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花青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3
1
作者 高明堂 +2 位作者 时小燕 吴勇杰 李文广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 :观察原花青素 (procyanidin ,PC)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LAD) 40min ,复灌 12 0min后复制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观察PC对大鼠心肌酶学、心梗面积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 目的 :观察原花青素 (procyanidin ,PC)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LAD) 40min ,复灌 12 0min后复制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观察PC对大鼠心肌酶学、心梗面积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 :PC能减少心肌细胞磷酸肌酸激酶 (CPK)和乳酸脱氢酶 (LDH)的释放 ,明显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能显著提高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降低心肌和血清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结论 :PC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原花青素 心肌缺血再灌注 脂质过氧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钙超载和氧自由基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杜健 景志敏 《卫生职业教育》 2009年第11期121-123,共3页
心肌缺血一定时间后可引起组织细胞损伤,尽早恢复血流灌注能防止损伤,挽救部分濒临死亡的细胞。但近年来大量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再灌注不一定会使缺血损伤的组织细胞得到恢复,在一定条件下反而造成或加重心肌细胞的损伤,即心肌缺... 心肌缺血一定时间后可引起组织细胞损伤,尽早恢复血流灌注能防止损伤,挽救部分濒临死亡的细胞。但近年来大量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再灌注不一定会使缺血损伤的组织细胞得到恢复,在一定条件下反而造成或加重心肌细胞的损伤,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近年来,研究和探讨MI—RI的机理以及减轻心肌损伤的有效措施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超载 氧自由基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异鼠李素的心血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3
作者 马悦 闫姗 +2 位作者 南晓东 马世杰 《甘肃科技》 2020年第19期158-160,共3页
异鼠李素(Isorhamnetin,Iso)是一种已知黄酮类化合物,普遍发现于银杏、沙棘等多种植物的花、叶和果子中。有研究发现,Iso在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脂肪分化、耐缺氧、抗肿瘤、抗炎及抗病毒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 异鼠李素(Isorhamnetin,Iso)是一种已知黄酮类化合物,普遍发现于银杏、沙棘等多种植物的花、叶和果子中。有研究发现,Iso在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脂肪分化、耐缺氧、抗肿瘤、抗炎及抗病毒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增加,使人们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受到很大影响。而其发生机制除与遗传因素有关外,与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内皮细胞氧化损伤、血管慢性炎症反应、脂质堆积等也有密切联系。本文综述了Iso的心血管药理作用,以期为更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Iso提供依据,并更好地将其应用于临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鼠李素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鹿衔草总黄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丁存晶 刘俊田 +5 位作者 王军宪 姬媛媛 李西宽 苟伟 李天霞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05-1109,共5页
目的:观察鹿衔草总黄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及结扎冠脉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记录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后ECG,测定冠脉结扎后心肌梗死面积、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 目的:观察鹿衔草总黄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及结扎冠脉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记录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后ECG,测定冠脉结扎后心肌梗死面积、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鹿衔草总黄酮降低垂体后叶素诱发的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减少冠脉结扎后心肌梗死面积,降低血清CK和LDH活性,提高血清SOD活性,减少MDA含量。结论:鹿衔草总黄酮对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机制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衔草总黄酮 心肌缺血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异鼠李素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5
作者 闫姗 南晓东 +1 位作者 马世杰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771-1777,共7页
近年来,由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导致全球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相关研究表明,AS的发生主要与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及吸烟等因素息息相关。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ygenated-low density lipopro... 近年来,由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导致全球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相关研究表明,AS的发生主要与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及吸烟等因素息息相关。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ygenated-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作为AS发展过程中一个极其危险的因素,可通过诱导机体出现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而促进AS的形成。大量研究发现,沙棘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沙棘总黄酮的重要单体成分——异鼠李素(isorhamnetin,ISO)具有抗氧化、保护内皮细胞、抑制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黏附、降低脂质沉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及抗血栓等多种心血管保护作用,进而可在防治AS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AS发生机制为基础,就ISO抗AS病理生理过程中的药理作用作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鼠李素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巨噬细胞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张丽景 杨战利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61-564,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特征性病理改变包括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白藜芦醇具有防治AD的作用,其机制包括抗氧化、激活SIRT1、抑制tau蛋白磷酸化和抗炎等。现对白藜芦醇防治AD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特征性病理改变包括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白藜芦醇具有防治AD的作用,其机制包括抗氧化、激活SIRT1、抑制tau蛋白磷酸化和抗炎等。现对白藜芦醇防治AD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白藜芦醇防治AD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 抗氧化 沉默调节因子1 抗炎 神经保护
