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O_2光催化剂的负载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罗磊 李志光 +1 位作者 飞跃 李琼 《化工科技》 CAS 2008年第4期60-64,共5页
TiO2是光催化反应中的一种研究较为广泛的光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光催化特性,在废水处理、空气净化等环保领域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对近年来国内外TiO2光催化剂的载体和负载技术进行了综述,为今后开发新型、高效、实用的光催化剂提供借鉴。
关键词 TIO2 载体 光催化 负载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结构设计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杨乐之 殷敖 +4 位作者 刘志宽 庄子龙 覃事彪 飞跃 汤刚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0-144,共5页
硅基材料具有理论比容量高、资源丰富等优点,然而硅基负极材料在锂化过程中面临体积膨胀、活性物质破碎粉化、电极材料与集流体分离以及导电性较差等问题。综述了硅碳负极材料的锂化机理及性能衰退原因,介绍了硅碳材料核壳结构、蛋黄壳... 硅基材料具有理论比容量高、资源丰富等优点,然而硅基负极材料在锂化过程中面临体积膨胀、活性物质破碎粉化、电极材料与集流体分离以及导电性较差等问题。综述了硅碳负极材料的锂化机理及性能衰退原因,介绍了硅碳材料核壳结构、蛋黄壳结构、夹层结构及三维结构等结构设计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开发制备更简单、更可靠、成本更低的硅碳材料及其三维结构设计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硅碳负极材料 结构设计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Si/C复合负极材料的倍率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谭婷 梁帆 +6 位作者 杨乐之 习小明 飞跃 王力 陈涛 王双 彭青姣 《炭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4,共6页
锂离子电池(LIBs)因具备寿命长、能量密度高、自放电率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移动电子设备、航天航空、清洁储能等领域。但传统的商业石墨负极材料的理论容量仅为372 mAh·g^(-1),已经无法满足对锂离子电池高容量的需... 锂离子电池(LIBs)因具备寿命长、能量密度高、自放电率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移动电子设备、航天航空、清洁储能等领域。但传统的商业石墨负极材料的理论容量仅为372 mAh·g^(-1),已经无法满足对锂离子电池高容量的需求。Si基负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4200 mAh·g^(-1))、资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等特点,被认为是替代石墨的理想负极材料。但是Si的导电性差,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巨大的体积效应限制了硅负极的发展。而Si/C复合负极材料能很好地综合两者的优势,形成结构稳定,导电性能好的负极材料。本文从Si/C复合负极材料倍率性能的影响因素、Si/C负极的改性进展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综述了Si/C复合负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Si/C复合负极材料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负极 负极材料 倍率性能 Si/C复合材料
原文传递
表面包覆碳层孔隙对石墨负极材料倍率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刘云峰 谭婷 +5 位作者 杨乐之 银华杰 梁帆 王双 罗磊 飞跃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3,共5页
为了研究表面包覆碳层孔隙对石墨负极材料倍率性能的影响,引入少量硼酸,在包覆沥青软化阶段形成硼酸气化逸出效应,再通过碳化工艺在天然石墨尾料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孔隙的包覆碳层,得到具有不同比例孔隙的石墨负极材料。结果表明,硼酸在... 为了研究表面包覆碳层孔隙对石墨负极材料倍率性能的影响,引入少量硼酸,在包覆沥青软化阶段形成硼酸气化逸出效应,再通过碳化工艺在天然石墨尾料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孔隙的包覆碳层,得到具有不同比例孔隙的石墨负极材料。结果表明,硼酸在材料颗粒表面形成了含有孔隙的碳层,其孔隙类型为介孔和大孔;表面碳层中的介孔比例越高,碳层L_(C)中形成Li^(+)的扩散通道数量越多,Li^(+)的扩散阻抗越低,材料倍率性能及循环性能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石墨负极 天然石墨尾料 硼酸 沥青 碳层结构 碳化工艺 负极材料 循环性能
下载PDF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Li_(6)PS_(5)Cl的固相合成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陶博文 鞠博伟 飞跃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80,共6页
