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抚州市2021年白纹伊蚊生态学、抗药性监测及卫生杀虫剂使用状况调查 被引量:5
1
作者 江汉 饶志云 +2 位作者 凌春燕 杨兴华 谢军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8-833,共6页
目的 掌握江西省抚州市白纹伊蚊种群密度、季节消长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结合卫生杀虫剂用药情况调查,为合理使用杀虫剂、科学防控登革热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5-10月在抚州市3个城区的居民区、公园和建筑工地3类生境开展伊... 目的 掌握江西省抚州市白纹伊蚊种群密度、季节消长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结合卫生杀虫剂用药情况调查,为合理使用杀虫剂、科学防控登革热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5-10月在抚州市3个城区的居民区、公园和建筑工地3类生境开展伊蚊密度调查,成蚊采用双层叠帐法,幼蚊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和勺捕法;6-7月在抚州市3个城区不同方位采集野外白纹伊蚊幼虫和成蚊带回实验室混合饲养至F1代,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幼虫浸渍法和成蚊接触筒法,通过SPSS 22.0软件回归分析中的Probit法计算得到半数致死浓度(LC50)和回归方程,以评价其对卫生杀虫剂的抗性水平;通过现场查看及访问填表的形式获取抚州市城区各级爱国卫生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有害生物防制公司等近3年卫生杀虫剂的使用情况。结果 2021年抚州市城区白纹伊蚊平均帐诱指数为0.83只/(顶·h),BI值平均为1.83,成蚊和幼蚊密度季节消长趋势基本一致,在6和8月呈现双峰变化;白纹伊蚊成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均产生一定的抗药性,对残杀威、马拉硫磷和杀螟硫磷表现为敏感;幼蚊对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残杀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抗性倍数在5.58~68.06倍,对双硫磷敏感;抚州市城区2019-2021年共使用19种卫生杀虫剂,以含有效成分为拟除虫菊酯类的杀虫剂为主,分别占比为83.33%、70.00%和80.00%;按使用量统计,卫生杀虫剂3年总用药量分别为6 653.00、5 351.40和5 893.00 kg,均以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及其混合制剂为主,占总量的75.15%~85.17%;有机磷类颗粒剂多用于蚊、蝇幼虫的防治,拟除虫菊酯类多用于蚊、蝇成虫的防治,常与氨基甲酸酯类或有机磷类混合搭配使用。结论 应加强白纹伊蚊密度消长情况和抗药性监测,减少已产生高度抗性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抗药性 密度监测 卫生杀虫剂
原文传递
抚州市2012—2021年50岁及以上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饶志云 江汉 邓斌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 了解2012—2021年抚州市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收集2012—2021年报告现住址为江西省抚州市,确诊时年龄在50岁及以上的HIV/AIDS病例信息资料,对人... 目的 了解2012—2021年抚州市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收集2012—2021年报告现住址为江西省抚州市,确诊时年龄在50岁及以上的HIV/AIDS病例信息资料,对人口学特征、传播途径、抗病毒治疗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21年抚州市50岁及以上的HIV/AIDS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252.837,P<0.001),累计报告652例,占总病例数40.11%,且历年的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χ^(2)_(趋势)=125.828, P<0.001);男、女性别比例3.23∶1,平均年龄为(61.69±8.60)岁;已婚有配偶占63.65%,小学文化及文盲占68.56%,以农民为主占68.40%;医疗机构检测报告占77.15%。以异性传播为主,其中非婚异性性接触感染占86.36%,男性与女性的非婚异性性接触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067, P<0.001)。抗病毒治疗率逐年提高(χ^(2)_(趋势)=11.034,P=0.001)。结论 抚州市50岁及以上HIV/AIDS报告发病率和占比呈上升趋势,应针对其流行特征,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遏制艾滋病在老年人群中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50岁及以上人群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