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教审美文化的历史、特色及将来 被引量:8
1
作者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32,共9页
以道教文艺为代表的道教审美文化 ,是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一条独特的分支 ,曾经对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 ,道教文学源远流长 ,道教艺术别具特色 ,道教美学思想富于民族特色。进入新世纪 ,怎样研究和引导道教审美文化... 以道教文艺为代表的道教审美文化 ,是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一条独特的分支 ,曾经对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 ,道教文学源远流长 ,道教艺术别具特色 ,道教美学思想富于民族特色。进入新世纪 ,怎样研究和引导道教审美文化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有利于抵制邪教 ,也应提上文化发展的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文化 道教文学 道教艺术 民族文化 人文精神
原文传递
《淮南子》道家-道教美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57,共5页
《淮南子》展现的美学思想,不是所谓的“杂家”,而是典型的道家-道教一脉。在其内容丰富的美学思想中,以“一”为至美的道家美学本体论,“美人不同面”的多样化美学标准,“不待脂粉芳泽”及“西施粉黛”的艺术美论,“形、气、神”为中... 《淮南子》展现的美学思想,不是所谓的“杂家”,而是典型的道家-道教一脉。在其内容丰富的美学思想中,以“一”为至美的道家美学本体论,“美人不同面”的多样化美学标准,“不待脂粉芳泽”及“西施粉黛”的艺术美论,“形、气、神”为中心的审美意识论,都是典型的道家-道教的美学阐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道家一道教 美学思想
下载PDF
新机制促进新跨越——四川大学关于岗位津贴制度的实践与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罗中枢 李旭锋 +9 位作者 李键 张卫红 章成蓉 王清远 田彬 魏中 张晓蕾 田单 季春林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9期82-85,共4页
四川大学1999年人事分配改革主要进行了“三定一聘”,合理调整了全校各类人员的结构比例,但没有走出国家工资平均主义的框架。2001年的改革在教职工的筛选聘用、日常管理、升等晋级、考核奖惩,以及退休、社会保险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大... 四川大学1999年人事分配改革主要进行了“三定一聘”,合理调整了全校各类人员的结构比例,但没有走出国家工资平均主义的框架。2001年的改革在教职工的筛选聘用、日常管理、升等晋级、考核奖惩,以及退休、社会保险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两轮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促进了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明显提高了全校教职工待遇,对于稳定和吸引高层次人才起了较好的积极作用。目前学校正在蕴酿更深层次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大学 岗位津贴制度 人事分配制度 学校管理
原文传递
葛洪美学思想三论 被引量:3
4
作者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30,共7页
葛洪以“玄”代“道”改造发展了老、庄道家的“道—美”思想的,同时理论化地提出了“神仙”美学人格理想,并从文艺社会作用入手,提出了一系列文艺美学思想观点。这三点,对我们全面准确分析葛洪的美学思想及其美学史价值,正确理解、评... 葛洪以“玄”代“道”改造发展了老、庄道家的“道—美”思想的,同时理论化地提出了“神仙”美学人格理想,并从文艺社会作用入手,提出了一系列文艺美学思想观点。这三点,对我们全面准确分析葛洪的美学思想及其美学史价值,正确理解、评价和定位葛洪之后的道教美学思想,都有提纲挈领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洪 美学思想 道家 人格理想 文艺美学 “玄” “道”
原文传递
防治学术腐败 促进社科创新 被引量:4
5
作者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学术创新 人文社会科学
原文传递
“道法自然”的美学趣味观 被引量:4
6
作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3-107,共5页
