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棉铃虫寄主作物多样性时空差异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胡爱玲
许峰
+3 位作者
焦
雪
敏
杨思雨
谌婕妤
黄运新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343-348,共6页
选取14个代表性点位对2005-2016年间湖北棉铃虫7种主要寄主作物种植比例进行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基于辛普森指数和香农指数的寄主作物多样性存在不同程度的时空差异或变化.从年度变化来看,除枣阳、公安、潜江、仙桃等少数点位...
选取14个代表性点位对2005-2016年间湖北棉铃虫7种主要寄主作物种植比例进行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基于辛普森指数和香农指数的寄主作物多样性存在不同程度的时空差异或变化.从年度变化来看,除枣阳、公安、潜江、仙桃等少数点位外,大部分点位的寄主作物多样性无显著变化.从空间差异来看,14个点位中枝江和钟祥等地的寄主作物多样性相对较高,而枣阳和曾都等地的相对较低.按区域比较发现,鄂中北寄主作物多样性最高,鄂中南、鄂东北次之,鄂北最低.可为进一步研究寄主作物多样性对湖北棉铃虫的影响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主作物
杂食害虫
多样性指数
区域差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湖流域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分析——以荆州市沙市区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思雨
谌婕妤
+4 位作者
焦
雪
敏
王文荟
尹述政
许峰
黄运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59-65,68,共8页
为明确长湖流域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了解高风险种植模式,以荆州市沙市区为例,采用流失系数法和遥感数据分析相结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7个乡镇农场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总流失量分别为539023、19850 kg,其中岑河镇最高,分...
为明确长湖流域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了解高风险种植模式,以荆州市沙市区为例,采用流失系数法和遥感数据分析相结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7个乡镇农场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总流失量分别为539023、19850 kg,其中岑河镇最高,分别占沙市区氮、磷流失总量的45%、43%;沙市农场氮流失强度最高,立新乡磷流失强度最高。全区当季施肥造成的氮、磷流失分别占农田流失总量的28%、23%。15种种植模式中,氮、磷流失最大的模式分别为平地-旱地-大田、平地-水田,分别占农田流失总量的44%、46%。3种坡度中,平地的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量最大,分别占农田流失总量的91%、89%,陡坡地最小。4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旱地的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量分别占农田流失总量的49%、36%,水田分别占农田氮、磷流失总量的44%、53%。沙市农场和立新乡分别是氮、磷流失高风险区,平地-旱地-大田、平地-水田分别是氮、磷流失高风险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地表径流
种植模式
空间分布
遥感数据
氮磷流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1982~2015年FPAR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焦
雪
敏
张赫林
+6 位作者
徐富宝
王岩
彭代亮
李存军
徐希燕
范海生
黄运新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50-961,共12页
植被吸收利用太阳光合有效辐射比率反映了植被固碳释氧能力,根据青藏高原GIMMS NDVI3g(1982~2015年)和MODIS NDVI(2001~2015年)数据,采用非线性半理论半经验模型进行FPAR反演及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①2001~2015年GIMMS NDVI3g和MODIS...
植被吸收利用太阳光合有效辐射比率反映了植被固碳释氧能力,根据青藏高原GIMMS NDVI3g(1982~2015年)和MODIS NDVI(2001~2015年)数据,采用非线性半理论半经验模型进行FPAR反演及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①2001~2015年GIMMS NDVI3g和MODIS NDVI反演FPAR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82(P<0.01),年际变化趋势一致至少6年的区域占80%;②青藏高原FPAR受坡度和海拔影响较大,其中15~35坡度FPAR变化最快,700~2100 m海拔区间FPAR值最大;不同坡向对应的FPAR除南坡方向偏低外其他方向差异不大。③1982~2015年青藏高原四季FPAR时空变化研究中,冬季FPAR年际变化最明显,约78.5%的区域表现为增长趋势;秋季FPAR下降区域最多,但超过71.5%区域变化不显著;④基于MODIS NDVI和GIMMS NDVI两数据反演的所有植被类型的FPAR都在2012年间出现小幅度下降趋势,且不同植被类型FPAR的年际变化趋势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NDVI
FPAR
植被
空间分布
年际变化
原文传递
题名
棉铃虫寄主作物多样性时空差异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胡爱玲
许峰
焦
雪
敏
杨思雨
谌婕妤
黄运新
机构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343-34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0543)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6ZX08012-004)资助
文摘
选取14个代表性点位对2005-2016年间湖北棉铃虫7种主要寄主作物种植比例进行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基于辛普森指数和香农指数的寄主作物多样性存在不同程度的时空差异或变化.从年度变化来看,除枣阳、公安、潜江、仙桃等少数点位外,大部分点位的寄主作物多样性无显著变化.从空间差异来看,14个点位中枝江和钟祥等地的寄主作物多样性相对较高,而枣阳和曾都等地的相对较低.按区域比较发现,鄂中北寄主作物多样性最高,鄂中南、鄂东北次之,鄂北最低.可为进一步研究寄主作物多样性对湖北棉铃虫的影响打下基础.