原文传递
BOPPPS模式在“药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镇痛药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马建秀 +2 位作者 马艳庆 宋雷 郭忠 《科技风》 2023年第20期133-135,共3页
“药理学”作为联系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纽带,其知识点庞杂、学科跨度大。因此,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依托网络教学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值得高校教师重... “药理学”作为联系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纽带,其知识点庞杂、学科跨度大。因此,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依托网络教学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值得高校教师重视的教育教学课题。BOPPPS教学模块化、多样化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度。本文旨在探讨基于超星学习通的BOPPPS模式在“药理学”混合式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及其作用。实践证明,将BOPPPS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有序应用于“药理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中,能有效实现师生及生生互动,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进一步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及一流课程建设进程,为新医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模式 药理学 混合式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多媒体辅助药理教学的体会 被引量:8
8
作者 马春英 王可毅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2期46-49,共4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 ,计算机已深入到各个领域 面对 2 1世纪高等教育的挑战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计算机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以其优越的性能成为国内外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多媒体 辅助教学 优越性 药理学教学
下载PDF
西洋参总皂苷抗小鼠心肌缺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晓坤 李梦 +3 位作者 王誉蓉 陈红英 麦丽凯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1期33-35,86,共4页
目的:观察了解西洋参总皂苷在不同缺氧条件下对小鼠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建立乏氧性缺氧、特异性心肌缺氧及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实验动物模型,观察西洋参总皂苷在不同缺氧条件下对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 目的:观察了解西洋参总皂苷在不同缺氧条件下对小鼠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建立乏氧性缺氧、特异性心肌缺氧及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实验动物模型,观察西洋参总皂苷在不同缺氧条件下对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西洋参总皂苷(40 mg/kg、80 mg/kg)能明显延长乏氧性缺氧小鼠存活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特异性心肌缺氧模型组小鼠存活时间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特异性心肌缺氧模型组相比,西洋参总皂苷(20 mg/kg、40 mg/kg、80 mg/kg)能明显延长特异性心肌缺氧小鼠存活的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模型组相比,西洋参总皂苷(20 mg/kg、40 mg/kg、80 mg/kg)能明显延长亚硝酸钠中毒小鼠存活的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西洋参总皂苷能提高小鼠在不同缺氧条件下的耐缺氧能力,表明西洋参总皂苷具有一定的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总皂苷 缺氧 抗缺氧
下载PDF
内皮素-1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MCP-1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裴淑燕 +1 位作者 南晓东 马艳庆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3-288,共6页
目的:观察内皮素-1(ET-1)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产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细胞分为2组:ET-1刺激组:以不同浓度ET-1刺激VSMCs不同时间;阻断剂干预组:VSMCs分别与不同阻... 目的:观察内皮素-1(ET-1)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产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细胞分为2组:ET-1刺激组:以不同浓度ET-1刺激VSMCs不同时间;阻断剂干预组:VSMCs分别与不同阻断剂[ET_AR、ET_BR阻断剂BQ123、BQ788,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RK、p38MAPK、JNK及NF-κB抑制剂PD98059、SB203580、SP600125及PDTC]预先孵育30 min,再加入ET-1刺激24 h。在预定时间,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测定不同因素下VSMCs MCP-1蛋白质及mRNA表达量。VSMCs分别与不同阻断剂(BQ123、BQ788、NAC、PD98059、SB203580及SP600125预先孵育20 min,再加入ET-1刺激5 min,免疫印迹(WB)法测定VSMCs胞浆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及其各自磷酸化蛋白质的水平。各项检测均重复3次。结果:ET-1能刺激VSMCs MCP-1蛋白质及mRNA表达,其表达量随ET-1浓度及刺激时间的增加呈升高趋势(P<0.05,P<0.01);BQ123、NAC、PD98059、SB203580及PDTC能显著抑制ET-1诱导的大鼠VSMCs MCP-1蛋白质及mRNA表达(P<0.01),而BQ788及SP600125对此作用无明显影响。BQ123、NAC与PD98059或SB203580能分别抑制ET-1刺激后VSMCs胞浆内ERK及p38MAPK的磷酸化(P<0.05,P<0.01),而ET-1对JNK的磷酸化无明显激活作用。结论:ET-1通过ETAR、ROS、ERK、p38MAPK及NF-κB诱导大鼠VSMCs产生MCP-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平滑肌细胞 大鼠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晓坤 孙枫 +4 位作者 马世杰 闫姗 马悦 马国燕 《甘肃科技》 2019年第22期129-131,100,共4页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而动脉粥样硬化(As)则是冠心病、脑梗死、高血压病等众多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因此A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认为,炎症反应在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据...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而动脉粥样硬化(As)则是冠心病、脑梗死、高血压病等众多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因此A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认为,炎症反应在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As也被视为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本文就As与炎症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联系作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炎症因子 免疫反应
