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氮量对不同强筋小麦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7
1
作者 赵广才 常旭虹 +4 位作者 刘利华 杨玉双 杨丽珍 李振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3-727,共5页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以强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肥料运筹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0~300 kg/hm^2施氮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加产量逐渐提高,处理间差异显著,但每公...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以强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肥料运筹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0~300 kg/hm^2施氮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加产量逐渐提高,处理间差异显著,但每公顷施用300 kg氮素仅比施225 kg的处理增产3.1%,因此,中产条件下施用氮素以225 kg/hm^2左右较为适宜.施氮处理对清蛋白和球蛋白(可溶性蛋白)影响小,对醇溶蛋白和谷蛋白(贮藏蛋白)影响大.施氮可显著提高贮藏蛋白和总蛋白含量,进而改善加工品质.在一定范围内,小麦的主要加工品质性状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改善,与对照相比,湿面筋、沉降值、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延伸性等重要烘焙品质指标均有改善.但品种之间有一定差异,有些品种的某些指标差别较大,但其面包体积和评分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强筋小麦 产量:加工品质
下载PDF
施用生物质炭后稻田土壤性质、水稻产量和痕量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化 被引量:136
2
作者 张斌 刘晓雨 +5 位作者 潘根兴 郑聚锋 李恋卿 张旭辉 郑金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4844-4853,共10页
【目的】研究生物质炭对连续两年稻田土壤性质、水稻产量和痕量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为合理施用生物质炭而促进水稻生产可持续的低碳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成都平原稻田,2010年布设了施氮与否(0与240 kg N.hm-2)下生物质炭土壤... 【目的】研究生物质炭对连续两年稻田土壤性质、水稻产量和痕量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为合理施用生物质炭而促进水稻生产可持续的低碳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成都平原稻田,2010年布设了施氮与否(0与240 kg N.hm-2)下生物质炭土壤施用(0、20、40 t.hm-2)试验,连续两年观测土壤性质、水稻产量、土壤CH4和N2O排放的变化。【结果】施氮肥条件下,生物质炭连续两年对主要土壤肥力性质表现出改善效应,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和pH,同时降低土壤容重,但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显著。生物质炭对CH4排放的影响依氮肥施用而异。不施氮肥下,施用生物质炭提高当季土壤CH4排放(20 t.hm-2用量时),但次年无影响。施用氮肥下,不同用量生物质炭对土壤CH4排放无显著影响,仅40 t.hm-2用量时次年CH4排放有所增加;生物质炭对不施氮肥土壤当季N2O排放无显著影响,并降低次年的排放。然而,施氮肥下,生物质炭连续两年显著降低了土壤N2O的排放,其降幅高达66%。施氮肥条件下,连续两年生物质炭处理降低稻田痕量温室气体的综合温室效应及其水稻生产的碳强度,特别是40 t.hm-2的高用量下。【结论】在连续两年内,稻田采用生物质炭配施氮肥的管理措施对改善土壤性质和稳定水稻产量具有持续效应,高用量生物质炭(40 t.hm-2)显著降低稻田CH4和N2O痕量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温室效应和水稻生产的碳强度,且在连续两年内具有稳定的持续性。因此,在当前稻田管理措施下,生物质炭施用量为40 t.hm-2可实现稻田稳产和固碳减排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温室气体 综合温室效应 碳强度 稻田 田间试验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比较 被引量:92
3
作者 姜心禄 郑家国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3-75,共3页
以生产上大面积使用的杂交水稻品种川香9838为试验材料,对水稻在机械直播、机械移栽和人工移栽3种不同的种植方式下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机械直播方式下水稻产量最高,达到8974·50kg/hm2;机械直播省去了育秧... 以生产上大面积使用的杂交水稻品种川香9838为试验材料,对水稻在机械直播、机械移栽和人工移栽3种不同的种植方式下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机械直播方式下水稻产量最高,达到8974·50kg/hm2;机械直播省去了育秧和移栽的环节,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显著增加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植方式 产量 生产成本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机插秧育秧技术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姜心禄 +1 位作者 郑家国 孔祥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5期959-964,共6页