关键词
寄主作物
杂食害虫
多样性指数
区域差异
Keywords
host crops
polyphagous pest
diversity index
reginal difference
分类号
S435.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湖流域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分析——以荆州市沙市区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思雨
谌婕妤
焦
雪
敏
王文荟
尹述政
许峰
黄运新
机构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59-65,6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543)
文摘
为明确长湖流域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了解高风险种植模式,以荆州市沙市区为例,采用流失系数法和遥感数据分析相结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7个乡镇农场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总流失量分别为539023、19850 kg,其中岑河镇最高,分别占沙市区氮、磷流失总量的45%、43%;沙市农场氮流失强度最高,立新乡磷流失强度最高。全区当季施肥造成的氮、磷流失分别占农田流失总量的28%、23%。15种种植模式中,氮、磷流失最大的模式分别为平地-旱地-大田、平地-水田,分别占农田流失总量的44%、46%。3种坡度中,平地的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量最大,分别占农田流失总量的91%、89%,陡坡地最小。4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旱地的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量分别占农田流失总量的49%、36%,水田分别占农田氮、磷流失总量的44%、53%。沙市农场和立新乡分别是氮、磷流失高风险区,平地-旱地-大田、平地-水田分别是氮、磷流失高风险种植模式。
关键词
农田地表径流
种植模式
空间分布
遥感数据
氮磷流失
Keywords
Farmland surface runoff
Cropping patterns
Spatial distribution
Remote sensing data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sses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1982~2015年FPAR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焦
雪
敏
张赫林
徐富宝
王岩
彭代亮
李存军
徐希燕
范海生
黄运新
机构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区域开发与环境响应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陆表遥感数据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广东欧比特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卫星大数据事业部
出处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50-961,共12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XDA19070203、XDA190803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423)资助。
文摘
植被吸收利用太阳光合有效辐射比率反映了植被固碳释氧能力,根据青藏高原GIMMS NDVI3g(1982~2015年)和MODIS NDVI(2001~2015年)数据,采用非线性半理论半经验模型进行FPAR反演及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①2001~2015年GIMMS NDVI3g和MODIS NDVI反演FPAR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82(P<0.01),年际变化趋势一致至少6年的区域占80%;②青藏高原FPAR受坡度和海拔影响较大,其中15~35坡度FPAR变化最快,700~2100 m海拔区间FPAR值最大;不同坡向对应的FPAR除南坡方向偏低外其他方向差异不大。③1982~2015年青藏高原四季FPAR时空变化研究中,冬季FPAR年际变化最明显,约78.5%的区域表现为增长趋势;秋季FPAR下降区域最多,但超过71.5%区域变化不显著;④基于MODIS NDVI和GIMMS NDVI两数据反演的所有植被类型的FPAR都在2012年间出现小幅度下降趋势,且不同植被类型FPAR的年际变化趋势各不相同。
关键词
青藏高原
NDVI
FPAR
植被
空间分布
年际变化
Keywords
the Tibetan plateau
FPAR
NDVI
Veget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Inter-annual variation
分类号
TP75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棉铃虫寄主作物多样性时空差异分析
胡爱玲
许峰
焦
雪
敏
杨思雨
谌婕妤
黄运新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长湖流域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分析——以荆州市沙市区为例
杨思雨
谌婕妤
焦
雪
敏
王文荟
尹述政
许峰
黄运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青藏高原1982~2015年FPAR时空变化分析
焦
雪
敏
张赫林
徐富宝
王岩
彭代亮
李存军
徐希燕
范海生
黄运新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