“道法自然”的美学趣味观潘显一“道法自然”,是老子提出的哲学原则,也是贯穿道教思想的美学原则。对于道家哲学来说,“道”遵照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的”规律,或者说这“自然的”规律就是“道”。道教的美学思想认为,符合“... “道法自然”的美学趣味观潘显一“道法自然”,是老子提出的哲学原则,也是贯穿道教思想的美学原则。对于道家哲学来说,“道”遵照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的”规律,或者说这“自然的”规律就是“道”。道教的美学思想认为,符合“自然的”发展变化原则的就是美的,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法自然 《道藏》 无为而无不为 “自然” 西方美学 美学思想 《文心雕龙·原道》 “自然之道” 道教美学 审美趣味
下载PDF
早期道教美学思想的发展与分化——《太平经》与《抱朴子》美学思想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6-25,共10页
《太平经》的民间道教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 ,既是汉魏时期中下层老百姓美学意识与宗教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又是中原古代文化中审美文化的宗教化和民众化。《抱朴子》既是学者型学术著作 ,又是神仙道教理论思想体系的集大成 ,体现... 《太平经》的民间道教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 ,既是汉魏时期中下层老百姓美学意识与宗教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又是中原古代文化中审美文化的宗教化和民众化。《抱朴子》既是学者型学术著作 ,又是神仙道教理论思想体系的集大成 ,体现了上层人士、上层知识分子的神仙道教理想及其美学思想 ,具有江南文化色彩。两相比较 ,《抱朴子》的神仙道教美学思想 ,既是古代道家美学理想的宗教化 ,又是古代神仙理想和魏晋美学理想的结合 ;同时 ,它既是早期道教包括《太平经》在内的美学思想的主流化发展和理论提升 ,又是早期道教美学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经》 《抱朴子》 道教美学
下载PDF
水向石边流出冷 风从花里过来香——白玉蟾美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5
8
作者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9-65,共7页
白玉蟾的文学艺术的成就及其美学思想是道教文艺和美学思想发展的又一高峰 ,也是宋代美学思想的代表之一。他的美学思想是复杂而多样的 ,就像道教思想道教文化本身那样。他以“真快活”为核心的审美趣味说 ,“无心于山 ,无山于心”的终... 白玉蟾的文学艺术的成就及其美学思想是道教文艺和美学思想发展的又一高峰 ,也是宋代美学思想的代表之一。他的美学思想是复杂而多样的 ,就像道教思想道教文化本身那样。他以“真快活”为核心的审美趣味说 ,“无心于山 ,无山于心”的终极的自然审美论 ,及其强调“忘笔知书”以契道为目标的艺术美学观 ,都体现其美学思想的宗教化特点 ,也能反观其文学艺术成就的思想基础、时代和民族文化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玉蟾 道教 美学思想
下载PDF
简论道教的“山水”美学观 被引量:5
9
作者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107,共7页
道教对山水、林泉美的看重,从魏晋时代就已成风。虽其肇始于古道家之"原天地之美"的说法,但其实已经脱离了古道家借"天地"之美比喻"道美"的哲学逻辑,而发展出道教自己的"山林"之思和"山水... 道教对山水、林泉美的看重,从魏晋时代就已成风。虽其肇始于古道家之"原天地之美"的说法,但其实已经脱离了古道家借"天地"之美比喻"道美"的哲学逻辑,而发展出道教自己的"山林"之思和"山水"之美的自然审美趣味。当"山水"之美与修仙者的"洞天福地"的理想境界结合以后,道教对自然风物的审美,就增加了宗教理想化的色彩。这也是道教美学思想有别于其他宗教美学的地方之一,其"山水"美学思想的"仙"化本质也为古代的自然物审美的深化拓宽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山水 自然美
原文传递
论道教的“存想”与艺术创作中的“审美想象”之异同 被引量:3
10
作者 程群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0-134,共5页
道教修炼中的“存想”与艺术创作中的“审美想象”作为想象的两种类型,二者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也存在着一些相通、相似之处。本文就两种想象所要实现的目的、想象的方式、想象的内容、想象产生的源泉、想象给主体带来的自由等等方面的不... 道教修炼中的“存想”与艺术创作中的“审美想象”作为想象的两种类型,二者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也存在着一些相通、相似之处。本文就两种想象所要实现的目的、想象的方式、想象的内容、想象产生的源泉、想象给主体带来的自由等等方面的不同加以比较。同时指出两者存在的一些相似之处,认为“存想”具有着“审美想象”的因子,二者都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想 审美想象 道教 艺术创作
原文传递
道家人格美到道教“仙格”美的嬗变──《河上公章句》与《想尔注》美学思想综论之一 被引量:2