下载PDF
案例式教学法在药理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
12
作者 牛红妹 +1 位作者 马建秀 郭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8期0036-0039,共4页
药理学作为医学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高等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为了改进药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 药理学作为医学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高等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为了改进药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应用能力,本研究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对药理课程进行改革。发现案例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改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程度,使学生直观地理解药物的临床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加深了学生对药理学原理和临床应用的理解,促进了课堂教学与临床应用的接轨。因此,案例式教学法对于现代医学教育,特别是药理学课程,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广价值,对提升我国医学教育水平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式教学法 药理学课程 高素质医学人才 教学改革 临床思维能力 药理学课程 高素质医学人才
下载PDF
萝卜硫素对内皮素-1诱导大鼠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13
作者 裴淑艳 +2 位作者 王晓坤 孙枫 郭忠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3-367,共5页
目的 研究萝卜硫素(SFN)对内皮素-1(ET-1)诱导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的VSMC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模型组(给予0.1μmol·L^(-1 )ET-1处理)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 目的 研究萝卜硫素(SFN)对内皮素-1(ET-1)诱导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的VSMC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模型组(给予0.1μmol·L^(-1 )ET-1处理)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给予5、10、20μmol·L^(-1 )SFN+0.1μmol·L^(-1) ET-1处理)。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增殖及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用荧光探针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法检测活性氧(ROS)相对荧光强度,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B淋巴细胞瘤-2(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及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的细胞增殖活力分别为0.27±0.02、0.50±0.04、0.40±0.03、0.38±0.03和0.34±0.03,Bcl-2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57±0.28、1.00±0.00、0.87±0.05、0.75±0.08和0.41±0.18,caspase-3 mRNA分别为0.84±0.10、1.00±0.00、1.33±0.10、1.61±0.15和1.83±0.16,ROS相对荧光强度分别为6.05±1.50、31.45±3.12、30.03±1.85、18.39±5.62和17.18±1.97,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65±0.02、0.60±0.02、0.49±0.02、0.48±0.03和0.49±0.01,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03±0.00、0.25±0.01、0.42±0.01、0.46±0.02和0.64±0.03,p-p38MAPK/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比值分别为0.97±0.05、1.44±0.04、1.62±0.10、2.18±0.05和2.70±0.05,p5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20±0.01、0.30±0.01、0.34±0.02、0.37±0.01和0.42±0.01。模型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SFN可抑制ET-1诱导的VSMC增殖,促进VSMC凋亡,其机制可能与SFN抗氧化、激活p38MAPK及p53依赖的细胞凋亡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硫素 增殖 内皮素-1 凋亡 血管平滑肌细胞
原文传递
红景天苷抗衰老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马国燕 字娇蕊 +2 位作者 周桐如 吴雅馨 《甘肃科技》 2022年第13期120-124,共5页
衰老即人体自身组织结构因年龄的增长发生的退行性改变,相应器官功能减退,适应内外环境的能力和机体抵抗力也相应降低,最终趋向死亡的自然现象。红景天苷主要是从藏药红景天中获取的一种单体成分,其毒副作用低,药理作用多,有研究已经证... 衰老即人体自身组织结构因年龄的增长发生的退行性改变,相应器官功能减退,适应内外环境的能力和机体抵抗力也相应降低,最终趋向死亡的自然现象。红景天苷主要是从藏药红景天中获取的一种单体成分,其毒副作用低,药理作用多,有研究已经证明红景天苷可以抗衰老,故应用率也逐渐升高。近几年人们对自身抗衰老的相关研究尤为重视,故本文就红景天苷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作以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衰老 自由基 炎症因子 生长激素
下载PDF
原花青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明堂 +1 位作者 吴勇杰 刘俊田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min,复灌120min后复制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结果:原花青素能显著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明显改善缺...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min,复灌120min后复制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结果:原花青素能显著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组织结构损伤;显著减少心肌细胞谷草转氨酶(GOT)释放,保护心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论:原花青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缺血再灌注 心律失常 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 大鼠心肌 保护作用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心肌缺血再灌注 脂质过氧化反应 清除氧自由基
下载PDF
几种血管活性物质在高血压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姜林峰 莫汉明 +3 位作者 张正龙 杨力兵 颜腾亚 《甘肃医药》 2016年第10期748-750,共3页