在成都平原稻麦两熟种植制度区,以川香9838为材料,从播种期、播种量、育秧材料和育秧方式4个方面对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月5~10日播种,选用透水膜作育秧的衬垫,每平方米播种300 g,按照旱育秧苗床管理技术进行苗床... 在成都平原稻麦两熟种植制度区,以川香9838为材料,从播种期、播种量、育秧材料和育秧方式4个方面对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月5~10日播种,选用透水膜作育秧的衬垫,每平方米播种300 g,按照旱育秧苗床管理技术进行苗床管理,即使45 d秧龄,秧苗也生长整齐,适于机插。以塑料机插秧盘为衬底,每盘播种量从90g降到50g,采用塑盘旱育秧管理技术,既大幅降低了播种量,又能培育出秧龄30~35 d,满足早茬口机插的秧苗。蔬菜茬采用机插秧比人工插秧全程节本增效2967.65元/hm^2,小麦茬节本增效2037.6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两熟 机插秧 秧苗素质 透水膜 育秧技术
下载PDF
成都平原两熟区籼粳稻品种籽粒灌浆特性 被引量:35
5
作者 李旭毅 +1 位作者 姜心禄 郑家国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256-3264,共9页
【目的】研究成都平原两熟区籼、粳稻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差异,为成都平原种植粳稻提供依据。【方法】以籼稻品种辐优838、泸优578及粳稻品种辽星15、辽星19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利用Richards方程对不同品种强、弱势粒的灌浆过... 【目的】研究成都平原两熟区籼、粳稻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差异,为成都平原种植粳稻提供依据。【方法】以籼稻品种辐优838、泸优578及粳稻品种辽星15、辽星19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利用Richards方程对不同品种强、弱势粒的灌浆过程进行比较,进而分析不同品种灌浆特性与抽穗后物质积累和转运及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粳稻品种中辽星19不仅库容量大,结实率也高,其产量显著高于辽星15,且与籼稻品种辐优838、泸优578相当。籼、粳稻稻品种籽粒灌浆类型分别为强、弱势粒同步灌浆型和异步灌浆型,并且穗型大小对籼、粳稻灌浆结实的影响也存在差异。辽星19抽穗后干物质转运能力更接近当地的籼稻品种,有利于籽粒灌浆的启动;其每穗粒数虽显著高于辽星15,但弱势粒的灌浆速度并未降低,且达到灌浆峰值后下降减缓,灌浆时间也有所延长,最终结实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粳稻品种辽星19每穗粒数虽多,但其抽穗后干物质转运能力得到加强,籽粒灌浆得到改善,仍能实现较高的结实率,因此在成都平原仍表现出较好的产量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籽粒灌浆 结实率 北粳南引
下载PDF
不同试点氮肥水平对强筋小麦加工品质性状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6
作者 赵广才 万富世 +4 位作者 常旭虹 刘利华 杨玉双 杨丽珍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98-1502,共5页
用7个强筋小麦品种,分别在6个省试验,研究氮肥及生态环境对其加工品质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0~300kg/hm。范围内,湿面筋、沉降值、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延伸性、面包体积均随施氮量增加逐渐提高,其中形成时... 用7个强筋小麦品种,分别在6个省试验,研究氮肥及生态环境对其加工品质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0~300kg/hm。范围内,湿面筋、沉降值、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延伸性、面包体积均随施氮量增加逐渐提高,其中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湿面筋、沉降值的变异系数较大,表明这些性状对氮肥反应敏感,吸水率对氮肥反应迟钝,稳定性较好。稳定时间在不同试验点的变异系数最大,吸水率的变异系数最小。稳定时间、形成时间、拉伸面积在不同品种间变异系数差别较大,而其他品质指标的变异系数差别较小。把施氮处理和试验点统一作为环境因素,把不同品种作为基因型因素,利用AMMI模型对主要加工品质指标进行分析,其中湿面筋、形成时间、延伸性、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的环境效应大于基因型效应;而沉降值、吸水率、稳定时间、拉伸面积的基因型效应大于环境效应;基因型与环境(GXE)的交互作用对各项品质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水平 基因型 环境 强筋小麦 加工品质
下载PDF
施氮量对不同品种小麦籽粒蛋白组分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赵广才 +2 位作者 郑家国 杨玉双 刘利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7-431,共5页
在较高土壤肥力条件下,以两个强筋小麦品种临优145和郑麦9023,两个弱筋小麦品种宁麦9号和宝丰949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蛋白组分含量和比例以及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籽粒蛋白质及其各组... 在较高土壤肥力条件下,以两个强筋小麦品种临优145和郑麦9023,两个弱筋小麦品种宁麦9号和宝丰949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蛋白组分含量和比例以及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籽粒蛋白质及其各组分的含量。总蛋白质、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显著提高,清蛋白含量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不同施氮水平下差异不显著。氮肥施用量对小麦籽粒各组分在总蛋白中所占比例的影响不大,各蛋白组分在籽粒总蛋白中所占比例相对稳定。增施氮肥能够提高面粉的沉降值、湿面筋含量,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降低小麦籽粒的容重。沉降值、湿面筋含量、吸水率、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与谷蛋白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蛋白质含量 蛋白组分含量 蛋白组分比例
