量:1
4
作者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32,共13页
有关“诗言志”话语的讨论,多集中于考察先秦两汉的情况,对这一话语在魏晋以后的发展变化则较少关注。但事实上,“诗言志”并没有因为“诗缘情”或其他诗论的兴起而消亡,它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仍保持活跃,并且在时代思潮的推动下经历了深... 有关“诗言志”话语的讨论,多集中于考察先秦两汉的情况,对这一话语在魏晋以后的发展变化则较少关注。但事实上,“诗言志”并没有因为“诗缘情”或其他诗论的兴起而消亡,它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仍保持活跃,并且在时代思潮的推动下经历了深刻的意涵演变。总体来看,彼时众多“诗言志”话语都不再坚持汉代的“诗言社会政治之志”传统,转而传递出两种新的志意,分别是“诗言归天之志”和“诗言个体之志”。这两种最具影响力的新兴意涵本身也经历了复杂的演变,它们在不同层面、不同阶段所展现出的不同样态,都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言志 诗缘情 魏晋南北朝 时代思潮 先秦两汉 不同层面 诗论 意涵
原文传递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缘情”论与“绮靡”论之争
5
作者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117,共7页
学界此前关于"诗缘情而绮靡"的研究,多措意于"言志"与"缘情"的对比,有关"缘情"与"绮靡"关系的讨论,亦普遍倾向于指出其关联性。事实上,"缘情"与"绮靡"所指涉的... 学界此前关于"诗缘情而绮靡"的研究,多措意于"言志"与"缘情"的对比,有关"缘情"与"绮靡"关系的讨论,亦普遍倾向于指出其关联性。事实上,"缘情"与"绮靡"所指涉的两种文学思想分属"质""文"两端,在传统"诗言志"话语的权威逐渐消解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二者虽相对"言志"话语而言确有其价值导向上的相通性,但同时亦呈现出相当紧张的张力与竞争关系。作为不同层面的价值诉求,"缘情"论与"绮靡"论两类话语在诸多时人论述中都留下了冲突与竞争的痕迹,二者的交织与纠葛,充分展现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思想生态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缘情 绮靡
原文传递
郭象对庄子逍遥义的改造
6
作者 《理论界》 2019年第3期24-29,共6页
庄子尊"天"为至高权威,以达致"天"之"无待"境界为"逍遥",在他看来,"逍遥"始终处于"天"的权威体系中,唯"天"乃为"逍遥",舍此无可言"逍遥"... 庄子尊"天"为至高权威,以达致"天"之"无待"境界为"逍遥",在他看来,"逍遥"始终处于"天"的权威体系中,唯"天"乃为"逍遥",舍此无可言"逍遥"。而郭象却从万物"自生"而"独化"的认知观念出发,主张万物各尽其性分即可达致"逍遥",从而否定了其中统一权威体系的存在,最终实现了对庄子"逍遥"思想的改造。是否存在应当服从的统一权威,是两种"逍遥"观念的根本分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郭象 逍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