血管活性物质又称血管舒缩剂,是由机体脏器、组织产生的一些对血管具有舒缩作用的生物介质。这些介质对许多脏器系统有显著作用,但最明显的作用是随循环系统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血管产生收缩和舒张作用。常见的缩血管物质有:内皮素... 血管活性物质又称血管舒缩剂,是由机体脏器、组织产生的一些对血管具有舒缩作用的生物介质。这些介质对许多脏器系统有显著作用,但最明显的作用是随循环系统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血管产生收缩和舒张作用。常见的缩血管物质有: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尾加压素Ⅱ、肾上腺素等;舒血管物质有:内皮舒张因子、缓激肽等。本文着重阐述以上血管活性物质与高血压发生的关系,即就这几种血管活性物质的来源、生物学活性及其在高血压发生中的作用作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物质 缩血管物质 舒血管物质 高血压
下载PDF
医学生对专业课课程思政认知评价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艳庆 赵晋 +4 位作者 宋雷 马建秀 牛红妹 郭忠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90-94,共5页
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是目前高校教育的重要改革措施,而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工作者是高校医学专业的最终目标,因此,必须要把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为了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和教学评价,探讨课程思政中存在的... 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是目前高校教育的重要改革措施,而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工作者是高校医学专业的最终目标,因此,必须要把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为了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和教学评价,探讨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在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情况、学生对本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的评价、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情况评价、学生对专业课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及对自我影响的评价.通过评价调查分析来推动临床医学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从而为进一步提高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专业课程 课程思政 教学评价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世居健康藏族人群体内氧自由基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南晓东 景志敏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07-909,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高度世居健康藏族人群体内氧自由基代谢情况。方法选取了3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健康藏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海拔3850m、海拔2500m、海拔1507m组。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高度世居健康藏族人群体内氧自由基代谢情况。方法选取了3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健康藏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海拔3850m、海拔2500m、海拔1507m组。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海拔1507、2500、3850m组血清中SOD、GSH-Px活力和MDA含量比较,无性别差异(P>0.05)。与海拔1507m组比较,海拔2500、3850m组血清中SOD、GSH-Px活力较低,MDA含量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拔3850m组血清中SOD、GSH-Px活力低于海拔2500m组,MDA含量高于海拔2500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居住地海拔高度的升高,血清中SOD、GSH-Px活力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呈上升趋势。结论世居高原健康藏族人群体内存在氧化应激,对世居高原的藏族人群可考虑给予自由基清除剂,以预防高原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过氧化作用 高海拔 世居藏族
下载PDF
ACY-1215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
19
作者 吴雅馨 杜钰 +2 位作者 周桐如 孔澳霞 《科技视界》 2023年第2期28-33,共6页
利柯力诺特(ACY-1215)是一种有显著成效的选择性组蛋白脱乙酰酶6(Histone Deacetylase 6)抑制剂,有研究表明,它对于多种癌症都有单独或联合抗肿瘤作用。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癌症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使女性在心... 利柯力诺特(ACY-1215)是一种有显著成效的选择性组蛋白脱乙酰酶6(Histone Deacetylase 6)抑制剂,有研究表明,它对于多种癌症都有单独或联合抗肿瘤作用。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癌症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使女性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受到很大影响。研究发现,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以及行为生活方式因素等多个因素可以共同作用于乳腺癌这一癌症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生活方式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乳腺癌 显著成效 癌症 联合抗肿瘤
下载PDF
植物类药物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杨雅利 黄淑慧 +2 位作者 卢雨飞 苏静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167-170,共4页
脱发已经成为现代一种常见疾病,其中以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ic alopecia, AGA)较为常见。2019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人群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约有2.5亿人脱发,平均每6人就有1人有脱发现象。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ic alopecia,AGA)在脱发人群... 脱发已经成为现代一种常见疾病,其中以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ic alopecia, AGA)较为常见。2019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人群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约有2.5亿人脱发,平均每6人就有1人有脱发现象。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ic alopecia,AGA)在脱发人群中占据较大比例,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疾病。脱发虽然对于人体并没有很大危害,但是患者会因此产生诸如自尊心较低、抑郁,以及外貌焦虑等一系列的心理疾病。现围绕AGA发病机制及其植物类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目前市面上治疗脱发的药物层出不穷,笔者从AGA的发病机制、对患者的外貌及心理的影响、植物类AGA的治疗药物及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类药物 雄激素性脱发 药物治疗 脱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