下载PDF
施用生物质炭对作物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周加顺 郑金伟 +6 位作者 刘晓雨 潘根兴 郑聚锋 李恋卿 张旭辉 程琨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1-799,共9页
[目的]研究一次性、大量施用生物质炭对作物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其影响的年际变化,为生物质炭农田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该试验是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因素一为生物质炭,包括0(C0)、20(C20)和40(C40)t·hm^(-2)3个施用水平;因... [目的]研究一次性、大量施用生物质炭对作物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其影响的年际变化,为生物质炭农田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该试验是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因素一为生物质炭,包括0(C0)、20(C20)和40(C40)t·hm^(-2)3个施用水平;因素二是氮素施用,包括施用(N1)和不施用(N0)2个水平,共6个处理(C0N0、C20N0、C40N0、C0N1、C20N1和C40N1),每处理3个重复。观测了施用生物质炭后2010年水稻、2014年水稻和2015年小麦产量及氮、磷和钾养分吸收的变化。[结果]相同的生物质炭施用水平下,氮肥施用显著增加了2010年水稻、2014年水稻和2015年小麦产量和茎叶生物量。生物质炭施用对水稻产量和茎叶生物量无显著影响,但施氮肥处理C40N1较C0N1显著提高了2015年小麦产量和茎叶生物量,增幅分别为18.3%和35.2%。氮肥施用显著提高了作物各器官氮、磷、钾浓度,并且提高了氮、磷、钾的吸收量。而生物质炭施用对作物各器官氮、磷、钾吸收量影响并不一致,具体表现为:生物质炭抑制了水稻茎叶对氮素的吸收,但促进了钾素吸收。在与氮肥配合施用下,生物质炭促进了2015年小麦磷吸收,同时增加了磷素向籽粒转移;但生物质炭抑制了2014年水稻植株磷素向籽粒的转移。[结论]在成都平原东部地区水稻-小麦轮作系统中,一次性、大量施用生物质炭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因作物种类和氮肥施用而异。施用生物质炭对水稻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但高用量生物质炭与氮肥配合施用显著增加小麦产量。生物质炭施用改变了作物对氮、磷和钾等养分吸收及在各器官的分配,但其影响在不同作物或年际间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作物产量 养分吸收 水稻土 田间试验
下载PDF
硒肥喷施时期对水稻产量和籽粒中硒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郑家国 +2 位作者 姜心禄 杨洋 杨福明 《耕作与栽培》 2010年第4期13-14,共2页
以三系杂交水稻Ⅱ优7号为试材,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设置不同的硒肥叶面喷施时期试验,研究硒肥适宜的喷施时期。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硒肥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硒肥的适宜喷施时期是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和齐穗后6~12d;喷施硒肥促使水稻增产的... 以三系杂交水稻Ⅱ优7号为试材,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设置不同的硒肥叶面喷施时期试验,研究硒肥适宜的喷施时期。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硒肥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硒肥的适宜喷施时期是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和齐穗后6~12d;喷施硒肥促使水稻增产的主要原因是促进结实率的提高;喷施硒肥可以显著提高稻谷中的硒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肥 喷施时期 产量 硒含量
下载PDF
氮磷钾硫对冬小麦产量及加工品质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广才 周阳 +5 位作者 常旭虹 于广军 刘利华 杨玉双 杨丽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23-426,共4页
试验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以强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磷钾硫肥料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产的条件下以120kg/hm2施氮的处理,产量、千粒重和容重最高,过度施氮使产量、千粒重和容重... 试验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以强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磷钾硫肥料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产的条件下以120kg/hm2施氮的处理,产量、千粒重和容重最高,过度施氮使产量、千粒重和容重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子粒硬度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均有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的趋势,增加施氮量显著增加了面包体积。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稳定时间有随施钾量增加而提高的趋势。施磷和硫处理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冬小麦 产量:加工品质
下载PDF
成都平原水稻直播方式对出苗状况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旭毅 +3 位作者 姜心禄 郭翔 郑家国 付书明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9期51-55,共5页