通过高能球磨结合热处理的方法固相合成了硫银锗矿型硫化物固态电解质Li_(6)PS_(5)Cl(LPSC)。研究发现,延长球磨时间有利于原料粉末颗粒的破碎、混合、晶粒细化以及非晶化反应的进行;升高烧结温度有利于生成单一纯相,但烧结温度过高会... 通过高能球磨结合热处理的方法固相合成了硫银锗矿型硫化物固态电解质Li_(6)PS_(5)Cl(LPSC)。研究发现,延长球磨时间有利于原料粉末颗粒的破碎、混合、晶粒细化以及非晶化反应的进行;升高烧结温度有利于生成单一纯相,但烧结温度过高会使电解质熔化分解,破坏晶体结构。球磨时间10 h、550℃下烧结8 h所制备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可达3.57×10^(-3)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电池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 Li_(6)PS_(5)Cl 离子电导率 硫银锗矿型 高能球磨 固相合成
下载PDF
石墨烯导电剂研究进展
6
作者 栾紫林 石杰 +7 位作者 李贺 杨乐之 飞跃 宋静雅 匡鲤萍 王健 谭金黎 王东 《炭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1,74,共6页
对近年来石墨烯导电剂的研究,从更好发挥石墨烯优异电子导电性及改善石墨烯对锂离子的位阻效应两方面进行总结。总结发现目前的研究对石墨烯导电剂的性能研究并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不同研究中甚至存在相互矛盾的结论。通过对前人的研究更... 对近年来石墨烯导电剂的研究,从更好发挥石墨烯优异电子导电性及改善石墨烯对锂离子的位阻效应两方面进行总结。总结发现目前的研究对石墨烯导电剂的性能研究并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不同研究中甚至存在相互矛盾的结论。通过对前人的研究更进一步探索,发现石墨烯导电剂的研究往往根据石墨烯性能和扣电测试的结果,依据经验将性能优劣归因于石墨烯导电剂对极片电子电导或者离子电导影响,缺少直接证据和综合考虑。对造成这种现象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可改进的方法,期望为石墨烯导电剂的商业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导电剂 电子电导 离子电导 锂离子
原文传递
沉淀转化法制备多孔片状纳米LaF_3 被引量:4
7
作者 田俐 陈琳 +4 位作者 赵莎莎 飞跃 肖秋国 何小凤 孙起亮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92,共7页
采用实验中所合成的LaPO4纳米棒为前驱体,通过沉淀的转化作用,大面积地制备了单分散的片状纳米LaF3。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BET(Brunauer-Emmett-Teller)测试对片状纳米LaF3的形貌、结构、相组成及表面... 采用实验中所合成的LaPO4纳米棒为前驱体,通过沉淀的转化作用,大面积地制备了单分散的片状纳米LaF3。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BET(Brunauer-Emmett-Teller)测试对片状纳米LaF3的形貌、结构、相组成及表面性质进行了分析。片状纳米LaF3底边长约为40 nm,片的厚度约为35 nm,大小均一,具有多孔结构。通过改变反应溶剂,可以控制LaF3粒子的成核、生长和团聚,从而有效地调控多孔片状纳米LaF3的颗粒尺寸和分散性。对多孔片状纳米LaF3的生长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aPO4和LaF3的溶度积常数差导致了片状纳米LaF3的生成;体系中自身存在的Ostwald ripening作用使片状纳米LaF3出现了多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转化法 LAF3 纳米颗粒 多孔结构 稀土材料
原文传递
TiO_2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飞跃 李志光 +1 位作者 李琼 罗磊 《化工时刊》 CAS 2008年第11期50-52,共3页
介绍了纳米TiO2材料主要制备方法,包括液相法、气相法等。液相法主要有水热法,钛醇盐水解法,W/O微乳法等,气相法主要有四氯化钛气相法,钛醇盐气相水解法,低压气体蒸发法等。液相法中的几种方法由于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气相法反应速度快... 介绍了纳米TiO2材料主要制备方法,包括液相法、气相法等。液相法主要有水热法,钛醇盐水解法,W/O微乳法等,气相法主要有四氯化钛气相法,钛醇盐气相水解法,低压气体蒸发法等。液相法中的几种方法由于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气相法反应速度快,过程易放大,容易实现连续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制备 光催化 应用
下载PDF
多孔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导电剂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栾紫林 杨乐之 +3 位作者 飞跃 陈涛 石杰 李贺 《炭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5,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多孔石墨烯的各种制备方法,进而引出了其在新能源领域锂离子电池正极中导电剂里的应用,并就多孔石墨烯制备在后来的发展中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做了简单的展望。
关键词 多孔石墨烯 锂离子电池 导电剂
原文传递
锂离子电池三维多孔微米硅负极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习小明 张君 +2 位作者 飞跃 杨乐之 封青阁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9-133,共5页