11
作者 《宗教学研究》 CSSCI 2000年第2期30-35,共6页
先秦道家美学人格论转变为魏晋道教“神仙”美学思想,其间最具代表性的文献是《老子河上公章句》和《老子想尔注》,它们在人(仙)格美的内在与外在、凡人仙人人格对比、神仙审美心理、道家道教人格修炼与艺术美之关系等四个方面,展... 先秦道家美学人格论转变为魏晋道教“神仙”美学思想,其间最具代表性的文献是《老子河上公章句》和《老子想尔注》,它们在人(仙)格美的内在与外在、凡人仙人人格对比、神仙审美心理、道家道教人格修炼与艺术美之关系等四个方面,展示了道教美学人格思想的嬗变过程,再次证明了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与后世道教美学思想之间的亲缘关系,也证明道教美学思想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人格美 思想
原文传递
论《太平经》的伦理美学思想 被引量:2
12
作者 《宗教学研究》 CSSCI 1998年第3期22-26,共5页
《太平经》作为最早的道教经典之一,其宗教美学思想带有明显的伦理化趋向。它赞“道”之美为“神”,体现了早期道教超越现实的美学要求;它将类美感的“喜乐”,当做通向“道德”的起点和门户;它将心灵的“清静”状态,作为符合“天... 《太平经》作为最早的道教经典之一,其宗教美学思想带有明显的伦理化趋向。它赞“道”之美为“神”,体现了早期道教超越现实的美学要求;它将类美感的“喜乐”,当做通向“道德”的起点和门户;它将心灵的“清静”状态,作为符合“天地之至情”的趣味。这说明,它的美学思想既面对现实,又超越现实,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上应有其特定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经》 伦理美学 “神” 宗教伦理 伦理化 美学思想 美学价值 审美评价 “乐” 天地
原文传递
论宗教与美学的两个衔接点 被引量:2
13
作者 《宗教学研究》 CSSCI 1998年第4期95-100,105,共7页
宗教思维与审美思维在思维形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使宗教思想与美学思想更容易融合、交通;宗教美学思想中既包含社会美的部分,又包含对自然物的审美观点和趣味,都带着或浓或淡的神学意味和宗教的理想化色彩。这正是宗教与美学在意... 宗教思维与审美思维在思维形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使宗教思想与美学思想更容易融合、交通;宗教美学思想中既包含社会美的部分,又包含对自然物的审美观点和趣味,都带着或浓或淡的神学意味和宗教的理想化色彩。这正是宗教与美学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两个重要衔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美学 掌握方式 思维形式 宗教思维 意识形态 宗教艺术 审美思维 社会美 马克思恩格斯 《太平经》
原文传递
“道美”:妙不可言?──论道教美学思想从《河上公章句》到《想尔注》的转变 被引量:3
14
作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44,共6页
河上公论及“道美”五个方面:“道美”比任何感性形象美都高,“道美”既无形又难从一般审美中获得,“浮华”之文艺不符合“道美”精神,“情欲文饰”不但不符合“道美”且会害人害己妨政扰民,“道美”和“道”一样只具有无用之“用... 河上公论及“道美”五个方面:“道美”比任何感性形象美都高,“道美”既无形又难从一般审美中获得,“浮华”之文艺不符合“道美”精神,“情欲文饰”不但不符合“道美”且会害人害己妨政扰民,“道美”和“道”一样只具有无用之“用”,《想尔注》都做了更宗教化的阐述。“道美”思想从《河上公章句》到《想尔注》的转变,体现了道家美学思想到道教美学思想的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美学 道美 《河上公章句》 《想尔注》
下载PDF
论道教“真”美观 被引量:4
15
作者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4-49,共6页
论道教“真”美观潘显一“真”,作为美学范畴是有其特殊蕴意的。当人在宗教中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宗教之神和上帝形象的时候,最高神和上帝必然集中了真、善、美,必然是宗教美学人格(即神性)理想的最高代表。在西方神学中,这种宗教... 论道教“真”美观潘显一“真”,作为美学范畴是有其特殊蕴意的。当人在宗教中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宗教之神和上帝形象的时候,最高神和上帝必然集中了真、善、美,必然是宗教美学人格(即神性)理想的最高代表。在西方神学中,这种宗教美学人格理想被表述为“真、善、美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 “真人” 道教美学 人格理想 “朴” 理想人格 人格美 《庄子》 道德经 《太平经》
下载PDF
陈铨及其创作 被引量:3
16
作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57-64,共8页