为研究水稻不同直播方式在成都平原的适应性,确定最佳的直播方式,以杂交稻‘川优6203’和常规稻‘金农丝苗’为材料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了成都平原生态条件下翻耕旱直播、免耕旱直播及翻耕水直播3种直播方式对直播稻出苗状况、生长发育... 为研究水稻不同直播方式在成都平原的适应性,确定最佳的直播方式,以杂交稻‘川优6203’和常规稻‘金农丝苗’为材料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了成都平原生态条件下翻耕旱直播、免耕旱直播及翻耕水直播3种直播方式对直播稻出苗状况、生长发育、水分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品种直播方式间产量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有效穗数的多寡。翻耕旱直播处理前期出苗状况好、有效穗多,产量潜力最高;翻耕水直播处理前期出苗状况和产量虽不及翻耕旱直播处理,但有利于减少杂草和落田谷发生,播种后所需灌水量也最少;免耕旱直播处理存在着杂草和落田谷滋生严重、出苗差及播种后田间耗水量大等问题,产量最低。这表明翻耕条件下旱直播和水直播在成都平原各有优点,但从生产实用的角度考虑水直播更为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方式 出苗状况 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生产富硒稻谷的硒肥施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杨洋 +2 位作者 杨福明 姜心禄 郑家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89-2292,共4页
以三系杂交水稻Ⅱ优7号和川香9838为试材,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设置不同的硒肥叶面喷施时期以及硒肥施用量和施用方式试验,研究生产富硒稻谷的硒肥施用技术。结果表明: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和齐穗后6~12 d是籽粒吸收硒元素的关键时期,在这... 以三系杂交水稻Ⅱ优7号和川香9838为试材,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设置不同的硒肥叶面喷施时期以及硒肥施用量和施用方式试验,研究生产富硒稻谷的硒肥施用技术。结果表明: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和齐穗后6~12 d是籽粒吸收硒元素的关键时期,在这两个时期叶面喷施硒肥可以显著的提高水稻的产量和籽粒中的硒含量,增产的主要原因是促进了结实率的提高,同时千粒重也略有增加;在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和齐穗后10 d左右两次喷施长沙隆兴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富硒液体肥各3000 mL/hm2,稻米产品中硒含量稳定且符合富硒稻米国家标准(GB/T22499-2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稻谷 硒肥 施用技术
下载PDF
硒肥喷施时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郑家国 +1 位作者 姜心禄 任光俊 《中国稻米》 2010年第1期11-12,共2页
以三系杂交水稻Ⅱ优7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设置不同的硒肥叶面喷施时期试验,研究硒肥适宜的喷施时期。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硒肥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硒肥的适宜喷施时期是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和齐穗后6 d左右;喷施硒肥促使水稻增... 以三系杂交水稻Ⅱ优7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设置不同的硒肥叶面喷施时期试验,研究硒肥适宜的喷施时期。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硒肥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硒肥的适宜喷施时期是二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和齐穗后6 d左右;喷施硒肥促使水稻增产的主要原因是促进结实率的提高;喷施硒肥生产富硒稻米能使农民种稻效益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肥 喷施时期 产量 效益
下载PDF
直播稻氮素营养特性及合理施氮方法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旭毅 朱德峰 +2 位作者 姜心禄 郑家国 《中国稻米》 2014年第4期25-28,共4页
重点对直播稻的氮素营养特性及合理施氮方法进行了阐述,详细介绍了直播稻氮素吸收特征及其氮素吸收利用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并综述了直播稻合理施氮方法的研究概况,最后提出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方式下直播稻氮肥施用技术研究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直播稻 氮素营养特性 施氮方法
下载PDF
施氮量对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和比例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广才 +3 位作者 常旭虹 刘利华 杨玉双 杨丽珍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69,共5页