从微米硅的金属辅助化学刻蚀、微米硅基合金酸刻蚀、微米SiO材料歧化酸刻蚀、微米SiO_(2)的镁热还原制备三维多孔微米级硅负极材料方法出发,概述了锂离子电池三维多孔微米硅负极的研发进展。基于微米颗粒构建三维多孔微米硅负极多孔化设... 从微米硅的金属辅助化学刻蚀、微米硅基合金酸刻蚀、微米SiO材料歧化酸刻蚀、微米SiO_(2)的镁热还原制备三维多孔微米级硅负极材料方法出发,概述了锂离子电池三维多孔微米硅负极的研发进展。基于微米颗粒构建三维多孔微米硅负极多孔化设计,可以减少工序、保证较高压实密度,微米多孔硅的孔隙预留了硅锂化后体积膨胀空间,硅负极材料循环稳定性得到提升;其中镁热还原法制备多孔微米硅无需使用有毒试剂,且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工序简短、易于规模化生产,该法制备的三维多孔微米级硅负极材料有望成为下一代硅基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硅负极 微米级硅负极 三维多孔材料 碳复合 硅碳负极
下载PDF
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复合导电浆料对LiNi_(0.5)Co_(0.2)Mn_(0.3)O_(2)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匡鲤萍 李贺 +5 位作者 曹景超 飞跃 焦灿 宋静雅 谭金黎 王东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8-152,共5页
通过化学氧化⁃热还原法制备了高柔韧性、片层少的石墨烯粉体,将其与碳纳米管、炭黑制备出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并分析对比了不同片径的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和常规复合导电浆料对LiNi_(0.5)Co_(0.2)Mn_(0.3)O_(2)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结... 通过化学氧化⁃热还原法制备了高柔韧性、片层少的石墨烯粉体,将其与碳纳米管、炭黑制备出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并分析对比了不同片径的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和常规复合导电浆料对LiNi_(0.5)Co_(0.2)Mn_(0.3)O_(2)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复配后的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在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中可以构建高效的点⁃线⁃面结构的三维空间导电网络,其中,D_(50)片径为11.581μm的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电化学性能较为优异,在8C(20 A)大倍率放电条件下容量保持率为104.45%,1C/8C倍率循环200周后电池仍有2121 mAh的容量,容量保持率为87.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粒径 复合导电浆料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_(0.5)Co_(0.2)Mn_(0.3)O_(2)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双层碳包覆SiO_(x)负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12
作者 梁帆 杨乐之 +5 位作者 习小明 飞跃 王力 陈涛 王双 刘云峰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8-152,156,共6页
为了解决氧化亚硅负极材料导电率低及循环性能差的问题,以聚丙烯酰胺(PAM)为液相碳源进行一次碳包覆,再通过化学气相沉积以甲烷混乙炔为气相碳源进行二次包覆,制备了具有含氮碳层的双层包覆氧化亚硅负极材料(SiO_(x)@DC-N)。与纯气相包... 为了解决氧化亚硅负极材料导电率低及循环性能差的问题,以聚丙烯酰胺(PAM)为液相碳源进行一次碳包覆,再通过化学气相沉积以甲烷混乙炔为气相碳源进行二次包覆,制备了具有含氮碳层的双层包覆氧化亚硅负极材料(SiO_(x)@DC-N)。与纯气相包覆(SiO_(x)@GC)以及纯液相包覆(SiO_(x)@LC)的氧化亚硅负极材料相比,SiO_(x)@DC-N展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与循环性能,在4C(1C=1500 mA/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达850.1 mAh/g,以5∶95混合石墨后制成18650圆柱电池,其在电流密度1C充放电70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有92.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 双层碳包覆 聚丙烯酰胺 硅负极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下载PDF
电化学法制备石墨烯薄膜及其导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鹏程 飞跃 +1 位作者 刘素琴 肖可颂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5-158,163,共5页
采用优化的先浓硫酸氧化插层、再稀硫酸二次氧化插层的两步电化学氧化方法,将石墨纸电极剥离成缺陷较少、水平尺寸较大的氧化石墨烯薄片;利用平板刮涂的方式将氧化石墨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分散浆料组装成氧化石墨烯薄膜,经由3 000℃的高... 采用优化的先浓硫酸氧化插层、再稀硫酸二次氧化插层的两步电化学氧化方法,将石墨纸电极剥离成缺陷较少、水平尺寸较大的氧化石墨烯薄片;利用平板刮涂的方式将氧化石墨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分散浆料组装成氧化石墨烯薄膜,经由3 000℃的高温石墨化热处理过程和后续辊压操作,获得了性能优异的石墨烯导热薄膜材料,导热系数达到了3 090 W/(m·K)。讨论了氧化石墨烯前驱体的氧含量、中值粒径数据及薄膜厚度对石墨烯薄膜导热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可为石墨烯在导热领域的商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材料 电化学法 氧化石墨烯 导热膜 石墨烯薄膜 导热系数
