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荒原》的宗教思想主线的重新探讨 |
洪增流
于元元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8
|
|
2
|
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解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
洪增流
郝燕
|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5
|
|
3
|
为分裂的灵魂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析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宗教思想 |
洪增流
姚学丽
|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4
|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悲剧性解读 |
洪增流
王静
|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11
|
|
5
|
针推专业外向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研究 |
胡玲
沈晓明
王茎
洪增流
|
《中医教育》
|
2003 |
9
|
|
6
|
自我·故我·他人——谈索尔·贝娄的人物塑造 |
洪增流
姚学丽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7
|
安徽外宣翻译双语平行语料库建设的构想 |
洪增流
朱玉彬
|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9
|
|
8
|
评《推销员之死》中的表现主义 |
洪增流
张玉红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7
|
|
9
|
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超自然描写 |
洪增流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9
|
|
10
|
论莎氏喜剧中悲剧因素的表现形式和意义 |
洪增流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7
|
|
11
|
安徽省对外宣传翻译质量问题与对策 |
洪增流
朱玉彬
|
《宿州学院学报》
|
2007 |
6
|
|
12
|
双角色人物模式的原型与移位 |
洪增流
姚学丽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3
|
《等待戈多》──语言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 |
洪增流
|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5
|
|
14
|
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 |
洪增流
彭发胜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2 |
4
|
|
15
|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绿色世界” |
洪增流
|
《外国语文》
|
1996 |
6
|
|
16
|
《兔子,跑吧》中的世俗化宗教主题探讨 |
洪增流
谷婷婷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17
|
《四首四重奏》中的自赎之路 |
洪增流
于元元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8
|
论美国文学中回归自然的倾向 |
洪增流
尚晓进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2
|
|
19
|
福克纳小说中的耶稣式形象 |
洪增流
贾晓庆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20
|
从“全在”到“不在”——论美国文学中上帝形象的变迁 |
洪增流
姚学丽
|
《外语研究》
|
200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