为研究高有机质土壤条件下施氮量对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和比例的影响,以强筋小麦品种临优145和郑麦9023及弱筋小麦品种宁麦9号和宝丰949为材料进行了不同施氮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以提高籽粒蛋白质及其... 为研究高有机质土壤条件下施氮量对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和比例的影响,以强筋小麦品种临优145和郑麦9023及弱筋小麦品种宁麦9号和宝丰949为材料进行了不同施氮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以提高籽粒蛋白质及其各组分的含量。总蛋白质、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显著提高,N2处理较N0处理分别提高0.78、0.12、0.31和0.35个百分点;清蛋白含量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不同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贮藏蛋白含量差异显著,但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品种间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加大,但贮藏蛋白含量差异减小。氮肥施用量对小麦籽粒各蛋白组分在总蛋白中所占的比例影响不大,不同品种籽粒中各蛋白组分在总蛋白中所占比例受施氮量的影响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施氮量 蛋白质含量 蛋白组分含量 蛋白组分比例
下载PDF
四川杂交籼稻品种耐热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郑家国 +1 位作者 姜心禄 任光俊 《中国稻米》 2010年第3期14-15,共2页
利用智能人工气候箱开展了杂交籼稻高温敏感时期、致害高温指标和品种耐热性差异等方面的研究。采用水稻开花期的相对结实率(高温下的结实率/常温下的结实率×100%)作为技术指标评价了四川杂交籼稻新品种(组合)的耐热性,为水稻品种... 利用智能人工气候箱开展了杂交籼稻高温敏感时期、致害高温指标和品种耐热性差异等方面的研究。采用水稻开花期的相对结实率(高温下的结实率/常温下的结实率×100%)作为技术指标评价了四川杂交籼稻新品种(组合)的耐热性,为水稻品种区域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相对结实率 耐热性鉴定
下载PDF
优质杂交稻川优6203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旭毅 +2 位作者 姜心禄 陆贤军 郑家国 《耕作与栽培》 2014年第1期59-60,共2页
以优质三系杂交水稻川优6203为对象,通过关键技术研究和生产示范,集成川优6203在常规移栽,免耕栽培和机械化插秧生产模式下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指导四川优质水稻生产。
关键词 杂交稻 川优6203 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杂交籼稻结实率的高温响应研究初报 被引量:11
18
作者 姜心禄 郑家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235-237,共3页
利用人工气候箱在变温条件下于抽穗开花期对水稻进行高温胁迫,研究了杂交籼稻结实率对高温的响应。结果表明:高温影响水稻结实的敏感时期是开花期;不同品种的结实率对温度的响应不同,Ⅱ优7号和D优527于开花期处于日均温35℃的短期高温... 利用人工气候箱在变温条件下于抽穗开花期对水稻进行高温胁迫,研究了杂交籼稻结实率对高温的响应。结果表明:高温影响水稻结实的敏感时期是开花期;不同品种的结实率对温度的响应不同,Ⅱ优7号和D优527于开花期处于日均温35℃的短期高温环境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结实率,而Ⅱ优802开花期所处环境的日均温超过30℃,结实率就迅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实率 杂交稻 高温胁迫 交温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淹水对水稻直播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旭毅 +1 位作者 姜心禄 郑家国 《耕作与栽培》 2012年第4期9-10,共2页
以常规粳稻辽星15和辽星19,常规籼稻黄华占和金农丝苗,三系杂交稻川香3号与和优66为试材,在不同温度下浸种,研究较长时间淹水对不同水稻品种直播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稻种子在较长时间处于较低温度的淹水状态下,种子不能萌发,发芽... 以常规粳稻辽星15和辽星19,常规籼稻黄华占和金农丝苗,三系杂交稻川香3号与和优66为试材,在不同温度下浸种,研究较长时间淹水对不同水稻品种直播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稻种子在较长时间处于较低温度的淹水状态下,种子不能萌发,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降低,但不同水稻品种间的耐淹水能力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播 温度 淹水 发芽
下载PDF
西南丘陵山地油菜机播机收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姜心禄 易靖 +4 位作者 郑家国 苏音贵 李旭毅 李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54-1659,共6页
为研究西南丘陵区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该文以渝黄4号、中双11、川杂NH352、中油6303为材料,研究了油菜机播机收对油菜产量、机收减收率以及效益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渝黄4号,2BM-2A2型油菜直播机播种优于2BYF-6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 为研究西南丘陵区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该文以渝黄4号、中双11、川杂NH352、中油6303为材料,研究了油菜机播机收对油菜产量、机收减收率以及效益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渝黄4号,2BM-2A2型油菜直播机播种优于2BYF-6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种机,其播种量为3.0 kg/hm2,播种效率为0.07 hm2/h,出苗数为30.7×104株/hm2;机直播产量比人工撒播低13.2%,但比育苗移栽高3.8%。各品种中,中双11机直播产量最高,为3573.75 kg/hm2,中油6303机收的减收率最低,为11.21%。渝黄4号机收机播纯收益最高,为8790元/hm2。因而,在丘陵山地选择适宜的品种、机型可实现丘陵区油菜的机械化生产,并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 收益 农艺 农机 油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