下载PDF
热处理对还原氧化石墨烯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宋静雅 李贺 +4 位作者 曹景超 飞跃 王健 匡鲤萍 谭金黎 《炭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45,共5页
以改进Hummers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通过热解还原剥离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并考察热解工艺对RGO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RGO的氧含量降低,缺陷密度下降,但过高的热解温度会造成RGO结构的二次塌... 以改进Hummers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通过热解还原剥离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并考察热解工艺对RGO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RGO的氧含量降低,缺陷密度下降,但过高的热解温度会造成RGO结构的二次塌陷并降低比表面积。通过测试不同热解温度下制备的RGO样品的电导率,发现RGO的缺陷结构和氧含量是影响其导电性的主要因素。在600℃热解还原制备的RGO-600粉体热处理温度适中,片层剥离度高,比表面积大,二次结构坍缩少,导电性能优越,其电导率可达344.8 S/cm。RGO与碳纳米管、导电炭黑复合的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用于锂离子电池材料中,能明显提升电极材料的电子传导能力。此方法实现了在较低的热解温度条件下,剥离还原制备高导电性的石墨烯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烯 热解还原 缺陷程度 氧含量 电导率
原文传递
石墨烯/金属氧化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承焕 飞跃 +1 位作者 覃事彪 周有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36-140,144,共6页
石墨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比克容量是石墨的两倍,但是纯石墨烯因其在充放电过程中团聚,导电循环性能差.为了延长石墨烯的循环寿命,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在石墨烯中加入过渡金属氧化物(CoOx,CuOx,NiOx,FeOx和MnOx等).这些过渡金属... 石墨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比克容量是石墨的两倍,但是纯石墨烯因其在充放电过程中团聚,导电循环性能差.为了延长石墨烯的循环寿命,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在石墨烯中加入过渡金属氧化物(CoOx,CuOx,NiOx,FeOx和MnOx等).这些过渡金属氧化物比克容量高(700~1000 mAh/g),但是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体积膨胀,导致其循环性能差.过渡金属氧化物与石墨烯复合后,能够弥补彼此的缺点,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综述了石墨烯/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物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上的应用,并研究了石墨烯加入后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提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过渡金属氧化物
下载PDF
不同离子掺杂TiO_2薄膜及光催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磊 李志光 +1 位作者 李琼 飞跃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9年第4期311-315,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掺杂Fe3+、Cu2+、Zn2+、Ce3+和La3+5种不同离子的纳米级TiO2薄膜,使用TiO2薄膜对亚甲基蓝溶液进行光催化试验。研究表明,在5种掺杂离子中,其La3+的掺杂效果最好,当La3+的适宜含量为1.8%(质量分数)时,掺杂与未...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掺杂Fe3+、Cu2+、Zn2+、Ce3+和La3+5种不同离子的纳米级TiO2薄膜,使用TiO2薄膜对亚甲基蓝溶液进行光催化试验。研究表明,在5种掺杂离子中,其La3+的掺杂效果最好,当La3+的适宜含量为1.8%(质量分数)时,掺杂与未掺杂的XRD图谱基本一致;掺入La3+离子使得TiO2的晶粒变小,可抑制晶相向金红石相转变;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TiO2晶粒逐渐变大,温度为700℃时,其粒径为27.6nm,TiO2为混合晶型(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其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薄膜 光催化 掺杂
下载PDF
钙钛矿型La_(1-x)Ca_xCoO_3纳米孔材料在Al-H_2O_2半燃料电池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庄树新 刘素琴 +4 位作者 张金宝 飞跃 黄红霞 黄可龙 李艳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5-360,共6页