陈铨(1903—1969),四川省富顺县人,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教授。陈铨自幼聪敏好学,深受作为晚清秀才的父亲的教诲和影响,在上小学期间,还于课余学后按父亲要求入私塾读古文、诗词,打下深厚的古典文学基础。他以优秀成绩考入四川省... 陈铨(1903—1969),四川省富顺县人,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教授。陈铨自幼聪敏好学,深受作为晚清秀才的父亲的教诲和影响,在上小学期间,还于课余学后按父亲要求入私塾读古文、诗词,打下深厚的古典文学基础。他以优秀成绩考入四川省立成都中学,后又考入北平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并先后修习古英文、德文、希腊文。毕业后,留学美国阿伯林大学,并以优秀成绩获硕士学位。后又留学德国克尔大学,获博士学位。 1933年底,陈铨学成归来,成为家乡富顺县的又一个“才子”,留洋博士。1934年,陈铨经清华大学老师吴宓教授推荐,任教于武汉大学,教授文学课程。193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顺县 清华大学 清华学校 硕士学位 陈铨 博士学位 四川省 文学课程 古典文学 教授
下载PDF
论闵一得的道教美学思想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76-178,共3页
闵一得为清朝时期的高道 ,他在他的道论中用宗教的语言讲述了生命的可贵与美好 ,体现了道教追求生命之美的根本旨趣。闵一得还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来表现道的无限之美 ,并说明只有将个体生命融入道中 ,融入宇宙生命中 。
关键词 闵一得 生命 无限
原文传递
论谭峭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3
18
作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64,共6页
唐末五代道士谭峭的美学思想,前承盛唐道教审美趣味,后启两宋道教审美风气。其至"乐"即"道"的辩证审美人生观,"感激之道"为核心的宗教艺术作用论,从"凤不知美"出发的审美标准差异说,强调"... 唐末五代道士谭峭的美学思想,前承盛唐道教审美趣味,后启两宋道教审美风气。其至"乐"即"道"的辩证审美人生观,"感激之道"为核心的宗教艺术作用论,从"凤不知美"出发的审美标准差异说,强调"真信动人"的审美主体论,以及"忘弦匏知乐"的艺术技巧论,都对同时和后世道教美学有所总结、有所拓展,也对中国美学思想在两宋的转变和发展有推促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峭 道教美学 美学史贡献
下载PDF
黄龙地区宗教文化初探 被引量:3
19
作者 汪志斌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2-237,共6页
本文以黄龙寺为主体对黄龙地区的宗教文化作了初步的介绍。本文把以黄龙寺为中心的松潘地区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存的典型区域来看待,对黄龙地区宗教文化的基本特征与价值作了初步评估,主要对黄龙地区宗教文化研究中涉及的一些主... 本文以黄龙寺为主体对黄龙地区的宗教文化作了初步的介绍。本文把以黄龙寺为中心的松潘地区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存的典型区域来看待,对黄龙地区宗教文化的基本特征与价值作了初步评估,主要对黄龙地区宗教文化研究中涉及的一些主要话题与问题作了基本介绍,认为黄龙地区宗教文化在宗教学研究、中华文化研究中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 西南少数民族宗教 道教 文化生态 地域文化
原文传递
论道教的“尚文”美学观 被引量:3
20
作者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39,共8页
道教文学艺术是中国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学界目前已有定论的问题。道教文艺美学思想,本来也是中国传统文艺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研究不够。道教“不得无文”论对艺术美的重视,“非染弗丽”论对艺术加工的强调,“好... 道教文学艺术是中国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学界目前已有定论的问题。道教文艺美学思想,本来也是中国传统文艺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研究不够。道教“不得无文”论对艺术美的重视,“非染弗丽”论对艺术加工的强调,“好恶不同”观对艺术审美主观差异的区分,充分说明了道教文艺美学思想不同于儒家文艺美学思想,是古代文艺美学思想的具有鲜明特点的部分。研究它,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文艺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文艺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文艺美学 唯美 艺术美 审美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