通过改进的无定形柠檬酸前驱体法制备钙钛矿型La1-xCaxCoO3 (x=0.2,0.4,0.5)系列化合物. 使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流测试La1-xCaxCoO3系列化合物对于过氧化氢的电催化还原性能. 同时也检测了La1-xCaxCoO3化合物中La与Ca的摩尔比及煅烧温度... 通过改进的无定形柠檬酸前驱体法制备钙钛矿型La1-xCaxCoO3 (x=0.2,0.4,0.5)系列化合物. 使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流测试La1-xCaxCoO3系列化合物对于过氧化氢的电催化还原性能. 同时也检测了La1-xCaxCoO3化合物中La与Ca的摩尔比及煅烧温度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 在La1-xCaxCoO3系列化合物中,650 °C煅烧的La0.6Ca0.4CoO3展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 在含有0.4 mo.ldm-3 H2O2的3.0 mo.ldm-3 KOH水溶液中,使用这种材料作为铝-H2O2半燃料电池的阴极催化剂,在150 mA.cm-2电流密度下该电池的电压为1.34 V,能量密度为201 m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半燃料电池 钙钛矿 过氧化氢电还原 碱性介质
下载PDF
Li_(1.3)Al_(0.3)Ti_(1.7)(PO_(4))_(3)原位包覆提升单晶三元LiNi_(0.8)Co_(0.1)Mn_(0.1)O_(2)性能研究
18
作者 唐雅婷 鞠博伟 +2 位作者 杨乐之 何特特 飞跃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4-367,共4页
高镍三元材料因其高容量、低成本而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正极材料,但其存在循环性能差、安全性不足等问题。使用溶胶-凝胶法,利用单晶高镍三元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S-NCM)表面残碱,对S-NCM进行原位Li_(1.3)Al_(0.3)Ti_(1.... 高镍三元材料因其高容量、低成本而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正极材料,但其存在循环性能差、安全性不足等问题。使用溶胶-凝胶法,利用单晶高镍三元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S-NCM)表面残碱,对S-NCM进行原位Li_(1.3)Al_(0.3)Ti_(1.7)(PO_(4))_(3)(LATP)包覆,制备了具有小于10 nm厚度的均匀包覆层的LS-NCM正极材料。在电化学测试中,LS-NCM表现出明显提升的倍率和循环性能,这主要归因于:(1)LATP原位包覆S-NCM可显著降低其表面残碱量;(2)LATP原位包覆S-NCM可提高其表面稳定性,阻止副反应的发生,防止晶内裂纹产生;(3)因LATP具有高离子电导率,LATP原位包覆可减小S-NCM的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_(0.8)Co_(0.1)Mn_(0.1)O_(2) 单晶 Li_(1.3)Al_(0.3)Ti_(1.7)(PO_(4))_(3) 原位包覆
下载PDF
用于锂硫电池高效硫载体的Co‑N‑C@KB复合材料的规模化制备策略
19
作者 陆小祥 黎天宝 +7 位作者 飞跃 李中良 朱徐锟 孙灿 靳亚超 宋力 张明道 曹晖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25-1134,共10页
硫正极较差的性能严重阻碍了锂硫电池的商业化进程,这些因素包括较低的导电能力以及在促进多硫化物转化方面较差的催化活性。我们开发了一种基于配体调控合成和低温热解的规模化策略来制备高效的正极复合材料(Co‑N‑C@KB),这种材料由富含... 硫正极较差的性能严重阻碍了锂硫电池的商业化进程,这些因素包括较低的导电能力以及在促进多硫化物转化方面较差的催化活性。我们开发了一种基于配体调控合成和低温热解的规模化策略来制备高效的正极复合材料(Co‑N‑C@KB),这种材料由富含Co‑N‑C活性位点的科琴黑(KB)组成。原子级分散的Co‑N‑C活性位点被证明有利于多硫化物在正极的转化,因而可以提高锂硫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基于此,Co‑N‑C@KB作为正极可以使锂硫电池获得高达1442 mAh·g^(-1)的初始放电容量,并且该电池在长时间的稳定性测试中具有出色的容量保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原子级分散的催化剂 碳材料 硫载体 吸附
下载PDF
ZnO修饰碳布用于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研究
20
作者 马鹏程 曹景超 +3 位作者 鞠博伟 曾鹏 飞跃 习小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5-148,152,共5页
通过溶剂热法和高温煅烧法得到ZnO修饰的碳布,并以此作为负极支架,使用热熔融法合成了Li-ZnO/CC复合负极材料。结果表明,ZnO颗粒能够降低锂的成核过电位,选择性调控锂沉积位置,使锂的生长得到初步控制,从而达到改善电池循环性能的效果... 通过溶剂热法和高温煅烧法得到ZnO修饰的碳布,并以此作为负极支架,使用热熔融法合成了Li-ZnO/CC复合负极材料。结果表明,ZnO颗粒能够降低锂的成核过电位,选择性调控锂沉积位置,使锂的生长得到初步控制,从而达到改善电池循环性能的效果。在对称电池和NCM523全电池中,Li-ZnO/CC复合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都优于裸锂箔;在电流密度1 mA/cm^(2)条件下,Li-ZnO/CC对称电池能保持至少400 h以上的稳定循环,并且保持10 mV左右的过电位;NCM523|Li-ZnO/CC全电池在0.3C下经过305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有80.41%。Li-ZnO/CC复合负极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可充电锂电池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碳布 氧化锌 修饰 循环稳定性 Li-ZnO/C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